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理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大群,董金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9851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植物病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病理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植物病理学与植物病害1
一、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1
二、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病害三角关系4
三、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5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7
一、病状及其类型8
二、病征及其类型9
第三节 植物的非生物病原与非侵染性病害11
一、温度与光照12
二、水分和湿度13
三、营养失调13
四、环境污染15
五、农药药害16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18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一般概述18
一、真菌的一般性状18
二、真菌的繁殖21
三、真菌的生活史24
四、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和命名24
第二节 根肿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25
第三节 丝壶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27
第四节 卵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27
一、一般性状27
二、主要病害30
第五节 壶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32
一、一般性状32
二、主要属及所致病害33
第六节 接合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34
一、一般性状34
二、主要病害37
第七节 子囊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38
一、一般性状38
二、半子囊菌和不整囊菌及其所致病害40
三、核菌及其所致病害43
四、腔菌及其所致病害47
五、盘菌及其所致病害50
第八节 担子菌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51
一、一般性状51
二、锈菌目真菌及其所致病害54
三、黑粉菌目真菌及其所致病害56
第九节 半知菌及其所致病害60
一、一般性状60
二、丝孢纲真菌一般性状及所致病害62
三、腔孢纲真菌一般性状及所致病害67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71
第一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71
一、菌体结构71
二、生长繁殖及遗传变异72
三、细菌的血清学性质73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73
一、分类概况73
二、分类和鉴定方法74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76
一、普罗特斯门76
二、厚壁菌门80
三、放线菌门81
第四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所致病害82
第四章 植物病原分子生物92
第一节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93
一、形态特征93
二、生物学功能95
第二节 植物病毒的侵染和传播97
一、侵染和复制97
二、植物体内的运转103
三、传播方式105
第三节 植物病毒的分类和命名109
一、分类109
二、命名114
第四节 植物病毒的检测114
一、生物学检测114
二、显微镜检测116
三、血清学检测116
四、分子生物学检测118
第五节 亚病毒119
一、类病毒119
二、拟病毒与卫星核酸121
三、卫星病毒121
第六节 植物病毒和亚病毒所致病害121
一、重要的植物病毒及其所致病害121
二、植物亚病毒及其所致病害127
第五章 植物寄生线虫和原生动物130
第一节 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与结构130
一、形态结构131
二、消化系统131
三、生殖系统132
四、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134
第二节 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学和病理学134
一、生活史134
二、生物学135
三、寄生性135
四、致病性136
第三节 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类群136
一、分类136
二、主要类群137
第四节 植物病原原生动物142
第五节 植物寄生线虫所致病害142
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147
第一节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147
一、寄生性147
二、致病性147
三、繁殖与传播148
四、主要类群148
第二节 菟丝子属和列当属148
一、菟丝子属148
二、列当属149
第三节 桑寄生属和槲寄生属150
一、桑寄生属150
二、槲寄生属151
第四节 独脚金属和无根藤属151
一、独脚金属151
二、无根藤属152
第五节 寄生性藻类152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153
第一节 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153
一、越冬越夏的方式154
二、越冬越夏的场所154
三、越冬越夏的影响因素156
第二节 病原物接种体的传播156
一、病原物的接种体156
二、接种体的释放157
三、接种体的传播158
四、接种体的寿命160
五、病原物的接种161
第三节 侵染过程161
一、病程的概念161
二、侵入前期162
三、侵入期164
四、潜育期168
五、显症期171
第四节 初侵染和再侵染173
一、初侵染和再侵染173
二、潜伏侵染和复合侵染174
第八章 寄主-病原物的相互作用175
第一节 寄主与病原物的识别175
一、识别的概念175
二、识别的方式175
第二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作用181
一、致病性概念181
二、植物病原物的致病作用182
第三节 植物病理生理学184
一、呼吸作用184
二、光合作用184
三、核酸和蛋白质代谢185
四、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转186
五、酶活性187
第四节 植物的抗病机制187
一、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187
二、植物被动抗病性189
三、植物主动抗病性190
第五节 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193
一、基因对基因的概念193
二、病原物致病性的变异196
三、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和变异197
第九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200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常规诊断200
一、植物伤害的诊断201
二、植物生理性病害的诊断202
三、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202
第二节 植物病害诊断检测技术204
一、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鉴定技术204
二、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205
三、生物学测定技术206
四、生理生化测定技术207
五、免疫血清检测技术207
六、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208
七、专家系统与网络远程诊断技术209
第十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211
第一节 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211
一、病害流行的概念211
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分析211
三、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212
四、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214
五、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217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预测218
一、病害预测的概念218
二、病害预测的类型218
三、病害预测的依据219
四、病害预测的方法220
五、病害预报的发布225
第三节 病害损失估计225
一、病害调查与记载225
二、病情与损失关系226
三、损失估计方法227
第十一章 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方法228
第一节 植物病害防治原理228
第二节 植物检疫229
一、检疫的重要性229
二、检疫的任务229
三、进出境检疫230
四、境内检疫230
第三节 选育和利用抗病性品种231
一、选育抗病品种231
二、植物抗病性鉴定232
三、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233
第四节 农业防治235
一、选用无病种子、种苗235
二、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235
三、加强栽培管理236
第五节 化学防治237
一、化学防治的原理237
二、化学防治方法238
三、植物病原物的抗药性及其控制241
第六节 生物防治242
一、生物防治的机制242
二、生物防治的措施和应用244
第七节 物理防治245
一、热力处理245
二、辐射和嫌气处理245
三、汰除处理246
第十二章 作物病害及其综合治理247
第一节 水稻病害247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47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52
第二节 小麦病害253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53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61
第三节 玉米病害262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62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67
第四节 马铃薯病害269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69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72
第五节 大豆病害273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74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77
第六节 棉花病害278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78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81
第七节 甘薯病害283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83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84
第八节 烟草病害285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85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88
第九节 花生病害289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89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290
第十节 其他作物病害291
第十三章 果树病害及其综合治理294
第一节 仁果类病害294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294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01
第二节 核果类病害304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04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08
第三节 葡萄病害309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09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13
第四节 柑橘病害314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14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17
第五节 热带果树病害319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19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22
第六节 其他果树病害323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24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26
第十四章 蔬菜病害及其综合治理327
第一节 陆地蔬菜病害327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27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32
第二节 设施蔬菜病害333
一、苗床期病害333
二、成株期病害336
三、储运期病害339
第三节 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与人类健康340
一、无公害蔬菜的标准340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341
第十五章 其他植物病害及其综合治理345
第一节 药用植物病害345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45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46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347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48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50
第三节 牧草病害351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51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54
第四节 草坪病害355
一、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355
二、防治原则与综合治理358
热门推荐
- 2913073.html
- 725652.html
- 2133519.html
- 429578.html
- 1639433.html
- 342719.html
- 1964609.html
- 2836659.html
- 73600.html
- 1792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0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1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6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8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3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