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散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新荣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31980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散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自序1
第一章中国文化与文明1
第一节 关于文化的若干问题1
一、关于文化的几种意见1
二、文化与文明7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色8
一、物质性与精神性8
二、地域性与时代性9
三、特异性与共通性10
四、稳固性与变异性12
第三节 文化的美学本质13
一、中国文化的美学本质13
二、西方文化的美学视角14
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文化观16
四、文化即美化18
第二章 中国血统文化与家国同构21
第一节 中国血统文化的生成与表现21
一、血统文化的生产生活基础21
二、血统文化的政治管理基础26
三、中国血统文化的表现27
第二节 家国同构的中国政治制度31
一、原始血缘关系上建立的家庭组织形式31
二、家国同构的国家政治组织形式34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6
第三节 原始信仰与祖先崇拜40
一、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40
二、对天地的崇拜41
三、图腾与祖先崇拜42
第三章平和中正的中国礼乐文化45
第一节礼的缘起45
一、礼的涵义与作用45
二、礼与仪的关系49
三、礼与乐的关系50
四、礼与法的关系50
第二节 中国礼乐文化的内容与形式51
一、成人礼51
二、婚俗礼54
三、等级礼56
第三节 中国礼乐文化的平和、中正58
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58
一、知书达礼58
二、言行如一58
三、发自内心59
四、礼为作人59
五、礼为治世60
第四章培养人性的中国教育61
第一节 中国的教育形式61
一、教育的起源61
二、社会教育62
三、家庭教育63
四、学校教育73
第二节 中国教育的核心思想79
一、尊师重教79
二、因材施教80
三、学思相进82
四、教学相长82
五、敏于求教82
六、素质为重83
七、有教无类85
八、循循善诱86
第三节 由贵族化到平民化的人才选拔制度87
一、原始社会的选举考察与封建社会重视门第的87
人才选拔制度87
二、条件公平的科举考试89
三、科举考试的意义与历史贡献96
四、科举考试的教训97
第五章言志载道的中国文学100
第一节 汉字的文学化意味100
一、汉字的造字法则100
二、汉字本身的文学特性103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内容112
一、神话传说112
二、诗歌113
三、戏剧文学138
四、散文139
五、小说142
第三节 中国文学的特点147
一、抒情为主147
二、重史轻文148
三、诗言志150
四、诗缘情151
五、文以载道152
六、向往自然152
第六章适情写意的中国艺术154
第一节 造型艺术154
一、中国画154
二、中国书法172
三、中国建筑182
第二节表情艺术198
一、中国音乐198
二、中国戏曲214
第三节 中国艺术的特点221
第七章三才并举的中国思想道德225
第一节 中国人的宇宙观225
一、宇宙与人225
二、阴阳五行228
三、天人合一的天人关系234
四、中国美学境界238
第二节 中国人的人生观239
一、先秦诸子对人与人生的探讨239
二、儒家入世哲学240
三、道家避世哲学261
四、墨家愤世哲学268
五、法家治世哲学270
第三节 人性早熟的中国道德观273
一、中国道德的立足点274
二、苏世独立的中国君子人格275
三、中国伦理道德的内容与特点277
第八章经世致用的中国科学技术283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四大发明283
第二节 科技的种类与性质289
一、中国医药289
二、天文学296
三、数学300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衰落的原因303
一、中国与西方古代科学成就的比较303
二、中国科学技术后来落后的原因304
第九章影响中国文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方式305
第一节 中国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方式305
一、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306
二、中国古代生产方式的几个特点309
三、重视人口在农业生产方式中的作用313
第二节 顽固的小农经济与重农抑商思想314
一、中国商业发展史314
二、中国商业的规模与原始性316
三、重农抑商政策319
第三节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农业323
思维与农业文化心态323
附录 1.《静女》327
2.《蒹荚》327
3.《硕人》327
4.《七月》328
5.《伐檀》329
6.《生民》329
7.《离骚》331
8.《孔雀东南飞》337
9.《陌上桑》340
10.《木兰辞》340
11.《长干行》341
12.《燕歌行》342
13.《西厢记》之长亭送别342
14.《老子》345
参考书目358
热门推荐
- 600365.html
- 504828.html
- 3788197.html
- 571385.html
- 305176.html
- 3663179.html
- 1950291.html
- 1399994.html
- 3499378.html
- 1063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6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6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