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指导 急诊医学高级教程 卫生部指定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指导 急诊医学高级教程 卫生部指定用书
  • 李春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76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35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急诊-临床医学-资格考核-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指导 急诊医学高级教程 卫生部指定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急诊医学概论1

第1章 急诊医学临床思维与决策1

一、急诊诊断思维与决策1

二、急诊思维的特殊情况2

三、治疗的思维与决策2

第2章 急诊科急危重症的识别及判定4

一、根据主诉判断4

二、根据生命体征临界值判断4

三、根据强迫体位判断5

四、根据化验结果判断5

第3章 院前急救7

第一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7

一、院前急救医疗的历史与现状7

二、院前急救医疗11

三、院前急救医疗的科研、教学与培训13

四、院前急救医疗的管理13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14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点14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解析16

第三节 灾难医疗救援17

一、灾难医疗救援程序17

二、特别灾难事件现场的医疗处理20

第四节 院前急救的主要技术26

一、初级心肺复苏26

二、气管插管术26

三、喉罩27

四、经胸壁直流电电击复律术27

五、气道内异物阻塞清除术27

六、临时体外无创起搏术27

七、胸腔穿刺术27

八、环甲膜穿刺术27

九、便携式呼吸机27

第五节 创伤急救的四项技术28

一、创伤的基础知识及创伤现场救护28

二、创伤的现场处理技术29

第4章 灾难医学35

一、灾难与灾难医学35

二、灾难医学的起源35

三、灾难医学的特点35

四、灾难医学的内容36

五、灾难医学的组织管理37

六、灾难医学的普及38

第5章 急救医学管理39

第一节 概述39

一、前言39

二、急救医学的发展及学科特点39

三、急救医学的范畴40

第二节 院前急救管理42

一、组织机构与任务42

二、急救中心(站)组织管理42

三、院前急救网络的设置43

四、突发灾害事故的急救组织系统44

五、急救现场的组织程序45

第三节 医院急诊科建设47

一、概述47

二、加强医院急诊科建设47

三、急诊急救任务和范围48

四、急诊科的建筑和布局48

五、急诊急救组织管理48

六、急诊急救管理49

七、急诊急救专业人员培训50

第四节 急危重症急救管理51

一、ICU的特点51

二、ICU的基本要求51

三、ICU的运行规模51

四、ICU的医务人员配备51

五、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52

六、ICU的医疗管理52

七、ICU病房建设标准52

八、ICU的监护设备配置53

九、ICU急危重症监护内容53

十、ICU的教育与培训54

第二篇 急诊症状56

第6章 呼吸困难56

一、病因56

二、临床表现57

三、辅助检查57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57

五、治疗59

第7章 胸痛60

一、前言60

二、分类60

三、原因60

四、发病机制61

五、临床表现6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62

七、诊断流程62

八、评估及危险程度的识别62

九、治疗64

十、注意事项66

十一、总结66

第8章 急性腹痛67

一、概念和分类67

二、病理生理67

三、诊断68

四、急性腹痛的分类及临床特点70

五、救治原则71

第9章 上消化道出血74

一、前言74

二、流行病学74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74

四、临床表现75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7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77

七、治疗79

第10章 昏迷82

一、概念82

二、昏迷的鉴别82

三、昏迷的病因诊断83

第11章 晕厥86

一、流行病学、分类及病理86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87

三、辅助检查91

四、治疗93

五、晕厥患者的特殊问题94

六、预后95

第12章 抽搐97

一、概念97

二、流行病学97

三、病因及病理97

四、临床分类97

五、临床表现97

六、辅助检查98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99

八、治疗100

九、并发症101

第13章 头痛102

一、流行病学102

二、解剖学102

三、病因病理102

四、临床分类103

五、临床表现103

六、辅助检查103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104

八、治疗105

九、预后107

第14章 意识障碍108

一、概述108

二、解剖学108

三、分子生物学108

四、病因及病理生理108

五、分类及临床表现109

六、辅助检查110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111

八、治疗112

九、并发症113

十、预后113

第15章 发热115

一、概述115

二、病因115

三、发热机制116

四、临床分期116

五、临床表现116

六、辅助检查119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120

八、治疗121

第16章 呕吐与腹泻123

第一节 呕吐123

一、概述123

二、病因123

三、发病机制124

四、临床表现124

五、辅助检查124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25

七、治疗126

第二节 腹泻126

一、概述126

二、病因病理126

三、发病机制127

四、临床表现127

五、辅助检查128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128

七、治疗129

第三篇 脏器功能不全与支持131

第17章 急性呼吸衰竭131

第一节 呼吸衰竭131

一、病因131

二、临床表现131

三、诊断132

四、分类132

五、治疗133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3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33

