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成煤大地构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童玉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3688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成煤大地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成煤大地构造的概念1
一、研究历史和现状1
二、定义5
第二节 成煤大地构造的研究范围及研究特点5
一、研究范围5
二、研究特点6
第三节 成煤大地构造作用6
一、聚煤作用与构造活动6
二、聚煤作用与基本大地构造单元8
三、聚煤作用与大地构造演化10
四、构造区与构造聚煤区11
五、成煤大地构造作用的动力机制12
第四节 成煤大地构造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16
一、聚煤古气候带和成煤古植物群17
二、含煤建造类型及其组合17
三、遥感和地球物理17
四、构造地球化学和煤岩学18
五、鉴别构造应力场的演化18
六、建立盆地形成演化模式18
第二章 中国聚煤作用的演化19
第一节 古气候的演化20
一、全球古气候的演化20
二、中国古气候的演化21
二、近海型蕨类植物成煤期22
一、海生低等植物成煤(腐泥煤)期22
第二节 古植物的演化22
三、远海型裸子植物成煤期23
四、远海型被子植物成煤期24
第三节 古地理的演化24
一、浅海环境24
二、滨海-近海环境25
三、内陆环境25
第四节 古构造的演化26
一、活动区26
二、“稳定”区27
三、活化区27
第一节 中国聚煤盆地和含煤建造的构造成因分类29
第三章 中国聚煤盆地和含煤建造的大地构造类型29
一、研究历史30
二、分类原则31
三、分类方案31
第二节 地槽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34
一、地背斜内断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34
二、山间拗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35
第三节 地台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36
一、台向斜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36
二、台缘拗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37
三、邻地槽拗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39
第四节 地洼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40
一、断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40
二、拗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42
三、进积陆缘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43
四、火山口拗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44
五、岩溶拗陷型聚煤盆地及其含煤建造46
第五节 中国聚煤盆地和含煤建造的时空演化47
一、聚煤盆地的演化47
二、含煤建造的演化47
第四章 中国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成煤(腐泥煤)大地构造49
第一节 概述49
一、世界成煤(腐泥煤)大地构造50
二、中国成煤(腐泥煤)大地构造50
三、成煤(腐泥煤)大地构造环境50
第二节 扬子-华南构造聚煤(腐泥煤)域51
一、扬子构造聚煤(腐泥煤)带52
二、江南构造聚煤(腐泥煤)带53
三、东南构造聚煤(腐泥煤)带54
四、南秦岭构造聚煤(腐泥煤)带55
第三节 构造演化与碳沥青55
一、碳沥青的成因标志56
二、碳沥青的成矿系列56
三、碳沥青的多因复成57
第五章 中国晚古生代成煤大地构造59
第一节 概述59
一、全球晚古生代成煤大地构造环境59
二、中国石炭、二叠纪成煤大地构造环境62
三、中国石炭、二叠纪聚煤盆地的构造迁移和叠加改造64
第二节 天山-兴安构造聚煤域64
一、北疆构造聚煤带65
二、东北构造聚煤带67
第三节 塔里木-华北构造聚煤域68
一、华北构造聚煤带69
二、祁连构造聚煤带73
三、塔里木构造聚煤带74
第四节 藏北-华南构造聚煤域75
一、藏北-思茅构造聚煤带75
二、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构造聚煤带76
三、南秦岭构造聚煤带76
四、扬子、华南构造聚煤带77
五、钦州-海南构造聚煤带83
六、台湾构造聚煤带83
第五节 藏南-滇西构造聚煤域84
第六章 中国中生代成煤大地构造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全球中生代成煤大地构造环境86
二、中国中生代成煤大地构造环境87
三、中国中生代聚煤盆地的构造迁移和叠加改造92
第二节 古亚洲大陆构造聚煤域94
一、西北(中亚)构造聚煤带94
二、南北构造聚煤带103
三、东部陆缘(华夏)构造聚煤带107
第三节 藏南(冈瓦纳)构造聚煤域112
一、冈底斯-滇西构造聚煤带114
二、喜马拉雅构造聚煤带115
一、全球第三纪成煤大地构造环境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七章 中国新生代成煤大地构造116
二、中国第三纪成煤大地构造环境119
