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犯罪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591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犯罪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犯罪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1章 犯罪学的概念3
第一节 作为一门科学的犯罪学的复杂性3
一、定义犯罪学概念的困难3
二、关于犯罪学概念的各种不同观点3
第二节 确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意义、方法和根据4
一、犯罪学对象本身是个需要确定的问题4
二、确定犯罪学对象的意义4
三、犯罪学必须有自己的犯罪概念5
四、学科任务是确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根据5
第三节 犯罪学的概念(对象的确定)6
一、犯罪学的学科任务及犯罪学概念的定义6
二、犯罪学的学科特点7
第四节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理论体系8
一、犯罪学的学科性质8
二、犯罪学的学科地位8
三、犯罪学的理论体系9
本章小结10
本章思考题10
本章参考文献10
第2章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1
第一节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11
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11
二、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11
第二节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13
一、刑事政策学是个独立的学科13
二、刑事政策与刑事政策学14
第三节 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14
一、社会学概述14
二、社会学与犯罪学的联系14
三、社会学与犯罪学的区别15
第四节 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6
一、心理学概述16
二、犯罪学与心理学的联系16
三、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区别17
本章小结17
本章思考题18
本章参考文献18
第3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19
第一节 概述19
一、犯罪学研究方法及其价值19
二、犯罪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20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22
一、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原则23
二、系统论原则24
三、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原则26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27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8
六、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原则29
七、价值中立原则30
八、伦理性原则30
第三节 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31
一、犯罪学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31
二、资料收集方法36
三、资料分析方法39
四、成果表述方法42
本章小结44
本章思考题44
本章参考文献44
第4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46
第一节 犯罪学的产生46
一、犯罪学的产生涉及犯罪学的概念46
二、对犯罪学概念不同观点的简单评价48
三、犯罪学的产生和发展51
第二节 西方犯罪学简史52
一、概述52
二、18世纪中期以前的犯罪学思想52
三、18世纪中后期的犯罪学萌芽53
四、19世纪的犯罪学研究53
五、20世纪上半期的犯罪学研究56
六、20世纪后期的犯罪学研究58
第三节 我国犯罪学的诞生与发展59
一、我国古代的犯罪学思想59
二、20世纪中期以前的我国犯罪学60
三、新中国犯罪学的成长和发展61
本章小结62
本章思考题63
本章参考文献63
第二篇 犯罪现象发生论67
第5章 犯罪概念67
第一节 犯罪概念概述67
一、犯罪是个多学科的概念67
二、犯罪不存在一般概念68
三、犯罪概念中的双因素69
第二节 犯罪学犯罪概念之内涵70
一、犯罪学犯罪概念之内涵的功能性70
二、如何认识法律上的犯罪概念71
第三节 犯罪学犯罪概念之外延72
一、确定犯罪学犯罪概念之外延的方法论意义72
二、确定犯罪学犯罪概念外延的标准73
三、犯罪学犯罪概念的外延是社会现象73
本章小结74
本章思考题74
本章参考文献74
第6章 犯罪发生的理论学说76
第一节 古典犯罪学派的思想及其现代发展76
一、古典犯罪学派关于犯罪原因的基本思想76
二、新古典学派的主要理论77
第二节 犯罪生物学理论78
一、早期的犯罪生物学理论78
二、现代的犯罪生物学理论81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理论85
一、精神分析理论86
二、挫折—攻击理论86
三、精神病学理论87
四、学习理论87
五、个性心理学理论87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理论88
一、早期的犯罪社会学研究88
二、现代犯罪社会学研究90
第五节 批判犯罪学理论95
一、标定理论95
二、冲突理论96
三、批判犯罪学理论97
四、激进理论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98
第六节 对犯罪原因理论的简要评价98
一、犯罪原因理论研究的贡献98
二、犯罪原因理论研究的局限性99
本章小结99
本章思考题100
本章参考文献100
第7章 个体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101
第一节 个体犯罪发生概述101
一、犯罪行为机制的主要内容101
二、犯罪行为产生的动力机制103
三、犯罪行为产生的纵向过程106
四、犯罪行为产生的横向模式112
第二节 犯因性个人因素115
一、犯因性心理因素115
二、犯因性行为因素120
三、犯因性生理因素122
第三节 犯因性环境因素124
一、概述124
二、不良家庭124
三、有缺陷的学校教育125
四、不良交往与犯罪亚文化126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126
六、经济不平等的影响127
七、犯罪状况与执法水平的影响127
八、犯因性物质的影响128
第四节 犯罪发生的情境因素129
一、犯罪情境概述129
二、犯罪情境构成要素130
三、犯罪情境的功能132
四、犯罪情境与犯罪动机转化133