二、诊断135

三、鉴别诊断135

四、治疗136

五、转归137

第三节 慢性呼吸衰竭13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38

二、临床表现138

三、辅助检查138

四、诊断138

一、现场急救197

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197

第25章 心脑肺复苏与脑死亡202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202

一、概述202

二、心肺脑复苏的发展史202

三、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的概念204

四、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及病因204

五、心脏骤停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205

六、心肺脑复苏的技术与方法206

七、小结212

第二节 脑死亡212

一、概念212

二、历史回顾212

三、诊断标准213

四、总结216

第26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18

一、概述218

二、临床表现219

三、辅助检查219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220

五、治疗220

第四篇 非创伤急诊222

第27章 肺部急诊222

第一节 咯血222

一、论述222

二、发病机制222

三、临床表现224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22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27

六、治疗与急救227

第二节 气胸229

一、论述229

二、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230

三、临床表现230

四、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监测指标23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34

六、急救与治疗234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238

一、论述238

二、发病机制238

三、病理240

四、临床表现240

五、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监测指标24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41

七、治疗244

八、哮喘探索性治疗研究及进展249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1

一、论述251

二、发病机制252

三、临床表现253

四、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监测指标25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54

六、治疗255

七、COPD探索性治疗研究进展259

第五节 急性肺栓塞262

一、概述262

二、发病机制263

三、临床表现265

四、实验室辅助检查26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68

六、治疗271

第六节 支气管炎与肺炎273

一、急性支气管炎273

二、肺炎274

第七节 胸腔积液279

一、解剖学279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79

三、临床特征280

四、辅助检查280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282

六、治疗282

第八节 AIL与ARDS283

一、流行病学283

二、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学283

三、临床特征284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284

五、治疗284

三、辅助检查340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340

五、治疗340

六、预防341

七、预后341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341

一、流行病学341

二、病因341

三、发病机制342

四、病理342

五、临床表现和分型342

六、实验室检查343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343

八、防治343

第六节 急性贫血344

一、急性溶血性贫血344

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48

第30章 感染性疾病351

第一节 破伤风351

一、概述351

二、病原学351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351

四、流行病学351

五、临床表现352

六、实验室诊断353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353

八、治疗353

九、预防355

十、预后355

第二节 狂犬病355

一、概述355

二、历史回顾355

三、病原学355

四、流行病学355

五、发病机制和病理356

六、临床表现357

七、实验室诊断357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358

九、治疗358

十、预防358

第三节 炭疽病359

一、概述359

二、病原学359

三、致病机制和病理359

四、流行病学359

五、临床表现360

六、实验室诊断361

七、鉴别诊断361

八、治疗361

九、预防363

第四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363

一、概述363

二、病原学364

三、流行病学364

四、临床表现364

五、实验室检查36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65

七、治疗365

八、预防365

九、预后365

第五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66

一、流行病学366

二、解剖学366

