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线路原理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楚,余道衡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0205X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5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线路原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常参量线性电路的基本解法1
1.1 理想二端元件1
1.1.1 电阻器1
1.1.2 电容器4
1.1.3 自感线圈(简称自感)7
1.2 电源8
1.2.1 理想电源9
1.2.2 理想电源与电阻器的组合11
1.2.3 实际电源的等效电路14
1.3 常参量线性电路的算符解法16
1.3.1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算符解法16
1.3.2 常参量线性电路的解法20
1.4 稳定电路的复数解法24
1.4.1 电路的稳定性24
1.4.2 复阻抗26
1.4.3 常用的阻容电路28
1.5 用拉普拉斯变换解常参量线性电路32
1.5.1 拉氏变换的特点32
1.5.2 拉氏变换34
1.5.3 阻抗算符与初值电源37
1.6 常参量线性互感42
1.6.1 常参量线性互感的方程和参量42
1.6.2 互感的性质44
习题45
第二章 单谐振回路与分布参量初步50
2.1 串联谐振回路50
2.1.1 串联谐振回路的阻抗50
2.1.2 通频带52
2.1.3 谐振时元件上的电压和电路中的能量54
2.2 并联谐振回路57
2.2.1 并联谐振回路的导纳57
2.2.2 通频带59
2.2.3 谐振时各支路的电流和电路中的能量60
2.3 貯能元件的品质因数(Q值)62
2.3.1 集总参量与分布参量62
2.3.2 电容器的品质因数66
2.3.3 电感器的品质因数71
2.4 实际的谐振电路74
2.4.1 高Q谐振电路74
2.4.2 机械谐振系统76
2.4.3 低Q电路79
习题82
第三章 二极管与二端非线性元件87
3.1 半导体基础知识87
3.1.1 本征半导体87
3.1.2 掺杂质的半导体89
3.1.3 PN结的形成90
3.1.4 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91
3.1.5 PN结的电容效应92
3.2 普通半导体二极管93
3.2.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93
3.2.2 二极管的特性曲线与主要参数94
3.2.3 二极管的整流作用97
3.3 二极管(非线性电阻)的分析方法99
3.3.1 图解法99
3.3.2 折线法及线性等效电路100
3.3.3 幂级数法105
3.4 整流电源105
3.4.1 单相整流电路105
3.4.2 电容滤波器的作用109
3.4.3 从整流电路认识非线性电阻113
3.5 稳压管及恒流管114
3.5.1 半导体稳压管及其稳压电路114
3.5.2 半导体稳流管及其稳流电路120
3.5.3 再谈非线性电阻的特点121
3.6 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感122
3.6.1 非线性电容122
3.6.2 非线性电感124
3.7 真空二极管简介125
3.7.1 真空二极管的构造125
3.7.2 真空二极管的基本特性126
3.7.3 真空二极管的特性曲线与参量127
习题129
第四章 半导体三极管134
4.1 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34
4.1.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134
4.1.2 三极管中载流子的传输过程137
4.1.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139
4.2 放大电路的组成与三极管的线性等效电路145
4.2.1 放大电路的组成145
4.2.2 三极管的等效电路151
4.3 三极管的参量156
4.3.1 极限参量156
4.3.2 小信号参量(微变参量)158
4.3.3 反向电流160
4.3.4 噪声特性162
4.4 三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164
4.4.1 静态分析164
4.4.2 动态分析169
4.4.3 三极管的动态负载线172
习题178
第五章 场效应管与受控源181
5.1 结型场效应管(JFET)181
5.1.1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191
5.1.2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185
5.1.3 结型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187
5.2 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190
5.2.1 耗尽型MOSFET的工作原理191
5.2.2 增强型MOSFET的工作原理192
5.3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量与特点196
5.3.1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量196
5.3.2 场效应管的特点197
5.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99
5.5 受控源205
5.5.1 受控源的概念205
5.5.2 具有多对端点的受控源207
5.6 电子管(真空管)简介208
5.6.1 真空三极管208
5.6.2 真空四极管213
5.6.3 真空五极管214
习题218
第六章 常参量线性网络的直接分析方法与网络的互易性222
6.1 基尔霍夫定律223
6.1.1 网络的拓扑图形223
6.1.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225
6.1.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227
6.1.4 网络基本解法中的若干问题229
6.2 回路分析法230
6.2.1 平面网络的网孔230
6.2.2 回路分析法简介231
6.2.3 网络的参量235
6.2.4 基本回路的回路方程236
6.3 节点电压方程与割集分析法238
6.3.1 节点电压方程238
6.3.2 再谈网络的参量241
6.3.3 割集分析法243
6.4 互易定理249
6.4.1 互易性的概念249
6.4.2 互易定理250
6.4.3 互易定理的意义252
习题253
第七章 几个重要的网络定理257
7.1 置换定理257
7.1.1 置换定理的表述257
