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桐城派心理学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桐城派心理学思想
  • 崔立中,张爱群,袁德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132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桐城派-心理学-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桐城派心理学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1

一、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对象1

二、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任务和意义10

第二节 桐城派之“最”所提供的心理学视角13

一、“历时最长”所提供的心理学视角13

二、“作家最多”所提供的心理学视角15

三、“流衍区域最广”和“影响最大”所提供的心理学视角17

第三节 桐城派之“特”所提供的心理学视角19

一、注重文化心理策略的特点19

二、注重创作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特点20

三、注重文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点22

四、注重“法”、“变”、创新的特点23

五、注重师承和群体互动、代有传人的特点25

第四节 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研究途径与方法27

一、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研究途径27

二、桐城派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方法29

第二章 桐城派的作者心理学思想33

第一节 桐城派文学心理学思想的特色33

一、注重“文者,生于心”的过程、结构和动力:系统性特点34

二、注重“文”的内在要素和外部联系:深刻性与联系性特点35

三、注重文章风格美的心理原因与心理操作36

四、文学活动的策略性、创新性40

第二节 桐城派的作者情志观41

一、桐城派的作者个性观概述41

二、桐城派的作者情志观46

第三节 桐城派的作者知虑观50

一、提倡作者的“独知”50

二、提倡作者思维的批判性51

三、强调作者思维的结构性和辩证性53

四、重视作者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55

第四节 桐城派的作者态度观58

一、“立诚有物”的创作态度观58

二、“率其自然”的创作态度观63

三、经世致用的创作态度观66

第三章 桐城派的文学创新心理学思想73

第一节 桐城派的文学创新心理学思想概述73

一、“有所法”、“有所变”:创新心理的思想基础73

二、创新心理特征与创新思维过程81

第二节 “复古”立新与去旧立新策略观84

一、“复古”立新策略观85

二、去旧立新策略观89

第三节 互补融合与纵百成一策略观95

一、互补融合策略观95

二、纵百成一策略观101

第四章 桐城派的学习心理学思想107

第一节 桐城派的教育、教学心理学思想概述107

一、“富民”、“智民”、德民:强调改造国民心理的教育教学观108

二、“才性各因所长”:差异心理思想与因材施教115

三、桐城派的教师心理学思想概述117

第二节 桐城派的学习态度观119

一、乐学121

二、创新学习124

第三节 桐城派的学习策略观126

一、读为积理与问学策略观127

二、声、气、神互通的诵读策略观130

三、“考信”与问、思、行相结合的策略观133

第四节 桐城派关于学文者的素质结构观134

一、学文者“学、识、言、德”四结构观134

二、“义理、考证、文章”的“相济”与“相害”:学文者能力结构的辩证观137

三、学文者知识建构的开放性140

第五节 学习的心性教育功能观142

一、知行尽性观143

二、明理知道观144

三、养心益气观145

第五章 桐城派的德育心理学思想148

第一节 桐城派德育心理学思想概述148

一、桐城派德育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48

二、桐城派德育心理学思想的基础:德本观153

第二节 桐城派的实德观158

一、创作活动的实德观160

二、为学为政的实德观163

第三节 桐城派的用德观166

一、强调“明德修身”的用德观168

二、强调“救时济世”的用德观170

三、强调“行文之实”中“经济”要素的用德观174

四、注重支持变法图强和社会改良的用德观179

第四节 桐城派的融德观189

一、融德观的基本思想190

二、明德192

三、范德195

第六章 桐城派的人才心理学思想201

第一节 桐城派的重才育才心理学思想203

一、桐城派的重才观203

二、桐城派的人才标准观209

三、桐城派的育才观215

第二节 桐城派的选才用才心理学思想219

一、桐城派的选才观219

二、桐城派的用才观224

第七章 桐城派的军事心理学思想230

第一节 桐城派的战略战术心理学思想231

一、桐城派的战略心理观231

二、桐城派的战术心理观234

第二节 桐城派的治军整兵心理学思想244

一、桐城派的治军心理学思想245

二、桐城派的整兵心理学思想249

三、增强军队凝聚力的心理策略252

第三节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的心理较量255

一、应势建军,渐成基石255

二、湘军与太平军信念的此长彼消257

三、湘军与太平军向心力的此长彼消259

参考文献264

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