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实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声垓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516475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中学语文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现代汉语1
第一章 语音1
基础知识1
一、语音常识1
1语音1
2语音的四要素1
3音节2
4音素2
5元音和辅音2
6普通话语音2
7方言语音3
8方言语音辫正3
二、汉语拼音方案4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4
1字母表4
2声母表4
3韵母表5
4声调符号6
5隔音符号6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有关知识6
1零声母6
2韵头韵腹韵尾6
3声调7
4轻声7
5儿化7
6变调8
三、拼音及其书写8
1拼音8
2拼音的大写9
3拼音的连写和分写9
四、普通话朗读10
1节奏10
2重音10
3语调10
4情感11
常识集萃11
一、平舌、翘舌声母偏旁类推字表11
二、鼻音、边音声母偏旁类推字表14
三、前鼻韵母、后鼻韵母辨音字表16
学法举隅20
普通话字音辨记方法ABC20
名题例说21
一、2010年中考浙江杭州卷试题(第1题)21
二、2010年中考湖北武汉卷试题(第1题)22
三、2010年中考重庆卷试题(第1题)22
趣文点击23
一、从“一傅众咻”看语言环境23
二、唐明皇改“颇”为“陂”24
三、塾师掩饰,寻韵妙对24
第二章汉字25
基础知识25
一、文字25
二、汉字要义26
(一)汉字及其特点26
(二)汉字千字法与汉字字形26
1.造字法26
2.形声字27
3.汉字的形体结构28
4.汉字形体的演变28
5.独体字与合体字29
6偏旁部首29
7繁体字与简体字30
(三)汉字的字音与字义31
1字音31
2同音字31
3多音字31
4字义32
5多义字32
(四)汉字的规范化32
1汉字规范化32
2汉字标准化33
3汉字改革33
三、汉字的书写与书法艺术33
1笔画与笔顺33
2汉字的书写体式33
3书法艺术34
四、汉字的信息化34
1汉字的信息处理34
2汉字的计算机输入35
3汉字编码35
常识集萃36
一、《简化字总表》第一表36
二、常见多音多义字集录40
三、常见别字集录45
学法举隅47
纠正错别字的方法47
名题例说50
一、2010年中考湖南长沙卷试题(第2题)50
二、2010年中考重庆卷试题(第2题)51
三、2010年中考湖北宜昌卷试题(第1题)52
趣文点击53
一、乾隆皇帝纳闷于“此”53
二、方“口”与尖“口(厶)”54
三、“批杷并非此琵琶”55
四、一个错字而贻误了战机56
第三章 词汇57
基础知识57
一、词和词汇57
1词57
2词汇58
3基本词汇58
4一般词汇59
二、词的构成59
1语素59
2语素、音节、汉字三者的关系60
3语素与词的区别60
4构词形式60
三、词义64
1词义的概念64
2词的义项64
3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65
4同音词66
5同义词与反义词67
四、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69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69
1褒义词70
2贬义词70
3中性词71
4褒贬色彩与词语运用71
(二)词语的语体色彩72
1书面语72
2口语72
3文学语体73
4专门用语73
五、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74
1基本词汇·一般词汇74
2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社区词·行业词74
3成语·惯用·歇后语·格言·谚语77
六、成语80
1成语的概念80
2成语的来源81
3成语的结构82
常识集萃82
一、近年流行的口语和书面语新词集录82
二、常见易混的现代汉语虚词辨析88
学法举隅96
同义词辨析八法96
名题例说98
一、2010年中考湖南长沙卷试题(第3题)98
二、2010年中考重庆卷试题(第3题)98
三、2010年中考广西南宁卷试题(第3题)99
趣文点击99
一、吝先生和啬先生的“吝啬”99
二、陈毅妙解“将军”一词100
三、中外“警枕”故事二则101
第四章 句子102
基础知识102
一、句子的构成与语法102
(一)词性与词类102
1名词102
2动词103
3形容词104
4数词104
5量词105
6代词106
7副词106
8介词106
9连词107
10助词107
11叹词109
12拟声词109
(二)短语111
1并列短语111
2偏正短语111
3动宾短语111
4后补短语111
5主谓短语111
6介宾短语112
7固定短语112
8名词性短语112
9动词性语113
10形容词性短语113
(三)句子成分113
1主语113
2谓语113
3宾语113
4定语114
5状语114
6补语115
7独立成分115
8复指成分116
(四)单句116
1句子主干116
2主谓句与非主谓句116
3特殊单句118
(五)复句120
1典型复句120
2紧缩复句123
3多重复句123
二、句子的功能124
1陈述句124
2疑问句124
