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庭及个人宽带上网应用知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家庭及个人宽带上网应用知识
  • 魏楚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6355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家庭及个人宽带上网应用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家庭及个人无线和有线网络应用模式简介1

1.1服务于家庭及个人的无线和有线通信方式1

1.1.1有线通信方式1

1.1.2无线通信方式5

1.1.3有线和无线混合通信方式9

1.2术语解释11

第2章 家庭及个人宽带数据接入服务22

2.1全业务运营商A某市分公司xDSL (ADSL或VDSL)宽带服务22

2.2全业务运营商B某市分公司ADSL宽带服务23

2.3xx宽带公司某市分公司FTTZ/B + LAN宽带服务23

2.4 yy有线电视公司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宽带服务24

2.5 zz电力通信公司某市分公司电力线通信(PLC)宽带服务24

2.6蜂窝移动网络数据接入25

2.6.1全业务运营商C某市分公司GPRS (EDGE) + WiFi上网服务25

2.6.2全业务运营商A某市分公司GPRS上网服务27

2.6.3全业务运营商B某市分公司CDMA1 x + WiFi上网服务28

2.6.4全业务运营商B某市分公司小灵通上网服务29

2.7 ww公司在北京部分地区光纤(或固定WiMAX) + WiFi上网服务29

2.8术语解释29

第3章 蜂窝移动网络宽带接入32

3.1蜂窝移动网络无线系统和手机用户的关系33

3.2 GPRS (EDGE)系统构成及工作过程举例33

3.3双工通信、信号复用与多址识别概念36

3.3.1双工通信36

3.3.2信号复用与多址识别37

3.4国内正在运营和将要投入运营的11个蜂窝移动网络系统一览40

3.4.1 GSM系统40

3.4.2 GPRS系统42

3.4.3 EDGE系统43

3.4.4 CDMA2000-1x系统44

3.4.5 CDMA2000-1x EV-DO系统47

3.4.6 WCDMA系统49

3.4.7 W - HSDPA系统51

3.4.8 W-HSUPA系统52

3.4.9 TD-SCDMA系统54

3.4.10 TD-HSDPA系统56

3.4.11 TD-HSUPA系统57

3.5 WiMAX系统58

3.6蜂窝移动网络系统的信号传播59

3.6.1蜂窝移动网络系统电波传播特点59

3.6.2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主要形式62

3.7蜂窝移动网络中可能影响用户数据传输速率的因素62

3.7.1蜂窝移动网络无线信道中的噪声63

3.7.2蜂窝移动网络无线信道中的干扰63

3.7.3信号衰减66

3.7.4多普勒效应66

3.7.5无线网络覆盖66

3.7.6网络资源管理策略67

3.7.7设备(主要是终端设备)可靠性67

3.7.8感染木马等计算机病毒68

3.8 2009年3家运营商可能提供的蜂窝移动网络服务产品列举68

3.8.1中国移动可能会推出的蜂窝移动网络服务产品68

3.8.2中国联通可能会推出的蜂窝移动网络服务产品69

3.8.3中国电信可能会推出的蜂窝移动网络服务产品70

3.9无线上网卡的选购71

3.10家庭基站(Femtocell)简介75

3.10.1家庭基站概念75

3.10.2家庭基站的优势与不足75

3.10.3家庭基站产品77

第4章 WiFi无线局域网宽带接入78

4.1 WiFi与WiFi联盟78

4.2 IEEE 802.11系列标准78

4.3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简介80

4.3.1 扩频技术80

4.3.2 OFDM调制技术85

4.3.3 MIMO技术简介87

4.3.4 OFDM与MIMO相结合的优点89

4.4 WLAN的安全性89

4.4.1安全性概述89

4.4.2家庭WLAN使用中的常规安全性措施90

4.4.3 WAPI简介92

4.5 WiFi (WLAN)与WiMAX93

4.6无线局域网构成原理95

4.6.1构成WLAN的5个要素95

4.6.2 WLAN的拓扑结构96

4.7无线网状网简介97

4.7.1什么是无线网状网97

4.7.2无线网状网的应用98

4.7.3无线网状网的优势与不足98

4.8 WLAN应用99

4.8.1 WLAN应用概述99

4.8.2家庭有线宽带MODEM + WLAN应用99

4.8.3家庭用户“无线城市”上网101

4.8.4 WLAN在企业内联网建设中的应用102

4.8.5 WiFi应用102

4.9无线局域网产品103

4.9.1按参考模型划分的4类WLAN产品104

4.9.2与其他宽带接入网设备相结合的WLAN产品106

4.9.3家庭WLAN产品典型参数106

4.9.4 SuperG/AG(速展)技术与XR(域展)技术简介109

4.9.5部分家庭WLAN产品生产厂家一览111

4.10家庭无线局域网的工程实施112

4.10.1决定无线网络覆盖距离的6个因素112

4.10.2家庭WLAN实施注意事项114

4.1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与缺点116

