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测试标准化工作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分析测试标准化工作手册
  • 张铁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750663800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93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957页
  • 主题词:测试技术-标准化-工作-中国-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析测试标准化工作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质量管理与标准化1

1.1 质理管理与质量保证1

1.1.1 质量管理1

1.1.2 质量保证1

目录1

1.2 标准化与标准3

1.2.1 标准化与标准化工作3

1.2.2 标准与标准编号3

1.2.3 标准的类型6

1.2.4 标准的附录7

1.3.1 标准物质与标准样品9

1.3 标准物质9

1.3.2 标准物质的分级和分类10

1.3.3 分析检测工作中常用标准物质12

1.3.4 标准物质的应用13

1.4 执行国家标准时常遇到的问题14

2 量和单位21

2.1 关于量和单位21

2.1.1 量、量制和量纲21

2.1.2 单位和单位制24

2.2.2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和特点27

2.2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27

2.2.1 法定计量单位27

2.2.3 SI基本单位29

2.2.4 SI导出单位32

2.2.5 SI单位的倍数单位38

2.2.6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41

2.3 量和单位国家标准的实施44

2.3.1 量和单位国家标准44

2.3.2 量名称及其符号的使用46

2.3.3 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53

2.3.4 SI词头的使用规则58

2.4 其他单位的应用60

2.4.1 SI制外单位60

2.4.2 非法定计量单位64

2.4.3 数量单位的使用65

2.4.4 类量和类单位66

2.5 实施量和单位国家标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68

2.5.1 量方程和数值方程68

2.5.2 质量和重量74

2.5.3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76

2.5.4 含量和百分数79

2.5.5 系统组成标度82

2.5.6 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86

2.6 实施量和单位国家标准中常见错误91

2.6.1 常见错误类型91

2.6.2 常见错误举例92

2.7 应废除的量、单位及量值的单位换算95

2.7.1 应废除的量和单位95

2.7.2 量值的单位换算96

3.1.1 数值的表示97

3.1 数和数值97

3 数值和数据处理97

3.1.2 数字的写法98

3.1.3 准确值和近似值100

3.1.4 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104

3.2 数值修约规则106

3.2.1 关于数值修约的几点说明106

3.2.2 数值修约规则108

3.3 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09

3.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的运用114

3.4.1 在检测过程中的运用114

3.4.2 在单位换算中的运用117

3.4.3 在指数加减运算中的运用121

3.5 准确度和误差124

3.5.1 测量误差124

3.5.2 准确度与误差125

3.5.3 精密度与偏差126

3.6 数据处理126

3.6.1 基本概念和术语126

3.6.2 测量结果的表达128

3.7.1 异常值138

3.7 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138

3.7.2 异常值的判断139

3.8 显著性检验145

3.8.1 显著性差异145

3.8.2 显著性差异检验方法145

3.9 标准曲线与线性回归148

3.9.1 标准曲线148

3.9.2 一元线性回归149

3.9.3 相关系数149

3.9.4 应用实例151

3.10.1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153

3.10 有关数的其他问题153

3.10.2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的用法154

3.10.3 常用数学符号157

4 仪器和器材159

4.1 玻璃仪器和仪器玻璃159

4.1.1 玻璃仪器159

