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科诊疗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怀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70151441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科诊疗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章 伤科概述1
一、损伤分类1
二、损伤原因2
三、伤科治法3
第二章 诊断6
一、望诊6
二、问诊8
三、摸诊9
四、认诊11
第三章 正骨手法12
一、捏法12
二、按法13
三、提法13
四、推法14
五、拉法15
六、送法16
七、端法16
八、搬法17
九、摇法17
十、挂法17
十一、推转法18
第四章 夹缚固定20
第一节 夹缚固定概述20
第二节 器具种类20
一、压板和棉垫20
二、夹板21
三、托板与支架22
四、脊柱固定器具23
五、其它用具25
第三节 四肢骨折脱位的夹固要领25
一、压板和棉垫用法25
二、夹板数量25
第五章 中药方剂28
第一节 伤科用药知识28
一、命名28
二、采集和贮藏28
三、性能29
四、归经31
五、炮制的目的32
六、炮制的方法33
七、制剂34
八、用药原则35
第二节 伤科方剂39
一、外敷新伤药39
一号新伤药39
二号新伤药39
三号新伤药40
四号新伤药41
五号新伤提骨药41
二、外敷旧伤药41
一号旧伤药41
二号旧伤药42
三号旧伤药42
四号旧伤药43
五号旧伤药43
六号旧伤药43
三、外敷接骨药44
一号接骨药44
二号接骨药44
三号接骨药45
四号接骨药45
五号接骨药(软骨膏)46
六号接骨药47
七号接骨药48
四、外科用药48
箍积散48
一号提脓散49
二号提脓散49
生肌散49
二妙散49
灌骨散49
紫草油50
五、膏药50
一号活络膏50
二号活络膏50
狗皮膏51
熊油虎骨膏51
乳香膏52
三香散52
膏药制法52
六、外搽酒53
舒活酒53
百汇酒54
二妙酒54
七、熏洗药54
活血散瘀熏洗药55
损伤后遗症熏洗药55
归耆红花熏洗药56
夜合二香熏洗药56
风寒湿痹熏洗药56
八、内服丸剂57
小活络丸57
正骨紫金丹(正骨紫荆丹)58
一号接骨丸59
二号接骨丸59
双龙接骨丸59
铁弹丸(五灵二香丸)60
强筋丸60
虎骨龟龙丸61
五加皮丸61
冷膝丸61
铁霜丸62
人参紫金丹(人参紫荆丹)62
白耆丸63
大力丸63
虎潜丸(健步虎潜丸)64
健肾丸64
壮阳丸65
玉带丸65
六味地黄丸66
通导丸66
三妙丸(附:三妙散)67
九、内服散剂67
四制香附散67
三七散(制香片)67
七厘散68
筋导散68
青白散68
玉珍散69
羚玉散69
术桂散69
穿阳散70
保胃散(胃痛散)附:保胃酒70
导益散71
安神丹71
回生丹71
十、内服酒剂72
活络酒72
风湿酒72
虎骨木瓜酒73
五加皮酒73
独活寄生酒74
人参三七酒74
第六章 按摩和指针77
第一节 按摩概述77
一、按摩的作用77
二、按摩的掌握79
三、按摩的用法80
第二节 按摩手法82
一、表面抚摩82
二、深部按摩83
三、揉捏84
四、揉86
五、搓87
六、捏88
七、摩擦89
八、推压90
九、摇晃92
十、抖动93
十一、提弹95
十二、振动96
十三、叩砸97
十四、掌侧击98
十五、拍击99
十六、按压99
第三节 指针概述101
一、指针用法101
二、指针治疗法则102
三、指针取穴103
四、伤科常用经穴104
五、常用刺激点110
第四节 指针手法114
一、按114
二、摩115
三、推116
四、拿116
五、分117
六、合117
七、揉118
八、掐118
九、捻119
十、压119
十一、运120
十二、搓120
第五节 运动按摩121
一、自我按摩121
二、运动后按摩125
三、赛前按摩127
下篇 各论129
第七章 骨折诊疗129
第一节 骨折概述129
一、骨折原因129
二、骨折分类129
三、骨折症状和诊断131
四、骨折局部并发症132
五、骨折治疗133
第二节 上肢骨折138
一、锁骨骨折138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140
三、肱骨干骨折143
四、肱骨髁上骨折146
五、前臂双骨折150
六、尺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155
七、桡骨远端骨折156
八、腕舟骨骨折160
第三节 下肢骨折162
九、股骨颈骨折162
十、股骨干骨折165
十一、髌骨骨折171
十二、胫腓骨干骨折172
十三、踝关节部骨折脱位176
十四、跖骨骨折182
第四节 躯干骨析185
十五、肋骨骨折185
十六、肋软骨骨折和脱位188
十七、胸骨骨折188
十八、骨盆边缘骨折190
十九、稳定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194
第八章 关节脱位诊疗200
第一节 关节脱位概述200
一、脱位原因200
二、脱位分类201
三、脱位症状201
四、脱位治疗201
五、脱位合并症203
第二节 几种关节脱位诊疗203
一、肩关节脱位203
二、肩锁关节脱位210
三、胸锁关节脱位213
四、肘关节脱位215
五、小儿桡骨头脱位223
六、腕月骨脱位224
七、拇指腕掌关节脱位228
八、掌指关节脱位(附:指间关节脱位)229
九、髋关节脱位233
十、下颌关节脱位240
十一、颈椎脱位241
第九章 软组织损伤诊疗248
第一节 肌肉肌腱损伤248
一、颈部肌肉肌腱损伤248
二、背部肌肉肌腱拉伤252
三、腰部肌肉韧带损伤254
四、胸部肌肉拉伤259
五、腹部肌肉拉伤261
六、股后侧肌及肌腱损伤262
七、股四头肌挫伤265
八、小腿三头肌及跟腱拉伤267
九、肩部肌肉肌腱损伤271
十、前臂屈肌总腱损伤273
十一、前臂伸肌总腱损伤276
