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省志 1979-2000 5 水利卷·城乡建设卷·人民生活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东省志 1979-2000 5 水利卷·城乡建设卷·人民生活卷
  • 《广东省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272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91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740页
  • 主题词:广东省-地方志;水利史-广东省-1979~2000;城乡建设-概况-广东省-1979~2000;社会生活-概况-广东省-1979~200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省志 1979-2000 5 水利卷·城乡建设卷·人民生活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水利卷1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章 水系与水文17

第一节 河流水系17

一、西江17

二、北江17

三、东江18

四、珠江三角洲诸河18

五、韩江18

六、粤东沿海诸河18

七、粤西沿海诸河18

第二节 河口三角洲19

一、珠江三角洲19

二、韩江三角洲20

第三节 降雨量、径流量、水情20

一、降雨量20

二、径流量22

三、水情23

第二章 水资源利用24

第一节 水资源基本状况24

一、水量24

二、水质26

第二节 水资源供求关系27

一、需水量发展与结构变化27

二、水资源供需匹配与调控30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32

一、下垫面治理32

二、保护法规与规划35

第四节 水资源管理36

一、管理体制36

二、取水许可制度36

第三章 基础工作37

第一节 水文工作37

一、站网设置37

二、工作规范38

三、新技术38

四、区域水文规律研究40

五、水文数据库42

第二节 勘测设计43

一、体制与市场43

二、技术与设备44

三、重要勘测设计项目46

第三节 水利规划46

一、概况46

二、江河规划49

三、专业规划53

四、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54

第四章 防汛、防旱、防风工作56

第一节 洪、涝、风、旱灾害56

一、概况56

二、典型场次选介62

第二节 防灾减灾工作75

一、三防工作体制75

二、工程措施76

三、非工程措施78

四、失事工程抢险81

第五章 防洪、防潮、治涝工程84

第一节 江海堤防84

一、防御标准90

二、堤路结合93

三、江堤、海堤建设93

第二节 涵闸94

一、新建和改建94

二、闸门启闭设备95

第三节 城市防洪97

一、广州市和深圳市城市防洪97

二、重点堤围选介98

三、北江下游防洪体系102

第四节 治涝工程103

一、概况103

二、主要工程104

三、整治渍害低产田105

第五节 围垦工程107

一、概况107

二、综合开发108

三、围垦技术109

四、主要围垦区109

第六节 血防水利工程110

一、概况110

二、主要疫区水利工程111

第六章 灌溉112

第一节 引水工程113

一、概况113

二、选介114

第二节 蓄水工程116

一、概况116

二、小型水库118

三、中型水库120

四、大型水库122

第三节 提水工程127

一、机电灌溉127

二、井灌129

三、水轮泵130

第四节 灌区工程130

一、续建配套131

二、节水改造133

第七章 水力发电136

第一节 水能资源136

第二节 大型水电站139

一、新丰江水电站139

二、广州抽水蓄能电站140

第三节 中型水电站141

一、南告水电站141

二、长潭水电站142

三、青溪水电站142

四、都平水电站143

五、锦江水电站143

六、花山水电站144

七、秤架一级水电站144

八、白石窑水电站144

九、孟洲坝水电站145

十、高塘水电站145

十一、大河水电站146

十二、飞来峡水电站146

十三、双溪水电站146

第四节 小水电146

一、小水电建设146

二、依法办电149

三、发电与供电150

四、电网建设和管理153

五、效益156

第五节 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159

一、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159

二、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162

三、第三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164

四、效益166

第八章 供水167

第一节 解决农村食水困难议案的实施167

一、概况167

二、措施与效益168

第二节 乡镇供水170

一、概况170

二、工程选介170

第三节 主要城市和开发区水利供水171

一、概况171

二、广州市供水172

三、深圳市供水173

四、珠海市(澳门)供水175

五、韶关市供水177

六、茂名市供水177

七、大亚湾供水178

第四节 供水管理178

一、水源保护区管理178

二、水质监测与处理179

第五节 东深供水工程180

一、概况180

二、一期扩建180

三、二期扩建181

四、三期扩建181

五、太园抽水站建设182

六、源水生物硝化工程建设183

七、改造工程建设184

第九章 水土保持186

第一节 水土流失186

一、成因186

二、分布187

第二节 流失区治理与开发189

一、水土保持的实施189

二、效益190

第三节 预防监督191

一、水土保持法规宣传与贯彻191

二、重点工作193

