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1卷 1949-1956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1卷 1949-1956
  • 当代中国研究所著 著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751540172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现代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第1卷 1949-195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5

第一节 筹建新中国5

一、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构想5

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加强和发展13

三、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1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20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0

二、《共同纲领》等三个历史性文件22

三、开国大典26

第三节 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27

第二章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31

第一节 向全国的胜利进军31

一、解放除西藏以外的大陆和部分沿海岛屿31

二、大规模剿匪斗争34

第二节 和平解放西藏36

一、中共中央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决策36

二、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签订与西藏的和平解放39

第三节 没收官僚资本与建立国营经济42

一、没收官僚资本42

二、废除外国在华经济特权与处理外资在华企业46

三、进行企业民主改革48

第四节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52

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2

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57

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历史意义61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经济工作64

第一节 遏制恶性通货膨胀64

一、统一货币64

二、把握市场主动权,稳定金融物价68

第二节 统一管理国家财政经济71

一、组建全国财经工作的领导机构71

二、统一管理财政经济的重大决策72

三、统一财经的显著成效76

第三节 调整工商业78

一、公私企业关系出现的新问题78

二、调整的措施与成效79

第四章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85

第一节 抗美援朝战争85

一、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85

二、稳定朝鲜战局的五次战役87

三、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与停战谈判89

四、美国在侵朝战争中对中国台湾的侵略91

五、全国性的抗美援朝运动93

六、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深远影响95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97

一、反革命势力对新生政权的严重威胁97

二、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100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结束103

第三节“三反”、“五反”运动105

一、执政地位面临的考验105

二、“三反”运动的开展107

三、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五反”运动109

第四节 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造114

一、废除娼妓制度114

二、实现妇女解放116

三、禁绝鸦片烟毒118

四、树立新型社会风尚119

五、宗教制度改革与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121

第五章 全面恢复国民经济125

第一节 恢复和建设基础设施125

一、抢修与新建铁路125

二、恢复公路、港口交通和邮电通讯127

三、兴建水利工程129

第二节 城乡交流与内外交流131

一、城乡交流活跃经济生活131

二、内外交流突破封锁禁运135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38

一、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38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43

第四节 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147

一、农民生活改善147

二、职工就业与生活福利148

三、卫生事业与人民健康150

第六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第一个五年计划151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151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51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53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156

四、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62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64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过程16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167

第七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奠基171

第一节 以156项重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基本建设171

一、工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171

二、优先建设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172

三、其他行业建设176

第二节 工业化的初步成就180

一、为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基础180

二、工业布局得到改善182

三、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建设182

四、工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与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184

第八章 基本完成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189

第一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9

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189

二、合作化速度的争论与合作化高潮的出现192

三、农业合作化的历史意义197

第二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9

一、个体手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99

二、前期稳步发展与后期急促完成200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2

一、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的成功202

二、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206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208

第九章 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211

第一节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211

一、《宪法》的诞生211

二、《宪法》的特点21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219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历史条件219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新的国家机构221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30

一、多党合作的新格局230

二、新形势下人民政协的性质与任务231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33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236

一、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236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40

第十章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45

第一节 改革旧教育制度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245

一、改革旧教育制度245

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250

三、建立各级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制度252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253

第二节 科学文化事业的新生255

一、科技事业的初创时期255

二、文化艺术的推陈出新258

三、卫生事业的发展261

四、体育事业的崭新局面263

五、思想文化建设的开展266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272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272

二、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274

第十一章 向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迈进281

第一节 军队建设的新起步281

一、确立国家军事领导体制281

二、建立新的军兵种283

三、改建和新建军事院校286

四、精简整编287

五、制定颁发条令条例288

第二节 继续推进人民军队建设的重大举措289

一、军队建设总方针的确立289

二、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291

三、实行三大制度292

第十二章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94

第一节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格局294

一、确立新中国的外交方针294

二、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96

三、中苏关系的发展298

第二节 中美两国之间的对峙与斗争299

一、美国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299

二、中美大使级会谈304

第三节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306

一、中国对日内瓦会议的贡献306

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1

三、提出“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313

结束语318

大事年表(1949年10月至1956年4月)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