4.11.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116

4.11.2无线局域网的缺点117

4.12术语解释118

4.13 WLAN (WiFi)应用常见问题解答122

第5章ADSL宽带接入130

5.1 ADSL技术产生背景130

5.2 xDSL系列简介131

5.3 ADSL采用离散多音频(DMT)调制132

5.4 ADSL系统简介133

5.4.1 ADSL系统基本构成133

5.4.2 ADSL系统工作流程134

5.4.3 ADSL的帧结构134

5.5 ADSL应用方案135

5.5.1 ADSL系统传输性能(传输速率与距离)135

5.5.2 ADSL家庭宽带接入方案136

5.5.3小企业局域网接入方案136

5.6 ADSL的数据传输136

5.6.1 ADSL论坛给出的ADSL传输模型136

5.6.2 ADSL数据传输的困惑138

5.7 ATM技术简介138

5.7.1 ATM概念138

5.7.2 ATM信元结构138

5.7.3 ATM传输通路139

5.7.4 ATM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简介141

5.7.5 ATM分层模型和支持的4类业务142

5.8 PPP协议简介144

5.9 ADSL接入常用概念及4种接入模式145

5.9.1 ADSL接入常用概念145

5.9.2 4种接入模式148

5.9.3影响ADSL传输质量的因素152

5.10 ADSL MODEM典型产品技术参数及部分生产厂家153

5.10.1典型产品技术参数153

5.10.2部分生产厂家155

5.11 ADSL2及ADSL2+简介156

5.12 ADSL应用常见问题解答157

第6章 光纤+局域网小区宽带接入161

6.1光纤接入网简介161

6.1.1光纤通信系统的物理构成161

6.1.2光纤接入网构成161

6.1.3 PON技术简介163

6.1.4 WDM-PON技术简介170

6.1.5 AON技术简介171

6.2 FTTx简介171

6.3局域网技术简介172

6.3.1以太网172

6.3.2计算机通过网卡连接局域网172

6.3.3以太网多用户共享传输机制简介173

6.3.4 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简介174

6.3.5以太网的MAC层地址及MAC帧格式177

6.3.6 10Base - T双绞线以太网178

6.3.7局域网的扩展178

6.3.8高速以太网简介180

6.4 FTTx + LAN方案181

6.4.1 FTTZ/B + LAN中涉及的问题及解决182

6.4.2用长线交换机实现FTTB + LAN的方案183

6.4.3用PON实现FTTB + LAN的方案183

6.5方正宽带FTTZ/B+LAN接入实例184

6.5.1方正宽带品牌简介184

6.5.2方正宽带社区接入模式185

6.5.3方正宽带提供的服务及收费标准185

6.6小区宽带(FTTZ/B+LAN)接入常见问题解答186

第7章 有线电视HFC宽带接入188

7.1双向HFC系统188

7.1.1双向HFC系统发展过程188

7.1.2双向HFC系统频谱构成189

7.2电缆调制解调器宽带接入简介189

7.2.1电缆调制解调器宽带接入国际标准(DOCSIS)190

7.2.2电缆调制解调器宽带接入系统构成190

7.2.3电缆调制解调器宽带接入系统的工作环境192

7.2.4 DOCSIS系统协议栈193

7.2.5电缆调制解调器宽带接入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193

7.2.6 Cable MODEM构成195

7.2.7 DOCSIS系统工作过程简述196

7.2.8 Cable MODEM典型产品技术参数及部分生产厂家198

7.3 EPON+LAN宽带接入简介199

7.4 EPON + EoC宽带接入简介200

7.5 EPON + BIoC宽带接入简介202

7.6 EPON + MoCA宽带接入简介203

7.7 HomePNA宽带接入简介204

7.8 WiFi over Cable宽带接入简介206

7.9几种同轴电缆网络宽带接入技术比较207

第8章 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209

8.1电力线通信简介209

8.2 PLC宽带接入网应用及典型产品技术参数210

8.2.1 PLC宽带接入网的结构210

8.2.2 PLC宽带接入网协议栈212

8.2.3 PLC宽带接入网典型产品技术参数213

8.3 PLC家庭(小型企业)内部组网应用及典型产品技术参数214

8.3.1 PLC家庭(小型企业)内部组网应用214

8.3.2 PLC家庭(小型企业)内部组网典型产品技术参数215

8.4 PLC系统的信道特点217

8.5 PLC标准及采用的主要技术218

8.5.1前向纠错(FEC)技术219

8.5.2自动重传请求(ARQ)技术219

8.5.3检测码和纠错码工作原理219

8.5.4交织技术220

8.6 PLC宽带接入及家庭组网的优点与缺点221

8.6.1 PLC宽带接入及家庭组网的优点221

8.6.2 PLC宽带接入及家庭组网的缺点221

8.7 PLC应用常见问题解答222

缩略语224

参考文献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