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本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成本管理
  • 陈良华主编;韩静,向有才,江其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信出版社
  • ISBN:750860560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成本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成本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成本概念与成本习性1

1.1 成本的含义2

1.1.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成本的含义2

1.1.2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成本概念2

1.1.3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对成本概念的发展5

1.1.4 管理学所理解的成本含义6

1.1.5 西方会计学成本含义7

1.1.6 关于成本概念的小结9

1.2 多维成本概念9

1.2.1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10

1.2.4 差别成本与边际成本11

1.2.3 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11

1.2.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11

1.2.5 机会成本与应负成本12

1.2.6 沉没成本、重置成本和付现成本12

1.2.7 责任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12

1.2.8 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13

1.2.9 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13

1.2.10 相关成本与不相关成本13

1.3 产品成本的现实内容14

1.4 成本习性16

1.4.1 变动成本17

1.4.2 固定成本18

1.4.3 混合成本20

本章小结24

重要概念24

思考题24

案例讨论25

第二章 成本管理及其计量模式的发展历程27

2.1 经验管理阶段的成本计量模式28

2.1.1 庄园会计28

2.1.2 商业会计29

2.1.3 工业会计30

2.1.4 经验管理阶段成本计量模式小结31

2.2 科学管理阶段的成本计量模式32

2.2.1 梅特卡夫的《工厂成本》与加克和费尔斯的《工厂会计》33

2.2.2 间接费用的处理34

2.2.3 关于成本记录是否与财务会计结合的争论34

2.2.4 科学管理阶段成本计量模式的小结35

2.3 现代成本管理阶段的成本计量模式36

2.3.1 管理会计的形成36

2.3.2 绝对真实性成本观念下的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37

2.3.3 条件真实性成本观念下的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38

2.3.4 多维成本概念的提出39

2.3.5 1920—1987年间成本计量模式的小结39

2.4 当前成本管理计量模式的新发展40

2.4.1 卡普兰和托马斯的《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40

2.4.2 成本管理会计系统相关性丧失的原因41

2.4.4 1987年以来成本计量模式的总结42

2.4.3 1987年以来成本会计的创新42

本章小结43

重要概念43

思考题44

案例讨论44

第三章 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础工作45

3.1 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46

3.1.1 成本管理与企业管理46

3.1.2 全面成本管理的观念47

3.1.3 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49

3.2 成本管理体系52

3.3 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54

3.4 成本管理的工作组织57

本章小结60

重要概念61

思考题61

案例讨论61

第四章 成本核算基本原理64

4.1 成本核算的意义和原则65

4.1.1 成本核算的意义65

4.1.2 成本核算的原则66

4.2 费用的分类67

4.2.1 企业费用要素67

4.2.2 产品生产成本项目68

4.2.3 企业费用要素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区别与联系69

4.2.4 费用的其他分类70

4.3 成本核算的程序71

4.3.1 成本核算的账簿设置71

4.3.2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72

4.4 成本对象和成本动因74

4.4.1 成本对象74

4.4.2 成本动因75

4.4.3 成本对象与成本动因的关系77

4.5 成本归集和成本分配77

4.5.1 成本归集77

4.5.2 成本分配78

4.6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79

4.6.1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概述79

4.6.2 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特点对制造成本计算法的影响80

4.6.3 制造成本计算法的具体方法83

本章小结84

重要概念84

思考题85

案例讨论85

第五章 成本归集与成本分配(上)87

5.1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88

5.1.1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88

5.1.2 其他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92

5.1.3 外购动力费的归集和分配93

5.1.4 工资费用的归集和分配94

5.2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00

5.2.1 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00

5.1.5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00

5.2.2 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01

5.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02

5.3.1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意义102

5.3.2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103

5.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03

本章小结112

重要概念112

思考题112

练习题113

案例讨论115

第六章 成本归集与成本分配(下)116

6.1.2 制造费用的归集117

6.1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17

6.1.1 制造费用的内容117

6.1.3 制造费用的分配118

6.2 生产损失的核算121

6.2.1 废品损失的核算121

6.2.2 停工损失的核算126

6.3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127

