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
  • 葛金国,吴玲,周元宽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64334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概述 1

第一节 文化与学校文化 1

一、文化的概念 2

二、学校文化及其解读 12

三、课程的文化本质 20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展示的文化理念 28

一、把握课程理念的框架 28

二、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关系 30

三、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及其基本理念 33

四、再造课程改革新文化 36

五、理想的学校文化:新课程下学校文化的特质 47

第三节 新课程下学校文化重建策略 50

一、观念先导,制造舆论 50

二、立意高远,循序渐进 53

三、系统策划,把握要领 54

四、继往开来,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57

五、突出人文,有效引领 59

六、规矩方圆,学习进步 61

七、全员参与(师生主体),领导垂范 63

第二章 课程改革历程的文化视野 65

第一节 西方20世纪课程改革的文化启示 65

一、西方20世纪课程改革实验高潮及其特点 66

二、西方20世纪课程改革实验的文化启示 69

第二节 中国百年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 72

一、中体西用:清末民初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1905—1921) 72

二、西体中用:新学制及其课程标准的文化审视(1922—1949) 76

三、依纲宣本:教育革命旗帜下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1950—1976) 77

四、多元共生:改革开放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1977— ) 85

第三节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学思考 91

一、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互动情况 91

二、形态学审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反思 95

三、对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互动关系的认识 101

四、志存高远:在凸显学校文化力量中重建师生精神家园 104

第三章 学校物质文化的整建和创设 112

第一节 学校物质文化的含义和特性 112

一、学校物质文化的内涵 113

二、学校物质文化的类型 114

三、学校物质文化的特性 116

第二节 学校物质文化整建的内容 117

一、学校的自然环境与规划布局 117

二、学校的设施陈设和风格展示 122

三、学校“三化”:绿化、净化、美化 124

四、科技信息网络:学校物质文化的时代标志 126

第三节 新课程下学校物质文化的创设 127

一、奠定基色:学校物质文化整建的意义和功能 127

二、新课程下的学校物质文化整建和创设策略 133

第四章 学校制度文化的设计和再造 136

第一节 学校制度文化概述 136

一、学校制度文化的含义与分类 136

二、学校制度文化的特性 141

三、学校制度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142

第二节 学校制度文化的设计 150

一、学校制度文化设计的意义 150

二、学校制度文化设计的原则 152

三、学校制度文化设计的条件 158

第三节 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制度文化的再造 163

一、学校制度文化再造的条件 163

二、学校制度文化再造的内容 166

三、学校制度文化再造的途径和方式 175

第五章 学校精神文化的优化和提升 180

第一节 学校精神文化的意义与样式 180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含义 180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特性 181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样式 183

第二节 新型校风及其培育 188

一、校风的内涵及其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188

二、校风培育的内容 194

三、优良校风的形成与培育 208

第三节 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 218

一、学校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218

二、学校精神的价值和功能 219

三、脉源:学校精神生成的心理机制 221

第六章 教师群体的文化特性和使命 224

第一节 教师文化的内在特性和外在要求 225

一、教师文化的含义和类型 225

二、教师的文化特性与教师文化的特性 228

三、教师文化的外在要求 237

第二节 当代教师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意识 240

一、当代教师的文化使命 240

二、当代教师的文化意识 249

第三节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文化的锐意创新 255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文化重建的目标走向 255

二、教师文化重建的关键:教师角色转型 263

三、教师文化重建的价值指向 269

第七章 学生群体文化的样态和再塑 273

第一节 学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73

一、学生文化的内涵和来源 273

二、学生文化的“底色”:青春文化 279

三、学生文化:需要成人世界的理解和引领 282

第二节 学生行为文化的样态 283

一、学生的学习行为 284

二、学生的交往行为 286

三、学生行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 287

第三节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文化的再塑 289

一、发挥学生文化的积极功能 291

二、加强对学生文化的引导 292

第八章 学校管理者文化的建构和重塑 296

第一节 学校管理者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296

一、学校管理者文化的含义 296

二、学校管理者文化的特点 298

三、学校管理者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相生互动 300

第二节 管理者群体的角色意识 308

一、管理者角色的社会期望:什么人能当领导? 308

二、职业自觉:现代校长的管理意识 312

三、管理者角色的自我意识:我应做和能做什么? 318

第三节 领导方式:管理者文化的外在表征和焦点 322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及其相应特征 322

二、五种领导风格及其长短 324

三、领导情境与情境领导的动态调适 325

第九章 学校文化重建的基本阵地和实践形态 327

第一节 传统课堂文化误区和新课程文化重建 327

一、课程改革呼唤新课堂文化 328

二、新课堂文化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层面 344

三、课堂文化重建的实践路径和策略思路 348

第二节 班级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模式” 354

一、班级文化的意义 354

二、作为班级文化的班会 361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思路 366

四、班级文化管理及其模式 369

第三节 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文化的实践形态 388

一、校园宣教活动 388

二、校园文体活动 394

三、校园美化活动 406

主要参考文献 417

后记 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