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师曾全集诗文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陈师曾全集诗文卷
  • 朱良志,邓锋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4804848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陈师曾(1876-1923)-全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师曾全集诗文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凡例2

导读11

中国绘画史14

第一编 上古史14

第一章 三代之绘画14

第二章 汉代之绘画15

第三章 六朝之绘画17

第四章 魏晋之绘画18

第五章 南北朝之绘画19

第六章 隋朝之绘画21

第二编 中古史22

第一章 唐朝之绘画22

第二章 五代之绘画29

第三章 宋朝之绘画32

第四章 元朝之绘画42

第三编 近世史45

第一章 明朝之绘画45

第二章 清朝之绘画53

中国文人画之研究61

文人画的价值(白话文)61

文人画之价值(文言文)64

文人画之复兴68

论文、序、跋等79

清代山水之派别79

清代花卉之派别83

对于普通教授图画科的意见86

绘画原于实用说88

中国人物画之变迁90

中国画是进步的93

槐堂论画语录95

学画之心得97

槐堂论篆刻语录100

篆刻小识107

在通州师范校友会第二次会上的讲话108

评《太平洋报》109

跋周迥章《恧庵印谱》110

在徐悲鸿赴法留学欢送会上的发言111

范仲林《蜂腰馆诗集》跋112

义宁陈衡恪继妻汪氏之墓碣113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序114

胡梓方《诗庐诗钞》序115

范罕《蜗牛舍诗》序116

评点范罕《蜗牛舍诗》117

译文119

欧洲画界最近之状况119

题画记等125

一、题画记跋125

题山水花卉册页125

题人物图126

题钟山残雪图126

题梅花扇面126

题竹石图126

陈师曾书画篆刻润例127

题红梅图127

题山水册页127

题西山策蹇图128

题兰石图128

题团扇128

题花卉团扇129

题碧霞元君祠图129

题芍药图130

题山水扇面130

题芭蕉图130

题山水图130

题水仙红梅图131

题仙鹤图131

题姚茫父扇面131

题读画图131

题拟汉故事画扇面132

题石涛山水册页132

题盆莲图133

题临渊阁图133

题蔷薇扇面133

题水墨山水图134

题听秋图134

题山水立轴134

跋李晴江墨兰册134

题布袋和尚图135

题杨诚斋诗意图册135

题临沈周山水图135

题牡丹轴135

题临梅瞿山山水立轴136

题桃榴枇杷图136

题麻雀扇面137

题墨竹图137

题墨竹图137

题山径松关图138

题钟馗图138

题石榴南葵图138

题墨兔图138

题山水扇面139

题兰竹图139

题蕉叶砚图139

题山水扇面139

题画松扇面140

题墨竹轴140

题牡丹立轴140

题梅花图141

题赤竹翠石图141

题八哥图141

题李瑞清书画142

题上方探幽图142

题青山满目立轴142

题携酒与鱼图142

题菊石图143

题猴戏图143

题小册页143

题槐堂读书图143

题荔枝扇面144

题山水扇面144

题山水扇面144

汪蔼士润笔单144

题山水图145

题兰竹扇面145

题山水扇面145

题设色天竹图146

题松石图146

题石涛(传)梅兰竹石图卷146

题石涛古木丛筱图卷146

题山水扇面147

题花果图147

题松风孤亭图147

题古无人踪图147

题秋林图148

题江宁城郊图148

题栖霞山一角图148

题鸡冠花图148

题竹石榴图149

题花卉图149

题竹石图149

题花卉轴149

题豆蔻花图150

题兰石扇面150

题蝴蝶花图150

题竹与牡丹图150

题赪桐图151

题栀子花图151

题山水图151

题菊花萱草图151

题水仙图152

题临古山水扇面152

题焦山陶鼎拓片图152

题梅花图152

题荷花轴153

题松芝图轴153

题徐渭草书淮阴侯传153

题岑岭万壑图153

题墨荷图154

题竹图154

题花鸟图154

题天竹图154

临汉隶跋155

题松图155

题兰石图155

题花卉条屏155

题绿蕉黄菊图156

题枯木竹石图156

题山水树木图156

题山水图156

题洞庭木落图157

题春雪图157

题泉声竹韵图157

题竹图157

二、印章边款158

深知身在情长在158

启超长寿158

听诗石斋158

伊蒲塞158

周大烈所藏金石刻辞159

亦与之为婴儿159

甄殷陶周159

