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产业低碳化路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磊,崔晓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8853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节能-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产业低碳化路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
一、产业低碳化是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1
二、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面临诸多障碍2
三、我国产业低碳化的系统路径亟须研究6
第二节 前期研究与实践述评6
一、“低碳”相关概念与发展目标6
二、与产业碳排放相关的定量研究7
三、相关制度创新及其作用10
四、市场机制创新及碳市场的发展11
五、低碳技术内涵及发展12
六、低碳型新兴产业的发展13
第三节 前期研究的不足14
一、对产业低碳化理论与内涵尚未形成系统明晰的认识14
二、缺乏对我国产业部门碳排放变化机理和减排潜力的全面考察15
三、多着眼于宏观视角的分析,缺乏从发展主体的微观视角展开研究15
四、缺乏对我国产业低碳化所处阶段与外部环境的系统分析及比较15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
一、本研究逻辑框架与结构安排16
二、研究方法18
第二章 产业低碳化理论溯源与内涵解析19
第一节 产业低碳化的历史演进19
一、由化石能源危机引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19
二、与第一次产业革命相伴出现的是煤炭的广泛使用20
三、与第二次产业革命相伴出现的是电力的广泛使用20
四、与第三次产业革命相伴出现的是信息革命20
第二节 产业低碳化理论溯源23
一、理论基础拓展:从传统经济理论到综合理论体系23
二、出发点转变:从孤立系统到“环境-经济”大系统24
三、规模限制:揭示能源稀缺与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根源26
四、速率控制:以最小通量维持既定存量是根本解决思路28
第三节 产业低碳化内涵解析29
一、内涵与目标: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30
二、核心动力:“观念-技术-制度-组织”创新系统31
三、衡量标准:“结构-效率-规模-管理”评价体系32
第四节 产业低碳化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关系辨析33
一、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异同辨析33
二、产业低碳化与循环经济:应紧密结合、相辅相成35
第三章 我国产业部门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36
第一节 我国产业部门碳排放演进特征分析37
一、碳排放估算方法37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40
三、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演进趋势40
四、我国能源强度与碳排放强度演进趋势42
五、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演进趋势42
六、分行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演进趋势48
七、我国产业部门碳排放演进的特征分析63
八、基于EKC模型的碳排放演进特征分析69
第二节 碳排放与我国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分析70
一、方法概述及相关研究述评70
二、GRA分析模型构建71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73
四、分析结果与讨论81
第三节 产业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分解研究86
一、我国产业部门主要碳排放影响因子分析86
二、LMDI分解模型构建87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89
四、分解结果与讨论89
第四章 我国产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分析103
第一节 我国产业部门能源消费需求预测103
一、国内外能源需求预测方法述评104
二、产业部门能源需求预测模型构建105
三、我国高耗能、低耗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07
四、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值能耗指标预测113
五、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量预测113
第二节 我国产业部门的结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14
一、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114
二、判断模型的建立115
三、我国结构演进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分析116
四、我国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19
第三节 我国主要工业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21
一、电力、热力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21
二、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23
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23
四、非金属矿物及制品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24
五、石化、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24
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125
第五章 我国产业低碳化的发展主体研究126
第一节 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主体的分类、作用及关系126
一、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主体的分类126
二、创新视角下各主体地位、作用及关系128
第二节 产业低碳化进程中企业的决策行为分析129
一、企业低碳化发展的风险分析129
二、企业低碳化发展的机遇分析132
三、企业参与产业低碳化的决策行为分析133
第三节 案例分析:某新兴生物质企业发展现状与启示136
一、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36
二、案例企业概况与产业发展前景137
三、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市场壁垒、资金不足、标准缺失138
四、该案例对我国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启示139
第四节 案例分析:某大型化工企业低碳化转型历程与启示139
一、案例企业发展概况139
二、企业低碳化发展措施与成效分析140
三、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政策不力、竞争劣势、转型风险140
四、该案例对我国企业低碳发展的启示141
第六章 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分析142
第一节 全球低碳发展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分析与比较142
一、我国产业发展历程与工业化阶段分析142
二、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分析143
三、国内外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较分析146
四、国内外新能源利用状况比较分析153
五、阶段分析对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启示157
第二节 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158
一、产业低碳化PEST分析模型构建158
二、国际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160
三、国内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165
四、国外对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启示168
第七章 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169
第一节 我国产业低碳化的发展原则169
一、原有产业的低碳化调整与新兴低碳产业创新并重169
二、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并重170
三、关键技术突破与政策资金扶持并重170
四、立足国内市场与参与国际竞争并重170
第二节 我国产业低碳化的目标路线与评价体系171
一、我国产业低碳化的目标路线171
二、我国产业低碳化评价体系构建173
第三节 我国产业低碳化的优先领域174
一、三次产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先领域174
二、工业部门各行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先领域175
第四节 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应对策略176
一、现有产业体系的低碳化转型176
二、新兴低碳型产业体系的构建177
三、产业低碳化的保障体系建设177
第八章 结论179
第一节 主要结论179
第二节 创新点186
参考文献188
热门推荐
- 2588014.html
- 3516982.html
- 3584907.html
- 1002858.html
- 3603388.html
- 2831103.html
- 3676195.html
- 1220892.html
- 3799669.html
- 1008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4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4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0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8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6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