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曾端祥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含义和历史起点3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战略范畴的论述概要3
(一)提出和论述的主要战略范畴概况4
(二)十四、十五、十六大报告对有关战略问题的直接论述6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内涵10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定义10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内涵11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历史起点14
(一)面临的四大战略课题14
(二)邓小平的战略嘱托15
第二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创新体系19
一、战略思维的基本点19
(一)谋长远的着眼点19
(二)谋全局的立足点28
(三)谋根本的生长点31
二、战略思维的基本理论35
三、战略思维实践工程论40
第三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实践功能41
一、推进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指导功能41
(一)三年战略起步初显成效42
(二)五年战略攻坚大显身手46
(三)跨越世纪战略捭阖成就巨大48
二、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承启功能50
(一)把握祖国统一命脉,开创复兴新局面50
(二)统揽国家发展大局,开辟复兴新天地57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开拓复兴新境界60
三、解决时代主题的战略互动功能63
(一)推动政治多极化发展,争取“东西”持久和平63
(二)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缩小“南北”贫富差距67
(三)推动文化多元信息化发展,建设人类信息文明71
第四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思维的理论地位和比较特征76
一、战略思维的理论地位76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战略学说的新发展7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思想的新概括80
(三)中华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新论断81
(四)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华85
二、战略思维的比较特征86
(一)思维体系的一脉相承性86
(二)思维起点的历史开局性86
(三)思维成果的博大性87
(四)思维形式的时代性87
(五)思维重心的递进性88
(六)强国战略工程的发展性88
(七)强国战略政策的升华性88
第五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发展战略主题论93
一、全面发展战略主题论的含义93
(一)界定全面发展战略主题的依据93
(二)全面发展战略主题论的含义95
二、全面发展战略主题论的基本观点96
(一)以战略目标与利益为基点的主题论观点96
(二)以战略力量与政策为基点的主题论观点97
三、全面发展战略主题论的创新特点101
(一)主题目标的全局升华性101
(二)主题价值定位的最高性103
(三)主题平台的宏大世界性104
(四)主题战略布局的协调性106
(五)主题思路的与时俱进性107
第六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协调战略全局论109
一、总揽协调战略全局论的含义109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有关战略全局的概念109
(二)总揽协调战略全局论的含义112
二、总揽协调战略全局论的基本观点113
(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权力论113
(二)“胸怀全局、驾驭全局”的权能观117
(三)“通观全局、审时度势抓大事”的职能论120
(四)“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的素质论122
三、总揽协调战略全局论的创新特征128
(一)紧扣战略主题综论全局12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128
(三)与时俱进抓住全局129
(四)高瞻远瞩筹谋全局130
第七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战略创新论131
一、与时俱进战略创新论的含义131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创新”论述131
(二)与时俱进战略创新论的含义132
二、与时俱进战略创新论的基本观点133
(一)关于理论创新的基本观点133
(二)关于制度创新的基本观点138
(三)关于科技创新的基本观点140
(四)关于文化创新的基本观点141
三、与时俱进战略创新论的特征143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143
(二)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143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144
(四)系统性与重点性的统一144
(五)原则性与策略性的统一145
(六)战略原理性与治党治国之道的统一145
第八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力”统筹战略动力论146
一、“三力”统筹战略动力论的含义146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有关“动力”概念146
(二)“三力”筹战略动力论的含义148
二、“三力”统筹战略动力论的基本观点149
(一)创新力源论149
(二)均衡力度论151
(三)同向合力论153
三、“三力”统筹战略动力论的重要特征158
(一)综合集成,超越前人的理论特征158
(二)立足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实践特征159
第九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事求是战略规律论161
一、实事求是战略规律论的含义161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有关战略规律范畴161
(二)实事求是战略规律论的含义164
二、实事求是战略规律论的基本观点165
(一)研究和把握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165
(二)尊重和遵循规律,坚特“两合”统一的观点166
(三)探索和揭示规律,坚持为“两个纲领”奋斗的观点168
(四)依据和运用规律,坚特高举旗帜统揽全局的观点169
(五)探索和总结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点171
三、实事求是战略规律论的创新特征173
(一)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向的有机统一173
(二)尊重世界多样性和寻求自身比较优势的有机统一174
(三)全面把握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175
(四)继承丰富和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176
第十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战略机遇论177
一、审时度势战略机遇论的基本含义177
二、审时度势战略机遇论的基本观点178
(一)抓住机遇价值观178
(二)利用机遇目的论182
(三)珍惜机遇时效观183
(四)用好机遇方法论184
三、审时度势战略机遇论的基本特点190
(一)继承中突出创新190
(二)鲜明的战略性191
(三)全面中抓住重点191
第十一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居安思危战略忧患论193
一、居安思危战略忧患论的基本含义193
(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忧患论的提出和论述193
(二)居安思危战略忧患论的基本含义194
二、居安思危战略忧患论的基本观点195
(一)居安思危治国论195
(二)居安思危治党论201
(三)居安思危治军论205
三、居安思危战略忧患论的鲜明特征206
(一)理论的继承发展性206
(二)内涵的深邃时代性207
(三)价值定位的最高性208
第十二章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宏猷战略国策论209
一、执政宏猷战略国策论的基本含义209
二、战略国策论的基本内容和观点210
(一)绘振兴鸿图,定百年布局:创新“基本路线”国策211
(二)奠发展基石,定兴国大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策213
(三)造世代福祉,定文明发展道路:实施可特续发展战略国策214
(四)“引进来”走出去”,深化强国路线:实施全方位开放国策215
