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区域经济学
  • 张秀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518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区域1

一、区域的概念和特征1

二、与区域有关的几组概念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8

一、古典区位论的研究8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9

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10

四、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1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2

二、区域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6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20

第二章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26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条件分析26

一、区位条件26

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27

三、人口28

四、资金30

五、技术进步31

六、结构变化31

七、传统和文化变迁32

八、社会关系32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33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33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34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9

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39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41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44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49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49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与特征49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成长机制51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54

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58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59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59

二、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60

三、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62

第三节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其优化64

一、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水平与状况64

二、中国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67

三、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68

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70

第四章 区域空间结构74

第一节 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74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75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76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77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性82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理论83

一、区位势能机制83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85

三、空间近邻效应88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89

一、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90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91

三、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模式92

第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统筹区域发展96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和变动的经济学理论96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概念96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和变动的经济学理论9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100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的持久性因素与自然差距100

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及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作用102

第三节 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统计指标105

一、绝对差距指标105

二、相对差距指标106

第四节 统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107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总体特征107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109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11

四、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112

五、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对策113

第六章 城市经济119

第一节 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119

一、作为区域的城市的经济特征119

二、城市的经济地位123

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124

一、城市经济增长理论124

二、城市经济增长政策130

第三节 城市群134

一、城市群的相关理论134

二、中国的城市群137

第七章 农村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143

第一节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43

一、农业基础地位的一般理论14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144

第二节 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47

一、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成就147

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50

第三节 统筹城乡,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157

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157

二、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158

三、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59

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160

五、加强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161

六、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161

七、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161

八、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162

九、推进农村合作事业发展163

第八章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与发展166

第一节 资源型地区及其经济转型166

一、资源型地区的含义166

二、资源型地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70

三、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171

第二节 国外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借鉴173

一、鲁尔工业区的经验与借鉴173

二、美国老工业区的经济转型175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经济转型的对策178

一、我国资源型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178

二、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对策179

第九章 县域经济186

第一节 县域经济:内涵、特征与经济地位186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186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188

三、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89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90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190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92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95

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195

二、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0

三、经济结构优化与县域经济发展204

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206

第十章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210

第一节 企业与区域生产要素分布210

一、区域生产要素集中210

二、企业与区域生产要素集中211

第二节 企业与区域创新系统212

一、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212

二、企业与区域创新系统214

三、企业与区域技术扩散220

第三节 企业与区域产业结构223

一、企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223

二、企业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224

第十一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228

第一节 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228

一、自然的与历史基础的区域差异228

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229

三、生产力扩张和规模经济跨区域发展的要求230

四、减少地区冲突的要求230

五、技术创新趋于高级化、综合化的要求231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231

一、绝对优势理论232

二、比较优势理论232

三、资源禀赋理论233

四、动态比较优势理论236

五、技术要素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236

六、要素替代理论237

七、马克思关于地域分工的理论238

第三节 中国区域分工分析239

一、中国区域分工的特征分析239

二、我国区域分工的变化趋势241

第四节 中国区域合作的发展242

一、中国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242

二、中国区域合作发展中的问题244

三、中国的东、中、西区域合作245

四、中国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实践246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251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51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251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52

第二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建256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发展系统256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257

第三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260

一、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260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260

第四节 中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266

一、中国实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266

二、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269

第十三章 区域竞争力272

第一节 区域竞争力概述272

一、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内涵272

二、区域竞争力的特征277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的理论模型279

一、国外区域竞争力的理论模型279

二、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理论模型281

三、区域竞争力理论模型的简要评述283

第三节 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84

一、典型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84

二、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简单评述286

第四节 中国的区域竞争力287

一、中国的国家竞争力287

二、中国的地区竞争力289

三、中国的城市竞争力291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95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与特征295

一、战略与发展战略295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96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298

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301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模式306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306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307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308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310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阶段(1949~1978年)310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阶段(1979~1991年)312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阶段(1992年至今)314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政策319

第一节 区域经济政策概述319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含义319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321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322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发展322

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必然性325

第三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328

一、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界定328

二、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选择331

第四节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332

一、区域财政政策332

二、区域金融政策333

三、区域投资政策334

四、区域产业政策334

五、区域就业政策336

六、区域法律政策336

第五节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及其评价336

一、区域经济政策效应337

二、区域经济政策效应的评价337

后记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