6.3.1 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127

6.3.2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129

本章小结137

重要概念137

思考题137

练习题138

案例讨论139

第七章 制造成本法——分批法141

7.1 分批法概述142

7.1.1 分批法及适用范围142

7.1.2 分批法的特点142

7.1.3 分批法的计算程序143

7.2 简单品种法144

7.2.1 简单品种法的含义144

7.2.2 简单品种法的特点145

7.2.3 简单品种法举例145

7.3 分批法举例146

7.3.1 一般分批法举例146

7.3.2 简化分批法举例149

7.4 分批法的延伸——分批零件法151

7.4.1 分批零件法的含义151

7.4.2 分批零件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52

7.4.3 分批零件法与一般分批法的比较152

7.4.4 分批零件法举例153

本章小结157

重要概念157

思考题158

练习题158

案例讨论159

第八章 制造成本法——分步法161

8.1.2 分步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62

8.1.1 分步法的含义162

8.1 分步法概述162

8.1.3 分步法的种类163

8.2 逐步结转分步法163

8.2.1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163

8.2.2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程序163

8.2.3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分类164

8.2.4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应用165

8.2.5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170

8.3 平行结转分步法171

8.3.1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171

8.3.2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程序171

8.3.3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172

8.3.4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应用173

8.3.5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175

8.3.6 平行结转分步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175

8.4 分步法的延伸——零件工序法176

8.4.1 零件工序法的概念和适用性176

8.4.2 零件工序法的计算特点176

本章小结177

重要概念178

思考题178

练习题178

案例讨论181

第九章 制造成本法——其他方法183

9.1.3 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84

9.1.2 分类法的适用范围184

9.1.1 分类法的意义184

9.1 分类法184

9.1.4 类内产品费用的分配方法185

9.1.5 分类法的优缺点188

9.2 联(副)产品成本的计算188

9.2.1 联产品的含义及分类188

9.2.2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189

9.2.3 副产品的成本计算192

9.3 定额法194

9.3.1 定额法的含义194

9.3.2 定额法的特点195

9.3.3 定额法成本计算程序195

9.3.4 定额法举例196

9.3.5 定额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201

9.4 倒退成本法201

9.4.1 倒退成本法的概念和前提201

9.4.2 差异的核算203

9.4.3 倒退成本法的困境205

本章小结206

重要概念206

思考题206

练习题207

案例讨论208

第十章 成本控制原理209

10.1.2 成本控制的分类210

10.1 成本控制的意义210

10.1.1 成本控制的概念210

10.1.3 成本控制的意义211

10.2 成本控制的原理212

10.2.1 成本控制的内容212

10.2.2 成本控制的原则212

10.2.3 成本控制的程序214

10.3 成本控制的方法215

10.3.1 产品投产前的成本控制215

10.3.2 产品投产后的成本控制218

10.4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定额成本的比较218

10.4.1 计划成本、定额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218

10.4.2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比较219

本章小结220

重要概念221

思考题221

案例讨论221

第十一章 成本计划223

11.1 成本计划的意义224

11.2 成本计划的原理224

11.2.1 成本计划的内容224

11.2.2 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226

11.2.3 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226

11.3 成本计划的方法227

11.3.1 直接计算法227

11.4.1 目标成本管理237

11.3.2 因素测算法237

11.4 成本计划与目标成本管理237

11.4.2 成本计划与目标成本238

本章小结238

重要概念239

思考题239

练习题239

案例讨论241

第十二章 标准成本制度242

12.1 标准成本制度概述243

12.1.1 标准成本制度243

12.1.2 标准成本的类型243

12.1.4 标准之源245

12.1.3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245

12.1.5 标准的制定246

12.2 标准成本计算248

12.2.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249

12.2.2 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与分析252

12.2.3 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255

12.2.4 标准成本法和生产成本计算257

12.3 标准成本计算举例257

12.4 标准成本与全面预算管理259

12.4.1 全面预算管理259

12.4.2 标准成本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260

思考题261

重要概念261

本章小结261

练习题262

案例讨论263

第十三章 变动成本制度264

13.1 变动成本计算概述265

13.1.1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由来265

13.1.2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理论依据265

13.1.3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266

13.2 变动成本计算过程267

13.2.1 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有关账户的设置267

13.1.4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成本流程267

13.2.2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核算程序268