陈朽159

近陶居159

唤玉簃160

小富贵160

槐堂女弟子160

杨昭俊之章161

三山宧161

静居士161

简寂居161

三月司寇161

信札163

致梁鼎芬函163

致汪康年函163

致邹沅帆函163

致留日同学致沈瓞民函164

致萧俊贤函165

致岳母姚倚云函165

致汪东函166

致周叔弢函166

致蔡元培函166

致黄宾虹函167

致刘海粟函167

致梁鼎芬函168

致梁鼎芬函168

致吴保初函169

致蔡公湛函169

致许修直函169

致姚重光函170

致姚崇光函170

致杨昭俊函170

致张研农函171

诗(上)173

次韵 祖父谢夕厂居士馈梅作173

再迭前韵173

偶成二诗次韵外舅范肯老173

再次韵外舅录呈公湛讲友174

不寐174

书愤174

秋兴八首之三用杜韵175

题薛女士像二绝句175

除夕再次前韵175

在法兰西学堂次彦矧赠保少浦韵诒彦殊176

次韵熊师复即送其归里176

归来177

感书177

即事一首177

宾南约游金山不果,为此寄意177

侍家君赴薛观察约,饮秦淮舟,溯流至吴园玩月作,并次原韵177

拔树叹178

别外舅归江宁,用其赠秋水韵178

与森村要、陈墨西闲眺秦淮河畔179

雨余179

为黄夔修题观瀑图179

和陈伯弢丈179

雁180

菊180

观猎180

赴日本之前数日扬州方大招饮,时有妓援琴作歌,感而有诗180

公湛有诗送行,次韵寄答181

日本游181

晴昼182

壬寅除夕与张棣生、江翊云、黎伯颜、仲苏诸君饮集三王山,赋此志感182

偶作183

镰仓旅宿183

感怀将就婚汉阳,感念前室,怆然于怀183

别妇别汉阳将之日本184

题黄叔梅诗稿184

观朝雨184

题酒井伯园184

赠结城蓄堂185

春雨有怀185

姚叔节姻丈来游东京,其从子舜琴、范氏昆仲及余兄弟饮于太和馆。是夜同观天一翁奇术,并赠外舅肯堂先生遗诗,作此酬之185

次韵结城蓄堂社头松186

与汪旭初、范彦殊兄弟大森观梅,夜宿晨光阁186

日光山采植物187

华严瀑并序187

苗木道中188

送同学杨君留学伦敦188

元日微雪后晴188

呈外舅188

和范彦殊见雪之作用原韵189

读大人携家集河舫诗感赋189

答六弟190

吃熏肉190

留别范大190

归鸟191

公湛以诗酬我之画,复以诗报之191

汪氏兄弟招饮焦山松寥阁,作此酬之191

咏秋海棠次曾存吴韵192

闻公湛南归192

小槛192

次韵诸贞长193

廖笏堂招饮莫愁湖上,赋此为谢193

崝庐晚眺193

至前妻范氏墓所194

寄怀范氏兄弟194

微雪195

画梅歌195

同彦彬游通州城南诸山195

溪上杂吟195

鹤癯过访有作196

感事196

为贞长题缶翁梅花酒瓮画196

葫芦196

楼坐197

同吷庵游积水潭,遂次其韵197

悼亡198

出门198

次贞长元夕韵198

马述文有诗见赠,次韵酬之199

为季常画对酒图并题199

再题对酒图200

赋奕山庄四咏为廖笏堂200

日本人某将徒步游五大洲,道经北京,作此赠之200

为姚崇光画秋草图并题201

春绮卒后百日往哭殡所感成三首201

月下写怀202

法源寺看花202

法源寺看花次知白韵202

素韬舅嫂出示余夫妇在通州时合作画册,为题春绮墨梅二帧后203

梨花203

忆石湖旧游203

崇效寺看牡丹204

秘魔崖204

泰山南天门题壁204

石遗先生之夫人所居曰萧闲堂夫人卒后八年,命刻萧闲堂印,并为图,因题204

闻丁宗一死感赋205

得宗一书,乃知传闻之误,赋此寄之205

生别离205

题濠梁观鱼图代206

杂诗206

今宵次贞长韵206

阅尽206

和梅宛陵水次藓花207

秋晓207

画菊贺吴仲成再婚207

吴仲成再婚感而有赠207

与棣生晚饮归来庵208

雨夜至龙泉寺晤柳翼谋、凌宴池两君208

题春绮遗像209

为周养庵题篝灯纺读图209

节庵大丈饷梁格庄菘209

王欣甫丈有子曰宾基、从子寯基,曾于外舅肯堂先生诗中想见其人,季子宰基同学上海圣塞威学堂。越十四年,遇寯基、宰基于京师,赋此赠之,兼呈欣甫丈210

次韵黄晦闻江亭雪望210

春绮卒期年矣,哭之以诗211

哭奠春绮殡宫211

偕诸女友及内人崇效寺赏牡丹211

题弗堂所藏仕女古画砖212

次韵衮甫瑞士山中之作212

京师重见贺菶生丈212

咏牵牛花213

谒明成祖陵213

与汤定之登八达岭古长城最高处213

答诸贞长213

见去年所画菊花因题213

访周养庵鹿岩精舍214

题画214

法源寺饯春会,雨中看丁香214

偶题215

感事次彦殊韵215

返金陵寓庐作215

金陵古迹二首216

樾庐杂咏216

画竹篱216

谢方伦叔丈惠徽墨、云雾茶并诗,盖酬吾曾为画扇写诗也217

中秋玩月217

题姚叔节西山精舍图217

为姚三丈画慎宜轩图218

题萧厔泉画墨梅218

路壬甫属题其先人所画终南五景册子218

画水仙天竹果戏题219

春雪219

雪中衙斋赋柬复庵219

题章味三妻画岭南百花卷子220

题马湘兰画卷为王百谷画220

题王梦白画二首220

