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显示技术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型显示技术 下
  • 高鸿锦,董友梅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404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液晶显示器-基本知识;平板显示器件-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显示技术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0章 彩色PDP基础1

10.1 PDP的发展历史1

10.1.1 PDP国外发展历史1

10.1.2 PDP国内发展历史2

10.2气体放电特性3

10.2.1 PDP的全伏安特性3

10.2.2辉光放电的发光空间分布4

10.2.3帕邢定律5

10.2.4潘宁效应6

10.3 PDP的结构和特性7

10.3.1 PDP的结构7

10.3.2 PDP的发光机理8

10.3.3 PDP的发光效率10

10.3.4 PDP显示单元等效电路11

10.3.5 PDP的壁电荷和存储特性12

10.3.6 PDP的工作原理14

10.3.7 PDP的寿命15

10.3.8 PDP的主要光电参数16

10.4 PDP显示屏的制作工艺16

10.4.1工艺特点16

10.4.2工艺流程17

10.4.3 PDP的基板17

10.4.4 PDP的电极18

10.4.5 PDP的介质和障壁19

10.4.6 PDP的MgO)保护层20

10.4.7 PDP荧光粉20

10.4.8 PDP的封接排气20

10.4.9 PDP的老炼测试21

10.5 PDP的ADS驱动方法21

10.5.1 PDP的ADS驱动原理21

10.5.2实现灰度的子场驱动法24

10.5.3 PDP驱动模块的框图24

10.5.4 PDP的动态伪轮廓现象和克服方法26

10.6 PDP面临的挑战和展望27

10.6.1提高发光效率27

10.6.2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28

10.6.3展望28

本章参考文献28

第11章 量子点显示技术30

11.1引言30

11.2量子点技术发展历史30

11.2.1量子点发展历史30

11.2.2量子点显示技术发展历史31

11.3量子点发光材料32

13.3.1量子尺寸效应33

13.3.2量子限域效应34

11.3.3量子点发光原理35

11.3.4量子点光学特性36

11.3.5量子点制备方法38

11.4量子点显示技术40

11.4.1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41

11.4.2量子点背光源技术48

11.5量子点显示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展望51

本章参考文献54

第12章 场致发射显示56

12.1概述56

12.1.1场致发射显示原理56

12.1.2 FED兼有CRT和LCD的优点57

12.1.3 FED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57

12.2场致发射原理59

12.2.1金属表面的场致发射方程59

12.2.2半导体的场致发射60

12.2.3场致发射电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60

12.3微尖发射阵列的制造工艺和发射均匀性61

12.3.1钼微尖阵列的制造工艺62

12.3.2硅微尖阵列的制造工艺64

12.3.3如何保证Spindt微尖型场致发射显示亮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64