13.2.3 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收益的计算程序269

13.3 变动成本计算举例270

13.4 变动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的比较272

13.4.1 两种计算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272

13.4.2 两种计算方法下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273

13.4.3 两种计算方法下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的计价273

13.4.4 两种计算方法下存货数量变动对报告收益的影响273

13.4.5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评价275

13.4.6 完全成本计算法的评价276

思考题277

练习题277

本章小结277

重要概念277

案例讨论279

第十四章 作业成本制度282

14.1 作业成本计算概述283

14.1.1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283

14.1.2 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284

14.1.3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285

14.1.4 作业的分类288

14.2 作业成本计算过程289

14.2.1 作业成本计算应遵循的原则289

14.2.2 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289

14.2.3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过程290

14.2.5 作业成本会计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291

14.2.4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291

14.3 作业成本计算举例294

14.4 作业管理与作业预算297

14.4.1 作业管理297

14.4.2 作业预算300

本章小结304

重要概念305

思考题305

练习题305

案例讨论307

第十五章 成本考核与责任成本309

15.1 分权管理与责任中心310

15.1.1 分权管理310

15.1.2 责任中心和责任会计313

15.2.1 责任成本的含义316

15.2 责任成本及其计算316

15.2.2 责任成本的计算317

15.2.3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318

15.3 成本考核的内容320

15.3.1 编制责任成本预算321

15.3.2 确定成本考核指标322

15.3.3 业绩评价与实施奖惩322

15.4 成本考核的方法323

15.4.1 成本考核方法323

15.4.2 成本考核方法的综合评价325

思考题327

练习题327

本章小结327

重要概念327

案例讨论328

第十六章 成本分析330

16.1 成本分析概述331

16.1.1 成本分析的理论基础331

16.1.2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334

16.2 设计阶段的成本分析338

16.2.1 设计阶段成本分析的思路338

16.2.2 产品设计成本分析339

16.2.3 生产工艺成本分析340

16.3 制造阶段的成本分析341

16.3.2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342

16.3.1 改进成本计算分析法342

16.3.3 直接工资成本分析343

16.3.4 制造费用的成本分析344

16.4 综合成本分析345

16.4.1 全部产品成本分析345

16.4.2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347

16.4.3 联产品成本分析349

16.5 单位产品成本分析349

16.5.1 单位产品成本完成情况分析349

16.5.2 单位产品成本各成本项目分析350

16.6.1 不同层面成本特征分析351

16.6 战略性成本分析351

16.6.2 战略性成本分析步骤353

本章小结354

重要概念355

思考题355

练习题355

案例讨论356

第十七章 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359

17.1 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的概述360

17.1.1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360

17.1.2 传统成本信息系统的局限性361

17.1.3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原理362

17.2.1 ERP的发展与基本思想364

17.2 ERP环境下的成本管理364

17.2.2 ERP成本管理体系365

17.2.3 ERP成本管理的基础367

17.2.4 ERP中的成本核算372

17.3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373

17.3.1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373

17.3.2 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设计375

17.4 未来计算机在成本管理应用中的趋势379

17.4.1 由结构化决策到非结构化决策的信息支持379

17.4.2 由单体化关联到网络化合作的信息支持380

17.4.3 由企业内计划发展到企业之间计划的信息支持382

重要概念383

本章小结383

思考题384

案例讨论384

第十八章 成本管理的新发展(上)386

18.1 企业成本管理环境的新变化387

18.1.1 成本管理环境的新变化387

18.1.2 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388

18.2 战略成本管理388

18.2.1 战略成本管理概述388

18.2.2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389

18.2.3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390

18.3 质量成本管理394

18.3.1 质量成本的内容395

18.3.2 质量成本的决策396

18.3.3 质量成本的控制400

18.3.4 质量成本的核算400

18.3.5 质量成本的分析401

本章小结402

重要概念403

思考题403

练习题403

案例讨论404

第十九章 成本管理的新发展(下)405

19.1 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406

19.1.1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含义及特点406

19.1.2 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作用407

19.1.3 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步骤409

19.2 成本企画与目标成本管理410

19.2.1 成本企画的概述410

19.2.2 目标成本414

19.3 资本成本管理422

19.3.1 资本成本的概述422

19.3.2 资本成本的作用424

19.3.3 资本成本的新指标:经济增加值425

本章小结426

重要概念426

思考题426

案例讨论427

参考文献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