第四节 试验与成果194

一、试验194

二、成果196

三、交流198

第五节 治理与开发重点选介199

一、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199

二、深圳市水土流失治理200

三、兴宁县石马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1

四、珠海市大镜山水库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3

五、梅县荷泗镇水土流失区治理与开发204

六、南雄县黄坑河流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205

第十章 水利工程建设2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207

一、项目管理207

二、项目法人责任制208

三、工程招标投标制208

四、建设监理制208

五、工程咨询209

六、工程质量监督管理210

七、工程造价管理211

第二节 施工队伍(企业)212

一、概况212

二、施工企业资质管理212

三、主要施工企业选介213

第三节 施工技术、材料与设备216

一、施工新技术216

二、水工新材料220

三、施工机械设备220

第四节 重点工程建设221

一、新建重点工程选介221

二、水电站工程建设223

三、重点堤围工程建设223

第五节 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223

第十一章 水利管理225

第一节 管理体制225

一、概况225

二、省直工程管理单位226

第二节 管理法规227

一、河道堤防227

二、水费228

三、堤围防护费230

四、行洪控制线232

五、江河整治议案233

第三节 工程管理234

一、量化指标管理234

二、工程定权发证235

三、水库大坝注册登记236

四、清产核资238

五、建设项目后评价(试点)239

六、危房改造与环境整治240

第四节 安全管理241

一、除险加固与安全达标241

二、监测与鉴定242

三、堤坝白蚁防治243

第五节 水管单位经营管理244

一、副业生产245

二、经济收入247

第十二章 水事立法与水政执法248

第一节 水事立法248

第二节 宣传教育250

第三节 水政执法251

一、水政队伍251

二、水事案件与纠纷252

三、主要案例选介252

第十三章 水库移民256

第一节 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257

一、移民遗留问题概况257

二、安置政策258

三、水库移民议案实施260

第二节 新移民安置268

一、新移民政策268

二、安置状况269

第十四章 教育与科技274

第一节 机构274

一、教育机构274

二、科研机构275

第二节 教育277

一、专业教育277

二、职工培训277

三、委托代培277

第三节 科技278

一、管理278

二、主要项目279

三、成果选介282

第十五章 水利机构、经费及对外交往286

第一节 水利机构286

一、广东省水利厅286

二、省属各级水利机构291

三、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292

第二节 群众团体293

一、广东省水利厅工会293

二、广东省水利学会295

三、广东省水利水电企业管理协会296

四、广东省水利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97

第三节 水利经费297

一、资金筹集297

二、资金投入299

第四节 对外交往300

一、技术交往300

二、援外与技术合作302

三、利用外资303

附录305

一、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305

二、广东省各级政府三防指挥员、三防办公室、工程防洪指挥长责任制308

三、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311

四、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314

五、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318

六、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319

七、广东省取水许可制度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321

八、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决议的通知326

九、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329

编后记335

城乡建设卷343

概述343

大事记349

第一章 管理部门362

第一节 省级管理机构362

一、机构362

二、职能转变365

第二节 直属单位及挂靠单位366

第三节 归口单位370

第四节 社会团体371

一、机构371

二、团体简介372

第二章 城乡规划374

第一节 城乡发展概况374

第二节 城乡规划管理375

一、管理体制375

二、管理机构376

三、规划编制和审批376

四、城建档案377

第三节 城乡规划378

一、区域规划378

二、城市规划379

三、村镇规划404

第四节 城乡规划实施404

一、城市和建制镇实施“一书两证”制度404

二、村庄和集镇实施“一书一证”制度405

三、规划实施监督检查405

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405

一、编制名城保护规划405

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06

