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战创伤学 第9卷 特殊军事作业环境战创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付小兵总主编;高钰琪,殷作明,苏磊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2576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699页
- 主题词:创伤-军事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战创伤学 第9卷 特殊军事作业环境战创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高原战创伤3
第一章 高原环境战创伤流行病学3
第一节 高原历次战争战创伤回顾分析3
一、减员分析3
二、伤因分析4
三、伤部分析4
四、伤情比较4
五、救治情况分析4
六、伤后结果分析5
第二节 高原环境对战斗力及战创伤救治的影响5
一、战斗力明显降低5
二、非战斗减员发生率高6
三、对战地急救的影响6
四、对初期外科处理的影响6
五、对阶梯救治的影响6
参考文献7
第二章 高原战创伤伤道局部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8
第一节 高原火器伤的局部致伤特点8
一、枪弹撞击组织的速度快、撞击能量大8
二、机体组织密度大、吸收能量多8
三、火器伤损伤范围大9
四、伤道内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较平原地区重9
第二节 高原火器伤的弹道病理学特点9
一、伤道的出入口情况9
二、伤道的病理形态特征9
三、邻近组织损伤10
四、高原火器伤的远达效应10
第三节 高原火器伤伤道局部病理生理的特点10
一、枪弹伤伤道周围组织细胞损伤严重10
二、伤道局部炎性反应较平原平时轻11
三、枪弹伤伤道局部感染与平原枪弹伤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13
四、伤道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16
五、伤道周围组织血液灌注的特点17
参考文献18
第三章 高原战创伤后机体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特点19
第一节 高原火器伤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19
第二节 高原火器伤对机体炎性反应的影响21
第三节 高原火器伤对机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22
参考文献23
第四章 高原战创伤休克的特点及防治24
第一节 高原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特点24
一、不同人群对战创伤失血的耐受力不同24
二、不同人群战创伤失血性休克对复苏液体的耐受力不同24
三、战创伤休克对氧的需求量大25
四、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25
五、总失血失液量较大25
第二节 高原战创伤休克的救治25
一、复苏时间25
二、坚持液体复苏的个体化原则25
三、提高机体复苏液体输入量和液体利用率的综合措施26
四、高原战创伤休克的输血特点26
五、其他治疗26
参考文献27
第五章 高原战创伤感染的特点及防治28
第一节 高原细菌分布及影响因素28
一、土壤细菌28
二、水源细菌28
三、空气细菌29
四、物体表面细菌29
五、人体皮肤菌29
六、高原细菌影响因素29
第二节 高原常见感染病原菌30
一、革兰氏阳性菌30
二、革兰氏阴性杆菌31
三、厌氧菌32
四、真菌32
五、高原感染常见病原菌变迁33
第三节 影响高原战创伤感染的因素34
一、病原微生物因素34
二、机体的防御能力35
三、环境因素36
四、其他因素36
第四节 高原化脓性感染的特点及防治37
一、高原化脓性感染的特点37
二、高原化脓性感染的特殊类型38
三、诊断39
四、预防39
五、治疗40
第五节 高原特殊感染的特点及防治41
一、气性坏疽41
二、破伤风43
参考文献45
第六章 高原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及阶梯救治46
第一节 高原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原则46
一、高原平时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原则46
二、高原战时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原则47
第二节 高原高寒山地地区战时火器伤阶梯救治50
一、传统战创伤“空效解决方案”在高原战争中的局限性50
二、高原战时枪弹伤救治的“时效解决方案”50
三、高原战时火器伤的医疗后送新体系51
四、高原战时火器伤的阶梯救治51
参考文献53
第七章 高原战创伤修复的特点及措施54
第一节 高原战创伤修复的临床特点54
一、高原战时火器伤软组织愈合与修复较平原地区慢54
二、高原地区骨折愈合慢,骨折不愈合和骨延迟愈合发生率高54
三、血管吻合成功率较平原地区低55
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速度慢,恢复效果差55
五、世居藏族创口愈合较移居汉族好55
第二节 高原火器伤伤道修复的病理生理特点55
一、高原枪弹伤伤道清创后组织炎性反应的特点55
二、高原枪弹伤伤道组织血液灌注的特点56
三、伤道清创后胶原合成的特点57
四、伤道闭合后愈合皮肤病理学特点58
五、高原伤道修复后组织生物力学的特点58
第三节 影响高原枪弹伤伤道愈合的因素58
一、高原环境因素58
二、伤道局部因素59
三、全身因素59
四、医源因素60
五、种族因素60
第四节 促进高原战创伤修复的措施60
一、清创术60
二、纠正伤口局部的缺氧状态60
三、外用药物60
四、改善全身营养状态60
五、中药“接骨灵胶囊”对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的影响61
参考文献61
第八章 高原战创伤后重要内脏器官功能的变化及严重并发症62
第一节 高原严重战创伤后呼吸系统的变化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2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62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3
第二节 高原肢体枪弹伤后凝血功能异常及相关并发症65
第三节 高原严重战创伤后应激反应与急性胃肠功能障碍66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66
二、预防和治疗67
第四节 高原肢体枪弹伤后心、肝、肾功能变化67
一、心功能变化67
二、肾功能障碍68
三、肝功能异常68