4.1.2 仪器玻璃159

4.2 玻璃计量仪器161

4.2.1 玻璃量器161

4.2.2 温度计167

4.2.3 密度计172

4.3 常用玻璃仪器173

4.3.1 烧器类173

4.3.2 过滤器和加液器176

4.3.3 容器类178

4.3.4 其他常用玻璃仪器180

4.3.5 玻璃阀182

4.3.6 玻璃搅拌器184

4.3.7 玻璃管、玻璃棒185

4.4.1 标准磨口186

4.4 磨口玻璃仪器186

4.4.2 磨口烧瓶188

4.4.3 磨口冷凝管190

4.4.4 分馏柱192

4.4.5 标准磨口配件193

4.5 通用精细组合仪器198

4.5.1 蒸馏水器199

4.5.4 回流装置200

4.5.5 蒸馏、分馏、精馏装置200

4.5.3 反应装置200

4.5.2 气体发生装置200

4.5.6 旋转蒸发器203

4.5.7 浓缩器203

4.5.8 提取器204

4.5.9 定温真空干燥器206

4.5.10 凯氏氮素蒸馏器206

4.6 非玻璃仪器207

4.6.1 化学瓷器207

4.6.2 其他材质仪器209

4.7 常用器具、器材、设备212

4.7.1 常用器具212

4.7.2 常用材料215

4.7.3 常用小设备219

5 化学试剂和溶剂224

5.1 化学试剂的分类224

5.1.1 按化学组成和用途分类224

5.1.2 按试剂纯度分类225

5.1.3 按化学物品的危险性分类226

5.2 化学试剂标准231

5.2.1 试剂标准与标准编号231

5.2.2 试剂等级、包装及标志233

5.3 化学试剂的选择、使用和管理237

5.4 常用化学试剂240

5.4.1 常用酸、碱241

5.4.2 容量工作基准试剂241

5.4.3 pH工作基准试剂244

5.4.4 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用试剂244

5.4.5 制备标准溶液用试剂244

5.4.6 常用指示剂244

5.5 无机溶剂251

5.5.1 水251

5.5.2 酸碱溶液256

5.6.1 重要有机溶剂262

5.6 有机溶剂262

5.6.2 混合溶剂275

5.7 特殊溶剂277

6 溶液的制备279

6.1 混合物和溶液279

6.2 溶液的组成标度279

6.2.1 溶液组成标度的常用表示方法279

6.2.2 组成标度间的换算281

6.3 溶液的制备290

6.3.1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291

6.3.2 标准溶液的制备315

6.3.3 缓冲溶液的制备325

6.3.4 试剂溶液的制备331

6.4 试纸的制备346

6.4.1 pH试纸346

6.4.2 试剂试纸346

7 采样和样品制备349

7.1 采样349

7.1.1 常用术语349

7.1.2 采样目的和原则351

7.1.3 采样方案353

7.1.4 采样技术354

7.1.5 样品数和样品量356

7.1.6 样品容器和样品保存357

7.2 采样举例358

7.2.1 均匀物料采样举例358

7.2.2 不均匀物料采样举例367

7.2.3 生物样品的采集370

7.3.1 样品制备的原则371

7.3.2 样品制备的步骤371

7.3 样品制备371

7.3.3 几类样品制备简介374

7.4 试液的制备377

7.4.1 无机试料的分解377

7.4.2 有机试样的处理387

7.5 试液的浓缩和试样的干燥390

7.5.1 试液的浓缩390

7.5.2 试样的干燥391

7.5.3 干燥剂的干燥效率393

8.1.1 天平的等级和分类395

8.1 天平与称量395

8 基本操作395

8.1.2 称量原理及使用方法397

8.1.3 称量方法403

8.1.4 称量误差406

8.2 滴定分析法操作408

8.2.1 滴定管的操作408

8.2.2 移液管的操作415

8.2.3 容量瓶的操作416

8.3 称量分析法操作418

8.3.2 沉淀419

8.3.1 溶解样品419

8.3.3 过滤和洗涤421

8.3.4 烘干和灼烧427

8.3.5 冷却429

8.4 分离与纯化429

8.4.1 重结晶430

8.4.2 沉淀436

8.4.3 蒸馏440

8.4.4 萃取450

8.4.5 色谱法455

8.4.6 升华475

8.5.1 加热478

8.5 加热与制冷478

8.5.2 制冷481

8.6 计量器具的检定482

8.6.1 分析天平的检定483

8.6.2 温度计的检定483

8.6.3 玻璃量器的检定486

9.1 滴定分析基本原理492

9.1.1 滴定和滴定曲线492

9 化学分析方法492

9.1.2 滴定突跃和指示剂493

9.1.3 滴定反应和滴定方式496

9.2 滴定分析计算499

9.2.1 等物质的量规则499

9.2.2 等物质的量规则的用途501

9.2.3 等物质的量规则在滴定分析中的应用503

9.2.4 滴定方式与结果计算508

9.3 酸碱滴定法513

9.3.1 酸碱滴定的成功关键513

9.3.2 酸碱滴定中的pH突跃513

9.3.3 酸碱指示剂518

9.3.4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521

9.4 氧化还原滴定法530

9.4.1 氧化还原法的特点531

9.4.2 氧化还原滴定的成功关键531