3祈使句125
4感叹句126
三、句群与句序126
1句群的概念126
2句群的类型127
3句序排列128
四、病句与病句修改130
(一)常见病句类型130
1词类误用130
2语序不当131
3搭配不当132
4成分残缺或赘余133
5结构混乱134
6表意不明135
7不合逻辑136
(二)病句修改方法138
1分析病因138
2修改病句138
常识集萃139
常见语病诊断处理拾零139
名题例说141
一、2010年中考江西南昌卷试题(第4题)141
二、2010年中考湖北武汉卷试题(第5题)142
三、2010年中考江西卷试题(第5题)142
四、2010年中考浙江杭州卷试题(第7题)142
五、2010年中考湖南长沙卷试题(第5题)143
趣文点击144
一、句子小改,意思大变144
二、楚丘先生与孟尝君144
三、机智脱险的人质张丑145
第五章 修辞146
基础知识146
修辞的含义与修辞的作用146
二、修辞的内容146
(一)词语的选用146
1题旨与词语的选用146
2情境与词语的选用147
3描写对象与词语的选用148
4感情色彩与词语的选用148
5语体色彩与词语的选用149
6语音与词语的选用150
(二)句式的调整150
1常式句与变式句的置换150
2肯定句与否定句的置换151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置换152
4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置换153
5长句与短句的置换154
(三)常见修辞格的运用155
1比喻155
2夸张156
3排比156
4偶157
5对比157
6反复158
7比拟158
8反语159
9设问160
10反问160
11引用160
12双关160
13呼告161
14顶真162
常识集萃163
一、易混辞格的辨析例释163
二、对联常识与联语运用166
名题例说172
一、2010年中考天津卷试题(第4题)172
二、2010年中考贵州贵阳卷试题(第7题)173
三、2010年中考内蒙包头卷试题(第5题)173
四、2010年中考湖北襄樊卷试题(第5题)174
趣文点击174
一、孙敬修妙释聪明劝勤学174
二、运用跛足联,戏挽袁世凯175
三、巧用辞格,新闻标题更诱人175
第六章 标点符号176
基础知识176
一、标点符号的历史176
二、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77
三、标点符号的含义及作用178
四、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179
(一)点号180
1句号180
2问号180
3叹号180
4逗号181
5顿号181
6分号181
7冒号181
(二)标号182
8引号182
9括号182
10破折号183
11省略号183
12着重号183
13连接号184
14间隔号184
15书名号184
16专名号184
五、标点符号的位置185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185
(二)直行文稿的标点符号位置186
常识集萃186
一、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举隅186
二、零标点形式的现代运用例说189
名题例说191
一、2010年中考河北省卷试题(第5题)191
二、2010年中考广西南宁卷试题(第4题)191
三、2010年中考浙江杭州卷试题(第5题)192
趣文点击192
一、标点符号趣史192
二、一个标点,千钧之力194
三、标点对文章至关重要194
第二编 作家作品与名篇名句196
第一章 作家作品196
基础知识196
一、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196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及作品204
三、外国作家及作品211
常识集萃215
一、中国古代典籍选介215
二、中外作家作品并称220
名题例说224
一、2010年中考新疆乌鲁木齐卷试题(第5题)224
二、2010年中考浙江温州卷试题(第5题)224
三、2010年中考贵州贵阳卷试题(第6题)226
四、2010年中考重庆卷试题(第6题)226
五、2010年中考江苏苏州卷试题(第5题)227
趣文点击228
一、笔下秋色 胸中浓情228
二、不朽的失眠229
三、质朴谦逊安静的契诃夫232
第二章 名篇名句234
基础知识234
一、古诗词曲名句例释234
二、古文名篇名句例释242
三、现当代文学名篇名句例释245
四、外国文学名篇名句例释246
常识集萃249
古诗文名句分类集锦249
学法举隅256
名篇名句积累运用五法256
名题例说257
一、2010年中考江苏南京卷试题(第1题)257
二、2010年中考湖北黄冈卷试题(第1题)257
三、2010年中考福建厦门卷试题(第2题)258
趣文点击259
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59
二、“千里莺啼”江南春261
三、龙城飞将,秦月汉关262
第三编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264
第一章 口语交际264
基础知识264
一、口语表达的一般要求264
1领会意图、抓住观点264
2讲究文明、注意修养264
3看准对象、选择语言265
4态度大方、口齿清楚265
5条理清晰、简明准确265
二、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266