第五节 高原肢体枪弹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9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69
二、预防和治疗70
参考文献71
第九章 高原战创伤对全身代谢的影响72
第一节 高原战创伤后机体肌肉组织能量代谢的特点72
第二节 高原战创伤对机体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影响73
一、糖代谢表现为高分解高酵解73
二、脂肪代谢表现为高分解高消耗74
三、蛋白质代谢表现为高分解低合成74
四、动物体重变化的特点74
第三节 高原战创伤对机体电解质代谢的影响75
一、低钙血症75
二、低镁血症75
三、K+、Na+、Cl-和Pi3+降低76
参考文献76
第十章 高原战创伤的营养支持77
第一节 高原平时与战时的营养饮食特点77
一、饮水要求77
二、饮食要求77
三、饮食卫生77
第二节 高原严重战创伤伤员的营养支持78
一、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78
二、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与高原严重战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损害78
三、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与高原严重战创伤后的免疫紊乱80
四、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与高原严重战创伤后的代谢紊乱82
参考文献83
第十一章 高原战创伤护理的特点84
第一节 现场救护84
一、准备工作84
二、现场急救84
第二节 院内救护85
一、护理评估85
二、常见护理诊断85
三、护理目标85
四、护理措施85
五、护理评价88
参考文献88
第二篇 寒带地区战创伤91
第十二章 寒带地区战创伤流行病学91
第一节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概念与简史回顾91
一、寒带地区战创伤的概念91
二、寒带地区战创伤简史回顾91
第二节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94
一、寒带地区地理环境及气候特征94
二、寒带地区战创伤的特点94
三、冷伤的流行病学特征95
参考文献97
第十三章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99
第一节 寒冷环境对机体的影响99
一、对体温和机体代谢的影响99
二、对骨骼肌功能的影响99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00
四、对循环和血液系统的影响100
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00
六、对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影响101
第二节 寒带地区环境对伤情的影响101
一、加重受伤组织坏死与伤残101
二、加重休克102
三、烧冻复合伤103
参考文献103
第十四章 寒带地区冷伤的病理生理与发生机制105
第一节 冷伤的病理生理105
一、生理调节阶段106
二、组织冻结阶段106
三、复温融化阶段106
第二节 寒带地区冷伤的发生机制108
一、寒冷引起细胞的损伤108
二、寒冷诱导的细胞凋亡108
三、寒冷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108
四、寒冷对一氧化氮表达的影响109
参考文献109
第十五章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评估110
第一节 创伤评分法的种类110
一、按适用场所分类110
二、按数据来源分类111
第二节 院前评分111
一、急救判定法111
二、院前指数111
三、创伤指数112
四、病伤严重程度指数112
五、CRAMS评分法113
第三节 院内评分114
一、简明损伤定级法114
二、损伤严重度评分法114
参考文献114
第十六章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分级救治115
第一节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分级救治程序115
一、概述115
二、战创伤救治总则116
三、战创伤分级救治组织体系117
四、战创伤伤病员分类121
第二节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救治方法128
一、救治的技术原则128
二、救治中的损伤控制129
三、休克的救治130
四、软组织战创伤的救治131
五、冷伤的分级救治与后送134
参考文献135
第十七章 寒带地区冷伤的防治136
第一节 概述136
一、冷伤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37
二、冷伤的分类138
三、冷伤面积计算139
第二节 冷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39
一、全身性冷伤140
二、局部性冷伤142
第三节 冷伤治疗与进展148
一、冷伤治疗原则148
二、冷伤的战现场急救及早期治疗148
三、全身性冷伤的治疗150
四、局部性冷伤的治疗155
五、冷伤治疗新进展156
第四节 寒带地区冷伤的预防158
一、加强行政管理、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158
二、做好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159
三、掌握防护措施162
参考文献169
第十八章 寒带地区战创伤护理的特点170
第一节 寒带地区战创伤的相关护理急救技术170
一、寒带地区野战环境的输液技术170
二、寒带地区野战环境的心肺复苏技术171
第二节 低体温症及冷伤的护理176
一、低体温症的护理176
二、冷伤的护理179
参考文献180
第三篇 热环境下战创伤183
第十九章 亚热带丛林及戈壁沙漠地区战创伤183
第一节 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概述183
一、概念与战争简史183
二、亚热带丛林地区气候特点185
三、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特点185
第二节 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的流行病学186
一、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186
二、亚热带丛林地区环境对军队卫勤保障的影响187
第三节 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188
一、亚热带丛林环境对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188