第二节 第三纪北部构造聚煤带120
一、东北构造聚煤亚带120
二、华北构造聚煤亚带122
三、内蒙古东部构造聚煤亚带122
第三节 第三纪南部构造聚煤带123
一、喜马拉雅构造聚煤亚带123
二、南北构造聚煤亚带125
三、东南构造聚煤亚带127
第四节 第四纪成泥炭大地构造环境129
一、西部构造聚泥炭带129
四、海域构造聚泥炭带131
二、南北构造聚泥炭带131
三、东部陆缘构造聚泥炭带131
第八章 中国海域成煤大地构造132
第一节 海域构造聚煤带132
一、深部构造特征132
二、基底构造特征132
三、盆地构造特征133
四、岩浆活动特征133
第二节 第三纪渤海、南黄海、东海聚煤盆地134
一、构造演化134
二、含煤建造138
三、聚煤特征140
一、构造演化143
第三节 第三纪南海聚煤盆地群143
二、含煤建造147
三、聚煤特征148
第四节 第三纪岛屿聚煤盆地149
一、台湾聚煤盆地149
二、海南聚煤盆地152
第九章 中国成煤大地构造的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及动力演化155
第一节 中国及邻区构造聚煤域、带(亚带)的基本构造155
第二节 中国及邻区地球物理特征与中、新生代聚煤盆地的关系157
一、布格重力异常157
二、自由空气重力异常159
三、莫霍面分布161
四、其它地球物理特征163
一、深部构造标志及成因解释164
第三节 中国中、新生代聚煤-含油气盆地的深部动力演化164
二、盆地类型和形成机理166
第四节 深部构造格局对中国中、新生代聚煤盆地的控制作用172
一、深部构造格局与构造分异性172
二、深部构造活动与时空迁移性172
三、深部构造演化与煤变质特点173
第五节 盆地研究的定量化问题173
第十童成煤构造地球化学175
第一节 概述175
一、定义和研究现状175
二、主要研究内容175
三、影响含煤建造地球化学特征的因素175
四、构造因素对含煤建造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176
五、含煤建造中各种组分的构造地球化学行为177
六、成煤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178
第二节 含煤建造地球化学179
一、地槽型含煤建造的地球化学特征179
二、地台型含煤建造的地球化学特征180
三、地洼型含煤建造的地球化学特征182
第三节 煤田断裂构造地球化学183
一、聚煤期同沉积断裂构造活动183
二、聚煤期后断裂构造活动的叠加作用185
三、煤田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的实际应用188
第四节 煤田褶皱构造地球化学188
第五节 岩浆作用与煤田地球化学192
一、聚煤期及前聚煤期的岩浆作用192
二、聚煤期后的岩浆作用193
第十一章 中国聚煤盆地的构造叠加和改造195
第一节 构造叠加和改造的类型195
一、研究现状195
二、中国聚煤盆地构造叠加和改造的类型和特征197
三、中国聚煤盆地构造叠加和改造的大地构造背景202
第二节 推覆构造对聚煤盆地的改造203
一、中国煤盆地的推覆构造204
二、中国中、新生代煤盆地推覆构造形成的控制因素215
第十二章 与成煤大地构造有关的若干问题218
第一节 构造演化与聚煤-含油气盆地的形成218
一、煤成烃的成因特征218
二、聚煤盆地向含油气盆地转化的构造条件219
一、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煤变质作用类型221
第二节 构造演化与煤变质221
二、不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煤变质特征223
第三节 构造演化与煤中铀的成矿作用226
第四节 灾变事件与聚煤作用229
一、灾变事件对古气候的影响229
二、灾变事件对古构造的影响229
三、灾变事件对古地理环境的影响230
四、灾变事件对古植物的影响230
第十三章 成煤大地构造理论的应用232
第一节 成煤大地构造作用与聚煤规律232
一、全球性构造聚煤规律232
二、区域性构造聚煤规律234
三、盆地构造聚煤规律234
第二节 成煤大地构造特征与找煤评价235
一、根据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专属性确定找煤方向236
二、根据不同构造区的地壳结构特点和多阶段成矿原理找煤237
三、根据地洼区的构造及其对先成矿床的改造特点进行找煤评价238
第三节 成煤大地构造理论与煤地质学进展239
一、大地构造与聚煤的关系239
二、聚煤盆地的形成演化240
三、含煤建造的分析对比241
四、有机质的转化过程241
五、聚煤盆地的构造叠加和改造241
六、成煤大地构造的深部地球物理特征241
参考文献243
英文摘要252
热门推荐
- 3411054.html
- 3675343.html
- 2638461.html
- 2896494.html
- 3838115.html
- 895450.html
- 1439414.html
- 1793511.html
- 2233290.html
- 2910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4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7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4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6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5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2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