题蘋翁画四种220

移居221

次韵公湛立秋日作却寄222

陈维凡将之美国姚重光作画赠行222

梦中得句223

偶成223

画萝卜白菜223

题画223

凉秋次樊山老人韵224

题潜庵藏八指头陀、清道人遗笔224

上巳后一日与李释堪、姚茫父、王梦白、罗掞东、复堪兄弟游二闸,释堪属作补禊图:图成因题纸尾224

携两幼子崇效寺看牡丹225

题凌宴池夫妇游山之作225

次前韵答仲恂225

题汤贞愍诗窟图为方伦丈226

弢庵太夫子招饮望海楼,出示所藏古画,同座有日本人226

为马通老题碧梧翠竹山馆图,及其七世祖旌表孝子血写经咒,其亡子伯固所得贝叶226

通老属作碧梧翠竹山馆图,久未能成,后得胡竹君画,适与暗合,即以题赠竹君名节玉,石谷弟子,安东人226

偶成227

大明湖杂诗227

公湛见示近作,步韵率和227

九日登午门楼,崇光作画有诗,遂亦成咏228

题画寄怀吴缶老228

读穆庵九日诗却寄,兼讯十发丈228

牡丹229

次韵贞长移菊229

送乔大壮之上海229

挽王义门230

寿陈伯皆六十230

送刘宾如之北美领事任230

题南蘋画兰扇230

偶述231

茫父失手堕古铜镜,破而惜之,调以此诗231

将之日本之先以诗呈又玄社诸君232

到日本用前韵予不到日本已十三年矣232

红叶馆饮集,即席赋呈同座诸君232

东游杂诗233

冯德吾六十生日233

东坡赤壁游后第十四壬戌,李释戡约潞河秋泛会者十九人,长歌记之234

壬戌中秋不出234

南通祝外姑姚太夫人六十寿,而外姑先日之杭,遂追陪于杭者二日,赋呈五章235

书所见同游者张孝钦、陈峙西、王启之、范彦矧235

梅垞236

浦口待车是时闻临城盗劫之信236

读海藏楼诗236

过寒匏簃,与定之、谦中作五松图,寿陶子鹤亭237

静庵道兄属谦中、茫父、定之、半丁四君合画山水,衡恪末次为补远山,戏题短句,以博一粲237

大连写怀237

遇蓄堂诗翁、翠云画伯于大连,招饮湖同堂尽欢而别 将更张宴,未能践约,匆匆归京,今至秣陵,写此寄意238

南归省亲,妻子尚留,此次前韵238

诗(下)240

湛庵诗人惠诗谢画,次韵奉和240

明太祖陵240

元武湖240

莫愁湖240

彦矧之史记失而复得,有诗志快吾有史记为小谷携去礼乐二书,览彦矧诗,触怀次韵241

次韵公湛241

览日报次韵公湛241

彦矧与余登扫叶楼,感而有赋,次韵和之241

公湛、彦矧同日以诗至,次韵彦矧并呈公湛242

论诗三偈范彦矧来书论诗,作此答之242

雨二首242

题山水扇面242

题陈伯皆仙岩十八景图243

画松为刚甫先生寿,即题其上244

题齐白石梅花轴245

题鼎花立轴245

题梅花图245

送畹华之日本246

题齐白石墨竹图246

题牵牛花扇面246

和沈观年丈试院之作并用原韵247

题山水扇面247

奉酬南湖先生见惠刻诗数种247

题余绍宋梁格庄会葬图248

次韵姚东彦248

九日与植支寻山寺248

题画鹰249

题彩荷图249

题山水小幅249

题玉兰清晖图250

题菊花轴250

题岁朝清供图250

题兰菊扇面250

题山水册页251

题青青小竹图252

题梅石图252

题桂花轴252

题北海风光扇面253

读蜗牛舍诗253

题翠竹黄花图253

画梅诗254

题清供图254

题冬蔬图255

题芭蕉石竹图255

题墨竹255

题秋山图255

题墨梅256

题郊原景物图256

题梅花轴256

题清夜梅花图256

题山水图257

题梨花图257

题菊石图257

题奇石图257

题细泉图257

题红藻出水图258

题蔷薇花轴258

题高标冷艳图258

题三秋萱竹图258

题仿清湘笔意图259

题王梦白画龟鱼虾259

题王梦白画鼠259

题山水立轴259

题松月山窗图260

题花卉立轴260

题山水扇面260

题南昌风景图260

题山居图261

题蝶图261

题玉兰图轴261

篆“无竞轩”印并题边款261

词263

金缕曲徙居白门留别公湛263

尉迟杯·题萧俊贤风雪归舟图用片玉韵263

眉妩263

眉妩264

祝英台近264

暗香忆梅次梦秋韵265

醉落魄265

题花卉册页265

疏 影秋莲词人诣孤山观梅,词以纪之,予不得同游,次韵寄意267

水龙吟267

通邑光复纪念歌268

声声慢梦窗有梅兰水仙瑞香词,倚声和之,并写成图268

庆清朝公湛用梅溪韵赋此解,倚声和寄269

清平乐题山水花卉册页第二开269

清平乐题山水花卉册页第六开270

好事近题清供图270

好事近270

自度曲题红梅271

蝶恋花271

南浦·春帆次碧山春水韵272

一萼红题背面仕女画272

菩萨蛮十月十八日集杜少陵句272

采桑子题画竹273

调寄鬲溪梅令题红荷273

看花回赋兰用片玉韵273

西河题秦淮泛月图274

联语276

集句赠友人联276

集姜白石词句联276

集姜白石词句联276

集姜白石词句联277

集姜白石词句赠王伯沆联277

集吴文英词句联277

集吴文英词句联278

集石鼓文联278

集石鼓文联278

集石鼓文联279

集石鼓文联279

集石鼓文联279

集石鼓文联280

集匡喆刻经颂280

集泰山石经联280

集句联280

集句联281

集句联281

赠狼山僧联281

贺婚联282

贺婚联282

挽李瑞清282

挽丁宗一282

挽烈士白也愚283

附录285

陈君师曾墓志铭285

朽道人传286

陈师曾年表288

1876年(清光绪二年丙子)1岁288

1880年(清光绪六年庚辰)5岁288

1881年(清光绪七年辛已)6岁288

1883年(清光绪九年癸未)8岁288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0岁288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丁亥)12岁288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庚寅)15岁288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6岁288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癸巳)18岁288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9岁288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20岁289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21岁289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23岁289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24岁289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25岁289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26岁289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27岁289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28岁289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甲辰)29岁290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30岁290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31岁290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32岁290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33岁290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34岁291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35岁291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36岁291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37岁292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38岁292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39岁293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40岁293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41岁294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42岁296

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43岁296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44岁298

1920年(民国九年庚申)45岁298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46岁300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47岁301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48岁302

后记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