图书介绍
中国海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相建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开明出版社
- ISBN:978780133514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海洋-概况-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海岸3
第一章 世界海洋资源3
第一节 海洋自然地理概况3
一、太平洋4
二、大西洋4
三、印度洋5
四、北冰洋5
第二节 海洋政治地理概况5
第三节 海洋生物资源7
一、海洋生物资源估计7
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状况8
三、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潜力8
第四节 海底油气资源9
一、海底油气资源储量9
二、海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状况10
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趋势10
第五节 深海矿产资源12
一、深海矿产资源储量估计12
二、深海矿产资源勘探状况12
三、多金属结核开发趋势13
第六节 海洋空间利用、滩涂、港湾、水体14
一、滩涂利用14
二、海湾利用15
三、水域利用15
第七节 海洋保护16
一、海洋健康状况16
二、海洋环境保护16
三、海洋自然保护区17
第二章 中国海陆过渡带及其资源18
第一节 海陆过渡带及其定义19
第二节 中国海陆过渡带的环境特征19
一、中国的海岸线20
二、中国海陆过渡带的土壤21
三、中国海陆过渡带的区域环境23
四、中国海陆过渡带的气候水文背景25
五、中国海陆过渡带的类型29
第三节 中国海陆过渡带的生态功能与资源前景31
一、中国海陆过渡带的水体及其陆地动物生态31
二、中国海陆过渡带的植物生态35
三、中国海陆过渡带的盐碱农业41
四、中国海陆过渡带的资源前景44
第三章 中国海港资源47
第一节 港口综述47
一、港口功能47
二、中国港口发展概况48
第二节 中国沿海港口现状49
一、中国港口资源现状49
二、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现状50
三、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概况51
四、香港、台湾地区港口现状54
第三节 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趋势55
一、发展趋势55
二、发展对策56
第四章 中国海岛资源58
第一节 中国海岛总体分布特征60
第二节 中国海岛资源分布61
一、台湾岛及其所属海岛61
二、海南岛及其所属海岛65
三、香港岛及其所属海岛68
四、澳门半岛及其所属海岛70
五、广西省的海岛71
六、广东省的海岛73
七、福建省的海岛74
八、浙江省的海岛77
九、上海市的海岛81
十、江苏省的海岛81
十一、山东省的海岛82
十二、河北省的海岛83
十三、天津市的海岛84
十四、辽宁省的海岛84
第五章 中国海运资源87
第一节 中国运力概况87
第二节 中国国际海运及其船队88
第三节 中国国内航运船队和企业及其发展方向89
第六章 中国滨海旅游资源92
第一节 中国滨海旅游资源总体特点93
一、类型多93
二、赋存丰93
三、品质高93
四、组合佳93
第二节 中国滨海旅游资源类型94
一、滨海风景地貌旅游资源94
二、海岛旅游资源97
三、海洋生物旅游资源99
四、特殊海洋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101
五、海洋自然奇观旅游资源102
六、人文旅游资源104
第三节 中国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潜力106
一、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06
二、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107
三、滨海旅游资源开发重点108
第七章 中国海岸环境现状及问题111
第一节 海岸带环境质量下降,海洋污染问题比较严重112
一、重金属112
二、石油烃113
三、富营养化与有害赤潮114
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16
第二节 自然生态系统受损,海洋生物资源衰退117
一、生境破坏117
二、物种变异118
三、资源衰退119
第三节 环境管理无序,缺少规划和协调120
一、海洋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缺少整体观念,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120
二、海洋资源三权混淆120
三、重开发,轻保护121
四、管理缺少科学支持121
第八章 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应用及可持续利用模式122
第一节 海岸带环境监测与预测122
一、发展综合性海洋监测和预测技术123
二、生物学与化学新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24
第二节 生态恢复125
一、控制陆源污染和人为干扰,保护和恢复沿海产卵场、育幼场125
二、发展生态养殖和工程化养殖,恢复湿地生态126
三、实施适度捕捞,改善渔业生态126
四、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的海岸带生境和生态系统126
五、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科学指导作用127
第三节 海岸带综合管理127
一、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建立的依据127
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发展和应用状况128
三、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目标与规划129
四、中国的海岸带综合管理130
第九章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132
第一节 海岸带生态系统地貌学特征132
一、基岩海岸133
二、砂砾质海岸133
三、潮滩海岸133
四、珊瑚礁海岸134
第二节 中国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134
一、河口生态系统134
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134
三、珊瑚礁生态系统135
四、红树林生态系统135
五、珍稀濒危物种栖息、繁殖生态系统135
六、海草床生态系统135
第三节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环境与生态特征136
第四节 中国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开发的现状137
一、潮间带或潮上带池塘养殖业137
二、潮间带贝类增养殖业137
三、潮间带大型藻类养殖业138
四、种植业和畜牧业、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业138
