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523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传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网众传播的崛起1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网众传播1
一、传播与媒介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二、跨越“起飞点”2
三、大众传播网络化5
四、媒体系统大变局7
五、“网络传播”概念的不足8
六、研究问题9
第二节 关键概念10
一、关于人群的种种想象10
二、网络化用户:人群的“主体性”与“网络化”12
三、网众13
四、网众传播20
第三节 理论取向与方法25
一、结构中的主体25
二、“社会史”范式与“媒介去中心化”30
三、实证与阐释32
四、研究方法33
第四节 相关研究简述34
一、网络社会与社会网络34
二、互联网与Web2.035
三、受众研究36
第五节 本书基本框架37
第二章 网众传播的语境40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媒介图景40
一、大众社会40
二、网络社会42
三、媒介图景45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的ICT49
一、何谓ICT50
二、中国ICT发展与现状51
三、中国与全ICT发展之比较57
四、中国政府发展ICT的原因63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网众与非网众68
一、网众的构成情况68
二、网众传播对非网众的意义71
第三章 网众:网众传播的行为主体75
第一节 网络化: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融合76
第二节 信息过滤机制:搜索引擎与协作过滤81
一、过滤机制之一:搜索引擎82
二、过滤机制之二:协作过滤84
第三节 赋权:网众的生产能力与行为86
一、受众与生产87
二、生产“内容”89
三、生产“渠道”90
四、生产“社群”91
第四节 约束:趋于真实的身份和越来越少的隐私92
一、“超级全视监狱”92
二、趋于真实和固定的身份95
三、隐私新观念100
第五节 走向群体智慧还是群体极化?103
一、群体智慧103
二、群体极化104
三、更好还是更糟106
四、反对决定论:网众的选择107
第四章 社会性媒体:网众传播的工具和空间111
第一节 社会性媒体的特征111
一、所有者隐身幕后112
二、人人均可参与113
三、形成社会网络114
四、用户创造内容115
五、化内容为源流116
六、不同社会性媒体之间网络化119
第二节 社会性媒体的种类120
一、个人出版与个人广播121
二、公共讨论与在线沦坛122
三、推特:微内容广播流124
四、对等通信和群体沟通128
五、内容共享和大众分类130
六、社交网站131
七、协作编撰和你问我答134
八、虚拟世界136
第三节 大众媒体与社会性媒体的实力对比及变化趋势138
一、社会性媒体兴旺与大众媒体改造138
二、以美国报业衰退为个案的探讨140
三、中国的大众媒体与社会性媒体147
四、未来将会怎样151
第五章 信息流动:网众传播的特征与模式155
第一节 被规制的网众传播156
一、四种规制力量156
二、中国网众受到的规制157
第二节 《系统》在博客圈中的传播163
一、关于《系统》163
二、《系统》一文的“消失”165
三、《系统》全文在博客圈中的扩散166
四、关于《系统》的信息流动的分析170
第三节 五个网众传播案例中的信息流动情况分析182
一、《WIP报告2009》182
二、“最牛钉子户”183
三、“华南虎照事件”186
四、“艳照门”188
五、“广元柑蛆事件”189
第四节 网众传播中信息流动的特征190
第五节 网众传播的模式193
第六章 抵抗规制:网众传播的群体行为和文化197
第一节 作为社会性媒体的SMTH BBS198
第二节 2005年“高校BBS实名制事件”200
第三节 SMTH被整治的过程203
第四节 SMTH用户对规制的反应204
一、SMTH站内的在线反应204
二、SMTH站外的在线反应209
三、离线反应211
第五节 用户行为分析212
一、人际互动和信息流动213
二、用户的角色与权力214
三、抵抗性认同215
四、引用权威文本217
第六节 “实名制事件”结果218
一、规制未达目的218
二、抵抗难说胜利222
第七节 “实名制事件”的特殊性与普遍性223
第八节 网众的“文化抵抗”225
一、“很黄很暴力”:“对不起,这个世界很黄很暴力”226
二、“网络神兽”:“它们活泼又聪明,它们调皮又灵敏”228
三、“给名画穿农服”:“将反低俗进行到底”234
四、“网瘾战争”:“岂能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236
第九节 从“文化的抵抗”到“抵抗的文化”244
第七章 权力博弈:网众传播与社会变迁248
第一节 对网众传播的再思考248
一、工具与场域248
二、权力的博弈249
三、权力博弈分析251
第二节 网众与大众媒体的权力博弈254
第三节 网众与政治力量的权力博弈259
第四节 网众与市场力量的权力博弈264
第五节 网众传播中的信息操纵267
第六节 网众传播与公民社会271
结论277
参考文献280
后记293
热门推荐
- 2292122.html
- 417789.html
- 1261164.html
- 1648802.html
- 3243842.html
- 2802151.html
- 2739281.html
- 1556370.html
- 608511.html
- 3901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2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5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1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7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4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4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