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判词语体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判词语体论
  • 刘愫贞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414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判决-法律语言学-语体-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判词语体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概述1

二、判词的发生和发展4

(一)判词的名称及其产生5

(二)判词语体的内涵8

三、判词的分类和语体论10

(一)判词的类别10

(二)判词语体论15

四、当前判词语言、语体研究概况18

(一)基于言语风格理论的判词语言研究18

(二)基于文体、语体流变理论的语体研究23

(三)基于法制史理论的判词语言研究27

(四)其他与判词语言相关的论述31

五、判词语言研究中的论争问题32

(一)关于花判32

(二)关于判词与判例37

六、本书内容要点及研究方法44

(一)内容要点44

(二)研究方法45

第二章 先秦——判词语体的初创时期48

一、概述48

(一)社会与法文化概况48

(二)语言发展概况51

二、判词语体特点53

(一)西周判词语体风格特点53

(二)东周判词语体风格特点59

(三)东周与西周判词语体比较64

三、三代时期立法语体之概貌66

(一)萌芽时期66

(二)初级生长期69

四、秦朝法律语言概说82

(一)《语书》语体概说83

(二)秦朝立法语体的特点87

第三章 两汉——判词语体的过渡时期92

一、两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时期92

(一)西汉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生发期93

(二)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始于汉代96

(三)汉代判词的司法地位100

二、汉代判词语体特征103

(一)鲜明的礼法色彩104

(二)鲜明的文学色彩106

三、汉代立法语体特色108

(一)两汉法律形式主要有四种108

(二)《二年律令》语体特征109

第四章 唐代——判词语体的发展时期113

一、概述113

(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113

(二)以古籍注释为标志的语言研究114

二、骈判简述117

三、唐骈判的语体风格特色121

(一)典雅精巧122

(二)凝重精炼128

四、专书语体简论133

(一)白居易《甲乙判》的语体特色133

(二)白居易判词中法律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145

(三)张鷟《龙筋凤髓判》语言风格特色149

(四)《文明判集残卷》语体风格168

(五)《文明判集残卷》与其他唐判之比较183

(六)《文苑英华》判词的体式特色187

(七)“张、白、王”三大家用典比较200

五、唐代立法语言特点203

(一)《唐律疏议》的体例207

(二)《唐律疏议》的语言特点208

第五章 宋代——判词语体发展时期223

一、概述223

(一)高度发达的文化是骈判散化的社会原因223

(二)创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为骈判散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228

(三)全面发展的法律文化为骈判散体化注入了别样的血液230

二、宋判的语体特色234

(一)宋判概述234

(二)语体风格236

(三)《清明集》首语的“议论”形式243

(四)花判248

三、《清明集》法文化精神特征251

(一)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折狱断案的依据251

(二)在严格依法断狱时,礼法文化并未受到重创255

(三)法律的规定是处理家族财产纠纷案件的一个支配性因素258

(四)看重证据的作用260

(五)有力地惩治地方黑恶势力261

(六)读书人犯罪可减刑262

第六章 明代——判词语体臻于成熟时期264

一、概述264

(一)八股取士与白话小说的出现264

(二)礼法结合、刑用重典是明朝立法的指导思想266

(三)破旧立新的语言学研究268

二、明代判词的语体风格269

(一)明判简介269

(二)《折狱新语》语体风格特色——文学语体的渗入272

(三)小说语体对《折狱新语》的侵入285

(四)海瑞判词语体风格简析288

三、《大明律》语体风格简析291

(一)干净利索,却乏张力292

(二)简当易晓,缺少弹性294

(三)显露明晰,审美性弱296

四、明代判词的法文化特征299

(一)注重查证299

(二)竭力倡导“从一而终”的礼法精神300

(三)妻妾尊卑分明的法文化精神301

(四)情理性的劝诫精神302

第七章 清代——判词语体发展的最高峰304

一、概述304

(一)传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时期304

(二)语言学研究进入全面总结的时期305

(三)制判理论与法律解释学的鼎盛时期308

二、清代判词313

(一)清代判词是我国判词语体发展的最高峰313

(二)清代判词语体特色317

(三)樊增祥判词语体特色327

(四)张船山判词语体特色338

(五)《判语录存》、《汝东判语》语体特点345

(六)《塔景亭案牍》判词语体风格351

三、清代判词法文化的现代价值355

(一)礼法文化的现代价值355

(二)恶(wù)讼文化的现代价值358

(三)重证据的法文化现代价值362

(四)判词语言审美化的现代价值364

第八章 结束语与法律语言的法律文化研究方法367

一、结束语367

二、法律语言的法律文化研究方法369

参考文献392

后记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