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07

第三章 “城中村”改造409

第一节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409

第二节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409

第三节 珠海市“城中村”改造410

第四节 佛山市“城中村”改造410

第四章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411

第一节 概况411

第二节 城市道路与桥梁411

一、城市道路和桥梁建设411

二、城市桥梁维护和管理412

三、道路、桥梁和隧道选介412

第三节 城市公共交通417

一、公共汽车418

二、轮渡418

三、出租车418

四、地下铁道418

第四节 城市供水和管理420

一、城市供水420

二、水质管理421

三、自来水公司选介421

第五节 城市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423

一、排水设施423

二、污水处理424

三、污水处理厂选介424

第六节 城市燃气426

第七节 城市环卫427

一、管理体制427

二、法规建设427

三、环卫队伍427

四、垃圾清运428

五、垃圾处理429

六、环卫工人节430

第八节 城建监察430

第九节 “岭南杯”“南粤杯”达标活动433

第五章 园林绿化与风景名胜区434

第一节 园林绿化434

一、城市公园435

二、岭南名园438

三、市树、市花及古树名木443

四、绿化达标444

五、园林城市444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概况446

第三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48

一、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448

二、西樵山风景名胜区449

三、丹霞山风景名胜区449

第四节 省级风景名胜区450

一、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450

二、博罗罗浮山风景名胜区451

三、清远飞来峡风景名胜区452

四、梅县阴那山风景名胜区452

五、新会圭峰山风景名胜区452

六、番禺莲花山风景名胜区453

七、汕头礐石风景名胜区453

八、乐昌金鸡岭风景名胜区453

九、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454

十、湛江湖光岩风景名胜区454

十一、英德宝晶宫风景名胜区455

十二、阳春凌霄岩风景名胜区455

十三、阳江海陵岛海滨风景名胜区455

十四、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455

十五、乐昌九泷十八滩风景名胜区456

十六、潮州西湖风景名胜区456

十七、碣石玄武山风景名胜区456

十八、梧桐山风景名胜区457

十九、云浮蟠龙洞风景名胜区457

二十、封开龙山风景名胜区458

二十一、怀集燕岩风景名胜区459

二十二、平远五指石风景名胜区459

第六章 村镇建设460

第一节 概况460

第二节 村镇建设管理461

一、管理机构461

二、试点单位462

第三节 老村区整治462

一、老村区的状况及存在问题462

二、整治改造模式463

第七章 城镇房地产464

第一节 概况464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466

一、管理体制与机构466

二、商品房交易466

三、房地产市场调控469

四、房地产权属登记471

五、房屋拆迁473

六、房地产中介服务474

七、物业管理475

八、危房及旧城改造476

第三节 房屋政策479

一、私有房产479

二、公有房产482

三、落实侨房政策486

四、商品房488

五、经济适用住房489

六、廉租住房491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492

一、提高租金493

二、公房出售与上市493

三、住房分配货币化495

四、住房公积金制度495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经营496

第六节 房地产开发企业选介499

第八章 建筑业502

第一节 概况502

第二节 勘察设计503

一、行业队伍503

二、经营体制503

三、技术装备504

四、质量管理504

五、优秀成果504

六、设计单位选介505

第三节 管理体制507

一、监督管理机构508

二、工程招标投标509

三、工程质量监督510

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511

第四节 建筑施工企业512

一、企业结构512

二、内部管理513

三、技术装备513

四、施工企业选介514

第五节 建设工程监理518

一、建设工程监理制度518

二、监理服务企业选介521

第六节 工程造价523

一、工程定额与造价管理523

二、咨询服务525

三、争议仲裁525

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选介526

第七节 省重点项目建设527

一、各个时期重点项目建设528

二、重点工程项目选介530

第八节 建筑工程选介536

一、白天鹅宾馆536

二、广东国际大厦537

三、汕头国际金融大厦(金海湾大酒店)538

四、东莞银城大厦539

五、佛山市图书馆539

六、韶关市建设银行综合楼工程540

第九章 科技、教育与信息化541

第一节 概况541

第二节 新技术与新材料542

一、建筑施工技术544

二、建筑设计技术547

三、科研成果548

四、新型墙体材料551

五、散装水泥及预拌混凝土552

第三节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553

