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人生观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魏道履主编;李春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5154384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232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人生观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人生和人生观1
一 人生及其基本特点1
二 人生观的基本内容4
第二节 人生观的类型9
一 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生观9
二 科学人生观的特征13
三 科学人生观的衡量标准20
第三节 学习科学人生观的目的和方法21
一 树立科学人生观的重要性和可能性21
二学习科学人生观的根本途径和方法23
第二章人生观的发展历史30
第一节 西方人生哲学的发展历史30
一 古希腊奴隶社会的人生哲学30
二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人生哲学35
三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37
第二节 中国人生哲学的发展历史43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生哲学43
二 秦汉隋唐时期的人生哲学49
三 宋元明清时期的人生哲学52
四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生哲学56
第三章 人的本质63
第一节 人的两种基本属性63
一 人的自然属性63
二 人的社会属性65
三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69
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科学含义71
一 历史上思想家们对人的本质的种种看法71
二 什么是人的本质73
三 “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是错误的8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意义85
一 它是科学人生观的理论基础85
二 它是解开人生理论问题的钥匙86
三 它决定着科学人生观的基本特征88
第四章个人和社会92
第一节 个人及其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92
一 个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92
二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95
三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99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103
一 原始社会与个人103
二 阶级社会与个人103
三 社会主义社会与个人106
第三节 个人发展及其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09
一 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对立统一109
二 个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条件112
三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115
第五章 人生的理想117
第一节 理想和理想的社会作用117
一 什么是理想117
二 理想的产生和发展120
三 理想的社会作用123
第二节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128
一 理想的类型和层次128
二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130
三 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135
第三节 理想和现实137
一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137
二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139
三 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和途径141
第六章 人生的价值144
第一节 价值与人生价值144
一 什么是价值144
二 人生价值的含义147
三 人生价值的特点149
第二节 人生价值重在贡献152
一 人生价值的贡献与索取的关系152
二 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155
第三节 人生价值的实现162
一 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162
二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165
第七章 人生的自由170
第一节 自由的科学含义170
一 自由发展的历史回顾170
二 什么是自由175
第二节 自由和必然179
一 必然性是客观的179
二 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181
三 唯意志论和宿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184
第三节 自由和法律185
一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范185
二 自由与法律的关系188
三 增强法制观念,努力遵守法律规范192
第四节 自由和纪律193
一 纪律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193
二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196
三 做遵守纪律的模范199
第八章 人际关系202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产生与发展202
一 人际关系的含义及其类型202
二 人际关系的发展206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人生209
一 庸俗关系网的表现及其特征209
二 人际关系对人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210
三 发挥能动性,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214
第三节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人际关系215
一 社会主义时期的人际关系215
二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态度221
第九章 公私观227
第一节 公与私的科学含义227
一 公私观是科学人生观的重要内容227
二 如何正确理解公与私的含义229
三 分清个人正当利益和自私自利的界限232
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233
一 公私观的产生与发展233
二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238
三 集体主义原则是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的道德标准242
第三节 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245
一 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情神245
二 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247
第十章 友谊观250
第一节 友谊是人生的重要内容250
一 友谊的含义250
二 友谊的产生和发展251
三 友谊的基本特征254
四 友谊的结体形式256
五 友谊关系的一般过程258
第二节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260
一 友谊的作用和基础260
二 建立友谊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262
三 树立无产阶级的友谊观266
第三节 正确对待友谊268
一 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268
二 防止几种不良的交友倾向271
三“哥们义气”的实质和危害性273
四 异性友谊与爱情的区别275
第十一章 恋爱观278
第一节 爱情、婚姻的产生和发展278
一 什么是爱情和婚姻278
二 爱情、婚姻的产生和发展279
三 两种不同的爱情婚姻观283
第二节 爱情与婚姻的关系285
一 爱情与婚姻的区别285
二 爱情与婚姻的联系286
三 爱与非爱、婚与非婚的转化289
第三节 正确处理爱情和婚姻问题292
一 爱情、婚姻在人生和事业中的地位292
二 正确选择恋爱时期,把握正确的择偶标准294
三 正确处理爱情婚姻中的波折297
第十二章 幸福观300
第一节 历史上的幸福观300
一 什么是幸福300
二 历史上的几种幸福论302
第二节 无产阶级幸福观308
一 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308
二 物质生活幸福与精神生活幸福的统一311
三 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315
第三节 通向幸福之路317
一 人的主体作用与幸福317
二 科学文化与幸福320
第十三章 生死观323
第一节 无产阶级生死观323
一 对历史上的几种生死观的评析323
二 无产阶级生死观的主要特征327
第二节 生与死的辩证关系333
一 关于生与死的含义333
二 生与死的辩证关系334
第三节 正确对待生与死338
一 生当鞠躬尽瘁,死则死得其所338
二 做生活的强者341
第十四章 义利观344
第一节 义利观的历史考察344
一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344
二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352
第二节 义和利的辩证关系357
一 义和利的区别357
二 义和利的联系358
第三节 树立科学的义利观362
一 现实生活中义和利的碰撞362
二 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观364
第十五章 荣辱观370
第一节 荣辱观的产生和发展370
一 什么是荣誉和耻辱370
二 荣辱观的产生和发展373
第二节 荣与辱的辩证关系379
一 荣与辱的对立379
二 荣与辱的统一382
三 荣与辱的转化383
第三节 正确对待荣与辱385
一 荣誉和义务385
二 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387
三 荣誉和虚荣389
四 荣誉和嫉妒391
第十六章 审美观394
第一节 审美观的产生和发展394
一 审美观是人们对审美关系的总观点394
二 审美观产生的根源和历史发展396
三 人类审美意识的具体历史性398
第二节 人生和审美403
一 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403
二 美与丑的辩证关系408
三 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410
第三节 人生的使命在于创造美413
一 树立科学的审美观413
二 在生活中创造美417
第十七章 革新和传统419
第一节 坚持革新进取是革命者的重要特征419
一 不断革新进取是科学人生观的表现419
二 坚持革新、反对守旧是一切革命者的重要特征420
三 改革时代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革新者422
第二节 坚持革新进取和发扬优良传统425
一 对传统要作具体分析,正确区分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425
二 正确认识革新与传统的关系429
第三节 立志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434
一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改革434
二 要坚定改革的信念435
三 立志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437
第十八章 成功和失败439
第一节科学地认识命运439
一 命运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境遇439
二 决定人生命运的基本因素440
三 掌握命运的主动权444
第二节 辩证地看待顺境和逆境446
一 顺境和逆境的两重性446
二 正确认识人生历程中的机遇452
第三节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456
一 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456
二 失败是成功之母459
三 成功和失败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461
第十九章 人生和成才464
第一节 人才的本质特征和类型464
一 人才的本质特征464
二 人才的基本类型468
第二节 人生目的和成才目标473
一 正确的人生目的是成才的方向和动力473
二 正确选择成才目标476
第三节 成才的重要因素480
一 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480
二 人才成长的外在因素485
三 环境和毅力的关系489
第二十章 人生修养492
第一节 人生修养的内容492
一 讲究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92
二 人生修养的主要内容494
第二节 人生修养的基本方法503
一 勤于学习503
二 严于律己506
三 勇于实践508
热门推荐
- 286370.html
- 2859699.html
- 1445338.html
- 2099333.html
- 2411489.html
- 783698.html
- 132794.html
- 3181845.html
- 362193.html
- 134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7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4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5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9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