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消防手册 第6卷 灭火救援 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8636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8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752页
- 主题词:消防-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消防手册 第6卷 灭火救援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三、一级战备3
四、战备等级的实施3
第一篇 灭火救援基础工作3
第一章 执勤战备3
第一节 战备等级3
一、经常性战备3
二、二级战备3
五、信息报告制度4
四、装备管理制度4
第二节 战备制度4
一、战备值班制度4
二、战备教育制度4
三、战备检查制度4
七、辖区情况熟悉制度5
六、水源管理制度5
五、防火监督部(处)职责6
四、后勤部(处)职责6
八、重大保卫工作战备要求6
第三节 执勤职责6
一、总(支)队首长职责6
二、司令部职责6
三、政治部(处)职责6
十一、驾驶员职责7
十、战斗员职责7
六、消防通信指挥中心职责7
七、大队首长职责7
八、中队首长职责7
九、战斗班长职责7
二、执勤装备的管理8
一、执勤装备的构成8
十二、通信员职责8
十三、供水员职责8
十四、摄像员职责8
第四节 执勤装备8
三、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对象情况10
二、交通道路与消防水源情况10
第二章 辖区情况熟悉10
第一节 辖区情况熟悉的内容10
一、辖区概况10
一、总(支)队首长11
第二节 各类人员熟悉的内容11
四、主要灾害事故的类型和处置对策11
五、灭火救援力量资源情况11
六、社会应急救援联动力量资源情况11
一、实地熟悉法12
第三节 辖区情况熟悉的方法12
二、总(支)队司令部警官12
三、大(中)队警官12
四、战斗班长12
五、战斗员12
六、驾驶员12
七、通信员12
八、供水员12
四、考核熟悉法13
三、讲解熟悉法13
二、文档学习法13
二、辖区情况熟悉的注意事项14
一、辖区情况熟悉的要求14
五、网络熟悉法14
第四节 辖区情况熟悉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4
一、人工水源15
第一节 消防水源的分类15
第三章 消防水源15
第二节 消防水源的建设与管理17
二、天然水源17
一、消防水源建设18
二、消防水源管理20
一、水源资料的收集21
第三节 消防水源手册的编写21
三、消防水源手册编写的要求22
二、消防水源手册的内容22
一、消防水源电子手册的组成24
第四节 消防水源电子手册24
二、消防水源电子手册的基本功能25
一、基本概念27
第一节 风险评估理论基础27
第四章 消防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27
三、风险评估的常见方法28
二、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28
二、调查的范围和种类29
一、总体思路29
第二节 消防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29
四、单体对象风险评估方法30
三、调查的原则与内容30
五、单体对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31
六、消防重大危险源区域风险评估32
一、消防重大危险源危害后果分析33
第三节 消防重大危险源危害后果分析与灭火救援力量估算33
二、消防重大危险源灭火救援力量估算35
二、执勤战斗预案的分类37
一、执勤战斗预案制定的目的37
第五章 执勤战斗预案37
第一节 执勤战斗预案概述37
二、灭火作战预案制定的程序38
一、灭火作战预案制定的范围38
三、执勤战斗预案的分级38
四、执勤战斗预案制定的要求38
第二节 灭火作战预案的制定38
二、抢险救援预案制定的程序39
一、抢险救援预案制定的范围39
三、灭火作战预案制定的内容39
第三节 抢险救援预案的制定39
三、消防勤务预案制定的内容40
二、消防勤务预案制定的程序40
三、抢险救援预案制定的内容40
第四节 大型活动现场消防勤务预案的制定40
一、消防勤务预案制定的范围40
一、数字化预案的技术支撑体系41
第五节 数字化预案的制定41
三、数字化预案的编制内容和程序42
二、数字化预案的编制原则和要求42
第六节 执勤战斗预案的管理和应用43
技术43
四、数字化预案编制中的关键性43
二、执勤战斗预案的应用44
一、执勤战斗预案的管理44
二、消防大(中)队安全管理组织45
一、消防总(支)队安全管理组织45
第六章 训练作战安全管理45
第一节 安全管理组织45
一、训练前的安全工作46
第三节 训练安全管理46
第二节 安全管理制度46
一、管理教育制度46
二、奖惩及事故处理制度46
二、训练中的安全工作47
一、加强安全防护48
第四节 作战安全管理48
三、演习中的安全工作48
四、合理避险49
三、落实安全措施49
二、严禁擅自行动49
一、辖区情况50
第一节 灭火救援准备资料50
第七章 灭火救援业务资料50
四、灭火救援业务训练资料51
三、消防装备资料51
二、执勤战备资料51
五、安全管理资料52
二、灭火救援现场记录53
一、接处警记录53
第二节 灭火救援作战资料53
三、火灾现场影像资料54
五、执勤战斗报告表55
四、灭火救援现场信息采集传输系统55
四、灭火救援评功及先进事迹材料56
三、灭火救援经验教训56
