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麦育种的理论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小麦育种的理论基础
  • (英)F.G.H.L UPTON著;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研究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2086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9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麦育种的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1.小麦的分类和进化1

1.1引言1

1.2小麦族内的分类2

1.3山羊草属5

1.4黑麦属16

1.5小麦属19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39

2.1最早的证据:考古学和原始物种植物学39

2.小麦栽培史39

2.2从新月沃地的延伸—欧洲43

2.3有史时期的生产47

2.4二十世纪56

3.小麦育种的历史61

3.1十九世纪的小麦改良61

3.2现代植物育种的发展63

3 3法国和比利时的小麦育种63

3.4德国的小麦育种67

3.5荷兰的小麦育种68

3.6瑞典的小麦育种70

3.7北美的硬质红粒春小麦育种72

3.8澳大利亚的小麦育种73

3.9英国的小麦育种75

3.10意犬利的小麦育种77

3.11波兰和苏联的小麦育种78

3.12半矮杆小麦的发展历史80

4.1引言83

4.小麦的非整倍体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83

4.2中国春小麦的非整倍体84

4.3单体及其应用86

4.4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的培育100

4.5染色体检定105

4.6整条染色体作用的分析109

4.7染色体代换系和预测113

4.8遗传因子的定位115

4.9小麦非整倍体的应用前景117

5.1引言122

5.小麦遗传分析的传统方法122

5.2主效基因变异的分析124

5.3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126

5.4不同性状关系的测定136

5.5遗传分析和小麦育种140

6.小麦遗传学143

6.1引言143

6.2形态性状144

6.3色素性状146

6.4适应性状147

6.5农艺和籽粒性状151

6.6可交配性157

6.7抗病性159

6.8遗传紊乱162

6.9细胞质遗传166

6.10生化和分子标记171

6.11染色体图和基因位置174

6.12小麦遗传学的未来185

7.1引言192

7.小麦外源遗传变异的导入192

7.2小麦属内的可交配性194

7.3双二倍体的合成194

7.4小麦—外源染色体附加系197

7.5小麦—外源染色体代换系205

7.6外源基因导入小麦及其表达208

7.7结论与展望226

8.染色本结构和组织233

8.1引言233

8.2核染色体组233

8.3 叶绿体染色体组272

8.4线粒体染色体组282

8.5结论284

9.小黑麦育种292

9.1引言292

9.?育种方法294

9.3产量296

9.4其它生理性状300

9.5籽粒皱瘪302

9.6抗病性303

9.7品质及利用306

9.8生产现状及展望308

10. 小麦植株的发育和结构312

10.1引言312

10.2苗期发育与出苗312

10.3生长锥发育315

10.4叶的发育325

10.5分蘖329

10.6茎秆的生长333

10.7穗的发育335

10.8结论336

11. 水分关系339

11.1引言339

11.2缺水类型和临界期340

11.3抗旱育种341

的影响342

11.4形态和生理性状对产量及水分经济学342

11.5代谢性状对水分关系的影响351

11.6结论360

12. 产量评价365

12.1引言365

12.2小麦品种试验设计366

12.3析因试验375

12.4实际的考虑377

12.5小麦中基因型×环境互作380

12.6小麦产量评价在农业上的重要性390

13. 抗病育种397

13.1引言397

13.2病原物的变异399

13.3抗源409

13.4抗病性的持久性410

13.5避病411

13.6抗病育种的一些实际问题416

13.7对锈病的抗性419

13.8对其它活体寄生病原物的抗性435

13.9对死体寄生病原物的抗性443

13.10结论452

14. 抗虫育种459

14.1引言459

14.2专业术语459

14.3小麦抗虫育种实例462

14.4小麦的其它害虫475

14.5专一性与抗性481

14.6抗虫性选择的实践484

14.7抗性与害虫防治487

14.8结论488

15. 籽粒品质494

15.1引言494

15.2小麦的品质性状494

15.3食品497

15.4品质性状育种505

16.2育种目标的确定527

16.1引言527

16. 新品种生产:植物育种的综合研究方法527

16.3纯系品种的选育534

16.4雄性不育性的利用553

16.5籽粒产量的选择558

16.6植物育种研究所育成品种的历史概况563

16.7植物育种家权利的作用569

16.8种质资源的获取与保持571

16.9讨论和总结573

17.2生理性状的改良581

17. 今后展望581

17.1引言581

17.3抗病性584

17.4育种技术585

17.5籽粒品质587

17.6外源遗传变异的利用589

17.7作物残余的利用589

17.8生物技术的推动力591

17.9结束语5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