第五节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138
一、缺乏系统研究和沿岸带整体战略意识138
二、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愈演愈烈138
三、海岸带环境恶化,局部生态系统失衡139
四、河口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140
第六节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对策140
一、海岸带综合管理战略和指导原则140
二、坚持海岸带整体可持续开发实现海岸带整体化管理(ICIM)141
三、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任务142
中篇 海洋147
第十章 中国海水化学资源147
第一节 海水晒盐148
第二节 海水淡化149
一、电渗析法海水淡化150
二、反渗透法海水淡化151
三、蒸馏法海水淡化151
第三节 海水直接利用153
一、海水作工业冷却水154
二、海水作冲厕用水156
三、中国开发海水直接利用的前景156
第四节 海水化学资源溴、钾、镁等的提取157
一、海水提溴157
二、海水提钾160
三、海水提镁165
四、海水提取芒硝165
五、海水提取痕量物质165
第十一章 中国海洋空间资源评估167
第一节 海洋空间资源概况167
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认识过程168
第三节 新的“海洋国土”观169
一、“海洋国土”的新概念169
二、海洋岛屿的新价值170
三、沿海地区的重要地位170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171
一、水域利用171
二、海湾利用171
三、滩涂利用172
四、海上机场172
第十二章 中国海洋能资源173
第一节 海洋能源概况173
第二节 潮汐能174
第三节 波浪能175
第四节 海流能175
第五节 温差能176
第六节 盐差能176
第十三章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总体评估178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资源178
一、中国的海洋生物类群及物种资源178
二、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181
三、海洋生物易受伤害的原因182
第二节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185
一、海洋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185
二、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186
三、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评估187
第三节 中国药用海洋生物资源190
一、海藻类190
二、腔肠动物类191
三、软体动物类191
四、节肢动物类192
五、苔藓动物类193
六、棘皮动物类193
七、鱼类193
八、爬行动物类194
九、哺乳动物类194
第十四章 海洋生物的初级生产力197
第一节 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的历史198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物初级生产力研究历史198
第三节 中国各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199
一、内湾的初级生产力研究199
二、河口的初级生产力研究200
三、海岛和上升流区等近岸水域的初级生产力研究201
四、近海的初级生产力研究202
第四节 中国在世界其他海域的初级生产力研究203
一、黑潮及副热带西太平洋204
二、南大洋204
第五节 中国海区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205
第六节 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的进展205
一、海底热泉生物群落的化能合成作用206
二、应用水色卫星进行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206
三、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和区划研究206
四、海洋新生产力和再生生产力206
五、铁盐假说207
六、浮游生态系统中的微食物环207
七、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型207
八、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现场(in situ)新技术研究208
第十五章 中国滨海砂矿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216
第一节 滨海及陆架固体矿产概述216
第二节 中国滨海砂矿的分布和储量状况217
一、中国滨海砂矿地质工作简况和地质背景217
二、中国滨海砂矿分布及储量状况219
第三节 中国滨海砂矿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224
一、母岩类型对砂矿的控制224
二、气候与水动力条件224
三、海岸类型和地貌类型对砂矿的控制225
四、第四系对砂矿的控制226
五、大地构造及新构造运动对砂矿的控制227
六、海平面变化对砂矿的控制228
第四节 中国滨海砂矿业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228
一、中国滨海砂矿业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228
二、中国滨海砂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30
第十六章 中国在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的海洋权益232
第一节 领海及毗连区的海洋权益232
一、内水232
二、领海233
三、毗连区23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的法律制度236
第二节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洋权益237
一、专属经济区237
二、大陆架24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243
第十七章 中国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的海洋权益244
第一节 中国在公海的海洋权益244
一、公海自由245
二、公海上的管辖权250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权益252
第十八章 大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254
第一节 大海洋生态系简介254
第二节 中国大海洋生态系的基本特点256
一、黄海(含渤海)生态系统256
二、东海生态系统257
三、南海生态系统258
第三节 中国大海洋生态系管理259
第十九章 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研究263
