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寄生虫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寄生虫学
  • (英)珂克斯(Cox,F.E.G.)编;温廷桓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358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寄生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寄生原虫1

1.1引言1

1.2结构和功能2

1.3分类2

1.4动基体型鞭毛虫6

1.4.1人体粪源性锥虫7

1.4.2人体涎源性锥虫9

1.4.3家畜涎源性锥虫11

1.4.4哺乳动物的其他锥虫13

1.4.5利什曼原虫14

1.5肠道和有关的鞭毛虫17

1.5.1人体肠道鞭毛虫和有关种类18

1.5.2家畜肠道鞭毛虫和有关种类20

1.5.3其他鞭毛虫21

1.6寄生性阿米巴22

1.6.1溶组织内阿米巴22

1.6.2人体其他肠道阿米巴22

1.6.3人体兼性寄生阿米巴23

1.7球虫24

1.7.1家畜球虫病24

1.7.2弓形虫和有关的球虫类27

1.8疟原虫31

1.8.1人体疟原虫33

1.8.2其他疟原虫34

1.9梨形虫35

1.9.1巴贝虫37

1.9.2泰累虫37

1.10微孢子虫39

1.11粘孢子虫41

1.12纤毛虫42

1.12.1结肠小袋纤毛虫42

1.12.2瘤胃纤毛虫42

第2章 寄生蠕虫44

2.1引言44

2.2结构与功能45

2.3分类47

2.4脊椎动物的寄生扁形动物48

2.4.1寄生绦虫50

2.4.2人体绦虫病54

2.4.3其他绦虫60

2.4.4寄生复殖吸虫60

2.4.5人体血吸虫病66

2.4.6其他人体复殖吸虫76

2.4.7其他复殖吸虫76

2.5寄生棘头虫77

2.6寄生线虫79

2.6.1人体肠道线虫81

2.6.2人体丝虫病91

2.6.3其他人体线虫病95

2.6.4其他线虫99

第3章 生物化学100

3.1引言100

3.2能量代谢101

3.2.1环境与生活史101

3.2.2能量贮存102

3.2.3碳水化合物合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04

3.2.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进一步代谢104

3.2.5PK/PEPCK分枝点的调节109

3.2.6能量代谢的终末产物110

3.3线粒体中的代谢113

3.3.1线粒体和氢化体113

3.3.2蠕虫中苹果酸歧化114

3.3.3电子转移115

3.4脂类120

3.5含氮化合物的代谢124

3.5.1氨基酸的摄取和代谢125

3.5.2蛋白质合成128

3.5.3嘌呤与嘧啶128

3.5.4嘌呤与嘧啶的吸收130

3.5.5嘌呤的补救通路132

3.5.6嘧啶代谢132

3.6RNA和DNA的代谢133

3.7结语134

4.2寄生虫在宿主间的传播136

4.1引言136

第4章 生理136

4.2.1寄生虫的包囊137

4.2.2寻找宿主的机制139

4.2.3钻入宿主的机制142

4.2.4寄生虫传播的生物钟节律142

4.3定居和生长146

4.3.1孵化及脱囊146

4.3.2胆汁在寄生虫定居中的作用150

4.3.3移行和寄生部位的选择151

4.3.4侵入宿主组织153

4.3.5抑制寄生虫寄居及生长的因素155

4.3.6可变的生长类型156

4.4神经生理157

4.4.1寄生虫的神经系统157

4.4.2感觉器官及感觉生理158

4.4.3神经传导160

4.4.4肌肉及运动生理161

4.5生殖生理163

4.5.1无性生殖163

4.5.2有性生殖163

4.5.3寄生虫生殖与宿主生殖周期的同步现象166

4.6排泄生理166

4.6.1排泄系统167

4.6.3渗透调节169

4.7病理生理169

4.6.2排泄产物169

4.7.1免疫致病170

4.7.2一般病理生理170

4.8结语171

第5章 营养173

5.1引言173

5.2膜的营养运载机理174

5.2.1研究方法174

5.3原虫的营养181

5.4绦虫和棘头虫的营养187

5.5单殖吸虫的营养192

5.6复殖吸虫的营养196

5.7线虫的营养198

第6章 免疫学201

6.1引言201

6.2免疫应答203

6.2.1抗体和补体205

6.2.2细胞介导的免疫207

6.2.3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208

6.2.4超敏反应208

6.2.5免疫应答的调节209

6.3微生物的免疫210

6.4寄生虫的免疫211

6.4.1B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213

6.4.3免疫抑制214

6.4.2巨噬细胞激活214

6.5原虫的免疫215

6.5.1肠道原虫216

6.5.2利什曼病216

6.5.3非洲锥虫病218

6.5.4美洲锥虫病219

6.5.5球虫病220

6.5.6弓形虫病220

6.5.7疟疾221

6.5.8梨形虫病222

6.6蠕虫的免疫223

6.6.1血吸虫病224

6.6.3绦虫病225

6.6.2片形吸虫病225

6.6.4肠道线虫226

6.6.5丝虫病227

6.7免疫应答的逃避228

6.8免疫病理232

6.9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接种234

第7章 流行病学237

7.1引言237

7.2研究单位238

7.2.1种群作为一个研究单位238

7.2.2寄生虫感染作为研究单位238

7.2.3宿主种群中感染的测算239

7.3每个宿主的寄生虫数之频率分布242

7.4宿主间的传播245

7.4.1宿主间的接触传播246

7.4.2传染媒介的传播249

7.4.3吞食传播255

7.4.4吸血节肢动物传播256

7.5宿主种群内寄生物数量的调节259

7.5.1宿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260

7.5.2寄生虫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264

7.6种群动态269

7.6.1传播阈值269

7.6.2微型寄生物:直接传播269

7.6.3微型寄生物:媒介传播的疾病272

7.6.4大型寄生虫:直接传播274

7.6.5大型寄生虫:间接传播281

7.6.6寄生虫传播的中断点286

7.7气候因素288

7.8基本再生率R的流行病学意义292

第8章 防治294

8.1引言294

8.2寄生虫的生活史与防治策略295

8.3防治方法297

8.3.1环境污染的预防297

8.3.2自由生活期的杀灭299

8.3.3中间宿主和媒介的杀灭304

8.3.4中间宿主体内寄生虫的杀灭317

8.3.5接触感染的预防318

8.3.6发育成熟的寄生虫与致病的预防322

8.3.7其他脊椎动物或贮存宿主的杀灭325

8.3.8综合防治325

第9章 化学治疗334

9.1引言334

9.2现代抗寄生虫药物335

9.3化学335

9.4作用机制361

9.5选择性毒性的机制362

9.6抗药性363

9.7未来的发展365

10.2教本367

第10章 补充读物367

10.1引言367

10.3杂志368

10.4文摘杂志368

10.5年刊和不定期书刊369

10.6其他情报资料370

10.7教材370

附录A 常用的寄生虫学教本371

附录B 20种最有用的寄生虫学杂志371

附录C 供应寄生虫学教材的单位372

参考文献与补充读物373

索引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