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瑞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796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产权制度-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路线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意义2
三 研究路线3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4
一 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4
二 中国区域制度研究7
三 政府竞争研究10
第二章 理论基础16
第一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16
一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16
二 制度演进理论17
第二节 要素与经济增长20
一 “资源诅咒”争辩20
二 资本决定论22
三 新古典经济增长与“技术决定论”23
四 内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决定论24
第三节 财政分权理论26
一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26
二 市场维护型的财政联邦主义27
三 政府间职能分工29
第四节 外部性理论29
一 外部性概念29
二 外部性理论发展30
第五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31
一 均衡增长理论31
二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32
第三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34
第一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形成34
一 产权、区域产权与产权区域34
二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2
第二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特殊性49
一 产权区域特殊的制度模式49
二 中国产权区域复杂的利益格局51
三 中国产权区域的双重属性与双重职能55
第三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59
一 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60
二 产权区域行为与区域间博弈63
第四节 中国同级产权区域间竞争行为68
一 流动性资本竞争68
二 人才资源竞争70
三 技术竞争74
四 税收优惠竞争77
五 基础设施竞争80
六 财政支出竞争82
本章小结86
第四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与分异研究88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88
一 两部门结构增长模型88
二 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91
三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94
四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95
第二节 模型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说明101
一 被解释变量102
二 解释变量102
三 控制变量108
第三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109
一 模型数据处理109
二 模型结果分析116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研究122
一 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123
二 产权区域制度在区域间影响的差异125
三 产权区域制度在东中西、东北地区间影响的差异129
四 影响差异的原因分析131
本章小结136
第五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负外部性与解决思路138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财政压力138
一 地方财政运行状况139
二 产权区域制度与财政压力实证分析144
三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思考147
第二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重复建设149
一 两个领域重复建设问题149
二 产权区域制度对竞争领域重复建设影响与反思155
第三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地方保护、市场分割160
一 地方保护的根源与手段160
二 地方保护与市场碎化测度164
三 产权区域制度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影响168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环境问题170
一 城市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案例170
二 资源争夺战——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争夺为案例171
三 跨界污染与污染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以松花江流域为案例173
四 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反作用175
第五节 负外部问题解决思路177
一 “财权”“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178
二 约束机制建设181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机制设计184
本章小结18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90
一 主要结论190
二 主要创新点193
三 研究展望193
附录195
热门推荐
- 1496341.html
- 3431222.html
- 3462633.html
- 1960484.html
- 2299918.html
- 1404191.html
- 2042459.html
- 1340424.html
- 736979.html
- 1403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2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0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8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1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9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5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