第三节 灭火救援战评与总结资料56
一、灭火救援基本情况56
二、灭火救援作战经过56
一、档案台账的建立57
第四节 灭火救援业务资料建立与管理57
五、灭火救援作战示意图57
三、灭火救援业务资料管理应用系统58
二、电子文档的建立58
四、灭火救援业务资料档案的管理61
一、专职消防队的分类62
第一节 专职消防队62
第八章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62
五、专职消防队的教育训练63
四、专职消防队的管理63
二、专职消防队的建设63
三、专职消防队的任务和职责63
一、业务指导原则64
第三节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64
六、专职消防队建设的保障措施64
第二节 义务消防队64
一、义务消防队的建设64
二、义务消防队的教育训练64
三、义务消防队建设的保障措施64
三、业务考核65
二、业务指导方式和内容65
二、我国消防通信的发展概况69
一、国外消防通信的发展概况69
第二篇 消防通信69
第一章 消防通信概述69
第一节 消防通信的发展概况69
一、消防通信的分类71
第二节 消防通信的分类与作用71
二、消防通信的作用72
一、消防通信行政管理法规73
第四节 消防通信法规73
第三节 消防通信的任务与要求73
一、消防通信的任务73
二、消防通信的要求73
二、消防通信技术法规74
一、报警的方式75
第一节 报警受理75
第二章 消防通信的组织与实施75
三、报警受理的方式76
二、报警受理的范围76
二、消防调度的方法77
一、消防调度的方式77
四、报警受理的方法77
五、报警受理的要求77
第二节 消防调度77
三、灭火救援力量出动方案的编制78
第三节 现场通信80
五、消防调度的要求80
四、出动指令下达的方式80
二、现场无线通信的联络规则及应急调整81
一、现场通信的组织和基本方法81
第四节 消防通信人员职责83
四、现场通信的要求83
三、现场简易通信的联络方式及信号规定83
四、现场通信员职责84
三、中队通信室值班员职责84
一、消防通信指挥中心人员职责84
二、接警调度人员职责84
二、消防有线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要求85
一、消防有线通信技术概述85
第三章 消防通信技术85
第一节 消防有线通信技术85
三、消防有线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86
一、消防无线通信技术概述92
第二节 消防无线通信技术92
二、消防无线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要求93
三、消防无线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94
二、消防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要求100
一、消防计算机通信技术概述100
第三节 消防计算机通信技术100
三、消防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101
第四节 图像通信技术104
二、图像通信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05
一、图像通信技术概述105
一、卫星通信技术概述108
第五节 卫星通信技术108
二、卫星通信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09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111
第六节 地理信息系统111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113
三、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114
一、接警调度业务基本工作流程116
第一节 接警调度业务基本工作流程及模式116
第四章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116
一、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构成117
第二节 系统的技术构成117
二、接警调度模式117
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功能118
第三节 系统的功能及主要性能要求118
二、省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构成118
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120
第四节 系统设备的配置121
二、省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备的配置122
一、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备的配置122
二、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应用软件及其设计要求123
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软件的一般要求123
第五节 系统的软件及其设计要求123
三、省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应用软件及其设计要求124
