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创新论 王东哲学创新论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东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7778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5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创新论 王东哲学创新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列宁学——哲学创新的源头活水3
为什么要创建“中国马克思学”——迎接21世纪马克思学的第三次来潮3
(一)为“马克思学”一词正名:“马克思学”不是西方意识形态专利3
(二)创建“中国马克思学”的必要性:六条根据6
(三)“中国马克思学”何以可能15
马克思哲学创新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实践观的六点新发现18
(一)手稿研究史略的新发现——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是三种基本观点18
(二)三种观点后面三种解读模式的新发现——“以西解马”、“以苏解马”、“以马解马”19
(三)版本结构的新发现——应分出相对独立的“第四手稿”或“哲学手稿”19
(四)《1844年手稿》深层哲学主线的新发现——从异化观到实践观20
(五)《1844年手稿》哲学底蕴新发现——新唯物主义实践观论纲21
(六)《1844年手稿》历史地位新发现——马克思哲学创新起点: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25
《资本论》的哲学意义28
(一)《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而且是他一生哲学创新的主要著作28
(二)应当注意发掘《资本论》文本群的哲学意义,全面把握支撑这个思想大厦及其哲学意义的四大支柱:《资本论》4卷本——6大手稿——相关笔记——相关书信29
(三)今天我们必须注意发掘《资本论》手稿的独特哲学意义,尤其是作为《资本论》第1大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其哲学意义并不次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者结合堪称“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内外篇32
(四)马克思哲学创新40年的三部曲35
《资本论》第一手稿的五大哲学创新——《1857—1858年手稿》的重新定位37
(一)新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新探索:劳动二重性理论的系统制定39
(二)异化观的新发展:异化劳动新规定的提出42
(三)现实的人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的首次提出44
(四)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47
(五)自然、劳动、社会、人有机统一的总体性历史发展观的系统阐明52
晚年马克思文本群——写出“《资本论》续篇”的四组准备材料58
(一)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61
(二)国际关系体系——世界历史笔记65
(三)俄国与东方国家村社制度、土地关系、发展道路笔记66
(四)西方发展与社会主义道路笔记73
列宁《哲学笔记本》的本来面目与科学价值86
(一)列宁《哲学笔记本》的创作动机87
(二)列宁《哲学笔记本》的研究对象90
(三)列宁《哲学笔记本》的内在联系92
改革之路的源头活水——新经济政策道路的列宁最后构想97
列宁哲学在当代的五大生长点——中国列宁哲学奠基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头活水论108
(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源头活水109
(二)《哲学笔记》中的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源头活水112
(三)《帝国主义论》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观的源头活水115
(四)列宁晚年著作中的全盘改革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改革论的源头活水117
(五)借鉴与超越苏联列宁学、西方列宁学,创造中国列宁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活水123
第二篇 重新开掘西方哲学——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127
现代新型世界观、存在论的哲学呼唤127
(一)胡塞尔现象学:首倡20世纪现代哲学向人的存在本体论转向127
(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呼唤与革新128
(三)萨特存在主义:呼唤存在论的三部曲130
(四)卡尔纳普的语言构架本体论:从坚决拒斥形而上学到承认本体论的必要性131
(五)斯特劳森:分析哲学与形而上学走向兼容132
(六)弗雷格逻辑本体论:语言分析哲学源头上与存在论的兼容性133
(七)蒯因:超越逻辑实证主义的本体论承诺134
(八)伽达默尔:理解本体论136
(九)利科:新解释学本体论138
(十)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新世界观139
(十一)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141
近现代西方哲学对主体性的追寻149
(一)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思维主体性理论149
(二)以康德为代表的先验范畴主体性理论150
(三)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抽象精神主体性理论150
(四)以新康德主义为代表的纯粹认识论主体性理论151
(五)以胡塞尔现象学为代表的还原到先验纯粹主体性理论151
(六)以克尔凯戈尔、海德格尔、萨特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个人主体性理论152
(七)从叔本华到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主体性理论153
(八)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性本能主体性理论153
(九)以弗洛姆为代表的个人心理异化的主体性理论154
(十)美国实用主义的功能主体性理论154
(十一)价值论中的价值主体性理论155
(十二)以维特根斯坦、卡西尔等人为代表的语言符号主体性理论156
(十三)以伽达默尔和利科为代表的理解解释活动主体性理论156
(十四)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交往主体性理论157
(十五)以马克思、列宁为代表的社会实践主体性理论158
走向主体性与客观性的更高综合161
(一)20世纪科学革命的焦点问题161
(二)主体知识库问题的凸现162
(三)主体性:人脑与电脑的根本分野166
(四)透视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新窗口172
追求自我超越的更大理想目标——马克思与爱因斯坦:晚年思想共性比较177
第三篇 重新发现中华智慧的世界意义——哲学创新的民族根基189
世界文明的东方源头活水——中华文明世界历史地位新论189
(一)中华文明外来论的来龙去脉——必须恢复中华文明应有的世界历史地位189
(二)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三大中心之首198
(三)中国是世界文明起源的东西两大源头之一202
(四)中国是世界六大原创文明之一208
(五)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万年连续进化模式223
(六)创造世界新型文明的东方源头活水与文化基因232