二、亚热带丛林环境战创伤病理学特点189
三、亚热带丛林环境战创伤组织能量代谢特点190
四、亚热带丛林环境战创伤细菌学特点190
五、亚热带丛林环境机体战创伤病理生理学特点191
第四节 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的分级救治192
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192
二、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阶梯救治程序的改进建议与经验192
第五节 亚热带丛林湿热环境下战创伤救治原则与技术要点193
一、救治原则193
二、清创术要点194
三、负压创面治疗技术195
四、各类战创伤处理要点195
五、四肢火器伤救治技术要点195
六、颌面部火器伤救治技术要点196
第六节 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的预防与控制197
一、战创伤的预防197
二、战创伤的控制199
第七节 亚热带丛林地区环境对战创伤救护的影响及对策200
一、亚热带丛林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及对战创伤救护的影响200
二、亚热带丛林地区战创伤救护训练对策与方法200
第八节 戈壁沙漠地区战创伤202
一、概述202
二、戈壁沙漠气候与地理环境特征202
三、戈壁沙漠环境战创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203
四、戈壁沙漠环境战创伤的特点与救护205
参考文献206
第二十章 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208
第一节 概述208
一、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概念208
二、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分类209
第二节 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研究与进展214
一、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基础研究与进展214
二、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临床研究与进展221
第三节 高温高湿环境战创伤的流行病学223
一、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23
二、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224
第四节 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病理生理学与发生机制227
一、概述227
二、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的热平衡与热交换227
三、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的全身反应及组织器官损伤228
四、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的热习服反应232
五、高温的细胞毒性作用232
第五节 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诊断与评估233
一、概述233
二、热射病的病情评估234
三、与其他原因引起高热或高热昏迷疾病的鉴别237
第六节 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救治238
一、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救治238
二、重症中暑的救治238
第七节 高温高湿环境热损伤的预防242
一、筛查热损伤危险因素242
二、建立高温高湿环境下热损伤事件的预测、预警机制243
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243
第八节 高温高湿环境下热损伤伤病员的护理244
一、及早采取迅速有效的降温措施245
二、循环系统的观察与护理245
三、呼吸系统的观察与护理246
四、神经系统的观察与护理247
五、血液系统的观察与护理247
六、肾功能的观察与护理247
七、消化系统的观察与护理247
八、营养支持247
九、预防院内感染248
十、心理护理248
十一、基础护理248
十二、预防教育249
参考文献249
第四篇 海上战创伤253
第二十一章 海上战创伤概述253
第一节 海上战创伤的概念253
第二节 海上战创伤简史254
第三节 海上战创伤的研究与进展256
一、海上战创伤早期救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256
二、海上战创伤海上浸泡伤救治研究与进展257
三、海上战创伤信息化进展258
参考文献258
第二十二章 海上战创伤的流行病学259
第一节 海上战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59
第二节 海上战创伤登记及档案的建立和管理260
一、伤票260
二、野战病历260
三、医疗后送文件袋263
四、战时医疗文书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发展263
第三节 海上战创伤的类别分型265
第四节 海上战创伤的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265
一、海上战创伤的特点265
二、海上战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267
参考文献267
第二十三章 海上战创伤的病理生理学与发生机制268
第一节 海水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人体的致伤因素268
一、低温268
二、高渗透压269
三、细菌种类丰富269
第二节 海水浸泡伤的病理生理学与发生机制270
一、海水浸泡肢体伤270
二、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273
三、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274
四、海水浸泡烧伤275
第三节 海战伤伤口愈合及影响因素275
一、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275
二、影响海战伤伤口愈合的特殊因素276
参考文献276
第二十四章 海上战创伤的评估与诊断277
第一节 海上战创伤的评估277
一、创伤评分系统277
二、伤势的判断278
第二节 海上战创伤的诊断279
一、详尽地了解受伤史279
二、体格检查279
参考文献280
第二十五章 海上战创伤的分级救治281
第一节 海上战创伤的分级方法281