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接地要求125
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供电要求125
第六节 系统的供电、接地、布线及设备用房要求125
一、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相关环境技术条件126
第七节 系统的相关环境技术条件126
三、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布线要求126
四、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设备用房要求126
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运行维护的内容128
第八节 系统的运行维护128
二、省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相关环境技术条件128
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运行维护的要求129
一、接处警业务基本工作流程130
第一节 接处警业务基本工作流程及模式130
第五章 公安机关接处警指挥系统130
二、县、市级“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的组成131
一、城市分类131
二、接处警模式131
第二节 系统的组成131
三、地级(含)以上城市“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的组成132
一、县、市级“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的功能133
第三节 系统的功能133
二、地级(含)以上城市“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的功能134
一、接处警系统的建设基本情况136
第四节 上海市公安局“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简介136
二、接处警模式138
四、接处警业务工作流程139
三、接处警系统的组成139
五、消防接警调度业务工作流程143
一、气体燃烧速度的计算147
第一节 气体的燃烧速度147
第三篇 灭火救援应用计算147
第一章 物质的燃烧速度计算147
二、常见气体的燃烧速度149
一、液体燃烧速度的计算150
第二节 液体的燃烧速度150
二、常见液体的燃烧速度151
一、固体燃烧速度的计算152
第三节 固体的燃烧速度152
二、常见合成聚合物的燃烧速度153
二、燃烧温度154
一、火灾荷载密度154
第二章 建筑火灾的蔓延速度计算154
第一节 影响建筑火灾蔓延的因素154
三、通风条件155
四、烟156
一、建筑物内火灾蔓延形式158
第二节 建筑物内火灾蔓延速度的计算158
二、烟与火灾蔓延159
三、火焰通过窗口向上蔓延161
一、热辐射引燃相邻建筑物162
第三节 建筑物间火灾蔓延的计算162
二、影响建筑物间火灾蔓延的其他因素166
一、根据火势蔓延所需的时间选择堵截位置168
第四节 选择堵截火势位置的计算168
二、根据燃烧面积选择堵截位置169
三、建筑物的层数171
二、建筑物的用途171
第三章 灭火剂用量计算171
第一节 影响消防用水量的主要因素171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171
一、城市(或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172
第二节 消防用水量计算172
四、建筑物的体积和面积172
五、建筑物内可燃物的数量172
六、周围环境172
七、消防站布局172
八、气象条件172
二、建筑物消防用水量计算173
三、露天堆场消防用水量计算175
四、液化石油气储罐消防用水量计算176
五、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消防用水量计算177
一、普通蛋白泡沫灭火剂用量计算178
第三节 泡沫灭火剂用量计算178
二、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用量计算180
一、体积计算法181
第四节 干粉灭火剂用量计算181
三、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用量计算181
四、抗溶性泡沫灭火荆用量计算181
五、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用量计算181
一、体积计算法182
第五节 二氧化碳灭火剂用量计算182
二、面积计算法182
三、干粉灭火时间和常备量182
二、面积计算法183
三、水蒸汽灭火时间184
二、水蒸汽灭火供给强度184
三、二氧化碳灭火时间和常备量184
第六节 水蒸汽灭火剂量的计算184
一、水蒸汽灭火剂用量计算184
三、细水雾灭火用量计算185
二、喷雾水枪总流量计算185
第七节 细水雾灭火剂用量计算185
一、喷雾水枪流量计算185
三、直流水枪的密集射流186
二、直流水枪喷嘴流量和水压186
第四章 火场供水计算方法186
第一节 消防水枪186
一、消防射流的类型186
五、水流冲击在平板上的作用力188
四、水枪的反作用力188
一、水带内的压力计算189
第二节 水带系统水力计算189
六、水锤现象189
二、水带压力损失计算190
五、水带串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191
