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畜牧微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畜牧微生物学
  • 乌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2234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畜牧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节 氮素的循环转化 41

绪言1

目 录1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62

第二节病原真菌 12

第三节病毒 14

第一章原核原生生物5

第五节变态反应 85

第一节细菌5

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5

第一篇总 论5

第四节真菌分离培养及分类 27

第六节免疫学应用 87

第一节碳素的循环转化 37

三、石油蛋白 117

第四节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 47

第三节放线菌 18

第二节螺旋体 18

第五节衣原体 19

第四节立克次氏体 19

二、细菌的生理11

三、细菌的分类16

第六节支原体20

第二章真核原生生物——真菌21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21

二、镰刀菌属(或称镰孢霉属) 121

第一节酵母菌21

三、几种常见酵母菌22

二、酵母菌的繁殖22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23

第二节霉菌23

一、鲜乳中微生物的来源 124

二、霉菌的繁殖24

二、鲜乳中微生物的类群 125

三、几种常见的霉菌25

一、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27

二、扭子菌的繁殖27

一、菌丝的形态与结构特征27

第三节担子菌27

二、真菌的分离及培养28

三、真菌的分类28

一、病毒的形态大小29

六、鲜乳的微生物学检验 129

第三章非细胞形态生物——病毒29

一、奶油的微生物 130

二、病毒的结构30

第二节 乳制品的微生物 130

四、病毒的抵抗力31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31

五、病毒的增殖与人工培养32

四、乳粉的微生物 133

七、噬菌体34

六、病毒的干扰现象观察与干扰素34

八、病毒分类简介35

一、单糖的分解37

第四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转化中的作用37

二、多糖的水解40

一、氨化作用41

二、硝化作用42

三、反硝化作用42

四、固氮作用42

第三节硫、磷的循环转化42

一、硫的循环转化42

二、磷的循环转化43

一、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44

第五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44

第一节土壤中的微生物44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44

三、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44

四、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45

第二节空气中的微生物45

二、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45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与分布45

三、水中的病原微生物46

二、水的自洁作用46

一、水中微生物的来源及分布46

第三节水中的微生物46

一、动物体的正常菌群与非正常菌群47

四、水的微生物学检查47

二、动物体正常菌群的类群48

三、正常菌群的生态学48

四、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49

五、寄居在动物体上的微生物49

第六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52

第一节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52

一、干燥52

二、渗透压53

三、温度53

四、光线55

五、电离辐射55

七、电流55

六、超声波55

一、化学物质对微生物的作用56

第二节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56

九、滤过除菌56

八、机械的撞击56

二、常用的防腐剂、消毒剂的种类及其用途57

三、抗菌药物对微生物的影响58

三、拮抗60

二、寄生60

一、共生60

第三节生物因素60

四、协同61

第一节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基本原理62

一、变异机理62

第二节微生物的变异现象62

二、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62

一、微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62

二、微生物的变异现象63

二、菌种的复壮64

一、菌种的退化64

第三节微生物遗传性的保持64

一、病原微生物65

第一节传染65

第八章传染与免疫65

二、传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68

第二节抗原与抗体69

一、抗原69

二、抗体71

二、免疫类型73

一、免疫的概念73

第三节 机体的免疫力73

三、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74

四、构成特异性免疫的因素75

一、凝集反应80

第四节抗原抗体反应80

五、传染与免疫的对立统一关系80

二、沉淀反应81

实验十二 饲料的微生物学检验 182

三、补体参与的反应83

四、中和反应84

五、标记抗体技术85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85

二、变态反应的类型和机理86

一、生物制品及其应用87

二、免疫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89

第二篇各 论91

第九章重要的病原微生物91

第一节病原细菌91

一、弯曲杆菌属91

三、布鲁氏菌属92

二、假单胞杆菌属92

四、埃希氏菌属93

五、沙门氏菌属94

六、嗜血杆菌属95

七、巴斯德杆菌属96

九、链球菌属97

八、葡萄球菌属97

十、芽胞杆菌属98

十一、梭状芽胞杆菌属99

十二、丹毒杆菌属100

十四、分枝杆菌属101

十三、李氏杆菌属101

三、烟曲霉103

二、白色假丝酵母103

一、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103

一、小鹅瘟病毒104

二、腺病毒104

三、伪狂犬病病毒105

四、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105

五、马立克病病毒106

八、动物流行性感冒病毒107

六、鸭瘟病毒107

七、痘病毒107

九、新城疫病毒108

十、狂犬病病毒108

十一、口蹄疫病毒109

十二、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109

十四、猪瘟病毒110

十三、猪水泡病病毒110

十六、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111

十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111

十九、传染性腔上囊炎病毒112

十七、牛白血病病毒112

十八、马传染性贫血病毒112

一、概述114

二、青贮饲料中的微生物114

第一节饲料青贮与微生物114

第十章微生物与饲料114

三、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115

四、青贮的发酵过程115

一、饲料酵母116

五、促进乳酸菌增殖的条件116

第二节单细胞蛋白饲料116

二、白地霉饲料117

四、藻体饲料118

一、黄曲霉群和黄曲霉毒素119

第三节微生物与饲料中毒119

三、甘薯黑斑病霉122

第一节鲜乳的微生物124

第十一章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124

三、鲜乳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127

四、鲜乳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学变化127

五、保证鲜乳安全和提高鲜乳品质的微生物学措施128

七、鲜乳的微生物学卫生标准129

二、酸乳制品的微生物131

三、干酪的微生物132

五、炼乳133

六、冰淇淋的微生物133

第十二章 肉与肉制品的微生物134

第一节 鲜肉中的微生物134

一、鲜肉中微生物的来源及类型134

二、鲜肉的“成熟”与腐败135

三、鲜肉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卫生学意义135

四、肉及肉制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对微生物的影响136

一、肉与肉制品的卫生标准138

第二节 肉与肉制品的微生物学检验138

二、肉类微生物学检验139

第十三章 蛋与蛋制品的微生物140

一、鲜蛋与蛋制品的微生物140

二、鲜蛋的贮藏原则与方法141

三、鲜蛋与蛋制品的卫生标准及微生物学检验142

第十四章微生物与皮毛144

一、新鲜生皮与被毛等的微生物来源、类群及其危害144

二、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145

三、皮毛的消毒146

实验指导147

实验须知147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菌基本形态构造的观察148

实验二 细菌抹片的制备及染色法150

实验三 真菌制片及形态观察153

实验四 培养基的制备155

实验五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158

实验六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表现的观察161

实验七细菌的生化试验164

实验八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166

实验九 病料采集、包装和运送171

实验十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认识175

实验十一 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178

实验十三鲜乳的微生物学检验185

实验十四鲜肉、鲜蛋及皮毛的微生物学检验189

附录一 玻璃器皿的准备191

附录二 常用仪器的使用193

附录三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196

附录四 各种常用培养基的配制199

附录五 微生物学实验室装备208

主要参考文献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