第一节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264
第二节 开发中国海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65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海洋资源与环境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266
下篇 海业271
第二十章 中国历史上的海洋产业271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海洋渔业271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海盐制造业279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海洋航运业283
第二十一章 中国的海洋捕捞渔业296
第一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简况296
第二节 历史回顾与发展态势297
一、历史回顾297
二、主要发展阶段302
三、发展趋势304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305
一、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305
二、远洋渔业刚刚起步306
三、海洋捕捞业困难很大306
第四节 发展对策建议306
一、要调整近海捕捞结构306
二、加速发展远洋渔业308
第二十二章 中国的海水养殖业312
第一节 历史回顾312
第二节 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314
一、主要养殖方式315
二、不同种类的养殖现状317
三、海水养殖苗种培育现状326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328
第三节 几点建议331
一、大力发展深水养殖,积极开展放流增殖331
二、发展集约化养殖,提高养殖产量331
三、加快品种改良,提高养殖效益331
四、开展健康养殖,控制病害发生332
五、加快新蛋白源和优质饲料的开发,提高饵料效率332
六、加快配套设施的研究与开发332
七、加强养殖系统生态学研究,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333
八、加强法规建设,依法管理海水养殖业333
九、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海水养殖水平333
第二十三章 中国的海洋油气业335
第一节 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量336
第二节 渤海区337
一、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及远景338
二、寻找油气田的远景339
三、主要油气及其远景340
四、渤海——中国北方的重要能源基地341
第三节 黄海区341
一、油气资源及其远景342
二、油气资源评价343
第四节 东海区343
一、勘探开发现状及远景(含台湾近海)344
二、主要油气和含油气构造345
三、油气远景区的评价346
第五节 南海区347
一、油气田分布及其特征347
二、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远景352
第六节 中国海区油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356
一、勘探概况356
二、勘探开发前景357
三、开发概况357
四、海上5个大天然气富集区359
五、国内油气需求量及预测359
六、近海油气资源量评价及远景预测360
七、油气资源量预测361
第二十四章 中国的滨海旅游业362
第一节 滨海旅游业概况362
一、沿海省、直辖市国际旅游业363
二、主要滨海城市入境旅游接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363
三、滨海地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364
四、沿海地区国内旅游365
五、旅游接待能力和人力资源365
第二节 滨海旅游产品开发367
一、滨海旅游产品现状368
二、滨海旅游产品开发方向369
第三节 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71
一、影响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问题371
二、措施和对策374
第四节 滨海和海洋旅游区域格局377
一、黄渤海旅游带377
二、东海旅游带378
三、南海旅游带379
第二十五章 中国的海盐业382
第一节1998~1999年海盐生产383
第二节1990年及以前的盐业生产384
第三节 海盐化工生产386
第二十六章 中国的海水利用业389
第一节 海水直接利用业389
一、取水方式和预处理390
二、防腐蚀措施390
三、生物附着的防治391
四、循环式冷却392
五、海水直接利用的途径392
六、海水直接利用的成本及效益393
七、我国海水直接利用业发展战略范例——塘沽海水直接利用的分析394
第二节 海水淡化业398
一、2000年我国淡水资源状况398
二、海水淡化业的基本状况401
三、海水淡化产业方法402
四、发展海水淡化业前景分析——以浙江省海岛(舟山)为例408
五、我国近年海水淡化产业化进展409
第三节 海水化学资源利用业411
一、海水提钾411
二、海水提溴414
三、海水提镁415
第四节 我国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分析416
一、存在的问题416
二、对策与前景分析417
第二十七章 我国的海洋产业政策422
第一节 我国海洋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422
一、我国海洋产业现状422
二、海洋产业发展趋势424
第二节 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25
一、海洋产业概念不清,统计口径不统一425
二、海洋产业布局不尽合理426
三、在海洋开发利用之间相互矛盾较多427
四、海洋产业科技含量较低428
五、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428
六、防灾减灾能力较弱429
第三节 我国的海洋产业政策430
一、政策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作用430
二、我国海洋产业政策431
第二十八章 海洋高技术及产业化436
热门推荐
- 1481345.html
- 767086.html
- 793470.html
- 913903.html
- 1845322.html
- 917712.html
- 2950405.html
- 377816.html
- 1026559.html
- 3136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0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0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9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9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