第二节 关节韧带损伤277
一、腕关节韧带损伤277
二、掌指关节和指关节韧带损伤280
三、膝关节侧副韧带扭伤283
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87
五、踝关节韧带损伤291
第三节 胸腰损伤294
一、胸胁震伤294
二、闪腰岔气296
三、腰椎间盘突出297
第十章 痹症诊疗301
第一节 痹症概述301
一、痹症病因301
二、痹症分类302
三、痹症辨证303
四、痹症治则303
第二节 治法举例304
一、行痹304
二、著痹308
三、痛痹309
四、热痹312
附录:315
伤科常用单药315
一、清热药315
甲、清热退烧药316
(一)黄柏(黄蘖)316
(二)大黄(将军、锦纹)316
(三)黄芩(条芩)317
(四)羚羊角(九尾羊角)317
(五)蒲黄317
乙、清热凉血药318
(一)生地(鲜生地)附:熟地318
(二)丹皮(牡丹皮)318
(三)地龙(蚯蚓)319
(四)儿茶(孩儿茶)319
丙、清热解毒药319
(一)芙蓉花叶(地芙蓉)319
(二)山豆根(豆根)320
(三)白蔹(白蔹根)320
(四)地骨皮320
二、活血散瘀药321
(一)莪术(蓬莪术)321
(二)三棱(荆三棱)322
(三)延胡索(玄胡、延胡、元胡)322
(四)血竭(瓜儿血竭)323
(五)牛膝(川牛膝、淮牛膝)323
(六)五灵脂(灵脂)324
(七)刘寄奴324
(八)桃仁324
(九)川红花(附:藏红花)325
(十)川芎(芎?)325
(十一)苏木(苏枋木)325
(十二)竹七(竹根七)326
(十三)王不留行326
(十四)三七(参三七)326
(十五)赤芍(木芍药)附:白芍327
(十六)血余(血余炭)327
三、行气通经药328
(一)甘松(香松)328
(二)松节(油松节)329
(三)乳香329
(四)没药329
(五)香附(草根)330
(六)广木香330
(七)青木香(独行根)331
(八)檀香331
四、接骨续筋药332
甲、接骨药332
(一)自然铜(然铜)332
(二)螃蟹(蟹粉)333
(三)骨碎补(碎补)333
(四)合欢皮(夜合欢)334
(五)甜瓜子(香瓜子)334
(六)龙骨334
(七)脆蛇335
(八)接骨木(续骨木)335
乙、续筋药335
(一)土别(度虫)335
(二)象皮336
(三)杜仲(杜仲皮)336
(四)白芨337
(五)续断(川断、接骨)337
(六)伸筋草(附:舒筋草)338
(七)紫荆皮(附:紫薇)338
五、强筋壮骨药339
甲、强筋药339
(一)甘草(国老)339
(二)龟板(附:龟胶)340
(三)千年健(年见)340
(四)补骨脂(破故纸)341
(五)远志341
(六)鳖甲(别甲)342
乙、壮骨药342
(一)虎骨342
(二)豹骨343
(三)狗脊(金毛狗脊343
(四)山茱萸(酸枣皮)343
(五)巴戟(巴戟天)344
(六)锁阳(制锁阳)344
(七)牡蛎(蛎蛤)344
六、补气血药345
(一)人参345
(二)黄耆(黄芪)346
(三)白术(冬龙)346
(四)当归(归身、归尾)347
(五)丹参(紫丹参)347
(六)紫河车(人胞347
(七)鸡血藤348
(八)何首乌(附:夜交藤)348
七、祛风寒湿药349
甲、祛寒药349
(一)肉桂(附:桐桂、官桂、桂枝、桂子、桂心)349
(二)丁香(公丁香、母丁香)350
(三)麻黄351
(四)细辛(小辛)351
(五)陈艾351
(六)豆蔻(肉豆卷)352
(七)砂仁(缩砂仁)352
乙、逐风湿药353
(一)白芷354
(二)防风354
(三)天麻355
(四)羌活355
(五)独活(独摇草)355
(六)五加皮(追风草)356
(七)苍术(附:茅术)356
(八)威灵仙357
(九)川乌(乌头)357
(十)草乌(草乌头)358
(十一)附子(附:天雄358
(十二)南星(附:制南星)358
(十三)萆薢359
(十四)海桐皮(海桐)359
(十五)木瓜360
(十六)络石藤360
(十七)石楠藤360
(十八)海枫藤361
(十九)藁本361
(二十)秦艽361
(二十一)钻地风(地风)362
(二十二)麝香(元寸)362
(二十三)马蹄(千里风)363
丙、利湿药364
(一)茯苓(附:茯神)364
(二)土茯苓364
(三)防己(石解)365
(四)泽泻(水泻)365
(五)木通(万年藤)附:血木通365
(六)地夫子(铁扫把子)366
八、香窜开窍药366
(一)樟脑(朝脑)367
(二)冰片(梅花冰片、梅片)367
(三)薄荷(龙脑、薄荷脑)367
九、软筋化坚药368
(一)昆布(海带)368
(二)海藻369
(三)穿山甲(甲珠、甲片)369
(四)生半夏370
十、泻下通便药370
(一)番泻叶(泻叶)370
(二)蜂蜜(蜜糖)371
(三)巴豆(附:巴豆霜371
热门推荐
- 504847.html
- 2436925.html
- 2734889.html
- 2347115.html
- 1920072.html
- 641972.html
- 3098119.html
- 758522.html
- 3806718.html
- 1194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4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8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3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5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5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0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9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