7.1.2 置换定理的论证260
7.2 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262
7.2.1 不含非受控源的二端网络262
7.2.2 有源二端网络267
7.2.3 放大电路的一种分析方法272
7.2.4 有源二端网络的输出功率273
7.3 迭加定理277
7.3.1 迭加定理277
7.3.2 例——三极管的偏置电路281
7.4 传递函数与因果律287
7.4.1 传递函数287
7.4.2 因果律289
习题291
第八章 信号通过常参量线性电路296
8.1 拉氏变换的几个定理296
8.1.1 迭加定理和延迟定理296
8.1.2 位移定理300
8.1.3 卷积定理(折积定理)301
8.2 常参量线性电路的脉冲响应和阶跃响应302
8.2.1 脉冲响应302
8.2.2 阶跃响应(过渡函数)304
8.2.3 网络稳定性的概念306
8.3 频谱的概念310
8.3.1 傅氏级数与频谱310
8.3.2 傅氏变换与频谱密度316
8.3.3 频谱分布的特点319
8.3.4 信号的频谱带宽323
8.4 基本信号的频谱密度325
8.4.1 常参量线性网络的频率响应325
8.4.2 ?(t)函数的频谱密度327
8.4.3 1(t)函数的频谱密度327
8.4.4 e?ωot函数的频谱密度329
8.5 几个频谱分析的定理330
8.5.1 迭加定理330
8.5.2 延迟定理331
8.5.3 频移定理335
8.6 信号通过常参量线性系统340
8.6.1 视频信号的波形失真340
8.6.2 射频信号的波形失真344
8.6.3 群时延346
附表347
习题347
第九章 双端口网络和(P+1)端网络352
9.1 双端口网络的参量352
9.1.1 双端口网络352
9.1.2 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量355
9.1.3 互易双端口网络的参量357
9.1.4 双端口网络的复合联接359
9.2 双端口网络参量的意义与计算方法360
9.2.1 双端口网络参量的意义360
9.2.2 简单双端口网络参量的计算363
9.2.3 非线性元件的微变参量366
9.3 复合双端口网络370
9.3.1 双端口网络的链联(级联)370
9.3.2 双端口网络的串联和并联373
9.3.3 双端口网络的串-并联和并-串联378
9.3.4 双端口网络联接的正规性379
9.4 双端口网络的等效网络380
9.4.1 互易网络的等效网络380
9.4.2 有源网络的等效网络332
9.4.3 非互易网络的等效网络333
9.5 互感器与变压器390
9.5.1 互感器的参量与T形等效网络390
9.5.2 理想变压器391
9.5.3 互感器的A参量等效网络396
9.5.4 实际变压器的响应397
9.5.5 自耦变压器400
9.6 负阻抗变换器与回转器401
9.6.1 负阻抗变换器(NIC)402
9.6.2 回转器494
9.7 (P+1)端网络405
9.7.1 (p+1)端网络的方程405
9.7.2 复合网络408
附录411
习题418
第十章 基本的放大电路426
10.1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427
10.1.1 双端口放大器的基本参量427
10.1.2 理想信号源作用下的放大器429
10.1.3 放大器的基本参量与z参量的关系431
10.1.4 三极管的低频z参量及三极管电路的组态433
10.2 共发射极电路437
10.2.1 共发射极电路的基本参量437
10.2.2 共发射极电路的扩展440
10.2.3 直接耦合电路444
10.2.4 发射极旁路电容447
10.3 共集电极电路450
10.3.1 共集电极电路的基本参量450
10.3.2 共集电极电路的偏置与耦合455
10.3.3 共集电极电路的典型用法456
10.4 共基极电路459
10.4.1 共基极电路的基本参量459
10.4.2 共基极电路举例465
10.4.3 a的频率特性470
10.5 线性放大器的基本性质471
10.5.1 基本的放大电路471
10.5.2 偏置的稳定性474
10.6 FET放大器简介477
10.6.1 FET的z参量477
10.6.2 共源极电路的基本参量478
10.6.3 共漏极电路的基本参量479
10.6.4 共栅极电路的基本参量480
习题481
第十一章 均匀无耗传输线与双端口网络的影象参量489
11.1 无源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特性489
11.1.1 零初值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参量489
11.1.2 无耗传输线上的波动494
11.1.3 反射系数496
11.1.4 波阻抗497
11.2 传输线两端的反射499
11.3 有初值的传输线503
11.3.1 有初值的传输线的参量503
11.3.2 传输线的零输入响应506
11.4 传输线组成电路元件510
11.4.1 终端短路的传输线510
11.4.2 终端开路的传输线512
11.4.3 电路概念的扩展513
11.4.4 阻抗变换器515
11.5 双端口网络的影象参量517
11.5.1 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517
11.5.2 双端口网络的传输常数519
11.5.3 常参量线性互易双端口网络的影象参量方程523
11.5.4 匹配链联的双端口网络529
附录533
习题534
第十二章 LC滤波器542
12.1 LC滤波器的基本性质542
12.1.1 LC滤波器的影象参量542
12.1.2 LC滤波器的传输常数545
12.1.3 无耗滤波器的特性阻抗548
12.2 常K式滤波器550
12.2.1 低通滤波器550
12.2.2 高通滤波器554
12.2.3 带通滤波器557
12.2.4 带阻滤波器560
12.3 m式滤波器564
12.3.1 m式滤波器的导出564
12.3.2 T形m式低通滤波器568
12.4 延迟线573
习题575
参考文献576
热门推荐
- 3545689.html
- 1040189.html
- 598893.html
- 2884293.html
- 2294539.html
- 2883007.html
- 1787117.html
- 2186258.html
- 3389740.html
- 227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6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3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2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8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0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8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