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及其接口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世熙,王达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ISBN:750231176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接口设备 接口设备-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及其接口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 论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定义与功能1
1.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
1.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分类5
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7
1.2.1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7
1.2.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8
1.2.3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10
1.2.4网络通信协议16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18
2.1 数据通信系统18
2.1.1数据通信系统的定义18
2.1.2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0
2.2 通信线路(信道)21
2.2.1传输介质与通信方式21
2.2.2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23
2.2.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25
2.3 数据传输原理26
2.3.1信息交换代码27
2.3.2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及调制解调技术28
2.3.3多路复用和同步技术32
2.3.4差错控制36
2.4 数据交换41
2.4.1数据交换的概念及分类………………………………………………………………(?)41
2.4.2线路交换42
2.4.3存储交换44
2.5.1概述46
2.5 传输控制46
2.5.2通信控制阶段及其联系47
2.5.3基于字符的基本型通信控制规程48
思考题与习题52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3
3.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53
3.1.1网络通信的分层和协议的层次53
3.1.2 网络体系结构模型——ISO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56
3.2 物理层59
3.2.1 OSI标准关于物理层的描述59
3.2.2物理层特性60
3.2.3物理层举例61
3.3 数据链路层68
3.3.1 OSI标准关于数据链路层的描述68
3.3.2寻址和存取控制69
3.3.3透明性的实现70
3.3.4 差错控制71
3.3.5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72
3.3.6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73
3.4 网络层79
3.4.1 OSI标准关于网络层的描述79
3.4.2虚电路和数据报81
3.4.3 X.25中的分组级(网络层)84
3.4.4 X.25分组级的数据流控制86
3.5 传输层94
3.5.1 OSI标准关于传输层的描述94
3.5.2传输服务96
3.5.3网际互连99
3.6 会话层102
3.6.1 OSI标准关于会话层的描述103
3.6.2会话通路104
3.7.1 OSI标准关于表示层的描述105
3.7 表示层105
3.7.2表示层中终端协议的必要性107
3.7.3虚拟终端协议108
3.7.4虚拟文件协议110
3.7.5作业传送和操作协议110
3.7.6包装配/拆卸协议111
3.8 应用层112
3.8.1 OSI标准关于应用层的描述113
3.8.2应用层通信协议113
3.8.3系统管理功能114
3.8.4应用层管理功能115
思考题与习题116
4.1.1排队论的基本知识118
第四章排队论、路径选择、流量与拥挤控制118
4.1 排队论118
4.1.2链路容量分配策略125
4.1.3容量分配策略的特性比较130
4.1.4链路容量分配例子131
4.2 路由选择139
4.2.1概述139
4.2.2路径算法的分类142
4.3 流量控制与拥挤控制149
4.3.1概述149
4.3.2流控规程的层次及其种类151
4.3.3拥挤控制158
思考题与习题160
5.1 局部地区网络概述162
5.1.1局部网络的定义与特性162
第五章局部地区网络总论162
5.1.2局部网络的基本技术164
5.1.3局部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167
5.1.4局部网络的应用168
5.1.5局部网络的研究和开发169
5.2 局部网络信道访问控制方法170
5.2.1随机访问策略171
5.2.2令牌传递访问控制方式179
5.3 局部网络体系结构181
5.3.1局部网络的层次结构181
5.3.2 IEEE 802局部地区网络标准182
5.3.3局部网络在广域网中的作用186
思考题与习题187
6.1.1总线型局部网络188
6.1.2分布式控制、广播式通信和争用总线188
6.1 总线型局部网络概述188
第六章总线型局部网络原理188
6.1.3总线型网络的后退延迟算法191
6.1.4总线型网络的特点192
6.2 Ethernet原理及组成结构193
6.2.1 Ethernet工作原理194
6.2.2 Ethernet局部网络组成结构195
6.3 Ethernet数据链路层规范的基本内容199
6.3.1 帧格式199
