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哲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109381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人·社会1
一、自然1
(一)自然世界的物质性1
1.世界统一于物质1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2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3
(二)人同自然的关系4
1.人是自然的产物4
2.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5
3.人和自然的统一7
二、人8
(一)人的来源和发展8
1.人来源于类人猿8
2.劳动创造了人9
(二)人和动物的区别10
1.人能从事生产劳动10
2.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11
3.人能改造客观世界13
(三)人性和人的本质14
1.人的属性14
2.人性16
3.人的本质20
(四)人的活动20
(五)人的需要22
1.需要是人们活动的原动力22
2.人的需要的广泛性22
3.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手段是生产劳动23
4.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24
(六)人的主体性25
1.自由的含义26
(七)人的自由26
2.人取得自由是有条件的27
3.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产者的自由28
4.资本主义自由的虚伪性30
5.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下人才有充分的自由32
(八)人的权利(人权)33
1.人权是历史的产物33
2.资本主义的人权就是私有财产权,就是特权35
3.剥削制度下不可能有人人平等的人权36
4.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阶级38
1.唯物主义注重人39
(九)人道主义39
2.剥削制度违反人道40
(十)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42
1.异化的概念42
2.异化的表现43
3.消除异化的前提46
三、社会46
(一)社会及其形成46
(二)社会的演进47
1.社会演进的几个主要时代47
2.人类社会的几种形态48
(三)人、自然、社会的统一50
(四)自然界对人和社会的影响52
四、自然、社会的联系和发展53
(一)自然、社会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3
1.自然、社会的普遍联系53
2.自然、社会的永恒发展55
(二)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57
(三)自然、社会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60
1.规律是客观的60
3.自然规律也是相对的61
2.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的61
4.不能把动物社会的规律运用于人类社会62
(四)自然、社会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63
1.质量互变规律63
2.对立统一规律65
3.否定之否定规律66
(五)自然界、社会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69
1.原因和结果69
2.必然性和偶然性71
3.内容和形式74
五、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改造75
(一)存在与思维、物质与意识75
(二)人的认识与实践77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77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79
3.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79
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81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83
6.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84
(三)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86
(四)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也改造自身87
第二章 社会生产88
一、社会物质生产88
(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88
(二)农业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基础89
(三)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90
1.生产力概述90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91
3.人是主要生产力92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93
5.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96
(四)生产关系体系97
1.生产关系的概念97
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98
3.生产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99
4.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表现100
(五)社会生产方式101
(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102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102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103
(七)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104
1.生产104
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105
(八)生产管理110
1.生产管理的必要性110
2.生产管理必须有权威111
3.生产管理的目标归结为时间的节约112
(九)社会生产要注意长远后果113
(二)人口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5
(一)两种社会生产115
二、社会人口生产115
(三)人口生产的规律117
(四)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120
(五)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觉调节人口生产122
三、社会的精神生产123
(一)社会生产包括精神生产123
(二)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交织一起124
(三)物质生产的性质决定精神生产的性质124
一、生产关系是经济关系126
(一)生产关系是经济利益关系126
第三章 社会经济126
(二)经济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127
(三)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128
(四)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关系129
二、社会经济形式130
(一)自然经济130
(二)商品经济131
1.商品131
2.货币139
(三)产品经济142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43
三、社会经济规律143
(一)一般社会经济规律143
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144
(二)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144
1.商品生产的一般经济规律144
2.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145
3.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146
1.家庭形成及其演变149
(一)家庭149
二、社会群体结构149
(一)生产力结构149
一、社会经济结构149
第四章 社会结构149
(二)生产关系结构149
2.现代家庭152
3.未来社会的家庭153
(二)氏族153
1.氏族的形成和发展153
2.氏族制度155
3.氏族的瓦解156
1.民族的形成和发展157
(三)民族157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160
3.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获得解放的162
4.消灭民族压迫、实现民族解放的条件163
三、社会政治结构165
(一)阶级165
1.阶级的起源和发展165
2.各个阶级社会的主要阶级169
3.阶级斗争174
1.国家的起源179
(二)国家179
2.国家的实质180
3.国家的职能181
4.国家的类型182
5.国家的消亡185
(三)政治制度186
1.政治制度决定于又反作用于经济制度186
2.君主制度是轻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政治制度188
3.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仍然是阶级压迫制度189
4.无产阶级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制度190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94
四、社会意识结构194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195
(三)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阶级性196
(四)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97
(五)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198
1.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198
