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钱伯海文集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钱伯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390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钱伯海文集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Ⅰ)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系列研究(一)9
1.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论的发展9
逻辑矛盾,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冤遭理论是非9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理论不可能不有所发展14
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必须解决四大矛盾和问题15
2.理论的关键,在于确认第三产业创造价值18
第三产业是社会大分工大协作经济技术大发展的原因和结果18
不能把活动性质和活动效益相混淆21
不能把经济活动与经济收支相等同22
增强统计意识——总体观察和平衡推算24
3.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恒等于从企业看的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28
企业物化劳动全部来自于社会的活劳动28
物化劳动对活劳动创造价值是一种重复计算31
物化劳动二重性,归根结底是活劳动创造价值33
4.严格区分物化劳动与资本,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疏漏37
生产要素与经营要素37
广义的物化劳动与特定的物化劳动39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自于物化劳动41
剩余价值mc是物化劳动的组成内容和特殊表现44
5.劳动二重性本身就包含: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47
两种劳动的科学内涵47
二重性是指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49
需要进行的两个重要说明51
6.确认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种种理论与实践效果54
(Ⅱ)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系列研究(二)69
7.科技生产力与劳动价值论69
两个不同而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扭曲70
实践是唯一标准,需要听听不同学科的反映和意见72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物化劳动74
科学技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功能和作用77
8.价值范畴及其内含的变化82
价值范畴的多种含义82
总价值量等于总劳动量86
价值范畴内含的变化91
社会劳动对价值范畴的决定作用93
9.论价值、价格与产值97
价值只解决交换问题97
价格引进了供需因素99
产值与效率成正比变化101
产值增长与价值、价格规律103
10.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105
确认剩余价值m之中存在非剩余价值mc105
确认剩余价值范畴的宏观性质107
确认公共服务部门共同创造剩余价值110
深入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剩余价值论体系112
(Ⅲ)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分期研究成果121
11.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几个问题121
价值由社会劳动所创造121
填补两种劳动不可逾越的鸿沟125
切实体现和贯彻按劳分配的规律128
揭批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它不能自圆其说134
对不同产品价值关系的数量证明136
12.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139
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论的发展139
社会劳动的凝结物——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143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两个不同角度的内涵148
确立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150
再次归结和对不同价值理论的综合比较156
13.再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159
只有认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才能使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取得逻辑支持159
只有严格区别物化劳动与资本,才能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附加164
去一得十,岂不是极好地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么(一)168
去一得十,岂不是极好地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么(二)173
14.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180
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180
是共同劳动,不是谁养活谁181
15.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184
作为物质属性,一定要和资本相区别184
作为劳动属性,要和生产经营的企业相联系186
疏看两重,就会引发种种矛盾和误解188
16.关于“斯密教条”的探讨194
何谓年价值产品和年产品价值194
全社会消除重复,年价值产品恒等于年产品价值196
归根结底一句话: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200
17.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系列研究204
18.生产活动范围与国民核算原则209
发展生产,满足需要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209
马克思再生产原理与三方等价原则2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214
经济学理论著作长期存在的误会和误解217
改革开放要求经济、统计工作者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219
19.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223
回顾财政学史,有感众多理论存在源于生产而又疏于生产的不足223
m之中存在mc,是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和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推进225
理顺财税关系,为财政科学建立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227
优化资源配置,赋于财政部门以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229
20.国民核算与劳动价值论232
(Ⅳ)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释疑和其他241
21.三次产业与劳动价值理论——兼与李定中同志作探讨241
三次产业与社会劳动的分工协作241
三次产业与企业物、活劳动创造价值的逻辑关系244
定中同志迈出了步子,但还要继续前进246
确立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可以克服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249
22.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兼与陈德华、余陶生同志作探讨252
认定三次产业对劳动价值论引起的矛盾和冲击252
从不同角度看劳动创造价值的不同表现254
严格区分物化劳动与资本,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附加258
23.企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如何创和创在哪里——对宋则行教授有关质疑的回复261
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主要来自于物化劳动261
剩余价值是物化劳动的组成内容和特殊表现264
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265
24.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访谈录)269
25.关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的理论是非273
三次产业与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273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受到了逻辑的挑战275
认定三次产业,就是认定社会劳动创造价值277
确认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为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排除理论是非280
26.对n∑i=1(ck+vk+mk)=n∑i=1k1∑j=1(vij+mj)公式的释疑284
关于追加性物耗284
关于最终产品和中间消耗287
关于公式的统计、经济含义289
生产法与物耗C生产时间的蒙解291
27.关于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的拓展和补充295
生产范围的扩大,赋于平衡原则以深刻的政治经济含义295
平衡原则集中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内含和变化的统一297
公共服务部门的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298
对国民经济核算平衡原则的拓展和补充301
28.通过现象看本质,看破“红尘”一个样——为坚持物质生产的同志再进言303
现象迷人,生产和需要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03
本质在于是否计算产值,并列进社会净产值(国民收入)之中305
坚持物质生产对核算方法引发的种种扭曲和偏误308
29.价值规律是按劳分配规律的拓广和延伸311
按劳分配规律的历史扭曲311
按劳分配规律发挥作用的依附条件314
价值规律拓广和引伸的具体表现318
社会主义创造了充分发挥两大规律作用的有利条件322
30.劳动是唯一源泉,关键在于切实尊重两大经济规律325
劳动是唯一源泉,通过物化劳动可以使劳动能力无限制地扩大325
按劳分配规律是促进生产和发展的重要规律327
价值规律是按劳分配规律的拓广和引伸331
正确处理两大经济规律的关系335
(Ⅴ)《社会劳动价值论》出版后发表的有关论文341
31.《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十点理解和见解341
32.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理论思考357
33.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不同表现366
34.确认知识、科技是生产力的一个理论前提378
35.知识经济与科技生产力383
36.论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实物价值)390
37.再论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401
38.价值创造与按要素分配412
39.略论按资本要素分配422
40.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429
41.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几点思考442
42.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等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448
43.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461
44.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论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关卡470
45.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探讨481
46.国民经济核算应加强理论建设491
47.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十个问题497
48.关于克服扭曲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研究502
49.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511
附:确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才能使我们坚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529
热门推荐
- 3481960.html
- 105068.html
- 1814124.html
- 1282435.html
- 1188219.html
- 1846800.html
- 324197.html
- 2570070.html
- 3188873.html
- 2965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9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3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9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7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5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0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95.html