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
  • 刘昌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85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工作制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

二、研究现状7

三、研究思路16

四、研究方法19

第一章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基本原理20

第一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概述20

一、检委会制度的概念、性质与特点20

二、检委会的基本职能25

三、检委会的组织27

四、检委会的运行机制29

第二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价值32

一、人民检察制度发展的助推器32

二、检察领导体制的必要补充34

三、司法民主的实现方式35

四、司法公正的有效保证37

五、内部监督的重要途径38

六、社会管理的平衡器39

第三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基本属性41

一、检委会的政治属性42

二、检委会的司法属性44

三、检委会的行政属性46

第四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渊源与依据47

一、倡导会审而不认同司法官独立是其法律文化渊源48

二、民主集中制是其制度基础50

三、群体决策理论是其理论依据53

第五节 相关制度比较研究58

一、司法群体决策的国内模式——以审判委员会制度为例59

二、国外司法群体决策的主要类型62

三、与检委会制度的比较评述67

第二章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流变71

第一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发端71

一、检委会制度历史起源的传统解读72

二、苏俄检察机关委员会制度的渊源74

三、检委会制度的初现75

第二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实践83

一、抗日战争期间的探索实践83

二、评述86

三、结论89

第三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90

一、检委会制度的确立90

二、检委会制度的发展演变92

第四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存废之争96

一、问题的提出96

二、检委会制度存废之争的三种观点97

三、简要评述99

第五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演变逻辑101

一、检委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02

二、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委会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104

三、检委会制度具有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105

四、不断改革调适以适应检委会制度开放性发展的要求106

第三章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现状与问题——以基层实践为例108

第一节 基层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探索实践108

一、基层检委会制度的功能作用实践109

二、基层检委会制度的组织建设情况119

三、会议制度的实践情况130

第二节 基层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创新133

一、功能作用的延展创新133

二、组织建设方面的创新136

三、会议制度方面的创新141

第三节 基层检察委员会制度运行中的问题150

一、业务指导功能不足150

二、组织建设方面存在不足154

三、会议制度存在诸多问题165

四、决策质量存在问题——基于无罪案件的分析171

五、基层检委会制度实践评述177

第四章 检察委员会制度改革180

第一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180

一、检委会改革的总体目标180

二、检委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182

三、改革的理论指导——群体决策的优化183

第二节 科学定位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功能185

一、决策功能186

二、指导功能187

三、监督功能188

第三节 强化检察委员会决策的司法属性189

一、检委会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90

二、强化检委会司法属性的必要性193

三、对不完全民主集中制的反思195

四、直接亲历原则的建构197

五、强化检委会决策司法属性的路径199

第四节 加强检察委员会的组织建设206

一、规范检委会委员的选任标准与选任程序207

二、强化检委会专职委员职能作用208

三、合理配置检委会决策辅助机构211

第五节 规范检察委员会工作程序216

一、科学界定检委会议题范围217

二、严格执行检委会的议事规则218

三、加强检委会决定执行督促力度221

第六节 完善检察委员会配套机制222

一、完善回避机制223

二、完善列席机制225

三、完善检察长列席审委会机制228

四、实现检委会工作与案管工作的对接232

第五章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发展趋势235

第一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继续存在的合理价值235

一、职业化的检察官队伍尚未形成235

二、司法的相对独立尚缺制度保障237

三、检察领导体制与决策机制的客观要求238

第二节 司法群体决策的固有缺陷239

一、难以实现直接言词和司法亲历239

二、抑制成员决策积极性和创造力240

三、司法群体决策的极化242

四、司法群体决策的责任不明243

五、司法群体决策易产生群体思维244

六、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无法统一245

第三节 司法的相对独立与职业化趋势246

一、司法的相对独立原则246

二、司法的职业化发展趋势250

第四节 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功能调整与角色淡出251

一、检委会的现行职能252

二、检委会制度的功能调整254

三、职业检察官的角色替代255

结语262

参考文献266

后记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