12.4 FED制造中的关键工艺和材料66

12.4.1支撑技术66

12.4.2 FED中真空度的维持66

12.4.3 FED中的荧光粉67

12.5 Spindt型FED举例68

12.6新型的FED显示器69

12.6.1表面传导发射显示69

12.6.2碳纳米管(CNT)场致发射显示器73

本章参考文献76

第13章 无机电致发光77

13.1引言77

13.1.1无机电致发光基础77

13.1.2电致发光原理简介79

13.2无机固体薄膜电致发光81

13.2.1 TFEL基质材料82

13.2.2发光中心特性85

13.2.3电介质材料86

13.2.4 EL发光特性88

13.3厚膜电致发光89

本章参考文献101

第14章 液晶显示器用原材料102

14.1基片玻璃103

14.1.1基片玻璃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103

14.1.2基片玻璃的生产方法104

14.1.3基片玻璃的市场106

14.2液晶材料108

14.3彩色滤色膜109

14.3.1彩色滤色膜的结构与制作方法110

14.3.2颜料分散法制作工艺111

14.3.3彩色滤色膜的市场112

14.3.4彩色滤色膜的技术趋势114

14.4导电玻璃115

14.5偏振片116

14.5.1偏振片的一般特性116

14.5.2偏振片的生产117

14.5.3偏振片的市场118

14.6触摸屏120

14.7取向材料122

14.7.1取向材料122

14.7.2取向膜的形成124

14.7.3取向材料的最新进展125

14.7.4预倾角的测量125

14.8封接材料128

14.8.1丝印胶128

14.8.2衬垫129

14.8.3堵口胶130

14.8.4导电胶132

14.9背光系统及模块132

14.9.1背光源133

14.9.2背光模块133

14.10背光增亮技术134

14.10.1棱镜膜135

14.10.2反射偏振片140

14.10.3反射片143

14.10.4其他增亮技术144

14.10.5增亮综合解决方案145

本章参考文献146

第15章 立体显示147

15.1立体显示视觉基础147

15.1.1立体视觉心理线索147

15.1.2立体视觉生理线索148

15.1.3视差产生立体显示原理151

15.2立体显示产业链全貌152

15.3立体显示技术153

15.3.1立体显示技术分类154

15.3.2快门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155

15.3.3偏光眼镜式立体显示技术157

15.3.4视差挡板式裸眼立体显示技术160

15.3.5柱透镜式裸眼立体显示技术162

15.4 2D/3D切换技术163

15.4.1活动式视差挡板技术163

15.4.2液晶透镜技术164

15.4.3指向式背光技术167

15.5 3D显示改善技术167

15.5.1多视点技术167

15.5.2摩尔纹消除技术169

15.5.3裸眼立体显示排图170

15.5.4扫描光栅171

15.6立体显示的困境和未来172

本章参考文献173

第16章 触摸屏技术175

16.1触控市场发展史175

16.2触摸屏种类与原理、结构177

16.2.1触摸屏的第一个特性——透明177

16.2.2触摸屏的第二个特性——绝对坐标系统178

16.2.3触摸屏的第三个特性——检测触控并定位178

16.3触摸屏种类、原理和结构178

16.3.1红外线式触摸屏178

16.3.2压力检出式触摸屏179

16.3.3光学式触摸屏179

16.3.4电阻式触摸屏179

16.3.5表面声波式触摸屏180

16.3.6电容式触摸屏180

16.4触摸屏制造材料182

16.4.1 ITO材料182

16.4.2 ITO透明塑料薄膜183

16.4.3相关油墨胶材183

16.4.4 ACF材料183

16.5电阻触摸屏的设计183

16.6触摸屏制造的检测、检验187

16.6.1主材与辅材的进料检验187

16.6.2产品外观、电气性能及常见问题188

16.7电容式触摸屏189

16.7.1电容式触摸屏的应用及制作要求189

16.7.2自电容与互电容原理189

16.7.3几种常见的电容触控结构191

16.8几种替代ITO的新型材料192

16.8.1碳纳米管193

16.8.2纳米银194

16.8.3石墨烯195

本章参考文献197

第17章 投影显示199

17.1投影显示原理199

17.1.1什么是投影显示199

17.1.2投影显示的分类200

17.2 CRT投影显示器201

17.3 LCD液晶投影显示202

17.3.1关于液晶显示和液晶投影显示202

17.3.2液晶投影机的系统构成202

17.4 LCOS液晶投影显示211

17.4.1 LCOS面板结构及工作原理212

17.4.2 LCOS微显投影机213

17.4.3 LCOS投影机的电路系统216

17.4.4 LCOS投影机目前存在的问题218

17.5 DLP投影机218

17.5.1 DLP投影机的特点219

17.5.2 DLP投影机的电路系统220

17.5.3 DLP投影机的光学系统221

17.5.4单片DLP投影机221

17.5.5三片式DLP投影机224

17.6投影机关键部件225

17.6.1投影显示的屏幕225

17.6.2投影镜头229

17.6.3投影机的光源232

本章参考文献241

第18章 平板显示器光电性能的测试技术和标准242

18.1规定标准的测试环境和测量条件242

18.1.1对模拟光源的要求与实现243

18.1.2标准的测量设备安置方式245

18.1.3测量前LMD与显示器的预热时间245

18.2亮度和亮度均匀性246

18.2.1亮度测量246

16.2.2亮度的均匀性246

18.3对比度247

18.3.1暗室对比度247

18.3.2亮室对比度248

18.4色度和色度的均匀性249

18.4.1屏中心色坐标、色域和色域面积249

18.4.2色度的不均匀性250

18.5流明效力250

18.5.1采用积分球测量光通量250

18.5.2用亮度计测量光通量252

18.6显示器的静态图像质量指标252

18.6.1可视角252

18.6.2响应特性255

18.6.3交叉效应257

18.6.4残像(图像黏滞)260

18.6.5闪烁262

18.7国内外主要标准组织264

本章参考文献265

附录A:平板显示相关网站266

附录B:世界液晶研究小组、研究中心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