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
  • 梅新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368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国际金融-金融体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国际游资:定义、主体与存在形式概述1

1.1 国际游资内涵探讨2

1.2 国际游资的行为主体9

1.2.1 集体投资机构(投资基金)10

1.2.2 保险公司27

1.2.3 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28

1.2.4 商业银行29

1.2.5 工商业跨国公司34

1.3 国际游资资本来源的地域分布40

1.3.1 国际游资资本重要来源:发展中国家和富裕石油输出国40

1.3.2 资本外逃和洗钱: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游资跨国流动的突出特点43

1.4 国际游资存在形态48

1.4.1 政府债券49

1.4.2 企业债券53

1.4.3 商业票据55

1.4.4 股票57

1.4.5 大宗初级商品期货合约61

2 国际游资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体系演变67

2.1 1918~1941:古典金本位制的崩溃与国际游资68

2.1.1 古典金本位制的动摇与崩溃68

2.1.2 从国际金融体系缺陷看1918~1941年国际游资冲击问题73

2.2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国际游资的重新兴起84

2.2.1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84

2.2.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与国际游资的再度兴起86

2.2.3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国际游资冲击96

2.3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游资的发展105

2.3.2 规模空前膨胀,对国际金融体系冲击力剧增106

2.3.1 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保证国际金融体系运行的作用上升106

2.3.3 私人资本流动取代官方援助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外资来源108

2.3.4 证券化深入发展,国际游资流动性提高111

2.3.5 国际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115

3 国际游资扩张的根源119

3.1 金融资本膨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120

3.2 无限扩张:金融资本的内在本性124

3.3 世界性金融自由化潮流的产物130

3.3.1 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130

3.3.2 世界性金融自由化进程133

3.4 证券化趋势推动了国际游资的发展150

3.4.1 各国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证券化的表现150

3.4.2 国际融资证券化:金融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156

3.5 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进步便利了资本流动158

3.5.1 信息技术的发展159

3.5.2 金融配套服务市场日趋完备164

附录 主要西方国家的放松管制、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170

4 国际游资对市场稳定性、危机的影响及其微观分析177

4.1 国际游资是否加剧了市场易变性?178

4.1.1 机构化、证券化对新兴市场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180

4.1.2 机构投资者的不稳定投资策略与新兴市场稳定性189

4.1.3 内在效率与外部冲击:外国机构投资者加剧新兴证券市场易变性的机制203

4.1.4 对外国机构投资者对新兴证券市场稳定性影响的经验检验211

4.1.5 效率、易变性和市场组织的关系219

4.2 国际游资货币攻击220

4.2.1 国际游资攻击模型221

4.2.2 货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232

5 国际游资宏观调控与攻击防御242

5.1 国际资本流动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冲销干预243

5.2 货币危机事前防范机制247

5.2.1 市场准入251

5.2.2 提高交易成本与托宾税256

5.3 金融/货币危机早期预警系统268

5.3.1 主要早期预警系统模型270

5.3.2 金融/货币危机早期预警系统表现评议275

5.3.3 金融/货币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发展方向280

5.4 投机性攻击下的货币危机管理287

5.4.1 外汇市场干预287

5.4.2 利率防御297

5.4.3 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301

5.4.4 新投机攻击方式及其干预306

6 国际游资跨国监控理论与实践310

6.1.1 跨境监管概述311

6.1 国际游资跨境监管311

6.1.2 支柱之一:资本充足监管的发展317

6.1.3 支柱之二:消除监管“盲区”,协调监管要求,强化外部监管322

6.1.4 支柱之三:金融监管手段市场化331

6.1.5 是否应当设立国际安全网?346

6.2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352

6.2.1 国际货币合作概述352

6.2.2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形式与发展358

6.2.3 国际货币政策的逆效合作问题362

6.3 东亚金融合作369

6.3.1 东亚金融合作的来龙去脉369

6.3.2 当前东亚金融合作的实质内容372

6.3.3 前途与障碍并存的东亚金融合作376

7 国际游资冲击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380

7.1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陷之一:国际储备货币安排不合理381

7.2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陷之二:利益分配和负担分担不公平386

7.2.1 金融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平衡387

7.2.2 金融/货币危机调整的负担没有得到公正的分担395

7.3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陷之三:金融霸权主义大行其道410

7.3.1 金融霸权主义把持国际金融组织410

7.3.2 金融霸权主义在“边缘”国家的国内政治基础418

7.3.3 “财政部—华尔街共同体”与“芝加哥弟子”:金融霸权主义的组织储备421

7.3.4 “霸权稳定论”思辨427

7.4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走向432

7.4.1 储备货币多元化433

7.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改革设计435

7.4.3 强化游资监管新思路:诱导胜于强迫443

7.4.4 冷静看待国际金融体系改革451

附录7-1 Jeanne-Wyplosz双重危机模型457

附录7-2 金融霸权主义的组织储备463

8 国际游资与中国469

8.1 背景: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472

8.1.1 中国外汇管制的放松472

8.1.2 中国金融服务业市场的开放476

8.2 中国市场国际游资的特点、流动途径与投放领域487

8.2.1 中国市场国际游资的特点488

8.2.2 中国市场国际游资流动的主要渠道489

8.2.3 中国市场国际游资投向499

8.2.4 中国违规、变相资本流动的规模510

8.3 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应对政策选择513

8.3.1 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的冲击513

8.3.2 应对游资冲击的国内政策517

8.3.3 人民币国际化:应对游资冲击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战略抉择526

参考文献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