三、临床表现366

四、临床分期367

五、辅助检查367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368

七、治疗368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369

一、流行病学369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370

三、病理370

四、临床分期370

五、临床表现370

六、辅助检查371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372

八、治疗373

九、并发症374

十、预后374

第七节 鼠疫374

一、病原学374

二、流行病学374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375

四、临床表现375

五、实验室检查375

六、诊断376

七、治疗376

八、预后376

第31章 代谢与内分泌急诊380

第一节 糖尿病急症380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80

二、高血糖高渗状态385

三、低血糖昏迷388

四、乳酸酸中毒392

第二节 甲状腺急症395

一、甲状腺危象395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黏液性水肿昏迷398

第32章 环境与理化急诊402

第一节 电击伤402

一、概述402

二、概念402

三、流行病学402

四、发病机制402

五、临床表现403

六、辅助检查403

七、治疗403

第二节 中暑404

一、概述404

二、流行病学404

三、分子生物学404

四、病因及诱因405

五、发病机制405

六、临床表现405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406

八、治疗406

第33章 皮肤病急诊408

第一节 过敏性皮肤病408

一、接触性皮炎408

二、湿疹410

三、荨麻疹412

第二节 药疹415

一、流行病学41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415

三、临床表现416

四、辅助检查417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417

六、治疗418

七、预防418

八、预后418

第三节 红斑狼疮419

一、流行病学419

二、病因419

三、发病机制419

四、病理419

五、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419

六、辅助检查421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422

八、治疗423

九、预防423

十、并发症423

十一、预后424

第34章 胃肠急诊425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425

一、历史回顾425

二、定义425

三、流行病学426

四、解剖生理426

五、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427

六、病理429

七、临床表现429

八、辅助检查430

九、诊断与鉴别诊断431

十、治疗432

十一、小结436

第二节 急性腹膜炎436

一、流行病学436

二、解剖学436

三、病因分类及发病机制437

四、病理学438

五、临床表现439

六、辅助检查439

七、诊断440

八、治疗441

九、预后442

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442

一、解剖和生理442

二、流行病学444

三、病因444

四、临床病理分型444

五、临床表现445

六、辅助检查446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446

八、治疗447

九、并发症448

十、预后449

十一、进展449

第四节 急性肠梗阻449

一、病因449

二、分类450

三、病理生理451

四、临床表现453

五、辅助检查454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455

七、治疗456

八、常见的肠梗阻458

第五节 胆囊炎和胆石症459

一、胆道解剖学459

二、急性胆囊炎460

三、慢性胆囊炎462

四、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63

五、胆石症465

六、胆囊结石466

七、肝内胆管结石467

八、肝外胆管结石469

第35章 中枢神经急诊472

第一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472

一、概述472

二、脑梗死472

三、脑出血476

第二节 脑膜炎482

一、病毒性脑膜炎482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83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485

四、化脓性脑膜炎488

第三节 癫癎持续状态490

一、流行病学490

二、病因和诱因490

三、病理生理490

四、SE的脑损伤机制491

五、分类492

六、临床表现492

七、SE的长期后遗症495

八、SE并发症495

九、治疗495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497

一、流行病学497

二、病因497

三、病理497

四、临床表现498

五、辅助检查500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501

七、治疗502

八、预后503

第36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急诊505

第一节 水和电解质505

一、体内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变化505

二、体内水的调控机制506

第二节 脱水及水中毒506

一、脱水507

二、水中毒511

第三节 低钠血症51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13

二、临床表现514

三、诊断514

四、治疗514

第四节 高钠血症51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15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516