本章小结134
本章思考题134
本章参考文献135
第8章 群体犯罪现象发生的一般原理136
第一节 群体犯罪现象发生概述136
一、群体犯罪现象的概念136
二、群体犯罪现象的基本特征137
三、研究群体犯罪现象发生的意义137
第二节 系统结构犯罪原因论138
一、犯罪原因论的概念138
二、系统结构犯罪原因论139
第三节 犯罪原因论中的基本范畴140
一、在犯罪方面的基本范畴140
二、在“原因”方面的基本范畴144
第四节 关于犯罪现象根源的理论147
一、犯罪现象根源的概念147
二、犯罪根源的特征149
三、研究犯罪根源的意义150
四、犯罪根源理论的局限性151
本章小结152
本章思考题152
本章参考文献152
第三篇 犯罪现象存在论155
第9章 犯罪现象存在论概述155
第一节 犯罪现象存在论的提出及其意义155
一、犯罪现象存在论的提出155
二、犯罪现象存在论的意义156
第二节 犯罪现象存在的概念和根据157
一、犯罪现象存在的概念157
二、犯罪现象存在的动态性158
三、犯罪现象存在的根据158
第三节 犯罪现象存在的基本特征159
本章小结160
本章思考题161
本章参考文献161
第10章 犯罪现象存在的形态162
第一节 犯罪测量162
一、犯罪测量的概念162
二、犯罪测量的方法163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量167
一、犯罪总量与犯罪黑数168
二、犯罪相对数169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结构与分布171
一、犯罪现象结构171
二、犯罪分布172
第四节 犯罪人与犯罪被害人174
一、犯罪人的特征174
二、犯罪被害人的特征178
第五节 犯罪现象的质:犯罪危害量180
一、概述180
二、犯罪代价182
三、公共安全感183
第六节 犯罪动态与犯罪史184
一、世界范围内的犯罪动态184
二、中国犯罪现象的状况与变迁189
本章小结198
本章思考题199
本章参考文献199
第11章 犯罪现象的基本类型200
第一节 犯罪分类概述200
一、犯罪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00
二、犯罪现象的分类201
三、犯罪行为的分类201
四、犯罪人的分类202
五、关于犯罪的分类标准问题203
第二节 政治犯罪204
一、政治犯罪的概念204
二、政治犯罪形式208
三、政治犯罪的原因与对策208
第三节 财产犯罪209
一、财产犯罪概述209
二、我国财产犯罪的基本状况211
三、财产犯罪的原因212
四、财产犯罪的防治对策215
第四节 暴力犯罪216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216
二、我国暴力犯罪的状况和特点217
三、暴力犯罪的诱因及其发生机制219
四、暴力犯罪的防治对策220
第五节 性犯罪221
一、性犯罪概述221
二、性犯罪的主要种类224
第六节 法人犯罪226
一、法人犯罪的概念226
二、法人犯罪的现状231
三、我国法人犯罪的特点233
第七节 未成年人犯罪233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234
二、当代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状况239
第八节 女性犯罪241
一、女性犯罪概述241
二、对女性犯罪的解释242
第九节 经济犯罪244
一、经济犯罪概述244
二、经济犯罪的范围247
三、经济犯罪的特征248
四、我国经济犯罪的状况与特点249
五、经济犯罪的原因255
第十节 智能型犯罪262
一、智能型犯罪概述262
二、智能型犯罪的主要类型264
第十一节 无被害人犯罪272
一、无被害人犯罪概述272
二、无被害人犯罪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273
本章小结275
本章思考题276
本章参考文献276
第四篇 犯罪现象对策论279
第12章 刑事政策概述279
第一节 刑事政策279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279
二、刑事政策的目的282
三、刑事政策的内容282
第二节 刑事惩罚政策283
一、刑事惩罚政策的概念和内容283
二、刑事惩罚政策的地位和作用283
第三节 社会预防政策284
一、犯罪的社会预防概述285
二、犯罪社会预防措施的种类286
三、犯罪社会预防的原则286
本章小结287
本章思考题287
本章参考文献287
第13章 犯罪刑事惩罚政策288
第一节 犯罪的刑事惩罚政策概述288
一、刑事立法政策288
二、刑事司法政策291
三、刑事执行政策292
第二节 刑罚293
一、刑罚的概念293
二、刑罚的种类294
三、刑罚的功能295
四、刑罚的局限性297
第三节 刑罚目的的实现299
一、刑罚目的学说299
二、刑罚目的的实现302
本章小结305
本章思考题305
本章参考文献306
第14章 犯罪的社会预防政策307
第一节 犯罪的一般社会预防307
一、社会改革——社会本体的建设与完善307
二、公共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的控制阀312
三、道德、法制和政府行政——社会控制的三种主要力量315
第二节 专门的犯罪社会预防317
一、环境设计与防卫空间318
二、群体和个人对犯罪预防的参与318
第三节 犯罪的个别社会预防:教育与教化320
一、犯罪的个别社会预防320
二、犯罪个别社会预防的基本途径323
本章小结325
本章思考题325
本章参考文献325
第15章 犯罪的综合治理326
第一节 综合治理概述326
一、综合治理的内涵及其提出326
二、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和实践原则328
三、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329
第二节 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惩罚334
一、少年犯罪的社会预防334
二、少年犯罪的处置: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336
本章小结341
本章思考题341
本章参考文献342
第一版后记343
热门推荐
- 1834239.html
- 167629.html
- 2228608.html
- 23273.html
- 2982649.html
- 2242647.html
- 1719904.html
- 1092509.html
- 1633117.html
- 608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4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4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9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6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0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5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8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