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介素养 理念、认知、参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媒介素养 理念、认知、参与
  • 陆晔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9523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传播学:教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媒介素养 理念、认知、参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1

一、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范式转移及其特征3

二、媒介素养的中国十年:背景、进展、局限5

三、本书的总体思路8

上篇 媒介素养教育:历史回顾与地方经验13

第一章 20世纪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目的及其演变15

一、媒介教育:文化的卫道士16

二、能力:媒介教育的目的25

三、媒介教育的理论基础34

四、讨论与思考46

第二章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动力、实践形态51

一、媒介素养:游弋和被激辩的术语51

二、美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动力与形态(1960~1990年代中期)57

三、美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中的媒介素养教育68

四、进入21世纪的美国媒介素养教育75

五、讨论与思考82

第三章 中国香港地区媒介素养教育:从媒介教育1.0到媒介教育2.086

一、香港的科技及人文环境87

二、媒介教育1.088

三、媒介教育与新社会运动89

四、网络模式90

五、媒介教育1.0的贡献及遇到的挑战96

六、讨论与思考:媒介教育2.099

第四章 中国台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一个多维素养的媒介教育观105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辨析105

二、媒介素养与教育的转向108

三、个案:台湾地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与推广112

四、讨论与思考118

本章附录121

第五章 中国澳门地区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年代的信息传播科技素养148

一、什么是信息传播科技149

二、信息科技社会的特质149

三、从互联网到信息传播教育150

四、信息传播科技素养153

五、讨论与思考:实施信息传播科技素养教育的三个层面156

第六章 日本媒介素养教育:从媒介表达、学习与素养项目MELL Project解析媒介素养运动中的角色互动159

一、日本大众媒介的结构与生态160

二、东京大学情报学环与MELL Project162

三、实践研究案例:民放联Project之福冈实践165

四、讨论与思考168

本章附录172

第七章 中国内地媒介素养教育:反思、行动、挑战176

一、媒介素养的中国背景:从家长制到赋权制176

二、对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反思180

三、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社会运动/行动——以女性主义运动为例188

四、讨论与思考202

中篇 媒介素养:理论阐释与中国实践209

第八章 媒介素养与政治认知:理论关系的实证检验211

一、“媒介素养”概念化定义213

二、政治认知、媒介功能与媒介使用215

三、媒介素养:中国情境218

四、研究方法219

五、数据分析:媒介使用、媒介功能与媒介素养222

六、讨论与思考228

第九章 媒介素养、人际沟通、媒介参与:功效意识的中介作用234

一、概念阐释235

二、研究方法242

三、数据分析:人际沟通、媒介知识与功效意识246

四、讨论与思考249

第十章 媒介信息处理及相关因素:中国公众媒介素养基本现状256

一、媒介素养及其相关概念再阐释257

二、研究方法264

三、数据分析:媒介素养的地区差异与相关影响因素268

四、讨论与思考275

第十一章 新媒介的受众参与:以视频分享为例281

一、视频分享网站及用户概况282

二、视频分享中的角色扮演285

三、视频分享用户的印象管理292

四、逐利行为:视频分享的模式异变295

五、视频分享与人肉搜索297

六、讨论与思考303

第十二章 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共意建构与实践策略——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306

一、作为“新社会运动”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307

二、复旦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的“小小看媒体”行动308

三、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共意建构过程312

四、讨论与思考:志愿主义与共意建构的悖论321

本章附录324

下篇 媒介内容、生产与青少年媒介素养331

第十三章 精确新闻的可信度:媒介内容的受众认知333

一、民意调查与新闻报道335

二、有关新闻可信度的研究(News Credibility)337

三、研究方法341

四、数据分析:新闻来源、调查要素与预设立场344

五、讨论与思考347

本章附录351

第十四章 国家、市场、专业力量:媒介组织的运作逻辑——以《东方女性周刊》为例357

一、《东方女性周刊》:两次转型、三个阶段357

二、《东方女性周刊》的新闻生产特征361

三、国家、市场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367

四、讨论与思考374

本章附录377

第十五章 市场与文化角逐:作为流行文化的畅销排行榜生产机制384

一、畅销排行榜:特征和意义386

二、畅销排行榜:市场与文化角力391

三、讨论与思考396

第十六章 彰显自我:电视选秀与新技术时代的青少年媒介参与400

一、源于选秀的一场运动与一个时代401

二、从电视到网络:新旧媒介的互动“盛宴”404

三、造星也造梦:唱响“我时代”的媒介消费407

四、娱乐并消费着:电子媒介时代的青少年流行文化410

五、泛娱乐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考量与青少年亚文化的反思414

六、讨论与思考418

第十七章 迷失与超越——Cosplay、青少年亚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422

一、Cosplay是什么?423

二、Cosplay作品的制作424

三、Cosplay的起源与在中国的展开与接受426

四、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的Cosplay428

五、讨论与思考:Cosplay与媒介素养教育432

第十八章 认知差距:电视广告健康信息和儿童媒介素养435

一、媒介与儿童社会化435

二、儿童健康信息“知沟”的控制实验研究441

三、实验结果:家庭与认知能力对“知沟”的影响442

四、讨论与思考444

第十九章 电视广告、拜金主义与农村青少年“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448

一、研究假设和模式449

二、研究方法451

三、资料分析:拜金主义与“美好生活”的理想化广告形象456

四、讨论与思考465

结语 作为公民素养的媒介素养与公民社会之可能473

本章附录479

致谢4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