四、橡胶吸水管压力损失计算191
三、水带弯曲铺设时的作用力计算191
六、水带并联系统压力损失计算192
七、水带串联和并联混合系统压力损失计算193
一、泡沫灭火设备水力计算194
第三节 泡沫系统水力计算194
二、泡沫线路水力计算195
一、消防车水泵压力计算196
第四节 消防车供水计算196
二、消防车最大供水距离计算197
四、消防车最大供水高度计算198
三、消防车最大供泡沫距离计算198
六、火场运水车辆计算199
五、消防车串联最大供水距离计算199
七、消防管道供水能力计算200
一、火灾荷载密度202
第二节 火灾荷载和灭火供水202
第五章 火场供水力量计算202
第一节 供水力量的组成及计算方法202
一、火场供水力量的组成202
二、火场供水力量的计算方法202
三、水枪有关应用计算203
二、灭火用水供给强度203
四、水炮有关应用计算204
五、空气泡沫灭火器具有关应用计算205
一、燃烧周长计算206
第四节 易燃结构建筑区火场供水力量计算206
第三节 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和库房、三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供水力量计算206
一、燃烧面积计算206
二、火场供水消防车数量计算206
一、燃烧面积计算207
第五节 油品厂房、库房和桶装堆场供水力量计算207
二、火场需用水枪数量计算207
三、火场供水消防车数量计算207
一、使用普通蛋白泡沫扑救储罐火灾供水战斗车数量计算208
第六节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供水力量计算208
二、泡沫枪的控制面积计算208
三、火场消防车数量计算208
二、使用氟蛋白泡沫液下喷射扑救储罐火灾供水战斗车数量计算209
四、扑救卧式油罐区火灾供水战斗车数量计算210
三、使用抗溶性泡沫扑救水溶性液体储罐火灾供水战斗车数量计算210
四、冷却需用的水枪数量计算211
三、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计算211
第七节 液化石油气储罐供水力量计算211
一、供水力量计算方法211
二、需要冷却的面积计算211
五、液化石油气罐区供水战斗车数量计算212
一、形成堵截或包围态势的时间计算213
第一节 控制火势时间计算213
第六章 控制火势及消防车战斗持续时间计算213
一、消防车出动到达火场的时间计算214
第二节 消防车战斗持续时间计算214
二、达到灭火用水供给强度的时间计算214
三、开辟隔离带的时间计算214
二、消防车到场灭火时间计算215
五、消防车战斗持续时间计算216
四、消防车从火场归队的时间计算216
三、消防车车载水持续灭火时间计算216
二、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毒性217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17
第七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应用计算217
第一节 影响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的因素217
四、气象条件218
三、事故的类型和起始参数218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常见部位219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源强计算219
五、地形与地物219
六、居民防护水平和人口密集程度219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在大气中扩散浓度计算220
三、源强的计算220
二、扩散源的分类220
三、垂直地面线源浓度计算221
二、地面连续点源浓度计算221
一、高于地面连续点源浓度计算221
六、大气扩散系数222
五、瞬时体源浓度计算222
四、垂直地面面源浓度计算222
一、溶于水中的危险化学品浓度计算223
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在水域中扩散浓度计算223
三、漂浮水面的危险化学品浓度计算224
二、沉入水底的危险化学品浓度计算224
二、中毒伤亡率计算225
一、危害纵深计算225
第五节 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计算225
四、有毒云团传播速度计算227
三、危害区域估算227
六、毒剂危害持久性估算228
五、爆炸或燃烧事故危害估算228
一、危险区域的划分229
第六节 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警戒范围估算229
三、现场警戒范围估算230
二、应用专业软件确定现场警戒范围230
一、业务技能形成的特点235
第一节 业务技能形成的特点和规律235
第四篇 灭火救援业务训练235
第一章 训练工作概述235
四、影响训练成绩的因素236
三、业务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236
二、业务技能的迁移与干扰236
二、按纲施训237
一、训战一致237
五、提高训练成绩的有效条件237
第二节 训练的基本原则237
二、训练的组织方法238
一、训练的组织形式238
三、质量效益238
四、科技兴训238
第三节 训练的组织形式、方法与要求238
三、训练的组织要求239
五、利用计算机网络训练240
四、利用电教设备训练240
第四节 训练的手段240
一、利用现有装备训练240
