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贪污贿赂犯罪疑难问题学理与判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贪污贿赂犯罪疑难问题学理与判断
  • 孙国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111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贪污-刑事犯罪-研究-中国;贿赂-刑事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贪污贿赂犯罪疑难问题学理与判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贪污罪1

一、贪污罪的客体和对象3

(一)贪污罪的客体3

(二)贪污罪的对象5

二、贪污罪的客观方面特征23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24

(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32

(三)贪污的数额44

三、贪污罪的主体46

(一)国家工作人员46

(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家财产的人员82

(三)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96

四、贪污罪的主观方面98

(二)关于非法占有目的99

(一)关于贪污罪主观方面的认识因素99

五、共同贪污的认定108

(一)共同贪污的定罪108

(二)贪污共犯的刑事责任119

六、贪污罪未遂的认定125

(一)贪污罪有无未遂125

(二)贪污罪既遂、未遂区分的标准127

七、贪污案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130

(一)错账错款行为与贪污罪的界限130

(二)贪污罪与一般贪污违法行为的界限131

(三)公款去向与贪污罪的认定132

(四)企业性质与贪污罪的认定135

(五)收受礼物隐匿不缴行为的罪与非罪139

(一)贪污罪与盗窃罪的界限140

八、贪污案件此罪与彼罪的界限140

(二)贪污罪与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界限146

(三)贪污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界限147

九、贪污数额的计算150

(一)不同流通领域赃物的计算150

(二)不同质量赃物的计算150

(三)不同时空赃物的计算152

(四)有价证券数额的计算153

(五)多次实施贪污数额的计算156

(六)特殊物品的数额计算159

十、贪污罪的量刑160

(一)关于贪污罪从严惩处的立法精神160

(二)贪污数额与贪污情节的关系161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163

(一)挪用公款罪的客体164

一、挪用公款罪的客体和对象164

(二)挪用公款罪的对象167

二、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182

(一)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理解与认定182

(二)挪用公款用途的理解199

(三)关于“超过三个月未还”的理解和认定214

(四)多次挪用公款数额的计算217

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222

(一)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222

(二)承包人挪用公款能否构成犯罪224

(三)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如何定罪225

四、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226

(二)内部勾结共同挪用案件的定性230

五、挪用公款共犯的认定230

(一)哪些人可以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230

(三)内外勾结共同挪用的认定233

六、“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认定236

(一)对“不退还”的理解236

(二)“不退还”的时间和数额认定237

七、挪用公款与借用公款的界限239

(一)单位内部决策的“借用”行为的处理239

(二)挪用公款罪与用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界限246

(三)挪用公款与透支交易249

(四)向下级单位“借款”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251

八、挪用公款案件的罪数254

(一)挪用公款与受贿罪254

(二)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况256

(一)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一般界限257

九、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257

(二)公款私存、坐吃利息的行为性质260

(三)挪用公款进行高风险非法活动的性质262

(四)故意内容转化后的行为性质262

(五)有能力归还公款而不归还的性质263

(六)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行为性质264

第三章 受贿罪270

一、受贿罪的客体和对象275

(一)受贿罪的客体275

(二)受贿罪的对象279

二、受贿罪的客观方面293

(一)利用职务之便293

(二)索取、收受贿赂310

(三)为他人谋利益316

三、受贿罪的主观方面327

(一)受贿罪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327

(二)受贿故意的认识因素329

(三)受贿故意的意志因素331

四、受贿罪的主体331

(一)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332

(二)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人员333

(三)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334

五、斡旋受贿的认定335

(一)斡旋受贿概述335

(二)“行为人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理解338

(三)“不正当利益”的认定344

(四)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斡旋受贿犯罪的主体351

(五)斡旋受贿的主观方面353

六、经济受贿的认定354

(一)回扣、手续费的概念355

(二)关于回扣、手续费法律性质的争论356

(三)作为受贿处理的回扣、手续费的特征359

七、受贿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363

(一)受贿罪既遂未遂的认定标准363

(二)受贿未遂的处理365

八、共同受贿的认定366

(一)数个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认定367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的认定369

