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世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075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
二、药理学发展简史1
第一篇 总论1
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3
四、药理学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地位4
五、药理学的学习方法5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6
第一节 药理作用与效应6
第二节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7
第三节 量效关系8
第四节 构效关系10
二、离子通道11
三、核酸11
第五节 药物作用机制11
一、酶11
四、载体12
五、免疫系统12
六、基因治疗与基因工程药12
七、其他12
第六节 受体13
一、受体的概念13
二、受物与药体相互作用的学说13
三、受体与药物反应动力学14
四、激动药与拮抗药17
第七节 跨膜信息传递与细胞内信使18
一、根据跨膜信息传递机制对受体的分类19
二、细胞内信号转导20
三、受本与细胞内信息转导系统21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22
第一节 体内过程22
一、体内过程的分类22
二、药物的转运和转化23
三、药物的体内过程25
第二节 速率过程29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29
二、速率类型30
三、药动学模型31
四、药学参数计算及意义33
五、多次用药34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7
第一节 机体方面因素37
一、生理因素37
二、精神因素38
三、病理因素39
四、遗传因素40
五、时间因素40
六、生活习惯与环境41
第二节 药物方面因素41
一、药物理化性质41
二、药物剂型42
三、给药方法42
四、联合用药43
五、长期用药44
第五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45
一、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简史45
第二篇 化学治疗药物45
二、名词和术语46
三、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46
四、微生物的耐药性48
第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52
第一节 青霉素类52
一、天然青霉素52
二、半合成青霉素56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58
一、第一代头孢菌素类59
二、第二肛头孢菌素60
四、第四代头孢菌素61
三、第三代头孢菌素61
五、其他β内酰胺类62
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64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64
一、大环内酯类的共性64
二、大环内酯类常用药物的应有物点66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66
第八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类71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71
一、氨基糖苷类的共性74
二、氨基糖苷类常用药物的特点及应用77
第二节 多粘菌素类77
一、四环素类的共性80
第九章 四环素类及氧霉素80
第一节 四环互类80
二、四环素类常用药物的特点及应用83
第二节 氯霉素84
第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88
第一节 喹诺酮类88
一、喹诺酮类的共性88
二、喹诺酮类常用药物的特点及应用91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93
一、磺胺类的共同特点93
二、磺胺类常用药物的特点及应用95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97
一、两性霉素B99
第一节 抗真菌药99
第十一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99
二、制霉菌素101
三、氟胞嘧啶101
四、唑类抗真菌药102
五、灰黄霉素105
六、特比蔡芬105
第二节 抗病毒药106
一、金刚烷胺106
二、碘苷107
三、阿糖腺苷107
四、阿苷洛韦107
五、更苷洛韦108
六、利巴韦林108
八、齐多夫定109
七、磷甲酸盐109
九 、HIV蛋白酶抑制剂110
第十二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内病药111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111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115
一、砜类115
二、其他药物116
第十三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17
第一节 临床用抗菌药的基本原则117
一、尽早确章病原学诊断117
三、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118
四、需严加控制抗菌应用的情况118
二、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点合理用药118
第二节 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120
一、抗菌药在内科领域中的预防性应用120
二、抗菌药在外科领域中的预防性应用120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121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124
一、联合治疗的协同机制124
二、联合疗法的适应证125
三、可能有效的抗菌药联合应用125
第五节 抗菌药在肝、肾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126
一、抗菌药在肝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126
二、抗菌药在肾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127
第一节 抗疟药128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128
第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128
二、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129
三、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132
四、主要用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133
五、抗疟药的合理应用133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134
一、抗阿米巴病药134
二、抗滴虫药136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136
一、抗血吸虫病药136
二、抗丝虫病药137
第四节 抗肠蠕虫药138
一、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141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141
第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141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142
三、耐药性机制144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145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145
二、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146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146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149
五、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150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联俣应用和毒性反应152
一、联合应用抗恶性肿瘤药的原则152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152
第十六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55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155
第三篇 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药物155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156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159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162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164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164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165
第十七章 拟副交感神经药166
第一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166
一、胆碱酯类166
二、生物碱类168
第三节 抗胆碱酯酶药171
一、易逆性抗AChE药171
第二节 N胆碱受体激动药171
二、难逆性抗AChE药有机磷酸酯类175
第四节 促乙酰胆碱释放药178
第十八章 胆大受体阻断药179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179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179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183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184
一、神经节阻滞药184
二、神经肌肉阻滞药184
第十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88
第一节 化学和构效关系188
一、化学188
二、构效关系188
三、分类189
第二节 αβ受体激动药191
第三节 α受体激动药197
一、α1、α2受体激动药197
二、α1受体激动药198
三、α2受体激动药198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199
一、β1、β2受体激药199
二、β1受体激动药200
三、β2受体激动药201
第二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02
第一节 α受体阻的断药202
一、α受体阻断药的分类202
二、α1、α2受体阻断药203
三、α1受体阻断药204
四、α2受体阻断药205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205
第二十一章 局部麻醉药211
第四篇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217
第二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217
第一节 苯二氮?类217
第二节 巴比妥类224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226
[附]中枢兴奋药228
一、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228
二、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药物230
第二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232
第一节 抗癫痫药232
第二节 抗惊厥药232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240
第二十四章 抗帕金森病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240
一、拟多巴胺药241
二、中枢抗碱药243
三、其他243
第二节 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244
一、胆碱酯酶抑制剂244
二、胆碱受全激动剂244
三、神经细胞生长因子增强剂246
第二十五章 抗精神经失常药247
第一节 抗精神经病药247
一、吩噻嗪类247
三、丁酰苯类253
二、硫发蒽类253
四、其他抗精神病药物254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255
第三节 抗抑郁药256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256
