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属性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恭平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938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属性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灵感的后果&王恭平1
绪论篇 关于属性学3
第一章 命题立论基础和研究指向3
一、什么是人的属性3
二、什么是属性学5
三、为什么要研究人的属性、创建人的属性学说6
四、人的属性和属性学命题成立吗11
五、属性学研究什么17
六、属性学任务18
七、属性学要突破的核心点18
八、属性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8
九、属性学意义18
十、属性学性质和范畴18
状态篇 人的属性23
第二章 人体生命二元构成和属性存在23
一、人形成23
二、人体生命一般生物意义23
三、人体生命特殊意义24
四、人体生命延续生灭25
五、人体生命二元构成和属性客观存在25
六、人体构成划分客观科学性28
七、人体生命行为构成29
八、人体构成划分和确立属性存在意义32
第三章 人的属性生成34
一、人的属性生成条件34
二、人的属性生成过程35
三、人的属性生成机理35
四、人的属性生成原因、依据36
五、人的属性生成方式、途径37
六、人的属性生成状态38
七、人的属性延续和生灭40
八、人的属性同异41
九、人的属性特点43
第四章 人的属性范畴和定义45
一、人的相对性45
二、人的属性范畴47
三、人的属性统一、整体性48
四、人的属性位置49
五、人的属性定义52
六、人的属性释义53
七、人的属性界定54
八、人的属性同其他概念区别与联系54
第五章 人的属性状态58
一、功能性60
二、一般表现性65
三、善恶表现性101
四、倾向交换性(欲望)131
五、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161
六、基本属性和高层次属性161
七、天生性属性和成长性属性163
八、强势属性和弱势属性164
九、属性间关系164
十、属性优点和弱点(优质属性和劣质属性)165
十一、属性两面性、矛盾性167
十二、属性稳定存在与动态随机表现、作用性168
第六章 人的属性存在表现170
一、人的属性存在方式170
二、人的属性表现原因、依据171
三、人的属性表现方式、状态171
四、人的属性表现方向173
五、人的属性表现内容173
六、人的属性表现层次174
七、人的属性表现过程174
八、人的属性表现区间175
九、人的属性表现强度175
十、人的属性表现特点176
十一、人的属性表现随机性意义177
十二、人的属性表现结果177
第七章 人的属性作用178
一、人的属性作用特点178
二、人的属性作用原因、依据180
三、人的属性作用对象180
四、人的属性作用方式180
五、人的属性作用方向181
六、人的属性作用内容181
七、人的属性作用层次182
八、人的属性作用过程、步骤、状态183
九、人的属性作用强度185
十、人的属性作用结果186
第八章 人的属性发展变化188
一、事物属性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普遍性188
二、人的属性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客观性189
三、人的属性发展变化依据和条件189
四、人的属性发展变化方式191
五、人的属性发展变化方向193
六、人的属性发展变化特点196
七、人的属性发展变化路径、步骤、状态197
八、人的属性发展变化阶段性198
九、人的属性发展变化结果202
关系篇 人的属性对人、社会、自然作用及被作用205
第九章 人的属性与人205
一、人的属性与人的意识205
二、人的属性与人直观表现214
三、人的属性与人直观善恶254
四、人的属性与人的需求260
五、人的属性与人的行为276
六、人的属性与人生302
七、人的属性与人的谋生322
八、人的属性与人的交往332
九、人的属性与人的变化336
十、人的属性与人的改善337
十一、人的属性与人的发展340
第十章 人的属性与人类社会342
一、人的属性与社会形成342
二、人的属性与人的结合345
三、人的属性与社会形态348
四、人的属性与社会基本活动350
五、人的属性与社会现象367
六、人的属性与社会机制382
七、人的属性与社会实质388
八、人的属性与社会矛盾和基本矛盾运动391
九、人的属性与社会管理397
十、人的属性与社会制约414
十一、人的属性与社会整合416
十二、人的属性与社会改善(执政改善)418
十三、人的属性与制度(政权)更续420
十四、人的属性与社会发展426
第十一章 人的属性与自然434
一、人的属性与自然关系434
二、人的属性与自然改造客观性434
三、人的属性与自然改造方向435
四、人的属性与自然改造特点436
五、人的属性与自然改造后果437
第十二章 属性被作用和互动发展440
一、属性被作用440
二、属性与实践、社会、自然互动发展446
第十三章 结构·属性·人·社会·自然结局450
一、自然结局450
二、人体生命和肉体结构结局452
三、属性结局453
四、人结局455
五、社会结局456
作为篇 命运在自己手中461
第十四章 作为和使命461
一、人对自身属性和意识行为及自然社会有作为461
二、人必须对自身属性和意识行为及社会自然有作为465
三、人的使命466
第十五章 掌控自己467
一、循着属性顺应自我467
二、利用属性塑造自我469
三、满足属性实现自我473
四、驾驭属性成就自我474
五、超越属性超越自我476
六、抑制属性战胜自我481
七、宽容属性解脱自我484
八、改善属性完善自我486
第十六章 掌控社会488
一、承认属性承认社会488
二、顺应属性依存社会489
三、驾驭属性掌控社会489
四、超越属性塑造社会490
五、抑制属性改善社会491
六、宽容属性宽容社会491
七、改造属性提升完善社会492
第十七章 掌控自然493
一、顺应属性利用自然493
二、满足属性塑造自然493
三、抑制属性保护自然494
结论篇 归纳结论497
第十八章 学说归纳497
一、关于属性学概念性质的学说结论497
二、关于人的属性本身的学说结论497
二、关于人的属性对人、社会、自然作用学说结论513
四、关于人对自身属性能动作为学说结论521
五、关于人的属性和属性学现实意义学说结论524
热门推荐
- 14182.html
- 1257456.html
- 2436228.html
- 3318182.html
- 1042258.html
- 3215508.html
- 3418303.html
- 1734741.html
- 3722915.html
- 3786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47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0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0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4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4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6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