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三省千企”调查和“2S+2C”框架的CSR影响机制与推进方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三省千企”调查和“2S+2C”框架的CSR影响机制与推进方略研究
  • 李智;崔校宁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930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企业-社会-职责-影响-对外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三省千企”调查和“2S+2C”框架的CSR影响机制与推进方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前言1

0.1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2

0.2 研究方法与实施情况4

0.2.1 定性的规范研究方法5

0.2.1.1 文献综述5

0.2.1.2 案例分析5

0.2.1.3 模型分析6

0.2.2 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6

0.2.2.1 问卷(面访)调查6

0.2.2.2 深度访谈9

0.2.2.3 实证分析10

0.3 相关概念涵界与说明10

0.3.1 基本概念涵界10

0.3.2 特殊概念说明14

第1章 全球化背景下CSR环境国际比较16

1.1 CSR法律环境国别差异比较17

1.1.1 自由结社权17

1.1.2 工作时间18

1.1.3 休息休假20

1.1.4 劳动薪酬20

1.1.5 平等就业21

1.1.6 女职工特殊保护22

1.1.7 未成年工23

1.1.8 强迫劳动24

1.1.9 健康与安全26

1.1.10 惩罚性措施28

1.1.11 其他28

1.2 CSR经济影响国别差异比较30

1.2.1 理论综述30

1.2.2 实证检验33

1.2.3 研究结论36

1.3 CSR环境差异化与动因趋同化37

第2章 中国企业CSR推进现状调查报告39

2.1 引言39

2.1.1 面访问卷调查39

2.1.1.1 典型省份调查40

2.1.1.2 典型抽样方法41

2.1.1.3 问卷调查进程42

2.1.2 企业深度访谈42

2.1.2.1 深度访谈方案43

2.1.2.2 深度访谈实施44

2.1.3 数据统计分析45

2.2 CSR认知状况调查报告45

2.3 CSR履行状况调查报告47

2.3.1 员工社会责任履行状况49

2.3.1.1 企业招聘49

2.3.1.2 企业用工50

2.3.1.3 工作时间50

2.3.1.4 员工加班51

2.3.1.5 员工薪酬51

2.3.1.6 员工休假52

2.3.1.7 劳动保障55

2.3.1.8 员工救助57

2.3.1.9 员工培训58

2.3.1.10 员工安全及健康管理59

2.3.2 客户社会责任履行状况60

2.3.3 供应链伙伴社会责任履行状况62

2.3.4 投资人社会责任履行状况63

2.3.5 环境社会责任履行状况65

2.3.6 社区社会责任履行状况66

2.3.7 政府社会责任履行状况67

2.3.8 企业诚信经营履行状况68

2.4 CSR推进动力调查报告68

2.5 CSR推进机制调查报告72

附录2.1:“中国企业履行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样卷77

第3章 中国企业履行CSR影响因素研究93

3.1 引言93

3.1.1 研究目标93

3.1.2 研究方法94

3.2 理论综述95

3.2.1 企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考察95

3.2.2 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状况定位95

3.2.3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困难研究96

3.3 方案设计98

3.3.1 研究模型98

3.3.1.1 理论模型98

3.3.1.2 指标体系98

3.3.2 变量界定103

3.3.2.1 核心变量103

3.3.2.2 控制变量103

3.3.3 研究方法103

3.3.4 问卷调查104

3.3.4.1 样本选择104

3.3.4.2 问卷调查104

3.4 实证研究104

3.4.1 企业类别统计描述105

3.4.2 企业社会责任得分106

3.4.3 CSR影响因素分析109

3.4.3.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阶段109

3.4.3.2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所有制形式111

3.4.3.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规模113

3.5 研究结论及启示116

3.5.1 企业社会责任得分研究结论117

3.5.2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20

第4章 CSR对贸易可持续的影响126

4.1 引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下的国际贸易博弈126

4.1.1 博弈模型设定127

4.1.2 博弈行为分析128

4.1.3 博弈获益分析128

4.2 CSR贸易壁垒效应分析129

4.2.1 理论综述130

4.2.2 实证检验133

4.2.3 CSR标准与现有贸易壁垒比较136

4.3 CSR出口贸易影响分析137

4.3.1 对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137

4.3.1.1 对出口小国的短期影响137

4.3.1.2 对出口大国的短期影响138

4.3.2 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141

4.3.2.1 对出口国贸易条件和社会福利的长期影响141

4.3.2.2 对出口国的其他影响143

4.4 CSR贸易持续增长战略145

4.5 CSR贸易壁垒跨越战略147

第5章 CSR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150

5.1 引言150

5.2 理论综述151

5.2.1 关于员工满意度的涵界及测度151

5.2.2 关于CSR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153

5.3 模型构建154

5.3.1 逻辑框架154

5.3.2 研究假设155

5.3.2.1 基于主逻辑框架的研究假设155

5.3.2.2 基于企业CSR建设的研究假设156

5.3.2.3 基于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假设157

5.3.2.4 基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假设158

5.4 测量工具159

5.4.1 企业CSR建设的测量工具159

5.4.2 员工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工具159

5.4.2.1 题项编制159

5.4.2.2 因子分析160

5.4.3 员工满意度的测量工具164

5.4.4 问卷调查设计164

5.5 实证研究165

5.5.1 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165

5.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分析167

5.5.2.1 主要观测变量的性别影响检验167

5.5.2.2 主要观测变量的婚姻状况影响检验169

5.5.3 其他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169

5.5.3.1 方差分析结果169

5.5.3.2 结果差异解析174

