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权研究:公法学的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卫星著(南京大学法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7724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法的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权研究:公法学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一、研究的意义 1
二、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4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1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 15
第一章 生态危机与人性尊严:当代公法学的一个课题 17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17
一、“生态危机”(ecological crisis)释义 17
二、生态危机的特点 20
三、生态危机的根源 21
第二节 生态危机与人性尊严 26
一、生态危机与人的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26
二、生态危机对人性尊严的挑战 30
第三节 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 36
一、社会国家理念与环境保护 36
二、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一):环境基本国策 37
三、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二):环境基本人权 41
第二章 从理论到实践:环境权立法的实证考察 47
第一节 环境权理论的形成 47
一、环境公共信托论:美国环境权的理论基础 47
二、日本的环境权理论 53
第二节 国外环境权立法的实证分析 56
一、国外环境权立法的模式 57
二、国外环境权立法的一般规律与趋势 62
第三节 环境权国际立法的一般考察 66
一、全球层面 66
二、区域层面 70
第三章 环境权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72
第一节 环境权主体之再思考 73
一、国家不是环境权的主体 73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是环境权的主体 76
三、关于人类环境权 77
四、关于自然体的环境权 80
第二节 环境权客体之再认识 88
一、关于环境权客体认识上的分歧:一元论与多元论 89
二、环境释义 90
三、作为环境权客体的环境的范围 91
第三节 环境权内容的理性思辨 92
一、环境权不包括经济性权利 93
二、环境权不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95
三、环境权是生态性的实体权利 97
第四节 环境权性质的追问101
一、环境权的人权性质 101
二、环境权是兼有自由权性质的社会权 104
第五节 环境权概念的重塑 108
第四章 环境权与其他基本人权111
第一节 环境权与生存权 111
一、生存权:现代宪法人权保障的核心 111
二、环境权:对生存权的超越与升华 113
第二节 环境权与平等权 116
一、平等权的演进 116
二、环境公平:环境权与平等权的联结118
第三节 环境权与发展权 125
一、发展权:第三代人权的典型代表125
二、环境权与发展权的冲突与协调127
第五章 环境权的保障 130
第一节 权利保障界说 130
第二节 环境知情权 133
一、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基础 133
二、环境知情权的演进 136
三、环境知情权及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内容139
第三节 环境公众参与权 146
一、公众参与与公民环境权之保障 146
二、环境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146
三、环境公众参与的国际法渊源 150
四、环境公众参与的方式: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投资为例 152
第六章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 160
第一节 环境权可司法性的障碍分析 161
第二节 超越两分法:环境权可司法性的证成 163
第三节 环境权司法救济的路径167
一、间接救济模式 167
二、直接救济模式 180
三、评论与思考 182
第四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184
一、从私益诉讼到公益诉讼:诉讼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184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以美国公民诉讼为例187
三、美国公民诉讼的借鉴意义: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构建 194
第七章 中国环境权法律制度之构建:现状、问题与建议 201
第一节 中国环境权入宪之论证 201
一、中国的生态危机:从预言走向现实 201
二、中国环境权入宪的现实基础 202
三、中国环境权入宪之意义 204
第二节 相关制度的完善与环境执法方式的改进 210
一、完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 210
二、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217
三、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22
四、环境行政执法方式的改进:以淮河治理为标本 226
结语:对21世纪环境国家的展望 230
附录:部分国家宪法中的环境权条款 233
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54
热门推荐
- 2397062.html
- 1866680.html
- 2328535.html
- 849642.html
- 17079.html
- 2557245.html
- 2321470.html
- 439678.html
- 2925028.html
- 2825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1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1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2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3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8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4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4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21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