一、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治体系中救治机构的设置281
二、救治种类282
第二节 海上战创伤的分级救治原则283
一、加强自救互救283
二、建立立体医疗救治体系284
三、配备适应海上保障的卫勤装备与卫生人员284
四、健全指挥机构,高效实施卫勤保障任务284
第三节 海上战创伤伤病员的搜救与转运285
一、海上战创伤伤病员的搜救285
二、海上战创伤伤病员后送286
三、救护直升机在海上战创伤伤病员救治后送的应用289
第四节 卫生船舶的展开与战创伤救护291
一、卫生船舶概况291
二、医院船在现代海军卫勤体系中的应用292
三、医院船的装备、人员、系统和工作流程294
参考文献296
第二十六章 海上战创伤的护理297
第一节 海上医院船的护理工作特点与要求297
一、海上医院船护理工作特点297
二、海上医院船护理工作要求298
第二节 海上医院船的急救护理常规301
一、战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的现场急救护理301
二、战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紧急救治的护理302
三、冷水浸泡低体温症的护理303
参考文献304
第五篇 空战战创伤307
第二十七章 空战战创伤概述307
第一节 空战战创伤的概念与简介307
第二节 空战战创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308
一、研究现状308
二、展望309
第三节 空战战创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控309
一、空战战创伤的流行病学特点309
二、空战战创伤的预防与控制311
参考文献312
第二十八章 空战环境特点及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14
第一节 高空低气压314
一、大气压环境特点314
二、低气压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15
第二节 高空缺氧316
一、缺氧环境特点316
二、高空缺氧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18
第三节 航空温度319
一、航空温度环境特点319
二、航空温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19
第四节 航空振动与航空噪声321
一、航空振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21
二、航空噪声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21
第五节 座舱环境与航空辐射322
一、座舱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22
二、航空辐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24
第六节 加速度325
一、飞行中加速度的特点325
二、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26
第七节 空间定向328
一、飞行空间定向的特点328
二、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与防护329
参考文献330
第二十九章 空战战创伤的分级救治与护理331
第一节 空战战创伤分级救治331
一、场站战前卫勤准备331
二、空战伤员的分级救治332
第二节 空战战创伤特点与救治原则334
一、航空兵作战环境特点334
二、救治原则336
第三节 空战战创伤的护理337
参考文献339
第三十章 弹射跳伞伤340
第一节 概述340
一、弹射救生简史340
二、弹射救生定义及基本程序341
三、弹射跳伞伤及形成过程341
四、弹射跳伞伤治疗原则342
五、弹射跳伞伤预防措施342
第二节 弹射脊柱伤343
一、形成过程及致伤机制343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344
三、治疗原则344
四、预防措施344
第三节 高速气流吹袭伤345
一、形成过程及致伤机制346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346
三、治疗原则346
四、预防措施346
第四节 快速旋转对人体的损伤347
一、形成过程及致伤机制347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347
三、治疗原则347
四、预防措施347
第五节 开伞冲击伤348
一、形成过程及致伤机制348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348
三、治疗原则348
四、预防措施348
第六节 着陆冲击伤349
一、形成过程及致伤机制349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349
三、治疗原则349
四、预防措施350
参考文献350
第六篇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353
第三十一章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概述353
第一节 国防施工创伤的概念与简介353
一、国防施工创伤的概念353
二、国防施工创伤简介353
第二节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环境特点对人体和医疗卫生的影响355
一、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地域环境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355
二、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微环境对人体的影响355
三、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对医疗保健、卫生防病的影响356
第三节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主要致伤因素357
一、物理因素导致创伤357
二、化学因素导致创伤358
三、机械性事故导致的创伤358
四、交通事故伤358
参考文献358
第三十二章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分类与救治359
第一节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分类359
一、按创伤原因分类359
二、按创伤表现形式分类360
三、按创伤部位分类360
第二节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与救治特点及难点360
一、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特点360