世界哲学的东方源头、奇葩、活水——中国哲学六次辉煌、六大理念与未来意义236
(一)中国哲学的世界地位——一个远未解决的重大问题236
(二)世界哲学的东方源头——中国哲学在世界历史上的六次辉煌239
(三)世界哲学的东方奇葩——中国哲学六大理念与独特风格260
孔子:中国与世界的最大教育家293
(一)孔子教育目的论:世界史上的三大首倡293
(二)孔子教育方法论:十大原则和三大支点303
(三)孔子:世界历史上的最大教育家317
五四精神新论——我的六个新观点330
(一)五四历史内涵新论——三大支柱说330
(二)五四领导骨干新论——李大钊1918年底创立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333
(三)五四精神文化内涵新论——三个层面、六大要素、一个核心说338
(四)五四精神文化底蕴新论——“打倒孔家店”,“全盘反传统”不是五四口号、五四主流、五四精神339
(五)五四运动历史意义新论——中华复兴伟大开端说345
(六)五四奠基的北大传统新论——三大源头综合创新说346
六个创新与两大贡献——纪念当代中国伟大哲学家张岱年诞辰100周年353
(一)中国哲学史论和中国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向何处去的新回答354
(二)综合创新论和民族精神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新回答356
(三)新道德论与新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哲学新奠基359
(四)六个创新凝聚升华为两大贡献——张岱年哲学思想体系的两大焦点问题361
(五)当代中国:哲学泰斗和文化巨人——张岱年哲学思想中国与世界历史地位新论364
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新形态——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375
21世纪哲学创新论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形态论375
(一)目标问题: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面向新世纪,创造新智慧376
(二)关键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中、西、马三大哲学流、智慧流的关系问题378
(三)前提问题: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379
(四)尖锐问题:如何正确借鉴近现代西方哲学381
(五)焦点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哲学382
(六)迫切问题:如何深入发掘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的大智慧384
马克思主义哲学综合创新大道386
(一)解读模式创新386
(二)文本体系创新388
(三)文献资料创新390
(四)中西马综合创新393
(五)哲学问题创新395
(六)哲学体系创新396
(七)教学体系创新397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410
(一)跨世纪的中国文化向何处去?410
(二)创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411
(三)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412
(四)开创一体两翼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新型市场经济,新型民主政治,新型科学文化413
(五)开创体制改革、经济起飞、国家统一、文化复兴四大潮流有机统一的跨世纪中国主潮414
(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和新模式415
(七)创造现代革新的中华民族精神416
(八)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价值观体系416
(九)努力创造富有时代精神与东方神韵的新型方法论体系——大成智慧学417
(十)创造大器晚成、现代复兴的中华文明新形态418
(十一)创造现代新型主体性,以熔铸21世纪新型世界文明419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421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三大源头综合创新论421
(二)深入发掘哲学基础的四个层面——更好地回答科学发展观四个基本问题439
(三)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主题、四大难题——效益公平、政治改革、文化创新、生态保护444
五大创新与五个难题——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问题、前景466
(一)体制、理论、科技、文化、哲学现代化的五大创新——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467
(二)分配不公、官僚腐败、文化失落、生态破坏、价值倾斜——改革开放30年面临的五个难题475
(三)社会公平、政治改革、文化创新、生态文明、新型价值——改革开放第二个30年:继续解放思想、走向科学发展的五大愿景484
(四)“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定位——中国大历史、世界大历史的“长时段”、新判断498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洗礼——抗震救灾中的七大创新萌芽504
(一)快速反应的高效性505
(二)人民监督的民主性506
(三)以人为本的人道性507
(四)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的自强性510
(五)现代社会机体的凝聚性511
(六)信息传递的公开性513
(七)面向世界的开放性515
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升华与走向世界——论北京奥运的最大收获与独特遗产520
(一)北京奥运最大特色——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综合创新520
(二)北京奥运“高水平、有特色”的两大支柱——综合国力与民族精神522
(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精神大弘扬523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革新——与奥林匹克时代精神融合的六大新潮头525
(五)北京精神:三大理念,一个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新发展528
(六)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展现——北京奥运是全球化的大舞台529
(七)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空前大增强——北京奥运的独特历史功能532
(八)中华民族精神走向世界的三大里程碑——北京奥运的世界历史地位535
热门推荐
- 2231723.html
- 2150783.html
- 3019531.html
- 842053.html
- 2895333.html
- 203988.html
- 2273846.html
- 2318783.html
- 1700514.html
- 3539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8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2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0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8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1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