6.3.2 Ethernet数据链路层功能201
6.3.3 Ethernet数据链路层的程序模型204
6.4 Ethernet物理层规范的基本内容217
6.4.1信道配置模型217
6.4.2 收发器电缆接口218
6.4.3 同轴电缆接口219
6.4.4 收发器及中继器220
6.4.5信道逻缉221
6.5 3COM Ethernet网络223
6.5.1概述223
6.5.2 以太系列网络224
6.5.3 3+(3PLUS)网络228
思考题与习题234
第七章环型局部网络235
7.1 环型局部网络概述235
7.1.1环接口及其中继器236
7.1.2按位转发环的传送机构与访问控制方式238
7.1.3存储转发环网239
7.1.4环型局部网络特点240
7.2 环型局部网络的可靠性及提高可靠性的措施241
7.2.1环型网的可靠性241
7.2.2双环局部网络242
7.2.3单环双向局部网络245
7.3 令牌环型网络与令牌总线型网络246
7.3.1令牌环型网络246
7.3.2令牌总线型网络247
7.3.3 典型局部网络访问协议比较252
7.4 IBMTOKEN RING LAN255
7.4.1系统结构256
7.4.2工作原理262
思考题与习题268
第八章DECnet网络及其体系结构270
8.1 DECnet概述270
8.1.1 DECnet的定义270
8.1.2 DECnet网络的构成270
8.2.1 DNA的设计目的276
8.2 DECnet网络的体系结构(DNA)276
8.2.2 DNA的设计原则277
8.2.3逻辑链路的通信278
8.2.4 DNA的体系结构279
8.2.5 DNA、DECnet和Ethernet的关系293
8.3 DECnet网络中的几个概念294
8.3.1结点294
8.3.2线路、链路、电路和虚电路的概念295
8.3.3数据流299
8.4 DEC以太计算机网络301
8.4.1以太计算机网络301
8.4.2以太网的操作305
8.5.1以太网控制器(网络适配器)306
8.5.2服务器306
8.5 DEC以太网的组成306
8.5.3以太网的结构308
第九章3COM Ethe rnet网络适配器的功能与结构311
9.1 概述311
9.2 网络适配器控制逻辑电路的主要功能块314
9.3 传输系统315
9.4 主机接口控制电路和数据缓冲存储器316
9.5 Ethernet数据链路控制器321
9.6 曼彻斯特编码转换器330
9.7 网络收发器334
9.8 网络适配器编程举例336
第十章高性能的Ethe rnet网络适配器349
10.1 概述349
10.2 82586局部网络协议处理器350
10.3.1形成帧356
10.3 82586发送功能356
10.3.2链路管理357
10.3.3优先级358
10.3.4链路管理算法的描述358
10.4 82586的接收功能359
10.4.1帧接收360
10.4.2编址360
10.5 82586的网络管理和诊断功能361
10.5.1发送/接收错误报告361
10.5.2网络的设计和维护362
10.5.3工作站诊断362
10.5.4 82586的自测试362
10.6 82586与CPU的硬件结构及其逻辑关系363
10.6.1逻辑接口364
10.6.2硬件总线接口366
10.6.3存储器寻址空间367
10.7 82586的初始化368
10.7.1初始化引导程序格式368
10.7.2初始化过程369
10.8 82586的控制369
10.8.1系统控制块(SCB)的格式369
10.8.2控制命令的开始与结束371
10.8.3命令单元(CU)的控制372
10.8.4接收单元(RU)的控制375
10.8.5复位378
10.8.6错误统计寄存器378
10.8.7 SCB状态的修改379
10.9 动作命令379
10.9.1一般动作命令380
10.9.3 IA-SETUP381
10.9.2 NOP381
10.9.4 CONFIGURE(配置)383
10.9.5 MC-SETUP386
10.9.6 TRANSMIT(发送)390
10.9.7 TDR(时域反射器)394
10.9.8 DUMP(转储)396
10.9.9 DIAGNOSE(诊断)402
10.10 帧接收403
10.10.1接收帧区(RFA)403
10.10.2?描述符(FD)格式403
10.10.3接收缓冲区描述符(RDB)格式405
10.10.4接收帧区的初始结构406
10.10.5接收一帧的具体操作407
10.11.1 82501概述409
10.11.2功能描述409
10.11 82501串行接口409
10.11.3接口举例415
第十一章TOKEN RING网络适配器416
11.1 TOKEN RING适配器结构及功能416
11.1.1通信处理器417
11.1.2协议处理器419
11.1.3系统接口423
11.1.4环接口线路426
11.2 适配器设计分析427
11.2.1系统接口 DMA和DIO一般过程428
11.2.2 8位总线适配器分析429
11.2.3用于AT机的16位数据总线适配器分析435
11.3 编程初步436
11.3.1命令介绍436
11.3.2程序实例444
热门推荐
- 2626403.html
- 7716.html
- 1462748.html
- 3686884.html
- 3848827.html
- 3666007.html
- 3706398.html
- 2143197.html
- 1135790.html
- 3911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2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9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4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3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6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5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85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7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9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