一、工程建设设计标准553

二、工程建设施工及验收标准554

第四节 科研机构与科技队伍554

一、科研机构554

二、科技队伍556

第五节 教育培训557

一、学历教育558

二、市长城建研究班559

三、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560

四、执业资格考试与注册560

五、岗位培训561

第六节 信息化及广东建设信息网563

第七节 政务信息化564

第八节 企业信息化564

第九节 重点应用领域及主要成果565

一、重点应用领域565

二、主要成果565

附录566

一、法规辑存566

二、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录596

编后记603

人民生活卷611

概述611

大事记616

上篇 城镇居民生活625

第一章 家庭基本情况625

第一节 家庭人口625

第二节 家庭就业人口与就业结构625

一、家庭就业人口625

二、家庭就业结构626

第二章 城镇居民收入628

第一节 人均可支配收入628

第二节 不同类型单位职工收入630

一、国有单位职工收入630

二、集体单位职工收入631

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收入631

四、个体经营者净收益631

五、城镇个体被雇者收入631

六、离退休再就业人员收入632

七、其他就业人员收入632

第三节 财产性收入632

第四节 转移性收入632

第五节 借贷收入633

第六节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633

第三章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635

第一节 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635

一、人均消费支出635

二、居民消费结构636

第二节 食品支出637

一、粮食消费637

二、肉禽及其制品638

三、蛋类消费638

四、水产品消费638

五、奶及奶制品638

六、在外饮食639

第三节 衣着支出639

一、服装消费639

二、鞋袜帽及其他640

三、布料640

第四节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640

第五节 医疗保健支出641

第六节 交通和通信支出641

第七节 教育娱乐文化支出642

第八节 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642

第九节 居住支出643

第十节 城镇居民消费差距643

一、消费支出差距643

二、八大类消费支出差距644

第四章 居住645

第一节 居住面积和建筑式样646

一、居住面积646

二、建筑式样646

第二节 房屋权属及其配套状况647

第三节 厨房和卫生设备647

一、厨房647

二、卫生设备648

第四节 自来水和燃料使用648

一、独用自来水648

二、燃料使用结构648

第五章 金融资产和耐用品拥有量649

第一节 金融资产649

第二节 耐用品拥有量650

第六章 城镇居民社会保障651

第一节 养老保险651

第二节 失业保障652

第三节 医疗保障653

第四节 最低生活保障653

第五节 其他保障654

一、工伤保险654

二、女工生育保险654

下篇农村居民生活655

第一章 家庭基本情况655

第一节 家庭人口与劳动力655

一、户均人口与劳动力655

二、劳动力从业状况655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657

四、劳动力文化程度659

第二节 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659

第二章 农村居民纯收入661

第一节 农村居民纯收入661

第二节 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662

一、工资性收入663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663

三、财产性收入664

四、转移性收入664

第三节 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比重变化665

第四节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666

一、地区收入差距666

二、城乡收入差距666

第三章 农村居民总支出668

第一节 农村居民总支出668

第二节 家庭经营费用及农业生产资料购买量670

一、家庭生产经营费用670

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购买量671

第三节 税费支出672

第四节 其他非生产性支出672

一、财产性支出673

二、转移性支出673

第四章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674

第一节 概况674

一、生活消费支出674

二、生活消费结构675

第二节 各大类消费情况678

一、食品678

二、衣着680

三、家庭日用消费681

四、医疗保健682

五、交通通信682

六、文化娱乐生活683

七、其他商品及服务683

第三节 居住状况683

一、住房面积683

二、住房结构684

三、住房质量684

第五章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685

第一节 农村合作医疗685

一、基本状况685

二、主要类型685

第二节 养老保险和低保686

一、农村养老保险686

二、低保工作687

第三节 五保户供养687

第四节 救灾管理体制改革689

编后记6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