二、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救治特点362
三、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救治难点362
第三节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伤员现场急救363
一、现场急救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363
二、现场急救技术364
参考文献404
第三十三章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防控与护理405
第一节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防控405
一、培养安全作业意识405
二、提高创伤防控能力407
第二节 国防施工(坑道作业)创伤护理410
一、临床护理410
二、营养护理411
三、心理护理411
参考文献412
第七篇 军事训练创伤415
第三十四章 军事训练创伤概论415
第一节 概述416
一、军事训练创伤的基本特点416
二、军事训练创伤医学的发展简史416
三、我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的工作特点418
四、我军军事训练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419
五、全面推进军事训练医学教育419
六、军事训练医学心理学的提出、研究与应用420
七、建立全军军事训练创伤监控及信息系统421
八、成立军事训练医学专业学术组织422
九、加强军事训练医学的基础研究423
十、军事训练医学的未来发展研究方向425
第二节 军事训练创伤与现代流行病学429
一、军事训练医学发展史中的流行病学研究429
二、我军军事训练医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工作特点429
三、现代流行病学在军事训练医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430
第三节 影响军事训练创伤发生的主要因素434
一、人的因素434
二、物的因素434
三、训练课目因素435
第四节 《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编制及应用435
一、编制《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基本原则436
二、掌握0期诊断技术、实时执行军事训练创伤监控与预防438
第五节 军事训练创伤与现代医学体系相关性特点439
一、军事训练创伤的野战外科学特点439
二、骨科学是常见军事训练创伤诊断与治疗的理论基础443
三、运动医学在军事训练创伤中的地位与作用443
四、人体工效学在军事训练创伤预防中的应用前景444
五、康复医学在军事训练创伤防治中的应用特点445
六、军事训练医学心理学概念的提出与应用447
参考文献450
第三十五章 共同科目训练常见创伤的诊治与预防451
第一节 骨与关节创伤451
一、应力性骨折451
二、投弹骨折456
三、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460
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62
五、腕舟骨骨折466
六、肩关节脱位469
七、肘关节软组织钙化骨化病474
第二节 软组织创伤475
一、俯卧撑训练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476
二、俯卧撑训练所致的上肢横纹肌溶解症477
三、肩袖损伤478
四、跟腱末端病482
五、训练性下腰痛484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487
七、距腓前韧带损伤492
第三节 器官创伤494
一、训练性血尿494
二、训练性腹痛497
三、过度训练综合征499
四、训练性中暑501
参考文献506
第三十六章 不同军兵种军事训练的健康保护508
第一节 陆军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08
一、装甲兵、坦克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09
二、炮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09
三、雷达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0
四、侦察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0
五、通信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1
六、汽车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2
七、防化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2
八、工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3
第二节 海军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4
一、海军舰艇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4
二、海军航空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5
三、海军陆地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6
第三节 空军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6
一、空军飞行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6
二、空降兵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7
三、地面作业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8
第四节 第二炮兵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9
一、坑道作业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19
二、第二炮兵作战部队分业训练的健康保护520
参考文献522
第八篇 灾害创伤与救援527
第三十七章 灾害医学与救援医学的发展简史与现状及进展527
第一节 灾害医学与救援医学的概念527
一、概述527
二、灾害医学528
三、救援医学529
第二节 中国灾害医学与救援医学发展历史530
一、中国灾害发生概况530
二、中国灾害医学发展简史530
三、中国救援医学发展简史531
第三节 国外灾害医学与救援医学发展历史533