三、治疗516

第五节 钾与低钾血症517

一、钾的正常生理代谢和功能517

二、低钾血症517

第六节 高钾血症51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520

二、临床表现521

三、诊断521

四、治疗521

第七节 镁的正常生理代谢和低镁血症522

一、镁的正常生理和代谢522

二、低镁血症522

第八节 高镁血症525

一、病因525

二、发病机制526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526

四、治疗526

第九节 酸碱失衡526

一、概述526

二、代谢性酸中毒527

三、代谢性碱中毒529

四、呼吸性酸中毒530

五、呼吸性碱中毒531

六、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532

七、酸碱失衡的临床处理原则533

第37章 妇产科急诊535

第一节 异位妊娠535

一、病因535

二、病理536

三、临床表现537

四、诊断537

五、鉴别诊断538

六、治疗539

第二节 异常阴道出血540

一、异常阴道出血的原因分类540

二、妊娠相关性阴道出血540

三、肿瘤性阴道出血543

第五篇 急性中毒550

第38章 急性中毒总论550

一、病因550

二、中毒机制550

三、临床表现551

四、诊断及注意事项552

五、治疗553

六、转诊及注意事项554

七、预防554

第39章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56

一、病因556

二、发病机制556

三、临床表现556

四、辅助检查557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557

六、治疗557

七、预防558

第40章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559

一、病因559

二、发病机制559

三、临床表现559

四、诊断561

五、抢救与治疗措施561

六、预后561

第41章 急性氰化物中毒562

一、病因与中毒机制562

二、诊断562

三、治疗563

第42章 急性硫化氢中毒564

一、病因与中毒机制564

二、诊断564

三、治疗565

第43章 急性砷化氢中毒566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566

二、毒物的吸收和代谢566

三、中毒机制566

四、病理学改变567

五、临床表现567

六、辅助检查568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568

八、治疗569

九、预后570

第44章 亚硝酸盐中毒571

一、病因学571

二、流行病学571

三、中毒机制571

四、临床表现572

五、辅助检查572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572

七、治疗573

八、预后573

第45章 镇静催眠药中毒574

一、流行病学574

二、病因分类574

三、中毒机制575

四、临床表现575

五、辅助检查57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576

七、治疗577

八、预后578

第46章 百草枯中毒579

一、流行病学579

二、中毒机制579

三、临床表现581

四、辅助检查58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581

六、治疗582

七、预后583

第47章 急性酒精中毒585

一、流行病学585

二、分子生物学585

三、病因585

四、中毒机制585

五、临床表现586

六、辅助检查587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587

八、并发症587

九、治疗588

十、预后588

第48章 急性药品中毒589

第一节 阿片类药物中毒589

一、流行病学589

二、分子生物学589

三、中毒机制589

四、临床表现590

五、辅助检查590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590

七、并发症590

八、治疗590

九、预后590

第二节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中毒591

一、流行病学591

二、病因591

三、发病机制591

四、临床表现591

五、辅助检查591

六、临床分级592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592

八、治疗592

九、并发症及其治疗592

十、预后593

第六篇 急救技术篇594

第49章 气管插管术594

一、适应证594

二、解剖要点594

三、操作要点(经口腔明视插管)594

四、注意事项594

第50章 环甲膜穿刺术596

一、适应证596

二、解剖要点596

三、操作要点596

四、注意事项596

第51章 深静脉置管术597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597

二、解剖要点597

三、操作要点597

四、注意事项598

第52章 三腔二囊管压迫术599

一、适应证599

二、材料准备599

三、操作要点599

四、注意事项599

第53章 中心静脉压测定术600

一、适应证600

二、原理600

三、操作要点600

四、注意事项600

第54章 漂浮导管测定术601

一、适应证601

二、相对禁忌证601

三、解剖要点601

四、操作要点601

五、注意事项602

六、预防心律失常602

七、预防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602

第七篇 急诊治疗技术603

第55章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603

第一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603

一、基本原理603

二、目的603

第二节 呼吸机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604

一、适应证604

二、禁忌证604

第三节 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605

一、接口或面罩605

二、喉罩605

三、经口气管插管605

四、经鼻气管插管605

五、气管切开605

第四节 呼吸机常用通气模式及参数调节605

一、常用通气模式605

二、呼吸机参数的设置607

第五节 呼吸机应用的基本步骤608

第六节 呼吸机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608

一、气管插管或切开直接导致的并发症608

二、气管插管或套管长期留置的并发症609

三、机械通气直接引起的并发症及处理609

第七节 呼吸机的撤离610

一、呼吸机撤离的条件610

二、重新上呼吸机的指征611

三、脱机失败的常见原因611

第56章 急诊人工心脏起搏术612

第一节 概述612

一、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原理612

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组成612

三、人工心脏起搏的常用模式613

第二节 临时心脏起搏的适应证613

一、治疗性起搏613

二、诊断及研究性起搏613

三、预防性或保护性起搏614

第三节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置入方法614

一、术前准备614

二、置入方法614

三、术后注意事项616

第四节 临时心脏起搏的并发症及处理617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及处理617

二、电极导管移位617

三、心律失常617

四、心肌穿孔617

五、导管断裂或绝缘层破裂617

六、膈肌刺激617

七、感染617

第57章 血液净化618

一、血液透析618

二、腹膜透析620

三、血浆置换621

四、血液灌流622

五、血液滤过624

六、血液净化的新技术625

第八篇 急救药物的应用627

第58章 血管活性药物627

一、拟肾上腺素药627

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628

三、血管扩张药627

第59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630

第60章 心肺复苏药物6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