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先秦史纲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先秦史纲要
  • 张廷锡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3035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通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先秦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我国的原始社会1

第一章 我国远古的原始人类3

第一节 从“元谋人”到“北京人”3

第二节 从“马坝人”到“丁村人”4

第三节 从“河套人”到“山顶洞人”6

第二章 我国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9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经济状况——仰韶文化遗址9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组织13

第三节 原始的宗教观念15

第三章 我国古代的父系氏族公社18

第一节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经济状况——龙山文化遗址18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组织23

第三节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父系氏族公社时代26

第二编 我国的奴隶社会——夏、商、西周31

第一章 夏33

第一节 禹的时代33

第二节 启正式建立夏朝少康定位桀亡国37

第三节 夏民族居住的地区40

第四节 夏代的经济概况42

第五节 夏代的文化思想概况44

第二章 商49

第一节 商族的兴起、汤灭夏、建立商王朝49

第二节 伊尹放太甲、盘庚迁于殷54

第三节 商对外族的战争和武丁时期的疆域57

第四节 商纣亡国60

第五节 商代的经济概况62

第六节 商代的阶级关系66

第七节 商代的国家机构68

第八节 商代的文化思想概况72

第三章 西周78

第一节 周族的先世和太王的建国78

第二节 王季、文王统治时期的周国81

第三节 武王灭商、西周王朝的建立85

第四节 周公东征、西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88

第五节 西周的衰亡93

第六节 西周时期的民族97

第七节 西周时期经济的发展104

第八节 西周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109

第九节 西周的制度114

第十节 西周时期文化思想的发展122

第三编 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春秋131

第一章 春秋时期的变化133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过渡性质133

第二节 社会的变化135

第三节 政治的变化139

第二章 齐、晋、秦、楚、吴、越的称霸142

第一节 所谓五霸及霸者的历史作用142

第二节 齐桓公的霸业144

第三节 晋文公的霸业及晋楚争霸147

第四节 秦穆公的霸西戎151

第五节 楚庄王的霸业153

第六节 吴、越的最后图霸155

第三章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和人民的反抗斗争158

第一节 统治者大兴土木,建造城、台、宫室158

第二节 统治者对人民的专利、重敛,对小国人民的榨取,加于人民的刑罚战祸160

第三节 统治者的奢侈、荒淫、荒唐、残暴162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民溃”、“民叛”164

第五节 奴隶、役人、工匠的反抗和暴动165

第六节 国人的暴动167

第七节 “盗”的武装斗争168

第四章 新兴地主阶级向旧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171

第一节 季氏和鲁君的斗争——季氏专鲁171

第二节 陈(田)氏和齐君的斗争——陈(田)氏专齐173

第三节 赵、魏、韩三家和晋君的斗争——三家专晋175

第五章 春秋时期的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178

第一节 东夷族与华夏族的斗争和融合178

第二节 北狄族与华夏族的斗争和融合181

第三节 西戎族与华夏族的斗争和融合184

第四节 南方、东南方的蛮夷族与荆楚族的斗争和融合186

第六章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188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188

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展190

第三节 商业的发展194

第七章 春秋时期的新思想和儒家学派的出现197

第一节 新宇宙观的形成197

第二节 新道德思想的形成201

第三节 新政治思想的出现207

第四节 老子的新哲学思想209

第五节 儒家学派的出现和孔子的教学及其教育思想214

第六节 儒家学派的教科书——六经,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及其后学(儒家之徒)对经的发展218

第四编 诸侯割据称雄的初期封建社会——战国225

第一章 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的成立227

第一节 魏、赵、韩、齐的建国227

第二节 魏文侯、李悝(一称李克)的变法228

第三节 楚悼王、吴起的变法231

第四节 秦孝公、商鞅的变法233

第五节 赵、韩、齐、燕的改革236

第二章 战国七雄的盛衰237

第一节 所谓战国及其形势的发展237

第二节 七雄的地理位置,主要疆域和主要都城以及他们对小国的兼并238

第三节 魏国的强盛240

第四节 齐、秦的强盛241

第五节 赵的短期强盛与燕的一度强盛243

第六节 秦国的极度强盛和六国的同时衰弱245

第三章 封建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和人民的反抗斗争248

第一节 封建国家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248

第二节 封建贵族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251

第三节 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和武装暴动252

第四章 秦的统一255

第一节 秦灭二周255

第二节 秦灭六国256

第三节 秦统一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257

第五章 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261

第一节 铁器的普遍使用261

第二节 水利和农业的发展262

第三节 手工业的发展265

第四节 商业的发展268

第五节 城市的繁荣和人口的增殖271

第六章 战国时期的阶级关系273

第一节 地主阶级——统治阶级273

第二节 农民阶级——被统治阶级276

第三节 大工商业主和中小工商业者278

第四节 奴隶279

第七章 战国时期新的中央集权的统治282

第一节 中央集权统治形式之一——郡县制度282

第二节 中央集权统治形式之二——官僚制度284

第三节 中央集权统治形式之三——君主专制制度285

第四节 旧制度的遗留286

第八章 战国时期文化思想的大发展287

第一节 学士阶层和私人著作的出现287

第二节 诸子百家争鸣的出现及其阶级根源289

第三节 墨子思想学说述评291

第四节 孟子思想学说述评298

第五节 庄子思想学说述评302

第六节 荀子思想学说述评305

第七节 韩非子思想学说述评311

第八节 其他各家略述314

第九节 自然科学、文学、史学317

后记322

附录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