二、NA摄了抑制药258
三、5-HT再摄取抑制药260
四、其他抗抑郁药261
第二十六章 镇痛药264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264
第二节 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 痛药270
第三节 其他镇痛药270
第四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270
[附]恶 性肿瘤所致疼痛阶梯治疗271
第二十七章 解热镇痛药272
第一节 水杨酸灯273
第二节 苯胺类275
第三节 吲哚衍生物及类似物276
第四节 丙酸类276
第五节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277
第六节 其人解热镇痛抗炎药279
第二十八章 全身麻醉药280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280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283
第五篇 作用于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的药物287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手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的药物287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287
一、电压门控钠、钙、钾通道288
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290
第二节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药物292
一、作用于钙通道的药物292
二、作用于钾通道的药物295
三、作用于钠通道的药物297
第三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298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298
一、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298
二、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299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301
第三节 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301
一、Ⅰ类 钠通道阻 滞药301
二、Ⅱ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06
三、Ⅲ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307
五、其他类309
四、Ⅳ类 钙通道阻滞药309
第四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用药的原则及合理用药310
一、用药原则310
二、合理用药310
第三十一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312
第一节 强心苷类312
第二节 利尿药和血管扩药319
一、利尿药319
二、血管扩张药320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及相关受体拮抗药320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321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 (AT1)拮抗药322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323
二、钙增敏剂324
三、钙通道阻滞药324
第五节 其他抗CHF药物324
一、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324
四、β受体激动药325
第三十二章 抗心绞痛药327
一、心绞痛临床分型及常用药物分类329
二、常见抗心绞痛药物330
三、心绞痛联合用药337
第三十三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339
第一节 调血脂药339
一、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341
二、胆汁酸螯合剂344
三、烟酸类345
四、苯氧酸类346
一、抗氧化药347
第二节 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药347
二、多烯脂肪酸类348
三、保护动脉内皮药349
第三十四章 抗高血压药350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351
第二节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352
一、利尿药352
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353
三、钙通道阻滞药354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355
一、中枢性降压药359
二、神经节阻断药359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359
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361
四、直接扩血管药361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362
第三十五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364
第一节 利尿药364
一、肾脏的泌尿生理与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364
二、常用的利尿药366
第二节 脱水药371
第三十六章 影响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373
第一节 抗凝血药373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378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379
二、干扰ADP介导血小板活化的药物380
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381
三、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381
第四节 促凝血药383
第五节 抗贫血药385
一、铁剂385
二、叶酸类和维生素B12386
第六节 促白细胞生成药388
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剂388
第六篇 作用一内脏系统的药物391
第三十七章 镇咳、祛痰及平喘药391
第一节 镇咳药392
一、中枢性镇咳药393
二、外周性镇咳药394
第二节 祛痰药395
一、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396
第三节 平喘药396
二、茶碱类397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398
四、肾上腺皮持激素399
五、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400
第三十八章 抗消化性溃汤消化功能调节药401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402
一、抗酸药402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402
三、增强胃粘膜屏障作用药物405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406
一、助消化药407
二、止吐药与胃肠推动药407
第二节 消化功能设调节药407
三、止泻药与吸附药409
四、泻药409
五、利胆药410
第三十九章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413
第一节 子宫兴奋药413
第二节 子宫抑制药416
一、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416
二、其他子宫抑制剂417
第七篇 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419
第四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419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421
一、促肾上腺皮素428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428
第三节 促肾上腺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428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类428
第四十一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430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430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432
一、硫脲类432
二、碘和碘化物432
四、β肾上腺素受阻断药436
第四十二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437
第一节 胰岛素及胰岛素增敏剂437
一、胰岛素437
二、胰岛素增敏剂439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441
一、磺酰尿类441
二、双胍类442
三、其他类443
第四十三章 性激素类与避孕药物445
第一节 生殖过程及其调控445
第二节 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446
一、雌激素类药446
二、抗雌激素类药448
第三节 孕激素及抗孕激素类药物449
一、孕激素类449
二、抗服激素类450
第四节 雄激素及抗雄激素类药物450
一、雄激素类药450
第五节 避孕药452
一、甾体避孕药452
二、抗雄激素类药452
二、男用避孕药455
三、外用避孕药455
第四十四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457
第一节 组胺和抗组胺药457
一、组胺及组胺受体激动药457
二、抗组胺药458
第二节 5-羟色胺和抗5-羟色胺药461
一、5-羟色胺和抗5-羟色胺受体流激动药462
二、5-羟色胺拮抗剂463
第三节 廿碳烯酸类药物464
一、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和转化464
二、前列腺素和血栓素465
三、白三烯及其拮抗药*468
二、激肽类469
一、血管紧张素469
第四节 血小板活化因子469
第五节 多肽类469
三、利尿钠肽470
四、P物质470
五、内皮素471
六、其他神经肽类471
第六节 一氧化氮472
一、NO的合成472
二、一氧化氮的作用和应用472
第七节 腺苷与缺血预适应473
第八篇 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及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475
第四十五章 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475
第一节 基因工程药物475
一、基因治疗概论478
第二节 基因治疗478
二、基因转移方法479
三、基因治疗应用481
四、基因治疗的问题和前景484
第四十六章 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486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486
第二节 免疫调节剂492
附录一 某些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496
附录二 注射用头孢菌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500
附录三 口服头孢菌素药代动力学参数501
中文索引502
英文索引513
热门推荐
- 765151.html
- 3170018.html
- 1523145.html
- 3468501.html
- 2835596.html
- 3368564.html
- 3663683.html
- 517881.html
- 243000.html
- 2293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4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2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6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3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4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7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6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4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