1转移对象法266
2自轻成绩法266
3妙设喻体法267
4巧改词语法267
5曲折含蓄法267
6节外生枝法267
7见缝插针法268
8先扬后抑法268
9言此义彼法268
10答非所问法269
11回锋逆转法269
12目标鼓励法270
13情绪感染法270
14以毒攻毒法271
15归谬反驳法271
16借题发挥法271
17幽默风趣法272
三、口语表达的训练形式272
1复述式272
2口头作文式272
3讨论交流式273
4辩论式273
5专题演讲式273
四、中考试卷口语交际题常见题型274
1主持类274
2交谈类274
3论辩类275
4劝告类275
5安慰类276
6邀请类276
常识集萃277
一、特定语境经典对话例评10则277
近年全国中考语文卷口语交际题集萃283
学法举隅289
口语交际学习方法指要289
名题例说294
一、2010年福建厦门卷试题(第1题)294
二、2009年黑龙江鸡西卷试题(第9题)296
三、2008年福建三明卷试题(第9题)296
四、2008年湖南娄底卷试题(第7题)297
趣文点击297
一、派克钢笔的来历297
二、脑袋与帽子298
三、巧妙拒绝二则298
第二章 综合性学习299
基础知识299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299
(一)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目标299
(二)第四学段(7—9年级)实施建议300
二、综合性学习的理论要义300
(一)“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理论背景300
(二)“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301
(三)“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原则304
三、综合性学习的分类型训练305
(一)组织行动类305
(二)调查采访类307
(三)编写制作类309
(四)交流表演类312
四、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类型例说315
(一)制定活动计划315
(二)搜集提炼信息316
(三)正确阅读图表317
(四)合理运用资料318
(五)分析社会热点319
常识集卒320
一、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卷综合性学习题集录320
二、毕业赠言集锦331
学法举隅333
综合性学习题解答要则333
名题例说336
一、2010年中考辽宁沈阳卷试题(第8题)336
二、2009年中考陕西省卷试题(第7题)337
三、2008年中考天津卷试题(第25、26题)340
趣文点击341
一、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梁思成341
二、纪晓岚轶事二则343
第四编 古代汉语345
第一章 文字345
基础知识345
一、字音345
(一)多音字345
(二)异读字345
1破音异读346
2通假异读346
3古音异读346
二、字形346
(一)古今字346
(二)异体字347
(三)通假字348
常识集萃349
一、初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异读字集录349
二、初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集录355
名题例说362
一、2010年中考吉林省卷题(第10题)362
二、2010年中考山东烟台卷题(第10题)363
三、2010年中考山西省卷题(第8题)363
趣文点击364
一、“秦”字的由来364
二、木下生枝365
第二章 文言实词366
基础知识366
一、古今异义366
1词义扩大367
2词义缩小367
3词义转移367
4词义感情色彩变化367
二、一词多义368
1本义、引申义和通假义368
2词义的引申方式369
3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369
三、词类活用369
1名词活用为动词370
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371
3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371
4动词活用作名词372
5名词活用作状语373
6使动用法374
7意动用法376
8为动用法376
常识集萃377
一、初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集录377
二、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例释390
三、初中语文常见文言实词集录391
名题例说418
一、2010年中考安徽省卷题(第15题)418
二、2010年中考重庆试卷题(9题)420
三、2010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题(9题)420
趣文点击420
一、从《子罕辞宝》的故事看词的本义和转义420
二、“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421
第三章 文言虚词422
基础知识422
一、代词423
(一)人称代词423
(二)指示代词424
(三)疑问代词425