二、利用建(构)筑物训练240
三、利用模拟设施训练240
二、训练准备241
一、训练计划241
第五节 训练的准备与保障241
三、训练保障242
二、训练实施的要求243
一、训练实施的程序243
第六节 训练实施的程序与要求243
二、成绩评定244
一、训练考核244
第七节 训练的考核与成绩评定244
二、体能训练的实施步骤246
一、体能训练的特点246
第二章 体能训练246
第一节 体能训练的特点、实施步骤与要求246
四、体能训练中常见的生理现象247
三、体能训练的要求247
一、力量训练248
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内容248
三、灵敏性训练250
二、耐力训练250
四、爆发力训练252
五、柔韧性训练253
六、协调性训练254
一、越障训练255
第三节 专项体能训练255
七、恢复性训练255
二、攀登训练257
三、游泳训练258
四、多功能器械训练261
四、单杠蜷身上262
三、单杠引体向上262
第四节 体能训练课目262
一、俯卧撑262
二、仰卧起坐262
五、杠端臂屈伸263
八、立定跳远264
七、单腿深蹲起立264
六、举重264
十一、100m跑265
十、30m折返跑265
九、立位体前屈265
十三、中长跑266
十二、100m负重跑266
十四、组合运动训练267
十六、攀爬绳索268
十五、沿楼梯登楼268
一、高原缺氧地区的特点269
第五节 高原缺氧地区体能训练269
十七、攀爬落水管269
十八、撑杆攀登269
三、高原缺氧地区体能训练的方法270
二、高原缺氧地区对人体的影响270
四、高原缺氧地区体能训练的内容271
一、新消防员体能训练标准274
第六节 体能训练的考核标准274
五、高原缺氧地区体能训练的要求274
六、高原缺氧地区体能训练的安全措施274
三、基层消防干部体能训练标准275
二、消防员体能训练标准275
四、机关消防干部体能训练标准276
一、心理训练的特点277
第一节 心理训练的特点、实施步骤与要求277
第三章 心理训练277
三、心理训练的要求279
二、心理训练的实施步骤279
一、认知能力的训练280
第二节 一般性心理训练280
二、情绪稳定性训练281
三、意志品质的训练282
一、指挥员心理训练283
第三节 专业心理训练283
二、战斗员心理训练285
三、驾驶员心理训练286
一、集体和谐性心理训练287
第四节 集体心理训练287
四、通信员心理训练287
四、集体纪律性心理训练288
三、集体荣誉感心理训练288
二、集体一致性心理训练288
三、高空环境心理适应操289
二、干热环境心理适应操289
五、集体服从性心理训练289
第五节 常用心理训练课目289
一、湿热环境心理适应操289
六、噪声环境心理适应操290
五、恐怖环境心理适应操290
四、黑暗环境心理适应操290
三、现场急救训练的要求291
二、现场急救训练的实施步骤291
第四章 现场急救训练291
第一节 现场急救训练的特点、实施步骤与要求291
一、现场急救训练的特点291
一、出血的判断292
第二节 止血训练292
二、止血训练293
一、包扎的材料295
第三节 包扎训练295
三、止血训练的注意事项295
二、包扎训练296
一、骨折的判断297
第四节 骨折的临时固定训练297
三、包扎训练的注意事项297
二、骨折的临时固定训练298
三、骨折临时固定训练的注意事项299
二、心肺复苏训练300
一、心肺复苏前的伤情判断300
第五节 心肺复苏训练300
二、搬运伤员训练302
一、伤员搬运的方法302
三、心肺复苏训练的注意事项302
第六节 搬运伤员训练302
第七节 常见急救训练课目303
三、搬运伤员训练的注意事项303
二、电击伤急救训练304
一、烧伤急救训练304
五、中毒急救训练305
四、中暑急救训练305
三、溺水急救训练305
六、摔伤急救训练306
八、关节脱位急救训练307
七、断肢急救训练307
一、技术训练的特点309
第一节 技术训练的特点、实施步骤与要求309
第五章 技术训练309
二、技术训练的实施步骤310
一、着装训练311
第二节 战斗员技术训练311
三、技术训练的要求311
二、铺设水带训练313
三、灭火剂喷射训练321
四、登高训练325
五、破拆训练330
六、救助训练333
一、消防车操作训练349
第三节 驾驶员技术训练349
二、消防车的保养351
三、消防车常见故障排除353
一、报警受理与调度程序356
第四节 通信员技术训练356
二、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357
四、信息采集与录入训练358
三、计算机通信技术动训练358
五、现场图文记录与标图359
六、执勤战斗预案图表绘制360
一、摄像基础训练361
第五节 摄像员技术训练361
二、摄像应用训练364
三、图像编辑训练366
一、潜水作业程序367
第六节 潜水员技术训练367
二、潜水基础训练369
三、潜水应用训练371
四、潜水搜救训练372
一、驯导技术训练375
第七节 搜救犬驯导员技术训练375
二、搜救技术训练380
第八节 消防船(艇)操控员技术训练382
二、消防船(艇)操控应用训练383
一、消防船(艇)操控基础训练383
二、消防坦克操纵训练385
一、消防机器人操纵训练385
第九节 特种装备操纵员技术训练385
三、消防直升机操纵训练386
一、水罐消防车战斗展开训练387
第十节 消防车(泵)战斗展开技术训练387
二、泡沫消防车战斗展开训练391
三、举高消防车战斗展开训练393
四、专勤消防车战斗展开训练394
五、移动消防泵战斗展开训练396
一、战术训练的特点398
第一节 战术训练的特点、实施步骤与要求398
第六章 战术训练398
三、战术训练的要求399
二、战术训练的实施步骤399
一、想定作业401
第二节 战术训练的方法401
二、实地演练404