5.5.4 观测与控制变量相关分析175

5.5.4.1 控制变量与观测变量的相关分析176

5.5.4.2 观测变量内部维度间的相关分析176

5.5.4.3 观测变量间外部关联的相关分析179

5.5.5 基于回归的中介效应检验179

5.5.5.1 基于主逻辑框架的中介效应分析181

5.5.5.2 基于企业CSR建设的中介效应分析182

5.5.5.3 基于员工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分析187

5.5.5.4 基于员工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分析191

5.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193

5.6.1 研究结论193

5.6.2 对策建议195

附录5.1:“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满意度”调查样卷197

第6章 CSR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着眼于企业社会责任形象201

6.1 引言201

6.2 理论综述203

6.2.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203

6.2.2 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差异化战略204

6.2.3 行为归因过程理论205

6.3 模型建构207

6.3.1 企业社会责任形象208

6.3.2 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塑造模型209

6.3.2.1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塑造系统210

6.3.2.2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塑造系统210

6.3.2.3 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目标系统212

6.3.2.4 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环境系统213

6.4 实证研究213

6.4.1 研究假设214

6.4.2 研究方法216

6.4.2.1 调查对象217

6.4.2.2 实验条件217

6.4.2.3 实验材料217

6.4.2.4 信度检验219

6.4.3 实证研究220

6.4.3.1 操作检验220

6.4.3.2 描述统计220

6.4.3.3 变量关系检验221

6.4.3.4 中介效应分析226

6.5 研究结论与启示228

6.5.1 研究结论229

6.5.2 研究启示230

附录6.1:企业CSR行为对企业形象影响的实验材料231

附录6.2:企业CSR行为对企业形象影响的评价量表236

第7章 CSR对消费者意愿的影响238

7.1 引言238

7.1.1 研究方法238

7.1.2 技术路线240

7.2 理论综述240

7.2.1 理论沿革综述241

7.2.1.1 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241

7.2.1.2 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242

7.2.2 研究方法综述242

7.2.2.1 社会责任意识人群的识别方法242

7.2.2.2 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方法243

7.3 影响机制理论分析244

7.3.1 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因244

7.3.1.1 企业消费者责任直接效应244

7.3.1.2 企业社会责任的营销效应244

7.3.1.3 企业社会责任的声誉效应246

7.3.1.4 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关效应247

7.3.2 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因248

7.3.2.1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观认知248

7.3.2.2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评判248

7.3.3 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响应机制249

7.4 理论研究模型构建250

7.4.1 假设推演250

7.4.2 研究设计252

7.4.2.1 调查设计253

7.4.2.2 变量设计254

7.4.2.3 调查过程255

7.5 模型假设实证检验256

7.5.1 主效应检验256

7.5.2 调节效应检验257

7.5.2.1 样本聚类分析257

7.5.2.2 调节效应检验258

7.5.3 实证检验结果260

7.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262

7.6.1 研究结论262

7.6.2 对策建议263

附录7.1:问卷调查情境描述264

附录7.2:消费者信任量表266

附录7.3:消费者支持量表267

第8章 中国企业CSR推进机制与路径268

8.1 中国推进CSR的主要路径268

8.2 CSR推进主体责任和义务271

8.2.1 政府271

8.2.1.1 理论综述271

8.2.1.2 实证检验274

8.2.1.3 结论275

8.2.2 企业276

8.2.2.1 理论综述276

8.2.2.2 实证检验279

8.2.2.3 结论280

8.2.3 中介机构280

8.2.3.1 理论综述280

8.2.3.2 实证检验282

8.2.3.3 结论283

8.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284

8.3.1 理论综述284

8.3.1.1 外在动因284

8.3.1.2 内在动因286

8.3.2 实证检验287

8.3.2.1 外在动因检验287

8.3.2.2 内在动因检验289

8.3.3 结论291

8.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291

8.4.1 理论综述291

8.4.2 实证检验292

8.4.3 结论293

8.5 国外推进CSR的成功经验294

8.5.1 政府组织的推动294

8.5.2 中介机构的推动295

8.5.3 企业自身的推动297

8.5.4 其他力量的兴起298

第9章 中国企业CSR推进政策与建议300

9.1 完善社会CSR推进环境301

9.1.1 宣传和普及CSR的知识和意识301

9.1.2 整合CSR推进的行政管理体系302

9.1.3 完善CSR推进的法律法规体系303

9.1.4 兼顾CSR标准国际性和国情性305

9.1.5 针对性提升企业CSR推进意识306

9.2 强化企业CSR监管力度307

9.2.1 提高政府CSR监督、执法能力307

9.2.2 建立多维CSR监督、评价体系308

9.2.3 强化CSR监管透明性和前置性309

9.2.4 提高CSR监管针对性和适用性310

9.2.5 强化招商引资前后鉴别和跟踪311

9.2.6 通过负激励政策约束企业行为312

9.3 提升CSR第三方推进能力312

9.3.1 确立CSR推进的第三方组织体系313

9.3.2 强化行业中介组织的协同能力314

9.3.3 提升正面宣传和专业服务能力314

9.3.4 建立企业间CSR协调和沟通机制315

9.4 构筑CSR梯度推进机制316

9.4.1 建立并完善CSR行为规范推进机制316

9.4.2 构建中微观两层面的CSR推进机制318

9.4.3 设立CSR专项基金支撑CSR推进机制319

9.4.4 完善CSR优惠政策促进CSR推进机制320

9.4.5 借助成熟政策手段强化CSR推进机制322

参考文献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