二、副词425
(一)程度副词425
(二)范围副词426
(三)时间副词427
(四)语气副词428
(五)频率副词429
(六)谦敬副词429
三、介词430
四、连词431
五、助词433
(一)结构助词433
(二)语气助词434
六、叹词436
七、兼词436
常识集萃437
初中语文课本常见文言虚词例释437
名题例说446
一、2010年中考河北省卷题(第11题)446
二、2010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题(第20题)447
三、2010年四川乐山卷题(第7题)448
趣文点击449
一、朱元璋为“我、予”二字怪罪大臣449
二、一副挽联中的文言虚词“其”与“之”450
第四章文言句式451
基础知识451
一、文言常用句式451
(一)判断句451
(二)被动句453
(三)省略句454
(四)倒装句457
二、常见文言固定格式459
1表示陈述459
2表示疑问460
3表示反问461
4表示设问461
5表示揣度462
6表示感叹462
7表示选择462
8表示假设462
9表示转折463
10表示递进463
11表示因果463
三、常见文言复句463
1并列复句463
2承接复句464
3层进复句464
4选择复句464
5转折复句465
6假设复句465
7条件复句466
8因果复句466
9目的复句466
常识集萃467
一、关于疑问句和感叹句467
二、多重复句与紧缩复句468
名题例说469
一、2010年中考浙江宁波卷题(第23题)469
二、2009年中考山西太原卷题(第11题)470
三、2010年中考湖北黄石卷题(第15题)471
趣文点击472
一、纪晓岚应急作祭孔文472
二、善哉,祁黄羊之论473
第五章 断句与翻译474
基础知识474
一、文言文断句474
(一)根据词性及词语组合规律断句474
(二)根据常用句式、固定格式断句477
(三)根据修辞手法断句479
(四)根据其他条件断句481
二、文言文的普通话翻译482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482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常规例释483
常识集萃489
名家谈文言文的普通话翻译489
名题例说491
一、2010年中考湖北宜昌卷题(第11、12题)491
二、2010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题(第10、11题)493
三、2010年中考浙江湖州卷题(第21题)494
趣文点击494
一、巧妙断句,化险为夷494
二、谁为酸秀才当翻译495
第五编 古代文化常识497
第一章 天文·历法497
基础知识497
一、天文497
二、历法502
常识集萃508
一、与历法相关的常用时间词语表508
二、中华传统节日及相关诗词例句510
趣文点击512
一、天文学家张衡与浑天仪512
二、郭守敬修订历法514
第二章 地理·民族516
基础知识516
一、地理516
(一)地区名516
(二)政区名517
(三)城市名518
(四)历史名城古称别称举例520
(五)山川关隘名521
二、民族522
趣文点击523
一、直把杭州作汴州523
二、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525
第三章 礼俗·称谓528
基础知识528
一、礼俗528
(一)祭祀类528
(二)婚娶类529
(三)交往类530
(四)丧葬类533
(五)忌讳类535
二、称谓536
(一)姓名官爵等称谓537
(二)谦称、敬称、贱称、通称538
(三)谥号、庙号等540
(四)普通人的指称541
(五)关于年龄的指称542
趣文点击544
一、宁国府除夕祭宗祠544
二、周亚夫军细柳547
第四章 科举·官职549
基础知识549
一、科举549
(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549
(二)学校与学官550
(三)科举考试552
二、官职555
(一)官职概要555
(二)官职例释556
(三)官职变动词语例释560
趣文点击562
一、北宋状元宋庠兄弟同榜562
二、刘禹锡两游玄都观564
第五章 音乐·书法567
基础知识567
一、音乐567
(一)音、律、乐、调567
(二)乐器568
(三)古代名曲570
(四)中国十大古曲570
二、书法572
(一)书法概念、工具等572
(二)书体572
(三)古代书法名家573
趣文点击574
一、妙识音律的蔡邕574
二、王羲之书成换白鹅575
热门推荐
- 3523552.html
- 3663528.html
- 1354480.html
- 1625552.html
- 1083883.html
- 2407870.html
- 196971.html
- 943644.html
- 3345453.html
- 2765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3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2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1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2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0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