四、网上演练405
三、战术演习405
五、战术研究407
一、战斗班(组)战术训练的内容408
第三节 战斗班(组)战术训练408
二、战斗班(组)战术训练课目409
第四节 中队合成训练424
一、中队合成训练的内容425
二、中队合成训练课目426
二、大队合成训练课目427
一、大队合成训练的内容427
第五节 大队合成训练427
二、总(支)队合成训练课目429
一、总(支)队合成训练的内容429
第六节 总(支)队合成训练429
第一节 灭火战术的沿革与发展441
第一章 灭火战术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441
第五篇 灭火作战指挥441
二、科学施救443
一、救人第一443
第二节 灭火作战指导思想443
一、先控制、后消灭444
第三节 灭火战术原则444
二、集中兵力、准确迅速445
一、堵截446
第四节 灭火战术方法446
三、攻防并举、固移结合446
四、合击447
三、夹攻447
二、突破447
八、封堵448
七、破拆448
五、分割448
六、围歼448
十、监护449
九、排烟449
一、灭火指挥层次450
第一节 灭火指挥层次、机构的设置与任务450
第二章 灭火指挥机构450
二、灭火指挥机构设置451
一、火场指挥部的设立452
第二节 火场指挥部452
三、灭火指挥机构的任务452
四、火场总指挥员及下设工作组的职责453
三、火场指挥部的任务453
二、火场指挥部的组织原则和人员构成453
六、火场前沿指挥所和救护指挥所的设立454
五、火场指挥部的位置和标志454
二、灭火指挥员的职责455
一、灭火指挥员的权限455
第三节 灭火指挥员455
四、灭火指挥员指挥决策的基本要求456
三、灭火指挥员之间的关系456
一、统一协调、逐级指挥457
第一节 灭火指挥原则457
第三章 灭火指挥原则、程序、方法和手段457
三、合理编成、保障有力458
二、把握战机、灵活机动458
六、督促检查,协调落实459
五、跟踪变化,临机指挥459
第二节 灭火指挥程序459
一、搜集信息,掌握情况459
二、分析火情,判断趋势459
三、运筹计划,确定方案459
四、明确任务,部署决策459
一、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460
第三节 灭火指挥方式460
二、逐级指挥与越级指挥461
一、灭火指挥方法462
第四节 灭火指挥方法和手段462
三、选择灭火作战指挥方式的要求462
二、灭火指挥手段463
一、综合效能评估467
第一节 灭火指挥效能评估的类型与内容467
第四章 灭火指挥效能评估467
一、定性评估方法468
第二节 灭火指挥效能评估的方法468
二、单项效能评估468
二、定量评估方法469
一、评估准备470
第三节 灭火指挥效能评估的步骤470
三、综合评估方法470
二、评估实施471
三、注重整体性473
二、注重科学性473
第四节 灭火指挥效能评估的要求473
一、注重客观性473
四、注重可行性474
四、登车出动的注意事项477
三、驶出车库477
第六篇 灭火战斗行动477
第一章 灭火出动477
第一节 登车出动477
一、着装登车477
二、检查登车情况477
三、做好战斗准备478
二、保持途中联络478
第二节 奔赴火场478
一、选择行车路线478
五、保证行驶安全479
四、应对意外情况479
二、安全防护的类型480
一、安全防护的特点480
第二章 安全防护480
第一节 安全防护的特点和类型480
一、安全防护的内容481
第二节 安全防护的组织与实施481
三、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482
二、安全防护的组织482
一、火场基本安全防护措施483
第三节 安全防护的主要措施483
三、爆炸类安全防护措施484
二、有毒有害类安全防护措施484
六、其他特殊情况下安全防护措施485
五、建筑倒塌类安全防护措施485
四、放射性类安全防护措施485
三、火情侦察的内容487
二、火情侦察的程序487
第三章 火情侦察487
第一节 火情侦察的实施487
一、火情侦察的组织487
第二节 火情侦察的方式方法488
五、火情侦察注意事项488
四、火情侦察的要求488
二、火情侦察方法489
一、火情侦察方式489
一、火场警戒范围的确定491
第二节 火场警戒的范围491
第四章 火场警戒491
第一节 火场警戒的类型491
一、维持秩序类警戒491
二、防爆炸类警戒491
三、防中毒类警戒491
四、防毒防爆类警戒491
二、实施火场警戒的条件492
一、实施火场警戒的法律依据492
二、确定火场警戒范围的注意事项492
第三节 火场警戒的实施492
六、实施火场警戒的注意事项493
五、火场警戒的实施493
三、火场警戒的力量组成493
四、火场警戒器材的使用493
二、预先展开495
一、准备展开495
第五章 战斗展开495
第一节 战斗展开的形式495
三、全面展开496
三、火灾现场情况复杂时的战斗展开497
二、不同消防水源情况下的战斗展开497
第二节 不同火场的战斗展开497
一、场地狭窄情况下的战斗展开497
二、灭火战斗展开模式的灵活应用498
一、灭火战斗展开模式与技术平台498
第三节 灭火战斗展开模式498
第二节 火场救人的途径及器材使用500
二、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500
第六章 火场救人500
第一节 火场救人与灭火的关系500
一、坚持救人第一500
一、被困人员的搜索501
第三节 火场救人的方法501
一、火场救人的途径501
二、常用救人器材使用501
二、救人方法502
三、火场救人的要求503
二、火场供水指挥504
一、火场供水组织504
第七章 火场供水504
第一节 火场供水的组织504
二、串联供水505