(三)国家工作人员同与其有特殊关系的人共同受贿的认定375

九、受贿案件的罪数380

(一)收受“礼金”、“红包”行为的定性385

十、受贿罪罪与非罪的界限385

(二)人情往来与受贿390

(三)“事后受贿”的认定392

(四)行为人退还或者上缴贿赂款的处理396

(五)科技活动中贪污受贿与合法收入的界限404

(六)亲属间的贿赂案件的认定412

(七)受贿与借款的界限414

十一、受贿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417

(一)敲诈勒索与索贿417

(二)受贿罪与诈骗罪的界限421

(三)贪污与受贿之界限424

第四章 行贿罪430

一、行贿罪的基本构成要件432

(一)行贿罪的客体432

(二)行贿罪的客观方面433

(三)行贿罪的主体436

(四)行贿罪的主观方面441

二、经济行贿的有关问题442

三、行贿罪的既遂未遂界限445

(一)行贿罪既遂未遂的区分标准445

(二)通过家属行贿行为的既遂未遂问题448

(三)介绍贿赂者转交贿赂案件的既遂未遂问题448

(四)退还贿赂行为对行贿的影响问题449

(五)行贿对象的认识错误450

四、行贿案件的罪数450

五、关于被追诉前主动交待的处理452

(一)“被追诉前”的时间界定问题452

(三)主动交待行贿的同时揭露受贿人的受贿犯罪是否立功453

(二)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是否属于自首453

六、关于行贿罪查处较少的原因分析455

第五章 介绍贿赂罪457

一、介绍贿赂罪是否为独立的罪名457

二、介绍贿赂罪的构成要件459

(一)介绍贿赂罪侵害的客体459

(二)介绍贿赂罪的客观方面460

(三)介绍贿赂罪的主观方面461

(四)介绍贿赂罪的主体463

三、介绍贿赂案件罪与非罪的界限463

四、介绍贿赂罪与行贿受贿罪的共犯465

(一)介绍贿赂罪与行贿、受贿罪共犯的关系465

(二)介绍贿赂罪与行贿、受贿罪共犯的区别467

(一)虚假介绍贿赂行为的处理470

五、虚假介绍贿赂和劫贿行为的处理470

(二)“劫贿”行为的处理471

六、介绍贿赂以介绍贿赂罪定罪是否重罪轻判472

第六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474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评价475

二、关于本罪的罪名479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要件480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体480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482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492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方面499

四、以巨额财产的来源不明获罪后,又查清其财产来源的处理501

五、关于证明责任问题504

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505

第七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507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和对象508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508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509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方面513

(一)“以单位的名义”的理解514

(二)“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认定514

(三)“数额较大”的认定518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方面519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520

(一)关于主体的性质520

(二)关于主体的范围521

五、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界限522

(三)关于是否将单位列为被告人522

六、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界限525

第八章 贪污贿赂犯罪其他罪名528

第一节 单位受贿罪528

一、单位受贿罪的构成要件529

(一)单位受贿罪的客体529

(二)单位受贿罪的客观方面530

(三)单位受贿罪的主体531

(四)单位受贿罪的主观要件532

二、单位受贿与个人受贿的界限533

(一)单位分支机构受贿的性质533

(二)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中饱私囊的行为534

(三)单位受贿以后将贿赂私分案件的处理536

第二节 对单位行贿罪537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客体和对象538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构成要件538

(三)对单位行贿罪的主体539

(四)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539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客观方面特征539

二、对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区别540

第三节 单位行贿罪540

一、单位行贿罪的构成要件541

(一)单位行贿罪侵害的客体541

(二)单位行贿罪客观方面的特征541

(三)单位行贿罪的主体特征542

(四)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544

二、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区别544

第四节 隐瞒境外存款罪545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侵害的客体和对象546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罪名546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构成要件546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客观方面548

(三)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体549

(四)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观方面550

三、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罪数551

第五节 私分罚没财物罪552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体和对象552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观方面553

三、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555

四、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观方面556

附录一:主要参考法律、立法、司法解释557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5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