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设计事理学系列研究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柳冠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295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工业设计-研究-中国-古代-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设计事理学系列研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巧适事物——从“金”探究中国古代设计思维方式&胡飞1
第1章 引言3
1.1 选题意义与思路3
1.2 中国古代金之人为事物5
第2章 编钟鸣礼 圆钟传讯11
2.1 编钟与圆钟13
2.2 编钟鸣礼14
2.3 圆钟传讯18
2.4 钟的演进逻辑和设计文化意识22
第3章 王者秉钺26
3.1 钺由斧生,钺斧有别26
3.2 钺的历史演进28
3.3 钺的功能、形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0
3.4 钺的演进逻辑和设计文化意识37
第4章 锁户机谋44
4.1 从楗管到锁钥:文字学的视角45
4.2 锁的历史演进45
4.3 广锁设计研究51
4.4 锁因人异:锁具的造型与功能53
4.5 中国古锁的演进逻辑与设计文化意识57
第5章 从设计文化意识到设计思维方式62
5.1 从“金”看中国古代的设计文化意识62
5.2 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到“三才观”69
5.3 中国古代设计思维方式72
第6章 巧适事物78
6.1 “天地人物工”的再解析78
6.2 “时利和宜巧”的再解析82
6.3 “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的整体思考86
第7章 结论90
7.1 中国古代“金”之设计演进逻辑90
7.2 中国古代设计思维方式的评说92
7.3 “巧适事物”的再透视94
参考文献98
第二篇 天声人语——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研究&杨瑞105
第1章 引言107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7
1.2 研究方法109
1.3 “传统木设计文化”概念的界定111
第2章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历史发展115
2.1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孕育期:原始社会时期115
2.2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发展初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18
2.3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稳定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122
2.4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成熟期:隋、唐、五代、宋、元124
2.5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鼎盛至低谷期:明到清127
第3章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宏观语境分析131
3.1 自然因素对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影响作用131
3.2 社会因素对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影响作用136
第4章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典型个案分析152
4.1 木材的固有属性152
4.2 典型个案分析157
第5章 象征意义与核心精神200
5.1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象征意义200
5.2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核心精神204
参考文献219
第三篇 器以象制,象以圜生——中国古代五行之“水”造物设计思想研究&吴卫223
第1章 引言225
1.1 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225
1.2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236
1.3 论文各部分的简要内容237
第2章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提水灌溉238
2.1 五行之水和人为事物238
2.2 对水的人为事物的分类和定位242
2.3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的升水器械246
2.4 从提水灌溉之“事”入手建立目标系统257
第3章 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农业生态文化背景259
3.1 传统农业自然生态背景因素260
3.2 明末影响升水器械的社会思维等因素278
第4章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事理关系290
4.1 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逻辑性290
4.2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局限性298
第5章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和评判标准304
5.1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304
5.2 传统升水器械设计优劣的评判标准317
第6章 结论320
6.1 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321
6.2 对传统升水器械设计落后原因的思考325
6.3 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当代解读330
参考文献333
第四篇 谋事之道——中国古代五行之火的人为事物设计思想研究&高炳学341
第1章 引言343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343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347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路线和主要内容350
第2章 设计思想的辨析354
2.1 “思想”的辨析354
2.2 关于“设计思想”355
2.3 西方现代设计主要思想回顾356
2.4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361
第3章 古代设计思想研究案例选取363
3.1 五行之火的含义363
3.2 五行之火的事物分类364
3.3 古代设计思想研究案例选取366
第4章 古代炊事中的设计思想研究368
4.1 旧石器时代炊事设计思想研究368
4.2 新石器时代炊事设计思想研究372
4.3 夏商周时期炊事设计思想研究373
4.4 小结375
第5章 古代冶炼中的设计思想研究376
5.1 春秋时期冶炼的设计思想研究376
5.2 汉代冶炼的设计思想研究378
5.3 魏晋时期冶炼的设计思想研究379
5.4 小结380
第6章 谋事之道——五行之火的人为事物古代设计思想381
6.1 关于“事”381
6.2 谋事之道385
6.3 “谋事”与“造物”之关系387
6.4 “谋事之道”的启示387
附录A 火部字的字、词解释及五行之火的事物分类390
附录B 中国古代炊具的演变397
第五篇 随方制象 事通情理——从生土建筑比较论设计的适应性&李永春405
第1章 引言407
1.1 选题背景407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409
1.3 研究方法410
1.4 研究脉络412
第2章 设计适应性问题的提出与生土建筑比较案例的确定415
2.1 设计适应性问题的提出415
2.2 “土”之人为事物417
2.3 生土建筑比较案例的确定418
第3章 史前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生土建筑比较426
3.1 概述与可比性分析426
3.2 两地史前生土建筑演化历程的比较428
3.3 适应性关系的比较441
第4章 中国传统民居生土建筑的典型比较452
4.1 本章概述452
4.2 外部因素的比较461
4.3 内部因素的比较473
4.4 适应方式的事理解析485
第5章 设计的适应性系统构成488
5.1 生土建筑演化的适应性系统488
5.2 设计适应性系统的要素与关系492
5.3 设计适应性关系的事理495
第6章 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新498
6.1 适应方式的共性与特性498
6.2 传统设计与主动创新501
6.3 适应性与创造性的关系中的事理502
第7章 结论506
7.1 设计适应性的事理总结506
7.2 随方制象 事通情理507
7.3 课题成果总结512
参考文献514
热门推荐
- 641134.html
- 2773102.html
- 2867157.html
- 1893203.html
- 517492.html
- 1080904.html
- 773097.html
- 3773140.html
- 3387024.html
- 3500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0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0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1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3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8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