2.道德201
3.艺术203
4.科学206
5.哲学206
6.宗教210
(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15
1.世界观215
2.人生观221
3.价值观225
第五章 社会发展230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30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30
1.生产力是最活动是革命的力量,决定生产关系230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31
3.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变革232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33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233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234
3.历史过程是在一切因素交互作用中进行的234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36
三、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236
(一)社会革命的根源236
(二)社会革命的目的238
1.人民群众的范畴240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40
四、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40
(三)社会革命的作用240
2.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42
3.劳动群众创造了精神文化242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43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45
(三)对唯心史观的批判247
五、社会发展的规律249
(一)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49
(二)社会发展有规律性250
(三)社会发展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51
第六章 社会形态253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253
(一)原始社会253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253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254
3.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奴隶制的产生254
(二)奴隶社会255
1.奴隶社会生产力状况255
1.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56
(三)封建社会256
3.奴隶制的灭亡和封建制的产生256
2.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256
2.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258
二、资本主义社会258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258
(二)资本和剩余价值259
1.货币转化为资本259
2.剩余价值的生产259
1.资本的原始积累261
(三)资本积累261
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262
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263
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265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266
(五)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68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270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70
1.空想社会主义270
2.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275
3.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的批判278
(二)社会主义革命280
1.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280
2.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281
3.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283
4.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方法286
5.社会主义革命需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295
6.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301
1.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有一个过渡时期305
(三)社会主义社会305
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312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33
(四)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349
1.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49
2.“三大差别”的消灭,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50
3.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同传统的思想观念彻底决裂354
4.商品、货币不复存在356
5.阶级消灭、国家消亡356
1.英国借口挑起战争358
(一)论中英鸦片战争358
一、论中国358
第七章 其他论述358
2.野蛮的罪行,强盗式的掠夺360
3.中国军民英勇反抗360
4.西方列强趁火打劫362
5.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363
(二)论中国革命365
(三)其他368
二、论俄国369
(一)俄国的农村公社向何处去369
(二)俄国农村公社制度的发展前途的两重性370
(三)俄国农村公社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条件372
(四)俄国农村公村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机会在逐年减少375
三、论工人运动377
(一)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377
(二)工人运动要实行大联合379
(三)工人运动的根本宗旨381
(四)工人运动不能放弃政治382
四、论农民问题384
(一)农民阶级分析384
(二)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者386
(三)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对农民的政策387
(一)战争与革命390
五、论战争和军事390
(二)军事仰赖于经济与技术391
(三)军事指挥与战术对战争胜负的影响393
(四)战争与和平394
(五)正义战争必然胜利,非正义战争虽胜犹败396
(一)论妇女397
1.私有制社会没有男女平等397
六、论妇女和青年397
2.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男女平等,妇女才能获得解放399
3.妇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尺度400
4.维护妇女的权利与尊严401
(二)论青年402
七、论教育和科学405
(一)论教育405
1.教育的作用405
2.教育的内容407
3.教育的方法409
1.科学及其分类411
(二)论科学411
2.科学的产生和发展412
3.科学的作用415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416
八、论知识和知识分子416
1.知识就是力量416
2.知识分子的作用417
3.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417
九、论爱情和婚姻418
(一)互爱是爱情的基础418
(二)爱情是婚姻的基础420
(三)婚姻是家庭的基础421
(四)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美满的婚姻423
十、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425
(一)论鸦片战争425
(二)论巴黎公社425
(三)论历史人物427
附录445
卡尔·马克思自白44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自白447
后记449
热门推荐
- 759533.html
- 1489848.html
- 3569586.html
- 3777341.html
- 2722406.html
- 3813934.html
- 2619588.html
- 2920809.html
- 262460.html
- 3064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7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1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8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3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1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2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5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2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