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的光辉历程(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八九年)第一章 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的历史回顾3
第一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早期斗争3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壮大及其特点3
二、中国工人的早期斗争和组织情况4
第二节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和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5
一、五四运动中的六三爱国大罢工5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6
三、第一次全国工运高潮的兴起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7
四、全国工运的继续高涨和“二七”斗争的失败8
第三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运动的猛烈发展和严重挫折10
一、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后,工人运动的复兴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建立10
二、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12
三、北伐战争中工人运动的猛烈发展13
四、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失败和工人运动的严重挫折15
第四节 土地革命时期白区和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的曲折发展16
一、工人群众参加工农武装暴动和革命根据地工会运动的兴起16
二、白区工人的艰苦斗争17
三、“左”倾错误给工人运动造成的危害19
四、革命职工运动的历史性转变20
第五节 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贡献21
一、抗战初期全国工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21
二、抗战相持阶段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人斗争22
三、抗战相持阶段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工人和工会23
四、各地工人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斗争25
第六节 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支援解放战争、迎接新中国的诞生26
一、抗战胜利后,全国工人争取和平民主、保卫胜利果实的斗争26
二、战斗在第二条战线的国统区工人27
三、解放区工人和工会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支援29
四、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迎接全国胜利的工运方针30
五、组织全国工人阶级,迎接新中国的诞生32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二年)35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人阶级面临的形势和工会的任务36
一、工人阶级面临的形势及其历史使命36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人阶级队伍的基本状况37
三、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积极开展政治启蒙教育39
第二节 组织发动工人阶级进行城市民主改革,为实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方针任务而奋斗41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为工人阶级提出具体奋斗目标41
二、协助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42
三、废除封建把头制度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44
四、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失业救济和劳动就业工作50
五、广大职工投入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支援农村土地改革斗争53
六、正确贯彻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及“三反”、“五反”运动的伟大胜利58
第三节 推行企业管理民主化,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的运动62
一、依靠工人阶级改造旧企业,推行企业管理民主化62
二、第一次全国工农兵英雄模范代表会议的召开65
三、深入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66
第四节 工人阶级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职工生活、劳动条件逐步改善72
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72
二、职工劳动条件和物质生活的改善75
第五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会建设8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颁布实施81
二、工会的组织建设与发展83
三、创建工会干部学校,办好工会报刊87
四、中国劳动协会宣布结束88
五、推进职工业余文化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89
六、建设职工文化活动阵地91
第六节 工会问题的争论和全国总工会第一次党组扩大会议92
一、新中国成立后工会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探索时期92
二、对若干工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和意见分歧94
三、刘少奇和李立三在工会问题上的论述和探索97
四、全国总工会第一次党组扩大会议及其对中国工会运动的影响101
第三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一九五三年——一九五六年)107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和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07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对工人阶级提出的基本任务107
二、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09
三、组织职工学习、宣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12
第二节 开展广泛持久的群众生产运动,为完成“一五”计划而奋斗113
一、把劳动竞赛推向更高水平113
二、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120
三、先进生产者运动和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24
第三节 组织职工投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27
一、组织职工投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7
二、动员职工支援农业合作化运动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36
第四节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138
一、职工队伍迅速壮大和由此带来的新问题138
二、开展劳动纪律的教育140
三、发展职工业余教育和文化事业142
第五节 中共八大对工会运动提出奋斗目标。工人阶级的巨大贡献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提高146
一、中共八大对工会运动提出奋斗目标146
二、工人阶级为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做出巨大贡献149
三、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151
第六节 “一五”时期的工会建设160
一、“一五”时期工会工作的特点160
二、对若干工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163
第四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一九五七年——一九六六年四月)170
第一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提出和中国工会八大的召开170
一、工会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探索170
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工人阶级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172
三、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及厂矿企业中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75
四、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78
第二节 “大跃进”中职工群众运动的发展和曲折,“大跃进”失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181
一、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全力投入“大跃进”运动181
二、增产节约运动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掀起高潮183
三、职工教育的新发展189
四、全国“群英会”的召开192
五、“大跃进”失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195
第三节 工会工作遭受严重挫折197
一、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的主要错误和严重后果197
二、“工会消亡”的提出及其消极影响203
三、开始部分纠正工会工作中的错误和问题205
四、城市人民公社的发展和“将工会工作纳入公社”的提出207
第四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组织职工战胜暂时经济困难210
一、协助政府精简职工队伍211
二、侧重抓好职工生活,帮助职工渡过困难213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19
四、改进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工作222
五、“五好”竞赛广泛开展和职工技术协作活动的兴起225
六、开展学习大庆油田经验的活动229
第五节 工会工作在调整中前进231
一、总结“大跃进”以来工会工作的经验教训231
二、加强基层工会的工作233
三、加强县工会工作238
四、工会工作出现的波折240
