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学札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学札记
  • 漆永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9127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学术思想-思想史-中国-清代-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学札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实学1

二 经学5

三 汉学与宋学7

四 师承与家法10

五 务为其难与务求其是12

六 《十三经》皆有传14

七 《十三经》义疏繁冗生厌15

八 段玉裁“二十一经”说17

九 焦循“经学”一家说18

一〇 阮元《皇清经解》之初衷与后来成书有别20

一一 《周礼》难致太平22

一二 汉儒“以经术饰吏事”非事实25

一三 汉代诸帝与儒术之效27

一四 学案体不始于黄宗羲30

一五 文集编次之难32

一六 戴名世、郑燮、李调元、刘声木之论撰著之自序与他序34

一七 古人著述署名之谨慎与随意37

一八 修志之难39

一九 书成众手之弊42

二〇 “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44

二一 明清刻书之不同与今日之情势46

二二 名声原由互相引重而起48

二三 名人后裔多寂闇无名49

二四 行文喜用生僻字之弊51

二五 清高宗御制诗之富之滥55

二六 汉人翰林多不愿习国书57

二七 书斋以数字命名者59

二八 《金石录》十卷人家63

二九 顾炎武之目盲与流传之画像65

三〇 画家之顾亭林与日知之顾亭林67

三一 顾炎武之抗清与后人之论遗民68

三二 顾炎武之连环套官司69

三三 “归奇顾怪”72

三四 顾炎武、阎若璩、杭世骏、刘逢禄诸人之谦抑74

三五 顾炎武、戴震、余萧客、江藩诸人之绝嗣76

三六 《亭林五书》与《高邮四种》78

三七 全祖望述顾炎武、黄宗羲事多误81

三八 张尔岐论求学次第81

三九 阎若璩、朱筠、阮元之口吃84

四〇 阎若璩、汪琬《丧服》之争85

四一 “使功不如使过”之出典90

四二 何焯之不擅时文93

四三 李因笃、武亿、章学诚、汪苍霖与凌坤诸人之好斗94

四四 东吴惠氏四世家学98

四五 惠士奇罢官之真相100

四六 红豆庄、红豆先生、红豆斋、红豆词与红豆词人103

四七 惠栋之理想社会105

四八 惠栋《后汉书补注》成书之不易107

四九 惠栋妄改109

五〇 江声论学术争鸣111

五一 江永、戴震之不中科第113

五二 戴震之尊礼江永115

五三 段玉裁之尊礼戴震117

五四 戴震、钱大昕之高下118

五五 洪榜知戴氏《声类表》120

五六 袁枚、纪昀之不能酒与刘权之、武亿之豪饮122

五七 卢文弨为校书而生125

五八 王杰之直道立朝128

五九 钱大昕学有“九难”130

六〇 “南钱北纪”132

六一 王昶随清军征川西诸地名134

六二 王鸣盛之所谓“滥用驿马”137

六三 “凤洲四部”与“西庄四部”139

六四 汪中之好骂与被骂142

六五 汪中父子有遗传之心脏病146

六六 汪中“六君子赞”、“七君子颂”与“通者十九人”说148

六七 “谈天三友”151

六八 焦循之讥刺隐士153

六九 “南江北江”155

七〇 洪亮吉、王念孙上时政疏156

七一 凌廷堪论学术盛衰159

七二 李慈铭好大言谩骂161

七三 方东树《汉学商兑》诟詈过甚有失著述之体165

七四 江藩之转益多师167

七五 江藩之精于《文选》168

七六 江藩鬻书170

七七 江藩之鄙薄方苞171

七八 江藩与袁枚之关系174

七九 江藩与洪亮吉之交恶177

八〇 江藩《汉学师承记》之误录程晋芳180

八一 江藩隶事之多误183

八二 江藩之排宋而尊汉184

八三 江藩不信日本足利本《论语义疏》187

八四 江藩未注清高宗《御制诗小注》189

八五 江藩之喜收藏端砚192

八六 江藩之卒年194

八七 《河赋注》为江藩自注196

八八 《汉学师承记》初刻初印本与后来各本有异197

八九 《古书疑义举例》非抄自《经解入门》199

九〇 集句诗与《汉学师承记》之体裁203

九一 赵之谦《汉学师承续记》205

九二 袁枚之讥刺考据学207

九三 乾嘉考据学家不喜诸经唐宋人旧疏210

九四 乾嘉考据学家多患目疾211

九五 近视眼与近视镜212

九六 乾嘉考据学家著书之先为长编215

九七 乾嘉考据学家多不擅时文217

九八 乾嘉考据学家多困顿以终219

九九 乾嘉考据学家之事功之学223

一〇〇 乾嘉时扬州学者年多不永227

一〇一 纪昀主持四库全书馆之因229

一〇二 纪昀与《四库全书》之纠误231

一〇三 “四布衣”与“五徵君”234

一〇四 《四库全书》所收编年类史著多依仿《通鉴》而成236

一〇五 《四库全书》所收纪事本末体史著多为清人所纂237

一〇六 《四库全书》杂史类多宋明人著述238

一〇七 《四库全书》术数类书多出依托239

一〇八 清廷禁顺治、雍正、乾隆帝著述240

一〇九 《四库总目》于清帝多谀词242

一一〇 《四库总目》于明帝多讥贬245

一一一 《四库总目》之贬刺朱熹247

一一二 《四库总目》持论过激有失著作之体249

一一三 《四库总目》论召外族以息内祸之说与王夫之说暗合251

一一四 《四库总目》论苏、黄后继无人253

一一五 《梁书》、《陈书》、《北齐书》实为私撰255

一一六 《四库总目》讥戴震论反切起源之不当256

一一七 《四库总目》多采钱大昕之说258

一一八 《四库总目》《通鉴纲目》入“史评类”为无当260

一一九 《四库总目》论《洪武圣政记》真伪之失考262

一二〇 《四库总目》以《炎徼纪闻》一书而分隶两类263

一二一 《四库总目》斥明人谈海运之书入存目265

一二二 四库馆臣目中之世界与中国267

一二三 孔孟只两家无父儿269

一二四 官年实年272

一二五 此时有子不如无276

一二六 甘肃少人才之故278

一二七 惧内281

一二八 大型歌舞人组图案与文字283

一三九 奥运牡丹与摧花之术285

一三〇 道术治蛇伤及医病之法286

一三一 高年应试与低龄应试290

一三二 清代贡院之简陋293

一三三 号舍用《千字文》排序296

一三四 连中三元与祖孙状元、父子状元、兄弟状元297

一三五 状元娶公主只存在于戏曲中299

一三六 时文选家多不擅作时文301

一三七 大题、小题及截搭题303

一三八 夹带与关节309

一三九 “白卷英雄”与“曳白”之种种312

一四〇 塾师、教授与冷官315

一四一 高考阅卷与阅卷纪事诗322

一四二 文选楼326

一四三 三江328

一四四 明堂330

一四五 小珰332

一四六 啖333

一四七 金扇与松花石砚334

一四八 克什336

一四九 紫团339

一五〇 紫燕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