(五)创经济新模式,定富国新途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策216
(六)融入全球化,开拓发展平台:实施加入“WTO”国策217
(七)立“关键是人才”,定昌国之根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策218
(八)揽“两个大局”,定“共富”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策219
(九)求和平统一,定振国方略:实施“一国两制”国策220
三、执政宏猷战略国策论的基本特征220
(一)系统性特征221
(二)法规化特征221
(三)时代性特征221
(四)长效性特征222
(五)宏猷性特征222
第十三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战略225
一、建设“特色经济”的战略定位225
(一)定位论断225
(二)定位要点与基本定位227
二、建设“特色经济”的战略目标228
(一)战略目标新设计228
(二)战略目标的特征229
三、建设“特色经济”的战略思路230
(一)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230
(二)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高效益的发展路子230
(三)核心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31
(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231
(五)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基础上232
(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32
(七)经济发展要以农为本233
(八)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234
(九)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34
四、建设“特色经济”的战略部署234
(一)基本的战略部署235
(二)战略部署的主要特征238
第十四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战略240
一、建设“特色政治”的战略定位240
(一)定位论断240
(二)定位要点与基本定位241
二、建设“特色政治”的战略目标242
(一)战略目标设计242
(二)战略目标的特征243
三、建设“特色政治”的战略思路246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246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46
(三)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248
(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49
(五)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250
四、建设“特色政治”的战略部署250
(一)基本的战略部署250
(二)战略部署的主要特征256
第十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战略263
一、建设“特色文化”的战略定位263
(一)定位论断263
(二)定位的要点与基本定位265
二、建设“特色文化”的战略目标266
(一)战略目标设计266
(二)战略目标的特征267
三、建设“特色文化”的战略思路270
(一)深刻认识“特色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270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271
(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71
(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272
(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72
(六)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272
(七)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272
(八)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73
四、建设“特色文化”的战略部署273
(一)基本的战略部署273
(二)战略部署的主要特征279
第十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战略283
一、建设“特色国防和军队”的战略定位283
(一)定位论断283
(二)定位的要点与基本定位286
二、建设“特色国防和军队”的战略思路287
(一)深刻认识建设“特色国防与军队”的战略地位与意义288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288
(三)紧紧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三化”建设289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289
(五)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290
(六)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290
三、建设“特色国防和军队”的战略部署291
(一)基本的战略部署和运作291
(二)战略部署的特征296
第十七章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304
一、“特色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基本定位304
(一)定位论断305
(二)定位的前提、要点与基本定位310
二、“特色外交与国际战略”的基本思路312
(一)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12
(二)始终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313
(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313
(四)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时代主题的解决314
(五)坚持对外工作的根本宗旨,争取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315
(六)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315
(七)树立新的安全观,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16
(八)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开拓发展新领域317
(九)坚持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推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318
三、“特色外交和国际战略”的部署和运作318
(一)基本的战略部署和运作318
(二)战略部署与运作的重要特征333
第十八章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战略339
一、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战略的基本定位339
(一)定位论断340
(二)定位要点与基本定位342
二、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战略的基本思路343
(一)必须紧紧抓住一个主题,坚持五项根本原则344
(二)把为最低纲领奋斗和为最高纲领奋斗统一起来345
(三)以高举旗帜、坚持党的先进性为指针345
(四)以改革的精神为动力346
(五)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保证346
(六)以加强“三大建设”、成为“两个先锋队”、实现“三大历史任务”为目的347
三、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和运作348
(一)基本的战略部署和运作348
(二)战略部署与运作的重要特征359
主要参考文献364
后记367
热门推荐
- 312667.html
- 2964983.html
- 2123240.html
- 811798.html
- 605001.html
- 1897122.html
- 3741819.html
- 370528.html
- 2578754.html
- 1814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7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5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9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2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5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