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教程简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资本论》教程简编
  • 洪远朋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3106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学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论》教程简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写说明1

《资本论》总介绍1

一《资本论》的产生和传播1

二《资本论》的伟大意义8

三《资本论》的对象、体系和方法14

四怎样学习《资本论》17

五《资本论》的研究的发展态势21

《资本论》第一卷介绍31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对象和中心31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32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方法33

四《资本论》第一卷的地位和意义34

《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36

简介40

第一章商品42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43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46

(三)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49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56

第二章交换过程61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67

(一)价值尺度68

(二)流通手段70

(三)货币75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81

(一)资本的总公式82

(二)总公式的矛盾85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87

简介91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93

(一)劳动过程93

(二)价值增殖过程96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00

(一)劳动力的剥削过程103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103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104

(三)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105

(四)剩余产品106

第八章工作目107

(一)工作日的界限108

(二)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109

(三)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110

(四)日工和夜工。换班制度110

(五)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110

(六)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111

(七)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111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113

简介117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119

第十一章协作124

(一)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128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128

(二)局部工人及其工具129

(三)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129

(四)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130

(五)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132

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134

(一)机器的发展135

(二)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136

(三)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138

(五)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140

(四)工厂140

(六)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141

(七)工人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143

(八)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144

(九)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145

(十)大工业和农业146

简介150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151

(一)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已定),劳动生产力可变155

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155

(二)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156

(三)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156

(四)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157

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159

简介162

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164

第十八章计时工资168

第十九章计件工资170

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172

简介175

导言177

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178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182

(一)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182

(二)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186

(三)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186

(四)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力量188

(五)所谓劳动基金191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 规律192

(一)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192

(二)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193

(三)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195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98

(五)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199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200

(一)原始积累的秘密200

(二)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201

(三)15世纪末 来自治对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压低工资的法律201

(四)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202

(五)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资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202

(六)工业资本家的产生202

(七)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203

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205

《资本论》第二卷介绍209

一《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210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211

三《资本论》第二卷的方法212

四《资本论》第二卷的地位和意义213

《资本论》第二卷序言218

简介224

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227

(一)第一阶段G-W227

(二)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229

(三)第三阶段W’-G’231

(四)总循环233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236

(一)简单再生产237

(二)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239

(三)货币积累240

(四)准备金240

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242

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246

第五章流通时间251

第六章流通费用254

(一)纯粹的流通费用254

(二)保管费用256

(三)运输费用258

简介261

第七章周转时间和周围次数265

(一)形式区别267

第八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267

(二)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270

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周转的周期275

第十章关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278

第十一章关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280

第十二章劳动期间282

第十三章生产时间285

第十四章流通时间288

第十五章周围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290

(一)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291

(二)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292

(三)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292

(四)结论293

(五)价格变动的影响293

第十六章可变资本的周转295

(一)年剩余价值率295

(二)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298

(三)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299

第十七章剩余价值的流通301

(一)简单再生产302

(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304

简介307

第十八章导言311

(一)研究的对象311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313

第十九章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论述315

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316

(一)问题的提出316

(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318

(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Ⅰ(u+m)和Ⅱc的交换320

(四)第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321

(五)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324

(八)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326

(六)第部类的不变资本326

(七)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327

(九)对于亚当·斯密、施托尔希和拉姆赛的回顾329

(十)资本和收入:可变资本和工资329

(十一)固定资本的补偿331

(十二)货币材料的再生产333

(十三)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335

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336

(一)第部类的积累337

(二)第部类的积累339

(三)用公式来说明积累340

(四)补充说明348

《资本论》第三卷介绍351

一《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351

二《资本论》第三卷的中心353

三《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和重点355

四《资本论》第三卷的地位和意义357

《资本论》第三卷序言361

简介364

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366

第二章利润率370

第三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373

第四章周转对于利润率的影响378

第五章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380

(一)概论380

(二)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382

(五)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383

(四)生产排泄物的利用383

(三)动力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383

第六章价格变动的影响384

(一)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384

(二)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385

(三)一般的例证: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387

第七章补充说明388

简介390

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392

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394

第十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399

第十一章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405

第十二章补充说明406

简介409

第十三章规律本身410

第十四章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413

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415

(一)概论415

(二)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416

(三)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418

(四)补充说明420

简介424

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426

第十七章商业利润429

第十八章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433

第十九章货币经营资本437

第二十章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439

简介443

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445

第二十二章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448

第二十三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451

第二十四章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455

第二十五章信用和虚拟资本457

第二十六章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460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462

第二十八章流通手段和资本。图克和富拉顿的见解466

第二十九章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472

第三十章资币资本和现实资本475

第三十一章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续)479

第三十二章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续完)481

第三十三章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484

第三十四章通货原理和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487

第三十五章贵金属和汇兑率490

(一)金贮藏的变动490

(二)汇兑率492

第三十六章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494

简介498

第三十七章导论501

第三十八章级差地租:概论507

第三十九章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510

第四十章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517

第四十一章级差地租——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520

第四十二章级差地租——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522

第四十三章级差地租——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524

第四十四章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528

第四十五章绝对地租530

第四十六章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535

第四十七章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538

(一)导论538

(二)劳动地租539

(三)产品地租540

(四)货币地租541

(五)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542

简介546

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548

第四十九章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553

第五十章竞争的假象558

第五十一章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563

第五十二章阶级567

《资本论》第三卷增补569

(一)价值规律和利润率570

(二)交易所573

《资本论》第四卷介绍577

一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577

二《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情况578

三关于《资本论》第四卷在中国的传播579

四《资本论》第四卷的体系580

五《资本论》第四卷的方法581

六《资本论》第四卷的理论意义582

七《资本论》第四卷对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583

八《资本论》第四卷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启示585

《资本论》第四卷第一册简介587

《资本论》第四卷第二册简介593

《资本论》第四卷第三册简介598

附录1 《资本论》第1-3卷阅读重点604

附录2《资本论》第1-3卷复习题605

附录3《资本论》第1-3卷研究参考题609

附录4《新编〈资本论〉教程》(1-4卷)编写单位和编写成员6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