9.4.3 高锰酸钾法537

9.4.4 碘量法548

9.4.5 其他氧化还原法567

9.5 络合滴定法585

9.5.1 EDTA的特性585

9.5.2 EDTA法的成功关键588

9.5.3 EDTA滴定法的应用596

9.6 沉淀滴定法616

9.6.1 沉淀滴定法的特点616

9.6.2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622

9.7 电位滴定法625

9.7.1 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装置625

9.7.2 电位滴定操作及终点确定626

9.7.3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628

9.8 称量分析629

9.8.1 称量分析方法分类629

9.8.2 挥发称量法630

9.8.3 滴定称量法635

9.8.4 沉淀称量法638

9.8.5 电称量法661

10 仪器分析方法664

10.1 分光光度法664

10.1.1 分光光度分析基本原理664

10.1.2 分光光度仪器670

10.1.3 分光光度测定方法677

10.1.4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683

10.2.1 原子吸收分析基本原理717

10.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717

10.2.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720

10.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727

10.2.4 定量测定方法738

10.2.5 应用实例739

10.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740

10.3.1 ICP-AES基本原理741

10.3.2 ICP-AES仪器装置744

10.3.3 ICP-AES测定方法及应用747

10.4.1 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751

10.4 气相色谱法751

10.4.2 色谱分析过程和色谱图753

10.4.3 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758

10.4.4 柱效能和分离度760

10.4.5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766

10.4.6 气相色谱法772

10.4.7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795

10.5 液相色谱法803

10.5.1 高效液相色谱法803

10.5.2 离子色谱法811

10.6.1 质谱法814

10.6 色谱/质谱联用法814

10.6.2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822

11 物理特性参数的测定828

11.1 密度的测定828

11.1.1 密度测定的原理828

11.1.2 测定方法及仪器830

11.1.3 关于密度测定的几个问题839

11.2 沸点和沸程的测定840

11.2.1 沸点和沸程840

11.2.2 沸点的测定841

11.2.3 沸程的测定844

11.2.4 关于温度的校正问题847

11.3 熔点和结晶点的测定848

11.3.1 熔点和结晶点848

11.3.2 熔点的测定849

11.3.3 结晶点的测定852

11.4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853

11.4.1 闪点和燃点853

11.4.2 闭口杯法测定闪点853

11.4.3 开口杯法测定闪点和燃点856

11.5.1 方法原理860

11.5 折射率的测定860

11.5.2 操作步骤863

11.5.3 注意事项863

11.6 旋光本领的测定864

11.6.1 方法原理864

11.6.2 测定步骤867

11.6.3 测定结果的表达868

11.6.4 GB/T 613中的几个问题870

11.7 pH值的测定871

11.7.1 测定原理872

11.7.2 仪器装置873

11.7.3 测定步骤878

11.7.4 注意事项878

11.8 电导率的测定880

11.8.1 基本原理880

11.8.2 仪器装置880

11.8.3 测定步骤882

11.8.4 注意事项883

11.9 色度和浊度的测定884

11.9.1 色度的测定884

11.9.2 浊度的测定888

附录A 分析测试工作中常见应废除的量和单位892

附录B 量值的单位换算901

附录C IEC推荐使用的下标符号及其含义915

附录D 常量和常数919

附录E 方孔标准筛规格921

附录F 气瓶漆色和标志923

附录G 常见化合物的俗名或别名927

附录H 希腊字母表934

附录I 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元素同位素丰度935

附录J 相对原子质量表9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