一、直接供水505
三、火场供水原则505
第二节 火场供水方法505
四、排吸器引水与移动泵供水506
三、运水供水506
一、正确选择供水方法507
第三节 火场供水要求507
二、选准停车位置508
三、保证灭火用水量509
四、选择灭火进攻路线的要求510
三、特殊情况进攻路线的选择510
第八章 选择进攻路线与阵地510
第一节 选择灭火进攻路线510
一、内攻路线的选择510
二、外攻路线的选择510
三、选择灭火阵地的方法511
二、选择灭火阵地的原则511
五、选择灭火进攻路线的注意事项511
第二节 选择灭火阵地511
一、选择灭火阵地的依据511
一、人工传递疏散514
二、机械搬运疏散514
第九章 保护物资514
第一节 需要疏散和保护的物资514
一、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514
二、妨碍战斗行动的物资514
三、超过建(构)筑物承重能力的物资514
四、隔离带上的物资514
五、需要就地保护的物资514
第二节 疏散物资的方法514
四、破拆法保护物资515
三、冷却保护物资515
三、安全绳疏散515
四、举高消防车疏散515
五、管道疏散515
六、小分队强攻疏散515
七、利用地形地物疏散515
八、强行破拆疏散515
九、应急疏散515
第三节 保护物资的方法515
一、堵截控制火势保护物资515
二、覆盖无法转移的物资515
二、保护物资注意事项516
一、疏散物资的注意事项516
第四节 疏散保护物资的注意事项516
六、排除烟雾和有毒气体517
五、消除建(构)筑物倒塌的威胁517
第十章 火场破拆517
第一节 火场破拆的目的517
一、迅速查明火情517
二、救人和疏散物资517
三、充分发挥灭火剂的效能517
四、阻截火势蔓延517
第三节 火场破拆的方法518
三、火场破拆的要求518
七、改变火势蔓延和烟雾流动方向518
八、排除火场积水518
第二节 火场破拆的指挥决策518
一、火场破拆的法律依据518
二、火场破拆部位的确定518
二、门的破拆519
一、窗户的破拆519
一、撬砸法519
二、拉拽法519
三、切割法519
四、冲撞法519
五、顶撑法519
六、爆破法519
七、机械拆除法519
第四节 火场破拆的行动要点519
五、屋顶的破拆520
四、地板的破拆520
三、墙体的破拆520
六、金属结构的破拆521
二、人工排烟522
一、自然排烟522
第十一章 火场排烟522
第一节 排烟方法522
一、容易产生烟气的场所523
第二节 排烟在灭火作战中的作用523
三、机械排烟523
三、排烟对火势发展的影响524
二、火灾烟气的危害524
四、火场排烟的注意事项525
二、摄像照相器材的使用方法526
一、火场摄像器材的选择526
第十二章 火场摄像526
第一节 火场摄像基础知识526
一、火场摄像力量的构成527
第二节 火场摄像的实施527
三、摄像、照相的基本技术要领527
四、火场摄像的内容和方法528
三、火场摄像的特点528
二、火场摄像的目的528
一、资料采集和编辑529
第三节 火场摄像后期工作529
五、火场摄像的组织529
三、做好摄像资料的使用管理工作530
二、注意重要环节、重点情节的拍摄530
二、资料使用530
三、资料保存530
第四节 火场摄像注意事项530
一、充分准备,及时出动530
二、火场照明的方式531
一、火场照明的作用531
第十三章 火场照明531
第一节 火场照明的作用与方式531
二、火场照明的原则532
一、适用范围532
三、火场照明的专用名词532
第二节 火场照明的范围与原则532
二、选择火场照明方式533
一、确定需要照明的部位533
第三节 火场照明的实施533
三、火场照明的要求534
一、清点人员和装备535
第二节 清点和归队535
第十四章 战斗结束535
第一节 检查、移交火灾现场535
一、检查火场535
二、移交现场535
三、保养和补充器材536
二、补充灭火剂536
二、归队536
第三节 恢复战备536
一、维护保养车辆536
四、恢复战备的要求537
一、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的定义与构成要素541
第一节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的基本内涵541
第七篇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541
第一章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概述541
三、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的主要特点542
二、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的类型542
二、跨区域灭火救援概念的提出543
一、国际上的跨区域救援探索543
第二节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概念的提出543
三、国内的应用实践544
一、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分级545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的灭火救援需求特征545
第二章 消防重大危险源灭火救援需求分析545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的需求要素547
一、消防用水需求计算549
第二节 消防重大危险源灭火救援力量需求计算549
五、消防重大危险源灭火救援需求的综合测定550
四、交通通信需求计算550
二、消防装备需求计算550
三、人员素质需求计算550
