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荆棘之道 旅日青年的文学活动现文化抗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荆棘之道 旅日青年的文学活动现文化抗争
  • 柳书琴著 著
  • 出版社: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083369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34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荆棘之道 旅日青年的文学活动现文化抗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变调之旅25

第一节 帝都的忧郁:谢春木的变调之旅27

一、前进东京28

二、变革的火种35

三、再会吧!东京!!42

第二节 象牙塔之梦:王白渊的变调之旅49

一、跛足新贵50

二、艺术与革命56

三、吾们青年的觉悟69

第三章 荊棘之道77

第一节 生命诗人:《荆棘之道》诗篇特色79

一、诗心与思想80

二、诗是我思想的标志、记录与渣滓82

三、从小我到宇宙大灵的生之探索84

四、浪漫主义文艺、生命派诗人与反现代批评86

第二节 印度启示录:王白渊的反现代与反殖民论述91

一、东方的反现代批评与东方文明论94

二、泰戈尔的启示97

三、甘地的启示101

四、反现代与反殖民的演绎108

第三节 荆棘之道:反殖的隐喻与革命的召唤115

一、分界与总括:〈标界柱〉与〈序诗〉116

二、去向与归宿的暗示:〈序〉与〈序诗〉119

三、到明天:〈到明天〉、〈给印度人〉与〈佇立扬子江〉122

第四章 难兄难弟137

第一节 地平线的彼方:谢春木与王白渊吹奏的祖国福音138

一、台湾青年与新中国的对话139

二、S君及其周边143

三、荆棘丛生之里156

四、地平线的彼方168

第二节 同类的灵魂:王白渊及其追随者们172

一、林兑与吴坤煌173

二、北师因缘183

三、王白渊与「东京台湾人文化同好会」及「台湾艺术研究会」190

四、不坠的王白渊魅力197

五、枭的生活模式201

第五章 妖魔之花227

第一节 他乡之眼:《福尔摩沙》的乡土凝视229

一、文化与乡土:旅京青年的忧乡意识与文化运动230

二、艺术与自我:天才画家陈植棋与台湾乡土235

三、文艺与民族:张文环的文学出发244

四、台湾乡土与民族书写:论巫永福〈我们的创作问题〉250

五、社会主义乡土:论吴坤煌〈论台湾的乡土文学〉257

第二节 《福尔摩沙》新高峰:文联东京支部265

一、台湾文艺界的大团结与文联使者赖明弘的东京行266

二、东都文坛膝前的望乡者:台湾艺术研究会回流的背景268

三、汇流与新生:《福尔摩沙》集团的蜕变271

四、文联东京支部:台湾文艺联盟的海外生力军274

五、支部双柱吴坤煌、张文环及其他旅京青年的文学放浪278

六、文联东京支部的使命288

第三节 台湾文学的边缘战斗:跨域左翼文学运动中的旅日作家294

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支盟296

二、吴坤煌、张文环与中国旅日青年的戏剧交流303

(一)张文环与中国留日学生303

(二)吴坤煌与日本左翼戏剧界及中国留日学生戏剧团体305

三、吴坤煌与《诗精神》、《诗人》集团及左联东京支盟的诗交流310

(一)吴坤煌与日本左翼诗坛及中国留日学生诗人团体310

(二)东京左翼诗坛中的吴坤煌与雷石榆314

四、「文联东京支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支盟」的交流318

(一)雷石榆、魏晋等人与《台湾文艺》318

(二)文联常委赖明弘拜访郭沫若321

(三)跨域交流活动与《台湾文艺》的活化323

第四节 十年一觉东京梦:论张文环转向小说〈父亲的脸〉及改作327

一、从〈父亲的脸〉到〈父亲的要求〉:前进东京或逆转归乡?329

二、「旧父之命」与「新母之爱」的双重否定:转向者的心灵归宿335

三、转向思考与乡土书写341

四、张文环与日本左翼作家平林彪吾347

五、1936年旅日台湾作家被捕事件352

第五节 从部落到都会:张文环〈山茶花〉与进退失据的殖民地青年男女361

一、张文环的故乡书写与〈山茶花〉363

二、文坛之曙与〈山茶花〉367

三、〈山茶花〉与张文环的小说世界373

四、进退失据的殖民地新世代380

第六章 前进大东亚?391

第一节 被动员去动员:张文环与殖民地战时动员393

一、决战期军事人力动员与张文环396

二、张文环军事人力动员言说的特徵401

三、张文环志愿兵及其他奉公言说发表的脉络411

四、年轻的指导者425

第二节 活传媒:张文环的奉公异声430

一、作家入会432

二、张文环的多重身分436

三、双生,双声441

第三节 荆棘之道继续著:战时文坛的认同之战453

一、1943年的一场文学论争:粪现实主义论战456

二、王白渊隐喻:不止息的道路469

三、荆棘之道:张文环1940年代的故乡书写与文化批判480

第四节 忠义的自问:从〈地平线的灯〉论张文环的跨时代省思491

一、《滚地郎》第二部曲:遗稿〈地平线的灯〉493

二、跨时代的台湾知识阶层:〈地平线的灯〉的书写主题500

三、文学遗嘱与历史自白:论忠义与节操509

第七章 结论521

参考书目527

附录545

一、张文环亲友故旧访谈(张鈗汉、张孝宗、锺逸人、林番)545

二、张文环研究文献568

三、张文环生平及写作年表590

四、张文环先生晚年手稿表620

索引6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