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哲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哲学基础
  • 吴元梁,杨学功等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6559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哲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1

第一章 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50

第一节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根本的哲学基础50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51

二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53

三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根据6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是实践观的内在要求62

一 “与时俱进”概念与“发展”概念的异与同63

二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是实践观的内在要求65

第三节 社会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根本途径69

一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涵与外延70

二 社会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根本途径7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社会实践中的实现与发展79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反对教条主义80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反对经验主义82

第二章 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83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84

一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84

二 唯物史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87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9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及其唯物史观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97

一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最具活力的思想体系之一97

二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所受到的挑战106

三 应对危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条规律114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20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提供理由和根据121

一 客观世界的发展性决定主观认识的发展性121

二 客观对象的历史性决定主观认识的历史性125

三 客观对象的具体性决定主观认识的具体性129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提供方法和途径131

一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抛弃历史132

二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135

三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立足现实,抓主要矛盾138

四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是直线的,而是一个曲折的复杂过程140

五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根源于自身的内在矛盾性142

六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通过自我批判、自我否定来实现145

第四章 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48

第一节 认识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149

一 “与时俱进”的认识论含义150

二 “与时俱进”和认识的本质152

三 “与时俱进”和认识的基础155

第二节 认识过程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160

一 “与时俱进”和认识的过程160

二“与时俱进”和认识的真理性167

第三节 认识方法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现172

一 自觉把握认识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方法173

二 努力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175

三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与时俱进179

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80

第五章 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84

第一节 价值的实践品格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186

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价值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187

二 作为价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190

三 当代社会问题与作为价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194

第二节 价值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197

一 价值的主体性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198

二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表现200

三 马克思主义的多样性与统一性205

第三节 价值思维方式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207

一 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208

二 从客体性思维到主体性思维210

三 从直观形式的思维到“辩证的思维”211

第六章 科技观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1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214

一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215

二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内容21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当代科技革命224

一 历史上的科技革命225

二 当代科技革命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228

三 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23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当代社会发展240

一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241

二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245

三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当代全球性问题250

四 回应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252

第七章 创新观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56

第一节 创新精神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257

一 如何认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弊端257

二 改革思路与创新实践260

三 改革实践面临的新问题262

四 改革实践新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思考265

第二节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创新思考268

一 国外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探索268

二 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原则的讨论272

三 改革后我国社会结构引发的创新话题279

第三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哲学基础281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的理论基础研究282

二 理论与时俱进和思想观念更新286

三 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理论创新问题289

四 全球化发展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298

结束语299

参考文献302

后记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