四、因素之间无统一量纲552
三、测定目标模糊难以度量552
第三章 灭火救援能力的测定552
第一节 灭火救援能力测定的特点552
一、测定对象类别不同,方法各异552
二、测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552
一、影响灭火救援能力的关键要素553
第二节 灭火救援能力测定的影响要素分析553
三、区域的灭火救援能力分析554
二、消防队分项能力分析554
一、灭火救援能力因素数值的测定557
第三节 灭火救援能力测定的方法557
一、消防队灭火救援能力测定的计算模型558
第四节 灭火救援能力测定的计算模型558
二、灭火救援能力因素权值的测定558
二、区域的灭火救援能力计算562
二、灭火救援圈构建的原理564
一、灭火救援圈构建的思路564
第四章 灭火救援圈的构建、确定及优化564
第一节 灭火救援圈的构建564
一、确定灭火救援圈的模型565
第二节 灭火救援圈的确定565
三、灭火救援圈构建的过程565
二、灭火救援圈动态、立体性的实现566
三、灭火救援圈力量部署的计算模型567
二、考虑多资源的灭火救援圈时间半径的优化571
一、对某一种资源的灭火救援圈时间半径的优化571
第三节 灭火救援圈的优化571
二、跨区域灭火救援指挥体系的构建573
一、跨区域灭火救援对指挥体系的新要求573
第五章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的指挥573
第一节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指挥体系的改进573
一、跨区域出动力量的调度方法575
第二节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指挥体系的指挥运作575
二、跨区域灭火救援指挥的要求576
二、灭火救援保障的特点579
一、灭火救援保障的分类579
第八篇 灭火救援保障579
第一章 灭火救援保障概述579
第一节 灭火救援保障的分类与特点579
二、灭火救援保障的要求580
一、灭火救援保障的原则580
第二节 灭火救援保障的原则与要求580
二、灭火救援保障预案582
一、灭火救援保障机构582
第三节 灭火救援保障机构和预案582
四、技术人员的选聘584
三、技术人员的任务584
第二章 技术保障584
第一节 技术人员保障584
一、技术人员的组成584
二、技术人员的条件584
一、情报信息的内容585
第二节 情报信息保障585
五、情报信息的发布586
四、情报信息的传递586
二、情报信息的获取586
三、情报信息的加工586
二、特殊专业技术保障的实施587
一、特殊专业技术的来源587
第三节 特殊专业技术保障587
二、卫生勤务的组织实施588
一、卫生勤务的内容与要求588
第三章 安全保障588
第一节 卫生勤务588
一、实施人员疏散的条件589
第三节 人员疏散589
第二节 治安维护589
一、实施治安维护的条件589
二、实施治安维护的程序589
二、实施人员疏散的程序590
一、装备保障的内容591
第一节 装备保障591
第四章 后勤保障591
二、装备保障的组织实施592
一、消防水源保障593
第二节 灭火剂保障593
三、装备的数字化管理593
二、其他灭火剂的保障594
三、饮食保障的组织实施595
二、饮食保障的要求595
第三节 饮食保障595
一、饮食保障的内容595
一、运输保障596
第五节 运输和经费保障596
第四节 物资保障596
一、油料保障596
二、其他物资保障596
二、经费保障597
附录 相关灭火救援业务建设标准及参考资料一、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601
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613
三、消防职业安全与健康(GA/T620—2006)626
四、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GA621—2006)648
五、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GA622—2006)653
六、消防制图图例665
七、简易测量和判定方位的方法675
八、常用计量单位换算678
九、气瓶的漆色和字样681
参考文献683
热门推荐
- 1544318.html
- 563282.html
- 868862.html
- 3363917.html
- 747192.html
- 3002412.html
- 2609676.html
- 2954805.html
- 2938868.html
- 1106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6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5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5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2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8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5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7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4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