一、世界灾害医学简史533
二、世界救援医学发展简史534
第四节 现代灾害医学与救援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535
一、现代灾害医学与救援医学研究现状535
二、灾难医学与救援医学发展趋势及展望536
参考文献537
第三十八章 灾害性创伤流行病学概论539
第一节 灾害性创伤的流行病学539
一、概述539
二、交通事故创伤流行病学特点540
三、战争灾害创伤流行病学特点541
四、地震灾害创伤流行病学特点541
五、台风灾害创伤流行病学特点542
六、暴雨、泥石流创伤流行病学特点542
第二节 灾害性创伤登记及档案的建立和管理542
一、灾害现场检伤分类登记方法542
二、灾害现场检伤分类的标识及其含义543
三、灾害性创伤救治记录及创伤病历档案建立与管理544
第三节 灾害性创伤的类别分型545
一、广义的创伤分类545
二、致伤原因、创伤机制、创伤部位和创伤程度分类545
第四节 灾害性创伤的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546
一、交通事故创伤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546
二、地震灾害创伤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547
三、火灾创伤的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547
四、危险化学品事故灾害创伤的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547
五、台风、水灾创伤的特点和主要死亡原因547
第五节 灾害性创伤严重度分析方法548
一、院前评分方法548
二、院内评分方法549
第六节 发生灾害及造成群体伤的情况分析550
一、概述550
二、灾害及造成群体伤的情况分析551
三、灾害群体伤的紧急医疗救援特点552
参考文献552
第三十九章 灾害性创伤与大量群体伤的医学救援554
第一节 灾害性创伤的特点554
一、交通事故灾害创伤的特点554
二、地震灾害创伤的特点555
三、火灾及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灾害创伤的特点556
四、台风、水灾创伤的特点557
五、海啸、火山爆发灾害创伤的特点557
六、核生化次生灾害创伤的特点557
第二节 大量群体遭受灾害性创伤的救治特点558
一、自救互救,合作互救,时间就是生命558
二、分级救援,合作救援,“大急救”救援558
三、灾区内外、国内外大合作救援559
第三节 群体伤的阶梯救治程序559
一、现场急救560
二、途中救护562
三、医院救治564
参考文献566
第四十章 风暴灾害所致群体伤的医学救援568
第一节 概述568
一、风暴的概念568
二、风暴灾害569
第二节 风暴灾害的流行病学570
一、国内资料570
二、国际资料570
第三节 风暴灾害造成群体创伤的特点571
一、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防御难度大571
二、破坏力强,伤亡重,救援环境恶劣571
三、次生灾害多571
四、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571
五、骨折、挤压伤、颅脑损伤及胸腹部创伤多571
六、受灾群体心理创伤严重572
第四节 风暴灾害造成群体创伤的医学救援572
一、概述572
二、尽早成立灾害事件指挥体系,整合成统一的命令573
三、医学救援的分级救治阶段573
四、救援队员的自我防护575
参考文献575
第四十一章 地震灾害所致群体伤的医疗救援577
第一节 概述577
一、地震医疗救援特点577
二、地震灾害造成的主要伤害578
第二节 地震灾害创伤流行病学579
一、地震伤亡的影响因素579
二、地震灾害死亡特点分析580
三、地震灾害伤员特点分析580
四、药品保障分析581
五、幸存人群的远期生命质量调查582
第三节 地震灾害造成群体创伤的特点582
一、地震伤亡人员的性别特点582
二、地震伤亡人员的年龄特点582
三、地震伤的死亡特点583
四、地震伤的受伤特点583
五、地震伤中儿童创伤特点586
六、地震伤中孕妇创伤特点587
第四节 地震灾难造成群体创伤的医疗救援587
一、检伤分类587
二、分级救治588
参考文献589
第四十二章 水灾所致群体伤的医疗救援590
第一节 概述590
一、水灾发生的原因590
二、水灾的特点590
三、水灾等级划分591
第二节 水灾的流行病学592
一、水灾的流行病学概况592
二、水灾与疾病流行592
第三节 水灾造成群体创伤的特点595
一、水灾对人的直接伤害595
二、灾后传染病对人的伤害595
三、水灾致群体创伤的特点596
第四节 水灾造成群体创伤的医疗救援596
一、水灾救援原则596
二、自救互救598
三、淹溺的急救598
四、灾后疾病的预防602
参考文献604
第四十三章 火灾所致群体创伤的医疗救援605
第一节 概述605
一、火灾分类与等级划分605
二、不同的火灾案例606
三、火灾的原因608
四、火灾自救常识与方法610
第二节 火灾的流行病学概况及群体创伤612
一、1950—2008年全国火灾情况612
二、2009年全国火灾情况612
三、2010—2015年全国火灾情况613
四、火灾群体创伤的特点614
五、火灾群体创伤规律和特点614
第三节 火灾造成群体创伤的医疗救援615
一、现场急救615
二、创面的早期处理616
三、吸入性损伤的救护616
四、并发症的急救617
五、转送医院617
参考文献617
第四十四章 灾害创伤的预防与控制618
第一节 灾害创伤的预防618
一、概述618
二、灾害创伤的预防措施619
第二节 灾害创伤的自救互救策略与控制620
一、灾害创伤的自救互救策略620
二、灾害创伤的控制622
参考文献622
汉英对照索引623
英汉对照索引640
热门推荐
- 3858128.html
- 1780424.html
- 3238284.html
- 719353.html
- 2726644.html
- 1558574.html
- 2654893.html
- 1740493.html
- 1969368.html
- 1260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7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4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7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9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0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2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4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1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