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 心脑血管疾病新进展 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涛,赵步长,伍海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205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诊疗;脑血管疾病-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 心脑血管疾病新进展 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1
第一章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1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1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
第三节 我国心脑血管性疾病防治面临的形势6
第四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7
第二章 “脑心同治”理论的创立与发展13
第一节 “脑心同治”理论概述13
第二节 “脑心同治”理论的中医生理基础13
第三节 “脑心同治”理论现代医学理论依据14
第四节 “脑心同治”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14
第三章 “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学说18
第一节 “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学说概述18
第二节 “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学说与”脑心同治”理论的关系26
第三节 “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学说指导脏器、组织供血不足系列26
疾病的病机与防治研究26
第四章 中医血瘀证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30
第一节 中医血瘀证的认识30
第二节 血瘀证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的相关性32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发病机理33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血栓形成——多个脏器供血不足的共同基础35
第五节 气虚血瘀—心脑脏器供血不足—脑心同治36
第五章 中医活血化瘀药物与“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的评价38
第一节 中医活血化瘀药物的分类及作用38
活血行气药38
活血散瘀药39
破血逐瘀药41
第二节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的工艺创新与作用特点44
脑心通胶囊44
丹红注射液45
稳心颗粒45
冠心舒通胶囊46
第三节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的临床实践引领气滞血瘀病现代治疗新思路46
第二篇 临床实践51
第六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研究51
一、概述51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51
三、临床表现52
四、防治进展52
第七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研究62
一、概述62
二、发病机制62
三、病理学改变62
四、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62
五、稳定型心绞痛的西医治疗64
六、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治疗66
第八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防治研究70
一、概述70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0
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8
第九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防治研究88
一、概述88
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辅助检查88
三、诊断88
四、治疗89
第十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研究92
一、概述92
二、病因92
三、临床表现93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95
六、预后95
七、治疗与预防95
第十一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脑梗死防治研究101
一、概述101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01
三、病理103
四、临床表现103
五、辅助检查105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106
七、治疗106
第十二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脑出血防治研究116
一、概述116
二、临床表现116
三、诊断117
四、治疗117
第十三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防治研究121
一、概述121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22
三、临床表现12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22
五、治疗123
第十四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防治研究128
一、概述128
二、病因发病机制128
三、辅助检查12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29
五、治疗129
第十五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血管性痴呆防治研究134
一、概述134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134
三、临床表现134
四、诊断136
五、治疗137
六、预后139
第十六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141
第一节 糖尿病141
第二节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51
第十七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肺心病及肺血管疾病治疗164
第一节 肺心病164
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166
第十八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169
第一节 高血压169
第二节 血脂异常170
第三节 糖尿病172
第四节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174
第十九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联合应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177
一、脑心通胶囊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177
二、脑心通胶囊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炎症反应的作用177
三、脑心通胶囊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冠心病防治的研究178
四、脑心通胶囊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脑梗死防治的研究178
五、脑心通胶囊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的研究179
第三篇 机制研究181
第二十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血管内皮功能保护的研究181
第一节 血管内皮的生理意义181
第二节 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和评价183
第三节 内皮功能受损与心脑血管AS及血栓形成185
第四节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血管内皮功能保护187
第二十一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的研究194
第一节 慢性炎症和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194
第二节 脑心通胶囊抑制炎症、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198
第三节 丹红注射液减轻炎症与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201
第二十二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抗栓作用研究205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及其抗栓治疗205
第二节 “脑心同治”理论指导下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214
第三节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应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研究进展219
第二十三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抗氧化作用研究226
第一节 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226
第二节 脑心通胶囊抗氧化作用研究227
第三节 丹红注射液抗氧化作用研究229
第二十四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与易损性斑块的稳定作用评价233
第一节 易损性斑块概述233
第二节 易损斑块的检测评价234
第三节 干预易损性斑块的研究进展235
第二十五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40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240
第二节 脑心通胶囊保护心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246
第三节 丹红注射液对心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253
第二十六章 “脑心同治”理论代表方药对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研究262
第一节 心律失常概述262
第二节 稳心颗粒调节心肌细胞膜多离子通道270
第三节 稳心颗粒减少室性心律失常273
第四节 稳心颗粒对房颤的作用评价275
第五节 稳心颗粒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供血278
第二十七章 展望289
热门推荐
- 3349103.html
- 879699.html
- 2739279.html
- 3488193.html
- 1885599.html
- 1131349.html
- 3391951.html
- 3786137.html
- 3117220.html
- 2587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0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2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9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6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0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6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9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0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