第六节 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工人阶级的重大贡献242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一九六六年五月——一九七六年十月)24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工会运动遭到严重破坏246
一、“文化大革命”对工会运动的严重破坏246
二、职工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251
第二节 工会运动与工会工作的短暂转机和重遭冲击254
一、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和工会组织的整顿254
二、“批林批孔”对工运领域的冲击。工人阶级为实现“全面整顿”方针所作的贡献258
三、“四人帮”利用工会九大筹备组进行破坏活动261
第三节 工人阶级反对“四人帮”的斗争和维护生产建设的努力263
一、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在天安门事件中的英勇斗争263
二、工人阶级在大动乱环境中为维持社会生产所做的努力266
第六章 实现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一八七六年十月——一九八二年)272
第一节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形势和工会运动的任务。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72
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形势和工会运动的任务272
二、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76
三、邓小平在工会九大致词的重大意义和影响278
第二节 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工会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281
一、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学习和讨论281
二、平反工会和职工中的冤假错案284
三、参与调整社会关系287
四、配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288
五、工会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289
第三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295
一、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295
二、把推进企业职工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298
三、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维护职工生产安全302
四、职工生活的改善和工会群众生活工作的加强304
第四节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311
一、工人阶级状况的系统调查311
二、开展以职工自我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316
三、把职工文化技术教育摆在突出位置320
四、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323
五、各级工会组织的恢复、建设和发展325
六、全国总工会机关的机构改革326
第五节 中共十二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提出的战斗任务。工人阶级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贡献328
一、中共十二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提出的战斗任务328
二、工会工作如何开创新局面的探讨330
三、参加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和学习331
四、工人阶级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贡献332
第七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期的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九年)336
第一节 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工人阶级和工会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建功立业336
一、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336
二、进一步清除“左”倾错误思想影响,制定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措施339
三、动员职工为完成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建功立业340
四、进一步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促进安全生产351
第二节 工人阶级和工会积极投入改革实践356
一、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工会的历史责任356
二、组织和支持职工群众参加改革357
三、在改革中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进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建立359
四、提高工会参政议政的能力364
五、参加工资制度、劳动制度改革,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368
第三节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和文化技术教育,培养“四有”职工队伍371
一、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371
二、深入持久地开展职工读书自学活动377
三、把职工教育工作推向新阶段383
四、加强职业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建设文明单位386
五、进一步发展职工文化活动390
六、召开第二届全国工人运动会393
七、加强对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395
第四节 推进工会改革,开拓工会工作的新领域398
一、工会改革基本设想的制定398
二、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建设职工之家400
三、改革工会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404
四、改革工会的业务工作406
五、开展“三资”企业的工会工作413
六、抓好乡镇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416
七、兴办工会的经济事业418
第五节 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420
一、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420
二、协助政府落实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决策422
三、动员职工反对动乱,支持平息反革命暴乱423
四、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426
五、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召开429
六、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精神,提高工会工作水平435
七、工人阶级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出巨大贡献,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437
第八章 在国际工会运动中坚持独立自主广泛联系的中国工会442
第一节 中国工会国际活动的历史回顾442
一、同各国工人互相声援互相支持和加入赤色工会国际442
二、参与筹建世界工联,促进国际工会运动联合444
第二节 从新中国建立到五十年代中期446
一、参加亚澳工会会议,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工会的首要任务447
二、积极参加世界工联的工作,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448
三、确立广交朋友、广泛联系的方针451
四、举行亚洲工会友谊座谈会和亚非工会座谈会,发展同亚非国家工会的友好关系452
五、加强团结声援,发展同亚非拉各国工会的友好关系454
六、加强同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工会的友好合作456
七、排除障碍,发展同日本工会的友好关系457
八、克服困难,开辟同西欧及大洋洲各国工会的友好关系458
第三节 从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期459
一、支持亚非拉工人和人民的正义斗争,加强同这些国家工会的友好团结460
二、积极筹备亚非工会会议,推动亚非工会团结合作463
三、同世界工联的关系从分歧公开化到停止参加其活动464
四、同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工会关系的恶化466
五、“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工会国际工作467
第四节 从一九七八年中国工会九大到八十年代末期468
一、加强同亚非国家工会的团结合作469
二、支持巴勒斯坦和南部非洲工人和人民的正义斗争472
三、全面发展同拉丁美洲工会的关系474
四、全面开拓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关系476
五、同日本工会友好关系的新发展477
六、恢复和发展同苏联、东欧各国工会的关系479
七、在同美国劳联—产联斗争中发展中美工会关系481
八、发展同三大国际工会组织的关系,同自由工联孤立中国工会的政策作斗争482
九、积极发展同区域性工会组织的友好关系484
十、积极参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486
十一、积极参加和独立举办多边活动,推动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国际工会合作487
十二、开展工会业务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489
十三、开展对外国海员的友好接待工作490
十四、中国工会国际工作的方针和基本原则491
热门推荐
- 536042.html
- 2391756.html
- 1231163.html
- 3474581.html
- 1499322.html
- 1825187.html
- 2144517.html
- 2086623.html
- 2211787.html
- 2246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2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2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7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9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2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8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